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三月三作文范文(通用2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三月三作文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三月三作文 1
“三月三”,作為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都不應該都把他遺忘,而是要永久傳承一下去。
周五放學回家,一進小區(qū)樓道,我便聞到了薺菜那濃濃的香味。原來,各家各戶都忙著用薺菜花煮雞蛋。明天就是“三月三”了。
過去每逢“三月三”都是爸爸把一切弄好,我只要在那等著吃現成的就行了,可今年我決定打破這樣的習慣,由我來親自操作一下。一個前期的.準備和爸爸精心指導,過多久廚房里散發(fā)出淡淡的薺菜香味。我原以為這樣就可以了,沒想到這還不行,還要把蛋殼敲幾個小裂紋,再放進鍋中煮一下。放到第二天早上再吃,這樣薺菜花的香味才能比較入味。
我的三月三作文 2
壯族傳統(tǒng)歌節(jié)。又叫三月三、歌圩節(jié)、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xiāng)沉浸在節(jié)目的氣氛中。
我的三月三作文 3
“三月三對歌”是我國少數民族包括壯族、侗族、苗族、布依族等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其中最為盛行之地當屬素有“歌海”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說到“壯族三月三”就不得不追溯至駱越古國,這個北起廣西紅水河,以武鳴為中心的古國把農歷三月三設為國慶日,而“三月三”歌圩正是傳統(tǒng)駱越文化中國慶日舉國歡慶的延續(xù)。
壯族山歌簡稱為“壯歌”,一般指壯族人民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最早起源于原始社會時期壯民狩獵時的吶喊,但真正意義上的壯歌是從古代壯族祭祀與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壯民善以山歌來表
現生活,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
“歌圩節(jié)”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的峒場坡地,以歌擇配為主要內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產歌、季節(jié)歌、盤歌和歷史歌。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制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各地歌節(jié)有特定的聚會場地。參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老人小孩亦來游樂助興。在歌圩場四周,攤販云集,民間貿易活躍。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對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演壯戲等娛樂活動。
我的三月三作文 4
農歷三月初三,俗稱“三月三”,是壯族人民舉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節(jié)(歌舞節(jié))。
“歌圩”,是外族人給壯族定的漢名,壯語叫“歡龍垌”,意思是到田間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歡窩敢”,意為出洞外唱的歌。因為過去壯族人很少建寺廟,神像都放在巖洞里。巖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須保持肅穆,只有到巖洞外才能放聲自由歌唱。
“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這句在廣西流傳的山歌歌詞,說明壯族歌圩節(jié)的起源,和歌仙劉三姐有著密切的關系。
據說劉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廣西宜山一個漁民家里。從小愛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麗,出口成歌。附近有個財主莫懷仁想強搶劉三姐與他成親,劉三姐誓死不從,莫懷仁叫人把劉三姐拋入河中。劉三姐順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魚峰山下。鄉(xiāng)親們聞訊,紛紛趕來學歌。后來她與一青年獵人結為夫婦,就一直在這里傳歌。莫懷仁得知后,又勾結官府,把劉三姐夫婦拋入魚峰山下小龍?zhí)丁0胍梗旅餍窍。斷l(xiāng)親們把他們兩個打撈上來時,忽然一陣清風,只見劉三姐和青年獵人騎在一條魚背上,一邊唱歌一邊騰空而去。自此,人們都說劉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劉三姐稱為歌仙。后世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歷三月三,劉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據記載,歌圩節(jié)已有上千年歷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已有壯族“男女盛服聚會作歌”的記載。宋元以后,壯族山歌的發(fā)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guī)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間,青年男女便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云集山頭曠野或竹林草坡即興對唱,相互盤答,歌聲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勞智慧的壯族人,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山歌,使這一傳統(tǒng)的民族節(jié)日充滿了迷人的音韻。
我的三月三作文 5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三月三是我們壯族人民傳統(tǒng)的盛大節(jié)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羊、蒸糯米飯、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剛蒙蒙亮,媽媽就已經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倒進大圓盆里,熱騰騰地活像一個鮮花競艷的花盤。我吃幾口糯米飯,就來到媽媽身邊,幫她選蛋煮蛋。媽媽說:“煮蛋的時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鍋里開裂。等水開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將蛋上下翻一翻,好讓它們受到均勻的熱度,蛋在鍋里就安然無恙。”媽媽說完就忙別的去。我照著媽媽說的煮好蛋,并把這些蛋涂上七彩顏色,碼在竹籃里就像一籃五顏六色的貝殼。
你可知道,碰蛋比賽是三月三孩子們的最大樂趣。我和妹妹揀幾個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們展開碰蛋大戰(zhàn)。
村里的伙伴也紛紛來到村口。我們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來;有的把蛋放進毛線網袋里,掛到胸前;有的兩手中各拿一個蛋,興沖沖地跑來。碰蛋開始,村口頓時熱鬧起來,伙伴們這一群那一伙地圍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個蛋被碰破,人群里爆發(fā)出一陣歡笑聲。
我和妹妹拿四個雞蛋、四個鴨蛋,和伙伴碰起來,結果三贏五輸,我們把碰破的蛋一個個剝開皮吃掉。伙伴們也在剝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滿各種顏色的手抹著沾在嘴邊的蛋,笑。
我們回到家里,只見媽媽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熱氣騰騰的魚、肉、菜擺滿一桌。這時,爸爸笑盈盈地拎來幾瓶好酒,同邀來的親戚好友開懷暢飲。一桌人高高興興地吃飯、喝酒,歡笑聲在屋里回蕩著。
我的三月三作文 6
農歷三月三是布依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于此節(jié)日的來歷,卻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
三月三最早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后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云集陵區(qū),朝拜人祖。
農歷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里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后飛上月宮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說中,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農歷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zhèn)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zhàn)爭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里頌經祈禱。“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地闡釋。說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jié)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后漢書·禮儀志上》)。后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戶戶在自己家里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說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我的三月三作文 7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xiāng)下祖母家去過三月三,農歷三月三是壯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zhí)爻雒沂窃缬卸劦摹R宦犚娢迳疵罪堖@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祖母家,我叫祖母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祖母笑了笑就答應了。開始,祖母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祖母還說,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xù)做。第二天,祖母把葉渣撈出來濾凈,(滑雪作文)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祖母接著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
緊接著,祖母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和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祖母還告訴我說,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祖母這么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祖母說,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里蒸十幾分鐘,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說著說著,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
可是當祖母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伙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我和小伙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說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很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個土坡上,只見一對對青年男女肩并著肩在土坡上對歌,周圍都圍滿了觀眾,真是熱鬧非凡啊!
我的三月三作文 8
每年的農歷農歷三月三,是我們壯鄉(xiāng)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今年的“農歷三月三”又快到了。時間在飛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來到的“農歷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興了。
晚上,媽媽就開始作起“農歷三月三”的食品準備。首先媽媽拿來紅蘭,炒了一下就滾了熱水,就把紅蘭泡入水中,媽媽就用手co著紅蘭,不過多久,紅蘭便冒著熱氣,水變成了紅紫顏色的了,香透了。我想……彩媽媽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紅蘭水,等到明天早晨蒸。聽了媽媽說明天蒸,我焦急了。但還是得明天吃上這香噴噴的糯米飯,因為明天是“農歷三月三”嘛,這只是準備。然后,媽媽做另一種食品,就是雞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來,穿上衣褲就聞到一股糯米飯的`香味。于是,我趕忙來到廚房。早起的媽媽見了我說:“快快來吃糯米飯了。”我興奮地歡呼起來,擰開飯jin的蓋,哇,好香啊,只見飯jin里乘著美麗的糯米飯,有黃色的,白色的,紅色的,紫色的。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飯,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了一會兒,媽媽又遞給我雞蛋,我驚喜極了。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雞蛋來。原來這些美味食品是媽媽一清早起來做的。我想:“……”這天,有的小朋友還結了個雞蛋網,掛在胸前,網里放著個紅通通的雞蛋。我們還拿著雞蛋,和別的同學斗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們?yōu)槭裁匆龈鞣N顏色的糯米飯,肯定是它表示著使人們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吉利的含義吧!雞蛋呢,也許是祝愿我們小孩呢感快長快長,健康成長呢。
我的三月三作文 9
三月三是我們壯鄉(xiāng)的重要節(jié)日。每年的三月三壯鄉(xiāng)武鳴就成了歌的海洋。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蒸好了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煮好了彩色蛋,做好了各種小吃,來招待客人。酒足飯飽后,人們就去趕歌圩了。
那天早晨,吃完糯米飯,我和媽媽來到城東大草坪。興武大道上煥然一新,彩旗飄揚,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充氣拱門猶如道道彩虹。人們穿著美麗的衣服,笑容滿面,不約而同從四面八方涌向興武大道。
十點鐘,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盼望已久的三月三歌圩拉開了序幕。我和三百多名尼達妮歌手穿著藍壯衣,面帶微笑,在臺上動情的唱起了《壯鄉(xiāng)到處都是歌》和《壯鄉(xiāng)五色飯》這兩首歌歡迎中外賓客。我們那美妙的歌聲博得了臺下一片經久不息的掌聲。
表演完,我們來到千人竹竿陣現場,那里已被成千上萬的觀眾為的`水泄不通。“咚咚咚”,數十面大鼓響起來,“噠噠噠”幾千根竹竿敲起來,歌圩最為隆重的重頭戲——千人竹竿舞熱鬧開場。只見數千名身著五彩民族服裝的壯鄉(xiāng)男女,排著整齊的表演方陣,在近千米的竹竿陣里,合著鼓聲和竹竿聲,歡快的跳起來。來自城鎮(zhèn)的參賽隊,他們有的手打腰鼓,有的手捧壯鄉(xiāng)五色飯,時而轉圈喊起聲,時而仰面露笑容,精彩的表演博得了陣陣掌聲。竹竿舞固然精彩,可最吸引人的還是自己親身體驗跳竹竿舞的驚險和樂趣。被歡樂氣氛感染的觀眾也紛紛加入到竹竿陣里,興武大道立刻成了歡樂的海洋。我也忍不住踏入竹竿陣中,隨著竹竿的開開合合盡情的跳著。
這一天的武鳴,人如海,歌如潮,愛歌的你快點來武鳴趕三月三歌圩吧!
我的三月三作文 10
每個地方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傳統(tǒng)的節(jié)目,有的流傳的較為廣泛,如中秋節(jié),吃月餅、賞月這樣習俗幾乎家家戶戶都知道,同樣的,也有一些是某些地區(qū)或某個民族的特色,如三廣西的三月三。
廣西的三周三是一個法定節(jié)日,在三月三時,人們都要放兩天假,這足以證明三月三這個節(jié)日的'重要性,當然,三月三也不是一個憑空冒出來的節(jié)目,它也是有來歷的。
相傳,遠古的壯鄉(xiāng)有個員外,他有三個美若天仙的女兒,其中,只有小女兒麗妹沒有嫁出去。這當然不是因為麗妹丑陋,實際上,她聰明漂亮,也有不少人上門提親,但麗妹都一一拒絕,這是因為,她早已喜歡上了博學善良卻出身貧寒的阿強。他們兩情相悅,甚至有不少人都給予他們祝福,只可惜,員外反對他們的戀情,這讓麗妹心灰意冷,侍父母睡去后她留下遺書,懸梁自盡了。而阿強知道后,一頭撞到梁柱上,和麗妹去陰間做夫妻了。
而三月三,便是為了紀念這一對求而不得的戀人。在三月三時,人們會包五色的糯米飯和彩蛋,人們采來各色的植物,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米飯,這種糯米飯軟糯可口,據說吃了還能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制作糯米飯非常講究技巧,每一種顏色都要用到植物體內的汁液,而且能強身健體、清熱涼血,并且還很好看。畢竟是五色的糯米飯,跟普通的糯米飯不一樣。而彩蛋,則是用來促進感情的。
其實三月三本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不知為何,現在只有廣西等少數地方才過這種節(jié)日。我挺希望三月三能傳承下去的,畢竟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要由我們中華民族繼續(xù)傳承下去。
我的三月三作文 11
三月三,壯族人的節(jié)日,武鳴應該是最熱鬧的吧。千人竹竿舞,千人武術,千人廣場舞。斗牛。窗外,天還是朦朦朧朧的,天邊包裹這一層層薄薄的絲衣,天外想起一聲聲清脆對額雞鳴,打破了寧靜的武鳴,迎接著三月三的開端,蒙蒙的睡夢還沒醒,便響起了迎接三月三的激情。
十點左右,天邊摸過一絲絲的彩云,大家懷著愉悅的心情,悠悠的來到主會場,進入眼簾的是繁華的街道,熱鬧的小攤小販,一眼望過去,人山人海,每個人都穿著自己專屬的衣服,顏色繽紛多彩,形成了五顏六色的世界,猶如彩虹一般的顏色。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式各樣都有,擠滿了整個街道。一陣陣風吹過,不同的香氣撲鼻而來,輕輕的閉上眼睛,腦海里浮現出一幅幅美食的畫面,有烤羊串,烤魷魚,烤雞,臭豆腐。五花八門樣樣都有,簡直就是天下美食,人間美味。踏這輕快的步伐,懷著愉悅的心情,進入美食的世界,嗅著不同的味道,猶如進入食品的世界。
天慢慢暗了下來,摸過一層層濃厚的.烏云風猶如一個個淘氣小精靈一樣,嘩啦啦的吹,隨著時間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演唱會剛開始,天空便翩飛著朦朦朧朧的細雨,一縷縷,一片片,一絲絲,一條條,一陣陣。布滿了整個世界,大家的熱情并沒有被抹滅,大家并沒有多在意,但是。老天就是這樣無情,雨越來越大,一滴滴又一滴如豆點般,紛紛散入大地,無情的雨,無情的時間,無情的世界把大家逼入帳篷里,無奈伴隨著,哎~我輕輕地嘆了嘆口氣,我用失望的眼神望著這雨,心中不知是什么感情。
時間不等人,雨一下就下了好久,一切的一切都已經過去了,千人竹竿舞,千人武術,千人廣場舞都已經沒有了,哎~無奈,大家懷著遺憾的心情回家了。風遺憾的吹著,一切的一切都顯得有些悲涼了。
我的三月三作文 12
似乎不經意間,春天就徹頭徹尾地來到了我們身旁。依稀記得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扎著長長的馬尾辮,用一條花手絹隨便一系,一只蝴蝶就蹁躚于頭頂了。經常唱著“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不知不覺間今年的三月三就劃過去了,如流星般,讓人來不及詠唱,來不及喟嘆,一年韶華又溜走了。
校園里的紅玉蘭、白玉蘭開了,那么雍容華貴,那么嬌艷欲滴。只是,剎那間,就凋零了吧?呵呵,有點傷感呢,好久沒有這種情緒了。三月,是我出生的月份,有多久,不再盼著過生日了?已經記不清了。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忙,因為累;孩子大了,卻因為害怕。害怕一年一年又一年飛速流逝的歲月,害怕歲月的飛刀無情地在臉上留下的記號,害怕捫心自問時的無言以對,害怕過生日后自己又老了一歲。呵呵,人,有時候就是這么的脆弱!
曾經哭過、笑過、愛過、恨過、放聲高歌過、努力奮斗過,也曾經絕望過、希望過、盼望過,人生的滋味雖沒有全嘗過,但也品味出了酸甜苦辣,冷熱炎涼,眨眼間就步入了四十歲的`行列,回過頭,發(fā)現自己悲歡離合都經歷過了,人生路上真得走了這么長了呢!現在,每天和學生們在一起,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進步、一天天長大,覺得生命的確很有意義。想對孩子們說:為了自己明天不后悔,就在今天努力吧!努力學習,給自己充電;努力生活,讓自己快樂;努力去愛,使自己豐盈。昨天已經過去,我們沒辦法追回來。今天,我們必須好好把握,為的是即將擁抱的美好的明天。
孩子們,我的生命因為你們而更加精彩,希望你們也會因為老師的參與,而讓自己的生命閃耀出燦爛的光芒。愿我們一起,把握今天,為明天奠基!加油!!!
我的三月三作文 13
農歷三月三,也叫上巳節(jié)。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jié)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與農歷三月三活動,廣西首次在農歷三月三節(jié)日放假兩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細雨綿綿,我來到了壯鄉(xiāng)。這壯鄉(xiāng)隱藏在群山懷抱之間,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腳樓,滿地都是嫩綠的野草,一副多么美麗的田園詩畫啊。樸實的廣西壯族人們熱情地邀請我們這些外來的.游客進屋里歇息,避雨。我進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熱情
地給我沏上了一杯熱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談起來,對農歷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傳為了紀念廣西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jié)日,故又稱歌仙節(jié)。人們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
雨住了,人們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熱起來了。只見方圓幾十里的廣西壯族男女青年穿著艷麗的民族服裝來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臺上載歌載舞。圩臺周圍人山人海,煞是熱鬧。我好奇地望著舞臺上,只見男女分成了兩個隊,像拋繡球一樣,你拋來一句,我就回一句。對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內容也更精彩紛呈了。姑娘唱問:“什么結果一條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結果一條心呀!”還有很多斗智的歌詞,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帶入到了思索歌詞之下句的境界中了。驀然回過神來,才知壯鄉(xiāng)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壯鄉(xiāng)人民對于歌曲的追求之多,這些早已把人們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們漸漸散去了,但這壯鄉(xiāng)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們心中。
我的三月三作文 14
每年農歷的三月初三是老昆明的一個小節(jié)日。在昆明有一種說法:“農歷三月三,耍西山。”在這一天很多昆明人都會去西山游玩。不知從哪一年開始的,也不知經過了多少年,耍西山的傳統(tǒng)在昆明人的心里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了。
今年的清明節(jié),恰逢昆明農歷三月三——耍西山的節(jié)日。爸爸媽媽在這一天帶我去西山游玩,也算是過一個小節(jié),湊個熱鬧,增長一點見識。
一大早我們就乘車到了西山。今天的人真多啊!我看到許多人都在往西山趕,長長的人流看不到頭和尾,像一條長長的巨龍。人群中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看樣子都是一家人出來游玩。因為天氣熱,有的人戴著涼帽,有的人扇起了扇子,有的人打起了傘。一路上我看到了許多民俗表演:有唱花燈的,有雜技表演的,有民族歌舞表演的',還有耍猴的……在觀眾的笑聲和掌聲中顯得好熱鬧。這是一幅人與人之間多么美麗和諧的風景畫呀!這一路上我們還逛了西山的龍門和華亭寺,玉蘭園,瞻仰了聶耳墓,欣賞了煙波浩渺的滇池……
這是一次難忘的出游,讓我增長了很多見識,期待來年的“農歷三月三”我再去耍西山。
我的三月三作文 15
廣西壯族傳統(tǒng)歌節(jié)。又叫“農歷三月三”、“歌圩節(jié)”、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廣西壯族人民每到“農歷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方,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方,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方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方經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xiāng)沉浸在節(jié)目的氣氛中。
我的三月三作文 16
我的家鄉(xiāng)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這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僅有壯族還有京族、漢族等,而且在我們廣西有很多的節(jié)假日,不僅可以放假還能體驗一把民族的風俗習慣。并且我們廣西的“三月三”放假還是全國唯一的一個地方,在別的城市都是體驗不到的哦!在廣西防城港東興的金灘還有京族居住,京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哈節(jié),獨弦琴都是它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了,快要到我們廣西的“三月三”了,可以吃美味的五色糯米飯了。
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它不是新歷的三月三,而是農歷的三月三。在這一天人們的主要活動就是對歌,這對歌也很有學問,比如你唱一句,我對一句,這樣來來回回的就跟我們說話一樣,把節(jié)日的氣氛都熱起來了。還有一些拋繡球、互贈信物等活動。既然是節(jié)日,自然也少不了美食作伴了,特別有名的就是五色糯米飯了,不僅顏色好看,吃起來也是香糯香糯的,它的做法也比較麻煩,需要用一些材料來染糯米,才可以獲得這些好看的顏色。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所以寓意是五谷豐登的.象征。
在我們那地方,因為臨近越南,為了增進雙方的友誼,也會在三月三這一天對歌,很多人都會慕名而來。兩只船開在河上,你在這邊,我在那邊,你唱一句我唱一句,可有趣了。在三月三的時候中小學都會放假,他們也會在放假前舉行一些活動慶祝三月三的到來。
來到了廣西,一定要體驗一下我們的三月三,才不惜此行。
我的三月三作文 17
“三月三”是我國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也是我們感受各民族獨特風情的節(jié)日。
節(jié)日當天,我們一家來到市民廣場,節(jié)日里的市民廣場熱鬧非凡,有來自各個地區(qū)的山歌愛好者,有與家人共同來觀看演出的,還有各地方有名的山歌代表隊前來參賽。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表演者們,他們身著民族盛裝,有身著壯錦,頭戴帽子的壯族代表隊,有戴著漂亮銀飾的苗族姑娘,當各個少數民族代表在一起合影時,讓我想起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中華民族”,我們血脈相通,命運相系,休戚與共。
在開幕式的大型演出中,相繼上演了舞香火龍,跳旱馬 、旱船,及各民族服飾秀等平時難得一見的民族特色節(jié)目。我來到主展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地區(qū)少數民族富有特色的手工制品,有柳州著名的棺材,侗族刺繡 、蘆笙制作,讓我飽食了一頓美的盛宴。山歌比賽開始了,第一個節(jié)目是山歌表演,歌曲是《山歌好比春江水》,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歌曲旋律悠揚,唱出了我們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唱出了廣西柳州山歌愛好者對山歌的無限熱愛,和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最后大家共同齊唱“愛我中華”,充分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和諧相處 、血脈相通的親密感情。
在“三月三”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里,我們共同感受了各地區(qū)不同的民族風情,今天我們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我的三月三作文 18
每年的農歷三月三,是我們壯鄉(xiāng)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時間在飛逝,明天就是我早早盼望來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有多高興了。
晚上,母親就開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準備。首先母親拿來紅蘭,炒了一下就滾了熱水,就把紅蘭泡入水中,母親就用手co著紅蘭,不過多久,紅蘭便冒著熱氣,水變成了紅紫顏色的了,香透了。我想……彩母親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紅蘭水,等到明天早晨蒸。聽了母親說明天蒸,我焦急了。但是還是得明天吃上這香噴噴的糯米飯,因為明天是“三月三”嘛,這只是準備。然后,母親做另一種食品,就是雞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來,穿上衣褲就聞到一股糯米飯的香味。于是,我趕忙來到廚房。早起的母親見了我說:“快快來吃糯米飯了。”我興奮地歡呼起來,擰開飯jin的蓋,哇,好香啊,只見飯jin里乘著美麗的糯米飯,有黃色的,白色的',紅色的,紫色的。
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飯,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了一會兒,母親又遞給我雞蛋,我驚喜極了。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雞蛋來。原來這些美味食品是母親一大清早起來做的。這一天,有的小朋友還結了一個雞蛋網,掛在胸前,網里放著個紅通通的雞蛋。我們還拿著雞蛋,和別的同學斗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們?yōu)槭裁匆龈鞣N顏色的糯米飯,肯定是它表示著使人們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吉利的含義吧!雞蛋呢,也許是祝愿我們小孩呢感快長快長,健康成長呢。
我的三月三作文 19
今天我特別激動,因為我期待已久的三月三終于到了。
在早上和平常一樣,起床以后,洗完臉,吃完早餐,又看了一下電視。中午,爸爸帶我去大街上,大街上可熱鬧了,有很多東西:大龍蝦、大蔥餅、草鞋我還買了一個蹦蹦,還開了一次車。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表姐一起去看晚會了。我們在路上看到有些沒有票的人,他們有的在山上看,有的爬到樹上看,還有的把木頭墻拆了一個大洞,爬進去看。
到了廣場,我們把票交給警察叔叔,進了廣場后,我們看見有免費的.銀光拍拍手拿,我們就拿了幾個:我拿了三個,爸爸拿了一個,媽媽也拿了一個,表姐拿了兩個,我拿得最多。媽媽帶我和表姐走到觀眾席上面,往下一看,真是人山人海。媽媽走到一個空位,叫我們先坐下來,爸爸去找我們的位置。過了一會兒,爸爸上來了,說:“我已經找到了位置,我們先下去。”而表姐托給一個老爺爺,我不肯下去,因為看不到嘛!還有表姐在這里我們就沒意思了。最后,我和表姐還是下去了。
在下面,我東看看,西看看,就是看不著,又叫爸爸抱我看,才抱了一會,手又酸了。又過了好長時間,才開始節(jié)目。我在心里想:怎么這么慢呀,整整浪費了我兩個小時時間。我又叫爸爸把我抱起來看,可是又像剛才一樣,才抱一會兒,手又酸了。然后,爸爸提出一個主意,同意回家看的舉手,我們都舉了,于是,我們騎著摩托車開走了。
到了家里,家里可熱鬧了,有表伯,姨父、姨媽大家都來了。我就坐下來看電視,我看到三個男人在打鼓,打的可精彩了,還有八個女演員在跳舞,舞臺上燈光閃爍,金碧輝煌。看了一會,我覺得想睡覺,就去睡了。
我的三月三作文 20
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很疑惑吧?沒什么稀奇的,只要氣候異常,東北五月還下雪呢!稀奇就稀奇在這是一場特別的雪。不說這么多了,現在我就以記者的身份來為你做“直擊現場”報道吧。
今天中午大課間活動時,我正準備去借書,不知誰喊了一聲:“啊,下雪了!”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窗外。我是既驚 奇又興奮,“驚奇”是:三月還能看雪;“興奮”是:在此時能在這么好的位置觀雪。同學們似乎無心看書了,睜大眼睛瞧著窗外。一次好好的閱讀活動就被雪搶了風頭。
下課了,同學們蜂擁而上,爭先恐后地去走廊里觀雪。我們都扒著欄桿,踮著腳尖,踩著臺階,誰也不顧及安全,因為雪把我們深深的吸引住了。你瞧,今天的雪不是一片片雪花,而是一顆顆細小的雪粒。它們飄飄灑灑地落了下來,有的往東,有的往西。有的'不聽話的“小精靈”呀,別人往東,它偏要往西;還有的要往西,剛要往西,又反悔了,往東跑了。你看見了沒有?現在幾乎三樓所有的學生都出來觀雪,二樓的學生甚至在雪中嬉戲玩耍;你注意了沒有?今天,同學們似乎不那么“怕”雪,沒有在雪中縮著脖子,低著頭,快速通過:取而代之的是在雪中自如地穿梭,甚至在雪中歡呼……
剛才我說的特別有兩處:1。今天的雪不是在灰暗的天空中下的,以前你不認為雪有多美吧,讀著寫雪的名家名篇,你一定會想:作家看到的雪有這么美嗎?今天你終于體會到了吧!2。你從來沒有看到過出一會兒太陽,下一會兒雪吧?以前下雪都是天空中黑壓壓一片,好可怕呀。今天雖然下著雪,天空依然是藍湛湛的,構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
春天的雪,迷人的雪——終生難忘的三月飛雪!
我的三月三作文 21
春天來了,春姑娘從南方趕到我們身邊。小草是她充滿陽光的眼睛,小花是她五光十色的衣裳,解凍的小溪是她送給大家的歌聲。
“二月二,搓麻線,三月三放風箏。”三月初三,許多地方都有放風箏的習俗。這一天,大家紛紛走到戶外放風箏,既陶冶情操,又鍛煉身體。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非常喜歡放風箏。
周末,萬里無云,碧空如洗,李明、李歡和李麗一家人早早地來到郊外放風箏。李麗拿了一只蝴蝶風箏,李歡和李明拿了一只燕子風箏。
開始放風箏了,三個孩子興沖沖地來到一片空空的綠草地上。李歡迫不及待地把風箏舉到頭頂,大聲喊:“燕子來報喜嘍!”
“小燕子,飛高一些,再飛高一些。”李麗高興地說。可當她抬頭看時,發(fā)現有一只老鷹正在天空盤旋,像是在覓食。李麗便皺起了眉說:“你還是別把這個燕子風箏放上天吧!放上天他會被吃掉的。”
李歡笑了,接著說:“那是一只老鷹風箏,不會吃燕子的。”
李麗定睛又看,還真是風箏。
遠處,爸爸媽媽早就把三角形的風箏放上了高空。風太大了,媽媽的頭發(fā)隨風"舞蹈",連他自己也沒注意到。
漸漸地,放風箏的人漸漸多起來,天上的風箏也逐漸多起來,蜈蚣風箏、紅鯉魚風箏;有的剛飛過頭頂,有的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個黑影子;有的在空中翻著跟頭,有的直沖云霄……真是各式各樣、千姿百態(tài)、五顏六色。天空中,還飄一只斷了線的風箏,在漫無目的的飛!那是放風箏的'人故意放飛的,因為他們想讓風箏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帶給遠方的親人。
快樂的三月,美好的春天。
我的三月三作文 22
三月三頭一天,奶奶準備了好多好多的材料。光是染飯的材料就有三四種,加上做菜的總共有十多二十種,爸爸、媽媽都上坡種地了。我看到奶奶忙得團團轉,雖說是陰雨天,可是奶奶滿頭是汗!我在旁邊只是干著急,總是插不上手,只好在一旁一邊看,一邊聽奶奶講著三月三的食俗。奶奶說:三月三這一天,我們布衣人家要吃五色糯米飯,五色表示五谷豐登。五色飯要在頭一天做好,因為有色的飯都是用山上植物的葉或花煮水后分別泡制,然后單獨蒸好攪拌而成,要的材料多,手續(xù)也多。奶奶還說:蒸糯米飯不單單為了吃,更重要的是為第二天上墳祭奠做準備。聽奶奶把故事講完,五色糯米飯已做好了,看著看著,我的嘴角漸漸濕潤起來。
三月三一大早,天空下著蒙蒙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大伯、哥哥、姐姐、弟弟等一大家人背著一塊臘肉、一只公雞、一盆蔬菜、一些作料和昨天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帶上一些炊具、香燭錢紙,扛著鋤頭,拿著刀,就向我們的墳山走去。來到墳山后,大伯就為大家分好了工。大伯、爸爸負責殺雞炒菜,媽媽等女同胞負責熱飯洗菜,我們哥弟幾個負責找柴和燒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忙碌,飯菜終于擺上了墳前的石桌,爸爸和大伯點上蠟燭,燒了錢紙,我們哥姐幾個磕了頭,放了火炮,爸爸們倒了一碗酒后,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吃飯了。不知是什么原因,這頓飯我吃得特別的香,味道就是特別的美。可能是我完成了一個美好心愿的緣故吧!
吃過飯,我唱著老師教的《三月三》歌兒回了家。三月三呀三月三,您真是一個讓我難以忘記的日子!
我的三月三作文 23
今天我特別激動,因為我們期待已久的三月三終于到了。
早上,我起床以后,洗完臉,吃完早餐,又看了一下電視。中午,爸爸帶我去大街上,大街上可熱鬧了,有很多東西:大龍蝦、大蔥餅、草鞋……我還買了一個蹦蹦,還開了一次車。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小表姐一起去看晚會了。我們在路上看到有些沒有票的人,他們有的'在山上看,有的爬到樹上看,還有的把木頭墻拆了一個大洞,爬進去看。
到了廣場,我們把票交給警察叔叔,進了廣場后,我們看見有免費的銀光拍拍手拿,我們就拿了幾個:我拿了三個,爸爸拿了一個,媽媽也拿了一個,小表姐拿了兩個,我拿得最多。媽媽帶我和小表姐走到觀眾席上面,往下一看,真是人山人海。媽媽走到一個空位,叫我們先坐下來,爸爸去找我們的位置。過了一會兒,爸爸上來了,說:“我已經找到了位置,我們先下去。”而小表姐托給一個老爺爺,我不肯下去,因為看不到嘛!還有小表姐在這里我們就沒意思了。最后,我和小表姐還是下去了。
在下面,我東看看,西看看,就是看不著,又叫爸爸抱我看,才抱了一會,手又酸了。又過了好長時間,才開始節(jié)目。我在心里想:為何這么慢呀,整整浪費了我兩個小時時間。我又叫爸爸把我抱起來看,可是又像剛才一樣,才抱一會兒,手又酸了。然后,爸爸提出一個主意,同意回家看的舉手,我們都舉了,于是,我們騎著摩托車開走了。
到了家里,家里可熱鬧了,有表伯,姨父、姨媽……大家都來了。我就坐下來看電視,我看到三個男人在打鼓,打的可精彩了,還有八個女演員在跳舞,舞臺上燈光閃爍,金碧輝煌。看了一會,我覺得想睡覺,就去睡了。
我的三月三作文 24
“三月三,脫了棉襖換襯衫。”這是中國民間的一句諺語。人們到了這個時候,便會順著逐漸轉熱的天氣換上布衣襯衫。而對于我們畬族人來說,又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
因為這時候正適合做烏米飯。在前幾天就要開始籌備了。清晨,爺爺去山上采摘烏米飯的葉子——烏稔葉回來。經過采摘精細挑選磨成汁后,把稱好的糯米放入大桶里泡,需要泡一個晚上。
爺爺采回來的葉子里有讓糯米變黑的“魔法”。這葉子就是烏稔葉,也就是人們口中的“烏飯葉”。烏稔葉里有槲皮素、花青苷、天然黑色素等微量元素,所以做出來的飯又黑又亮。常常吃烏米飯可補益脾腎、止咳、安神、明目、烏發(fā),適宜體質衰弱者食療調補,是一種極好的食物。
一大早,奶奶就起床把泡好的糯米放入木桶里蒸。烏米飯還沒熟,奶奶就給我講起了關于烏米飯的故事,據說是唐朝的畬族英雄雷萬興所創(chuàng)的。他率領畬軍抗擊官兵,但被圍困在大山里,糧食斷絕,以烏稔果充饑,最終取得勝利。雷萬興回軍營吃什么都感乏味,時值三月初三,他突然想吃烏稔果,就吩咐兵卒出營采擷。可是,這時烏稔尚未開花,那些兵卒只好采些烏稔葉,將烏稔葉和糯米一起炊煮,所以就有了現在的烏米飯。
我聽得入了迷。聽著聽著,幾小時就在不知不覺間匆匆流去了,當我走進廚房,就聞到一陣香噴噴的.氣味向我撲來,走近看,色如黑玉,清香襲人,十分有食欲。奶奶盛了一碗烏米飯給我嘗嘗,烏米飯的味道香香糯糯的,好吃極了!
烏米飯,展示了畬族人的敢試與手巧,成品軟糯香甜,唇齒留香,回味無窮。我愛你,烏米飯!
【我的三月三作文】相關文章:
我的三月三作文05-14
我的三月三作文(5篇)10-07
我愛家鄉(xiāng)的三月三作文12-21
我的家鄉(xiāng)三月三作文600字12-21
我的三月三作文(通用10篇)04-07
我的三月三作文匯編5篇10-08
我愛家鄉(xiāng)的三月三初中作文12-21
三月三的作文03-29
“三月三”作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