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墓》賞析
李白墓 白居易,此詩是一首七言古體詩,寫作者對李白身前身世的悲憤,同時對他才華的贊美,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下面是此詩的原文以及賞析,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李白墓 原文:
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渚蘋溪藻猶堪薦,大雅遺風已不聞。
翻譯:無
李白墓字詞解釋:
可憐荒垅①窮泉②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①荒垅:荒墳。②窮泉:黃泉、九泉。③李白墓:在安徽省當涂縣采石江邊。相傳李白在采石江邊,因酒狂投江捉月落水而死。過往詩人到此多有吟詠。
李白墓賞析:
七言古詩《李白墓》約作于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二十八歲。這兩句是說,可憐那躺在荒野黃泉下的寒骨,當他活在人世的'時候,曾經寫出過驚天動地的詩文。“可憐”、“曾有”的詞語,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悲憤之情。盡管死后凄涼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詩文永遠留在人間,永遠為人們所喜愛。
作者資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陽,葬于香山。
【《李白墓》賞析】相關文章:
《追尋李白》教學設計11-30
李白將進酒教案「最新」11-11
李白《將進酒》教案201511-06
2015李白將進酒教案11-07
有關《走近李白》教學設計12-05
《追尋李白》教學設計范例11-12
李白《月下獨酌》教學設計12-21
月下獨酌李白備課教案04-06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教案06-26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