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的預防措施
登革熱的預防措施大家都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信息,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導致隱性感染、登革熱、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我國少見。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現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減少等。本病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我國廣東、香港、澳門等地是登革熱流行區。由于本病系由伊蚊傳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在新流行區,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以成人為主,在地方性流行區,發病以兒童為主。
1、登革熱是一種什么病?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急起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
登革(dengue):西班牙語,意指裝腔作勢。描寫本病急性期由于關節疼痛,其步態好像裝腔作勢的樣子。
2、登革熱在哪些地方流行?
登革熱是當今人類中流行最廣的蟲媒病毒病之一,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發生流行。全世界每年大約有5千萬到1億登革熱病例發生。
我國病例多發生在3~11月份,7~9月達到高峰。
3、登革熱是怎樣傳播的'?
登革熱是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人來傳播的。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經過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觸等傳播。
4、伊蚊(俗稱花斑蚊)主要孳生在哪里?
伊蚊孳生于水缸、水池、盆、罐、花瓶等清水型小積水中。主要有下列幾種類型:
⑴水生植物容器:盆景、花瓶等;
⑵貯水容器:水池、水缸等;
⑶閑置容器:碗、瓶、缸、罐、快餐盒等;
⑷其它水體:竹節、樹洞、石穴、假山、廢輪胎、屋頂反梁、建筑工地積水等。
5、控制伊蚊孳生,預防登革熱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⑴消滅蚊蟲孳生場所:翻盆、倒罐、填堵竹洞、樹洞,消除一切形式的小積水。
⑵對戶內、外各種水缸加蓋:每隔3~5天換水及徹底刷洗一次,以清除殺滅水缸內壁幼蟲及蚊卵。或在水缸中放3~5條吞食蚊蟲的魚類。
⑶花瓶、盆景等水生植物每3~5天換水一次,并沖洗根部。不在露天堆放廢輪胎,或用塑料布覆蓋,不得積水。
⑷對難于清除的非飲用水容器積水,可投灑廢機油類或緩釋殺蟲劑。或在水中放3~5條吞食蚊蟲的魚類等。
6、預防登革熱,牢記三句話:
⑴登革熱是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人來傳播的。
⑵伊蚊的幼蟲生活在水缸、盆、罐等清水型小積水中。
⑶翻盆倒罐,消除積水,每隔3-5天刷洗水缸和更換花瓶(盆)的水,可以有效控制伊蚊孳生,預防登革熱。
總之,有積水就有蚊蟲,無積水就無蚊蟲!!
【登革熱的預防措施】相關文章:
登革熱預防措施04-11
登革熱的預防措施及具體的做法06-25
登革熱常見六大癥狀及預防措施03-18
預防登革熱倡議書06-26
防登革熱倡議書06-14
滅蚊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結08-31
預防登革熱手抄報內容03-05
預防登革熱主題班會教案12-02
預防登革熱主題班會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