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母愛的詩詞賞析
“兒行千里母擔憂”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逢,意恐遲遲歸”.....母親的囑托和牽掛伴隨著人生的漫漫征途,給了我們無限的溫暖和愛。以下是關于母愛的詩詞賞析,歡迎閱讀。
《思母》
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
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
曾典袈裟糴米歸。
與恭出家之后未久,父親去世,唯留老母貧苦獨守。恭公雖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負親恩。雖然自己過的也是清貧淡泊的生活,仍時時接濟老母。現在母親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滿腔懷念。這首詩并沒有華美的詞藻,只是用極普通的詞語,敘述極平凡的往事。然而,詩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讀來令人深為感動,惋嘆不已。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送母回鄉》
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李商隱重入秘書省不到一年,母親去世,遵循慣例,李商隱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三年。母親的去世,仕途的坎坷讓給了李商隱很大的打擊。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無法回報母親,醫治母親的懊悔,內疚,悔恨,悲痛的情感。
《歲暮到家》
蔣士詮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這首詩用樸素的語言,細膩地刻畫了久別回家后母子相見時真摯而復雜的感情。神情話語,如見如聞,游子歸家,為母的定然高興,“愛子心無盡”,數句雖然直白,卻意蘊深重。“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體現母親對自己的十分關切、愛護。全詩質樸無華,沒有一點矯飾,卻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回味。
《十五》
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
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
南北總關心。
這是一首描寫母愛的古詩,大意是母親在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
《墨萱圖》其一
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萱草花是中國的'母親花,詩人用萱草花暗喻濃濃的母愛,雖說忘憂,但對游子的牽掛卻終其一生。表達了在外游子對故鄉母親的深切思念之情和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的愧疚之情。
《別老母》
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
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這首詩通過眼見別時的實況與懸想今后的虛景相結合,用直白如話的語言對詩人遠行他鄉和離別母親時見到的場景進行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母親至真至誠的情感。
《燕詩示劉叟》
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這首寓言詩是借雙燕的遭遇諷勸那些不顧父母痛苦而獨自遠走高飛的人們。它還強調:想要子女對自己盡孝,自己就應先帶頭對父母盡孝;同樣,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詩人寫雙燕的筑巢、孵卵、哺雛、教飛等過程,既生動又簡潔,筆端富有感情。
【母愛的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慈母愛》詩詞04-09
李清照詩詞賞析07-24
處暑詩詞賞析08-13
《精衛》詩詞賞析09-22
王維的詩詞賞析06-02
菊花詩詞賞析03-09
春分詩詞賞析03-21
谷雨詩詞賞析04-20
詩詞古韻賞析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