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徐州城尋訪茶文化
說起喝茶的歷史,徐州人當排在前列。
徐州人愛喝茶,喝茶的歷史也很久遠。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西山蘭若試茶歌》一詩中曾記述道:“山僧后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這說明,徐州茶文化在唐時已經興起。徐州本地并不產茶,但由于徐州水路交通便利,浙茶、徽茶大量進入徐州,這為徐州人飲茶大開方便之門。據明時典籍記載:“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明嘉靖年間,有大批蘇州商人來到徐州,將浙茶、皖茶沿運河北運至睢寧和邳州。那時徐州已形成大規模茶葉集散市場,“茶葉向淮、揚、徐、泗等地販賣。”
時至20世紀20年代,徐州茶葉行業異軍突起。1925年,河南開封王大昌茶葉店到徐州開設分號,1927年起改名為同昌茶莊。1939年,同昌茶莊建立了自己的茶葉基地,以浙江春茶為主,在溫州4次窨制茉莉伏花。由于口感好,茶香濃郁,消膩解渴,先后超越德順公、正大昌、德馨祥等茶葉大店而獨領風騷,至今仍是徐州家喻戶曉的老字號。
上世紀90年代,徐州茶館開始復蘇。1995年,徐州市茶文化研究會成立,旨在弘揚茶文化,引導茶消費。1998年,徐州市區有14家茶館,翌年猛增到44家,至2005年就已經發展到200余家。徐州“老牌樓茶城”茶葉市場是一個面積5000平方米、可容納100家茶葉店面的茶葉批發兼零售市場。茶市法人姜全寶說,他是從蕪湖峨橋茶市走出來的,之所以選址徐州開辦專業茶葉市場,正是看好當時徐州茶葉每年1億元以上的銷售額,1800噸以上的銷售量。
與在茶館中喝茶相比,徐州人更愿意到鄉村喝茶。徐州市邳州港上鎮是中國銀杏之鄉,如今,也成為徐州人邀三五好友品茶會友的好去處。在港上鎮的'農家庭院里,坐著小竹椅,圍著一張矮木桌,三兩人泡上一壺茶慢酌細品,不時有田野的芬芳飄來,多了幾分自得和隨意。鄉間的茶文化,沒有都市茶樓里那一招一式的繁縟程式和豪奢作派,更多的是一種天然簡約之美。
當地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風;午茶一盅,勞動輕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動”之說。可見喝茶已成為當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淺析徐州城尋訪茶文化】相關文章:
淺析豐富的鄒族茶文化04-15
云南康樂茶文化城07-11
淺析傳統茶文化人才的培養論文07-06
微信熱文中茶文化傳播解構淺析論文07-06
淺析人生價值觀與中國茶文化關系06-23
茶文化與偽茶文化的介紹01-22
尋訪薔薇的散文08-17
尋訪快樂作文06-02
小隊尋訪龍潭之旅之隊員尋訪感受作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