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華州王司士》的賞析
古詩《贈華州王司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淮水不絕濤瀾高,盛德未泯生英髦。
知君先負廟堂器,今日還須贈寶刀。
作品賞析
【韻譯】:
你們王家后代真如淮水永不斷絕啊,正如王導當初算卦的結果一樣,家學淵源深厚,德行綿長,出類拔萃,鶴立雞群。
知道你是廟堂之器,以后肯定出將入相,今天就預先把寶刀贈送與你了!
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貞獻皇后蕭氏。公元827年―840年在位,執政期間政治黑暗,官員和宦豎爭斗不斷,是唐朝社會走向沒落的轉型時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他以穆宗次子、敬宗二弟的身份即位,并不是既定的繼承人選。而他為什么能夠承繼大統?簡單地說,乃是錯綜復雜的'宮廷矛盾斗爭的結果。
人物生平
唐文宗李昂,曾被封為江王。宦官劉克明等于寶歷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殺死唐敬宗后,偽造遺旨,迎唐憲宗之子絳王李悟入宮為帝。兩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謙又指揮神策軍入宮殺死劉克明和絳王李悟,立李昂為帝,改年號為“大和”。
文宗在位期間,朝臣分為牛、李兩派,各有朋黨,互相攻擊。官員調動頻繁,政權以至于皇帝的生死廢立全操縱在宦官的手中。
文宗一心想鏟除宦官勢力,奪回政權,便從下層分別提拔了鄭注、李訓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為心腹。文宗采納鄭注等人的建議,首先利用宦官之間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衛軍,以削弱王守澄的軍權,接著,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權,下令王守澄飲毒酒自盡。這時,鄭注已經被任命為風翔節度使,文宗決定由鄭注挑選幾百親兵,趁下葬王守澄全部宦官去送葬時,將他們斬盡殺絕。李訓為了搶功,乘鄭注去風翔搬兵之時,又與文宗商定改變原有計劃,先下手殺盡宦官,再逐走鄭注。
公元835年的一天,文宗上朝,李訓指使手下官員奏稱,左金吾大廳后的石榴樹上有甘露,李訓說這是祥兆,就帶領文武百官向文宗道賀。文宗命李訓率領百官去察看,李訓回來又說這不象真的甘露,文宗故意表示驚訝,命仇士良、魚志弘帶領眾宦官去復看。李訓事先已經在左金吾衙門埋伏了了親兵幾百人,當仇士良等宦官在李訓的黨徒禁衛軍將軍韓約陪同下走到左金吾門口時,韓約顯得神情很緊張,臉色都白了,這使仇士良產生了懷疑。這時,一陣風吹動了門邊的布幕,仇士良等見里面埋伏了許多兵士,知道不妙,退身逃回,將文宗推入軟轎抬著就走。李訓追上去拉住轎子不放,被一個宦官當胸一拳打倒在地,仇士良等便簇擁著轎子逃入宮內。李訓見計謀敗露,化裝逃出京城。仇士良指揮神禁軍大加搜捕,屠殺了朝官1千多人,并于終南山追殺了李訓。鄭注聞變,引兵退回風翔,也為監軍張仲清所殺。這就是史稱的甘露之變。
【《贈華州王司士》的賞析】相關文章: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原文及賞析08-18
真州絕句_王士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4
《真州絕句》王士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7-26
夜別韋司士原文及賞析10-15
送王司直原文及賞析08-20
《夜別韋司士》原文譯文賞析12-30
《贈衛八處士》賞析06-30
贈衛八處士賞析06-29
贈衛八處士的賞析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