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廣播稿

防震減災日廣播稿

時間:2021-06-22 15:02:38 廣播稿 我要投稿

防震減災日廣播稿

  篇一:防震減災廣播稿

防震減災日廣播稿

  1、學校的避震。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2、家庭的避震。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內墻墻根、墻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注意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

  3、公共場所的避震。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避免擁擠,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4、戶外的避震。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在行駛的電(汽)車內: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5、遇到特殊危險時的自救方法。燃氣泄露時:用濕毛巾后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設法轉移。毒氣泄露時:遇到化工廠著火,毒氣泄漏,不要向順風方向跑,要晝繞到上風方向去,并盡量用濕毛由捂住中、鼻。遇到火災時:趴在地上,用濕毛由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轉移,要匍匐,逆風而進。應注意避開的危險場所:生產危險品的工廠;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倉庫等。

  6、如果被埋壓如何處理。震后,余震還會不斷發生,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要盡量改善自已所處的環境,穩定下來,設法脫險。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搬開身邊可搬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時再被埋壓;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濕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7、積極參加自救互救。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壓人員時應保護支撐物,以防進一步倒塌傷人;使傷者先暴露頭部,清除其口鼻內異物,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被壓者不能自行爬出時,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進一步受傷;脊椎損傷者,搬運時,應用門板或硬擔架;當發現一時無法救出的存活者,應立下標記,以待救援。救人原則:先救近,后救遠;先救易,后救難;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以增加幫手。

  地震時的10條須知

  一、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二、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大地震時,也會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地震的時候,關火的機會有三次

  第1次機會 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關火!”,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

  第2次機會 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在發生大的晃動時去關火,放在煤氣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那是很危險的。大的晃動停息后去關火。

  第3次機會 在著火之后: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三、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地震發生后,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四、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里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五、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六、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來行動。

  七、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象輪胎泄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八、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九、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采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十、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

  篇二:防震減災廣播稿

  紅領巾廣播稿(第十一期)

  ——防災減災,從我做起

  播音員:陳祖嫻 許海霞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甲:大家中午好!紅領巾廣播又一次和大家見面了,歡迎您的收聽,我是播音員陳祖嫻。

  乙:我是播音員許海霞。

  甲:本期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防災減災,從我做起”。2008年的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一次8.0級大地震。

  乙: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在青海玉樹又發生7.1級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再次發生7.0級地震。

  甲:許多中小學校在強大的地震前瞬間倒塌、摧毀,許多學生和老師失去了生命。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乙: 今年5月12日是全國第六個“防災減災日”,5月12日至16日是防災減災宣傳周,主題是“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 甲: 今天利用紅領巾廣播站,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些防震小常識: 乙:1.如果正在上課,地震來了,同學們一定在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趕快躲在自己的課桌下面。

  甲:2.第一次震感過后,大概也就是在幾十秒鐘,還是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有序的,抱頭,撤離教室,在樓道里不要驚慌,不要喊叫,不要擁擠,避免踩傷,摔傷,沖出教學樓,沖向操場。

  乙:3.如果正在操場上上體育課,可原地不動,蹲下或趴下,雙手護著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

  甲:4.應該強調的是千萬不要跳樓!不要到窗臺邊上去!也不要到走廊的護欄邊上去,更不要尖叫,不要擁擠,迅速撤離教室、教學樓。 乙:5.如果地震來了請同學們注意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在老師的指揮下”;一個是第一波地震來時“桌子”非常重要。

  甲: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我們現在無法避免地震的發生,但我們可能通過掌握預防和減少地震災害的知識本領使損失降至最低。 “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加強防災減災知識學習,共建平安校園!

  乙:本期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收聽,下期再見。

  2014年5月12日

  篇三:防震減災廣播稿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相信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一定清晰地記得“5.12”這個字眼。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一次特別重大的地震災害。8級大地震,強度之大,波及面之廣前所未有。許多地方都被夷為平地。地震到來之時,正是學校上課的時間,有近幾十所中小學校在強大的地震前瞬間倒塌、摧毀,許多學生和老師失去了生命。

  5月12日,六年前的五月十二日,汶川大地震,帶給中國人民的巨大傷痛,我們如何能夠忘記?牢記災難,才能把握幸福。牢記災難,是對民眾健忘的提醒,更兼有人類對自身生命價值和生命經驗的珍視。汶川大地震已過去整整五年。當此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際,我們痛悼亡者,愿人們直面、牢記災難。記住過去,不是要徘徊于過去,而是為了走向明天;牢記災難,不是要沉湎于災難,而是為了緊握幸福。災難是我們民族最沉重,也是最寶貴的遺產,值得我們小心珍視。

  5月12日,中國護士節。為紀念南丁格爾對護理事業所作的貢獻,國際護士理事會1912年將她的生日定為國際護士節,以激勵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國際護士理事會把今年護士節的主題定為“縮小差距:千年發展目標”。六年前,5月12日地震發生時, 24歲的護士陳曉滬,一趟又一趟背著、抬著病人,搬運氧氣罐、床、被子??在成功轉移了病人后,她卻先兆流產,孩子無法保 住!像這樣的感人事跡還有很多。正是一個個白衣天使精心護理,撫平病人的'傷痛。祝護士們節日快樂!

  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6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日”宣傳周。今天利用此段時間,校園之聲廣播對大家作一些警醒和提示:

  一、地震是群災之首

  破壞性地震會給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直接和間接的危害和損失,尤其是強烈的地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據聯合國統計,本世紀以來,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數達260萬,占全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死亡總和的58%。從某種意義 上說,地震是群災之首。

  二、我國地震災害頻度高,強度大,成災率高,這是造成我國地震災害特別嚴重的原因。同時,我國民眾防災意識不高,同一震級的地震,造成傷亡的人數可多達數倍。另外,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基礎設施,抗震性能較差。

  三、減輕地震災害的途徑有哪些呢?

  當前,人類還不能阻止地震的發生,也遠未達到準確預報地震的水平。但是,人類也不能在地震災害面前無所作為,“預防為主、走綜合防御的道路"的防震減災工作方針,走“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地震應急、地震救災與重建的綜合防御”道路,達到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的目的。

  四、面對地震等自然災害,我們該怎樣呢?

  (一)沉著應付突發地震

  1.室內應急

  俗語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然后才左右搖擺,遠震很少有上下顛簸感覺,都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地聲脆,震動小。

  一般有感地震和遠震不必外逃,因為這種情況震害都比較輕,對人身安全不會造成威脅。如果遇到強烈破壞性的地震時,跳樓逃跑好不好呢?事實表明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強烈振動時間只有一分鐘左右,相當短促,從打開門窗到跳樓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人站立行走困難,如果門窗被震歪變形開不動,那耗費時間就更多。

  有的人慌了手腳,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結果把手也砸壞了。另外,樓房如果很高,跳樓可能會摔死或摔傷,即使安全著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

  所以,地震時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是較為安全的。另外也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生間等處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跨度小而剛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撐,抗震性能較好。

  室內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開墻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躲過主震后,應迅速撤至戶外。撤離時注意保護頭部,最好用枕頭、被子、書包等柔軟物體護住頭部。

  如果地震時,你正在公共場所,如電影院或高層樓房的教室上課或宿舍學習、休息等,當你感到地震時,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頭頂在頭上,選擇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場所,屈身蹲在排椅、課桌或堅實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離到空曠處,若房屋受損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東西,以免接著可能發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壓埋。撤離時,最好不使用電梯,以訪因停電困于電梯內或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二)發生險情時,如何自救:

  強烈地震往往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員,即使身體不受傷,也有可能被煙塵嗆悶窒息的危險,因此這時應注意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另外,還應想法將手與腳掙脫開來,并利用雙手和可以活動的其他部位清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磚塊、木頭等支撐住可能塌落的重物,盡量將"安全空間"擴大些,保持足夠的空氣呼吸。 無力脫險自救時,應盡量減少氣力的消耗,堅持的時間越長,得救的可能性越大。

  一般情況下,被壓在廢墟里的人聽外面的人聲音比較清楚,而外面的人對里面發出的聲音則不容易聽見。因此,要靜臥,保持體力,只有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喊,或敲擊管道、墻壁等一切能使外界聽到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我們在校學生如何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用書包等保護頭部或雙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臺上去!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最后,希望同學們平時多學習一點防震減災的知識,愿我們一生平安!

  篇四:512防震減災廣播稿

  A:敬愛的老師們!

  B:親愛的同學們!

  A:大家早上好!開始了,歡迎大家收聽紅領巾廣播,我是播音員 。 B:我是播音員 。

  A:本期主題教育欄目的主題是“防災減災,從我做起”。

  B:生命,如流水一般,沒有輪回,不可逆轉;生命,如鮮花一般,都曾有過燦爛,有過輝煌;生命,如清茶一般,苦澀過后,醇厚甘美,回味悠遠。 A:生命脆弱得就像一張薄薄的紙,禁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生命是短暫的, 只屬于我們一次,一旦失去就永遠失去了,因此我們要珍愛生命,讓我們用有限的生命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吧!

  B:2008年的5月12日,對于所有中國人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那天下午2點28分,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級特大地震災害。強大的地震波震動全川,搖撼全國。頃刻間,昔日秀美的家園變成了廢墟,曾經鮮活的生命驟然消失。

  A:8級大地震,強度之大,波及面之廣前所未有。許多地方都被夷為平地。地震到來之時,正是學校上課的時間,有近幾十所中小學校在強大的地震前瞬間倒塌、摧毀,許多學生和老師失去了生命。

  B: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在青海玉樹又發生7.1級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再次發生7.0級地震。

  A:破壞性地震會給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直接和間接的危害和損失,尤其是強烈的地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據聯合國統計,本世紀

  以來,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數達260萬,占全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死亡總和的58%。從某種意義 上說,地震是群災之首。

  B:我國地震災害頻度高,強度大,成災率高,這是造成我國地震災害特別嚴重

  的原因。同時,我國民眾防災意識不高,同一震級的地震,造成傷亡的人數可多達數倍。另外,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基礎設施,抗震性能較差。

  A:當前,人類還不能阻止地震的發生,也遠未達到準確預報地震的水平。但是,

  人類也不能在地震災害面前無所作為,面對地震等自然災害,我們該怎樣呢?

  B:我們要學會沉著應付突發地震 。

  俗語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一般有感地震和遠震不必外逃,因為這種情況震害都比較輕,對人身安全不會造成威脅。如果遇到強烈破壞性的地震時,跳樓逃跑好不好呢?事實表明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強烈振動時間只有一分鐘左右,相當短促,從打開門窗到跳樓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人站立行走困難,如果門窗被震歪變形開不動,那耗費時間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腳,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結果把手也砸壞了。另外,樓房如果很高,跳樓可能會摔死或摔傷,即使安全著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

  A: 所以,地震時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是較為安全的。另外

  也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空間較小的廚房、衛生間等處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跨度小而剛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撐,抗震性能較好。

  室內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開墻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躲過主震后,應迅速撤至戶外。撤離時注意保護頭部,最好用枕頭、被子、書包等柔軟物體護住頭部。

  B: 當你感到地震時,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頭頂在頭上,選擇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場所,屈身蹲在排椅、課桌或堅實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離到空曠處,若房屋受損造成危房,不

  要急于返回取東西,以免接著可能發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壓埋。撤離時,最好不使用電梯,以訪因停電困于電梯內或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A:地震時如果你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要相信會有人來救你,最好能做到以下幾點:

  (1)有堅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懼心理,相信能脫離險地。

  (2)不能脫險時,應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消除壓在身上的物體,盡快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頭腦清醒,不可大聲呼救,用石塊或鐵具等敲擊物體來外界聯系,保存體力,延長生命。

  (4)想方設法支撐可能墜落的重物,若無力自救脫險時,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

  雖然我們現在無法避免地震的發生,但我們可通過掌握預防和減少地震災害的知識本領使損失降至最低。

  B: 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

  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6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日”宣傳周。

  A: 生命因曇花盛開的一瞬間而美得絢爛;生命因飛蛾撲火的一瞬間而美得壯

  烈;生命因蠟燭燃燒到最后的一息而美得燦爛??生命的美麗無處不在,所以,學會在災難面前學會保護自己,珍愛生命,你才會感到無比的充實,你才會奮發向上、不在災難面前放棄,你的人生將會為此而更加輝煌! 今天我們為大家送出的歌是一首抗震救災歌曲 《相信愛》,

  接下來請大家欣賞古詩

  B:時間過得真快!“紅領巾”廣播又要與大家說“再見”了!歡迎大家下次繼續收

  聽。下期節目再見!

  篇五:校園廣播稿-防震減災知識宣傳

  地震:地球內部運動引起地表震動的一種自然現象。它就像刮風、下雨、閃電、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由于地球內部深層物質的不斷運動和變化,促使地殼運動和變化,這些運動和變化逐步積累了巨大的能量,當地殼某些脆弱地帶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能量時,巖層便會發生突然的局部斷裂,或者沿原有的斷裂發生錯動,地震就發生了。

  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

  地震示意圖

  震源:地球內部發生地震時震動的發源地。通常指地震發生時,地下巖石最先開始斷裂、錯動并激發地震波的地方。

  震級:地震大小的等級劃分,與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有關。一個地震只有一個震級。

  烈度:某一地區地面和各類建筑物遭受地震影響破壞的強弱程度。一次地震對不同的地區可產生不同的烈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點,即地面上與震源正對著的地方。 極震區:一次地震破壞或影響最重的區域。極震區的幾何中心稱宏觀震中。

  主震:地震序列中,震級最大的一次地震。

  余震:地震序列中,發生在主震以后的所有地震。

  地震謠言一般有以下特點:

  (1)非政府傳達的地震信息;

  (2)稱是某某專家或者外國人的預報意見;

  (3)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離奇傳說的信息;

  (4)“預報”的震級很大或很精確,“預報”的發震時間、地點很具體。

  目前,我國對地震預報實行政府統一發布制度,我們應不相信、不傳播地震謠言,發現地震謠言及時報告。

  3、在學校時如何避震

  正在學校上課時,要在老師指揮下迅速抱頭或者用書包保護頭部,躲在各自的課桌旁。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盡可能離開外墻和玻璃窗,避開天花板上的懸掛物,如吊燈等。內墻墻角處也可暫避。在樓上教室內的同學千萬不要跳樓。震后有組織地迅速撤離到室外。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時的自救與互救

  1、地震來了莫慌亂

  ①沉著應震效果好,驚慌失措害處多

  地震發生時應立即采取避震行動,但一定不能驚慌,不能盲動,否則將

  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許多事例都充分說明:沉著應震效果好,驚慌失措害處多。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切實做到臨震不慌。

  ②利用預警時間緊急避震

  2、大震的預警現象

  強烈地震發生時,在恐怖的瞬間,也仍然蘊含著生的機遇與希望,這是許多幸存者給我們的信心。唐山等地震的事實表明,大地震的發生雖然十分突然,但在大地強烈震動之前,會出現一些人們能夠覺察到的現象,能夠預示強烈地震即將到來,叫做大震預警現象。主要有: ①地面的初期振動,一般是感到“顛動”;

  ②地聲,強烈而怪異,例如聽到的聲音“好似刮風”,但樹梢和地上的菜葉都不動;

  ③地光,明亮而恐怖,例如有人形容它“亮如白晝,但樹無影”。

  3、大震的預警時間

  從地震發生到房屋破壞,時間雖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劃分出三個階段: ①地面顛動(先顛),一般伴有聲、光等現象,即預警現象出現; ②地面大幅度晃動(后晃);

  ③房屋倒塌。

  也就是說,從地面開始顛動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時間差。從人們發現預警現象到房屋倒塌,這個時間差稱為大震的預警時間。據唐山地震后的調查測算,以能夠對預警時間作出估計的177例為依據進行統計,其中,多數被震醒的人提供的預警時間僅為數秒,而震時清醒者提供的預警時間可達十幾秒,少數可達20秒以上。粗略估計,唐山地震的預警

  時間約為10~20秒。

  4、室內避震空間的存在

  由于預警時間畢竟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①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②內墻墻根、墻角;

  ③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室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

  ①附近沒有支撐物的床上、炕上;

  ②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

  5、震中區的人為什么會感到“先顛后晃”?

  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動是幾種波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就人們的感受而言,主要可區分出上下顛動和水平晃動兩種形式。

  在強烈地震的震中區附近,最初的顛動,是由首先到達的縱波引起的;數秒鐘以后橫波到達,造成更強烈的地面運動,因而人們就感到像站在風浪中船的甲板上一樣劇烈顛簸,站立不穩,甚至摔倒在地。這就是震中區人們感到“先顛后晃”的原因。

  6、怎樣粗略判斷地震的遠近與強弱?

  地震時震中區的人們感到先顛后晃,隨著震中距離的加大,顛與晃的時間差會逐漸加長,顛與晃的強度會逐漸減弱;在一定范圍以外,人們就

  感覺不到顛動,而只是感到晃動了。

  因此,如果地震時你感到顛動很輕,或者沒有感到顛動,只感到晃動,說明這個地震離你比較遠;顛動和晃動都不太強

  時,說明這個地震不很大。在這兩種情況下,你大可不必驚慌失措,只須躲在室內有利避震的地方暫避即可。此時如果跑出,反倒有可能被一些飛來的瓦片等砸傷。

  7、地震時人們可能受到哪些傷害?

  ①地震的直接傷害

  A在室內因器物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傷;

  B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傷;

  C在野外被山上的滾石砸傷;

  D被地光燒傷。

  ②地震的間接傷害

  A地震引起的火災;

  B地震引起的水災;

  C地震引起的毒氣泄漏;

  D地震引起的危險品爆炸。

  8、避震原則——三要三不要

  一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規。震時,每個人所處的狀況千差萬別,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是跑出室外還是在室內避震,就要看客觀條件:住平房還是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堅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室外是否安全等等。

【防震減災日廣播稿】相關文章:

防震減災日宣傳標語02-26

防震減災日手抄報內容08-16

初中防震減災日手抄報08-17

淺談防震減災日的重要意義01-19

防震減災日宣傳活動周小結09-11

關于防災減災日醫院防震減災的工作總結07-12

防震減災小知識01-20

防震減災小班教案08-12

初中防震減災作文06-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中江县| 宝清县| 合肥市| 若羌县| 新竹市| 连平县| 五大连池市| 台北市| 二手房| 东明县| 巧家县| 江源县| 柘荣县| 崇礼县| 芜湖市| 磐安县| 湛江市| 榆中县| 盐山县| 台南市| 久治县| 峡江县| 金沙县| 攀枝花市| 乾安县| 建昌县| 甘泉县| 昆明市| 客服| 万山特区| 康乐县| 独山县| 洪洞县| 若羌县| 松江区| 精河县| 蛟河市| 开阳县| 吉木萨尔县|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