《孔子學堂》的讀后感
孔子的課堂豐富多彩,與現在大不相同。他不布置作業,不考試,不懲罰學生,而是與同學們交流知識,周游列國,讓同學們只是面更廣,學到更多知識。
在《孔子學堂》這本書里,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孔子言行的原文與翻譯,它給我們呈現出孔子上課時的情景,讓我們更了解到孔子是一個講理、禮讓、謙虛的人。
孔子從不寫書,而他和他的弟子討論的話題都是常見的,也是從古書上總結的。可他們卻可以“溫故而知新”,從舊的知識中找到新的理解和體會。有時一個話題可以聊上幾節課,孔子老師也會有時被同學們問得答不出,只能思考,卻不會為學生的.問題而惱怒。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可見禮讓多么重要,只要禮讓治國,還有什么事辦不到呢?人們要學會禮讓,別人就會尊敬你;國與國之間互相禮讓,戰爭也不會發生;君臣民之間互相禮讓,這個國家民心不會動搖,將堅不可摧。孔子對他人禮讓相待,他人也就以禮相待。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走在一起,一定有我的老師。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要學會謙虛,要相互學習。孔子老師在談論“君子”時,子貢夸他而孔子卻說這是給他戴高帽子。以及談論其他問題時,孔子讓學生們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值得深思。可見孔子是個多么謙虛的人。
走進《孔子學堂》,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一個不同的老師——孔子,他在課堂上與學生們討論,讓學生們學會為人處事的道理,怎樣才算有君子風范,讓學生們在社會上能更好的生活,交到更多朋友。如果每個人都有孔子的精神,那么世界不再有戰爭,各地都有 你的朋友,那是多么美好!
【《孔子學堂》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孔子學堂的讀后感04-18
孔子學堂讀后感01-27
孔子學堂讀后感作文04-18
孔子學堂2卷讀后感04-18
《孔子學堂》讀后感700字05-27
孔子學堂優秀讀書筆記作文07-21
孔子讀后感03-18
《孔子》讀后感12-11
孔子讀后感范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