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實施方案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實施方案
被征地農民入城鎮養老保險
“我家田地被征收了,想不到政府給我們辦理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解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6月12日,江西省余干縣洪家嘴鄉石嶺村村民盛長豐高興得合不攏嘴,他正在辦理養老保險資格審核。
為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余干縣暢通多條渠道,千方百計為被征地農民謀出路。從起,該縣對從2001年8月1日起在縣規劃區內被征用土地的年滿16周歲以上的1.08萬被征地農民辦理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為充分利用被征地農民剩余勞動力的優勢,該縣出臺優惠政策,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讓當地被征地農民承做企業附屬工程;組織被征地農民參加園區企業的培訓,鼓勵企業招收被征地農民就近上班。目前該縣工業園區已安排上千名被征地農民就業。
同時,該縣還大力扶持被征地農民靠自己的雙手技能走致富之路。該縣玉亭鎮洲上村黨員張龍勝,被征地后組建建筑隊開始創業,現辦起龍勝集團,資產總額達到7000萬元,安置了69名被征地農民從事建筑、酒店等產業。毛溪村楊家村小組村民楊素樂,征地后創辦了水泥廠,年利潤上百萬元,不但創業致富,還吸納了30多名被征地農民就業。在一批創業骨干黨員的幫帶下,全縣5041名被征地農民找到了致富門路,走上了小康之路。
相關閱讀
基本養老金先從個人賬戶中支付
對出生時間的認定,全省實行本人原始檔案與居民身份證相結合的辦法。原始檔案缺失或記載不清的,以居民身份證為準。
對工作經歷的認定,以認定是否與城鎮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或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為重點,原則上以本人原始檔案記載為準:本人檔案缺失或記載不清的,應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經縣(市、區)以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查并履行公示程序后方可認定。
補繳納入人員一次性繳納的養老保險費,按每人1.5萬元的標準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基金:其余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補繳納入人員建立個人繳費賬戶。其基本養老金首先從個人繳費賬戶中支付,支付完畢后由統籌基金繼續按原標準支付。
領取基本養老金期間死亡的人員,個人繳費賬戶仍有剩余的,剩余部分退還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其遺屬可以按照國家和省規定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原已享受定期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金的人員,可根據本人意愿,或繼續享受,或按本實施意見補繳后享受基本養老金,定期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金和基本養老金不得同時享受。
【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關于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03-07
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策劃方案11-23
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計劃書范文11-23
征地農民調研報告范文11-03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總結(通用11篇)10-23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的解讀08-10
淺析農民工養老保險問題論文11-27
項目建設工程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實施方案11-23
關于申請解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報告11-23
拖欠農民工工資實施方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