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實現高效的復習效果
考研結束了,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有些人自我感覺可能還不錯,有些人自我感覺可能很糟糕。作為一名負責考研培訓的老師,我想說的是,無論結果如何,回想自己的考研復習過程,一切無愧于心就好。但是,在考前給同學們上課與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少考前復習中出現的問題,在此給大家分享一下,以便2017考生借鑒。
1、早晨犯“起床困難癥”
有一名學生每次早晨上課都要遲到5分鐘,如果是上一對一的培訓課程,九點上課,上課老師已經到位,而該學生9點時才剛從床上爬起來,到教室上課已經9點半了。可能很多學生看到這種情況并不以為然,說晚上學習到很晚,早上晚起一點也不是不能接受。老師看到的卻是該學生的自律能力較弱。第一,早上九點上課,八點需要起床、洗漱、吃早飯,這個時間對于一個成人來說是正常的起床時刻,要求并不過分;第二,如果該生習慣夜戰的話,長期下來一是對身體不好,二是由于長期的學習習慣,上午的考試不能很好的正常發揮,得不償失。考研是一個很辛苦需要長期奮戰的過程,如果連早上起床這種小事情都不能靠自己的意志力解決的話,那考研這條路上遇到的其他難題可能更會打亂該生的復習節奏,導致考試不理想。
解決方法:首先從心態上要認識到“遲到”這件事情一定是需要克服的,其次如果有同伴的話拜托同伴一定要在正常起床時間叫醒自己,如果沒有同伴,給自己準備鬧鐘,把它放在遠離自己手臂所能觸及的范圍。
2、對考研期間將會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
一開始決定要考研時很輕率,結果在復習過程中發現來自外界和內部之間的重重困難同時在壓迫自己的神經,一時間壓力過大,弄得身心俱疲。
解決辦法:考研期間壓力大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多多和考過研究生的師兄師姐交流,也可以和一起考研的同學結伴復習,還可以和老師溝通,避免一個人心里憋著。
3、經常完不成制訂的計劃
學生向老師反映的最多的就是題目太多了,根本做不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懶”。一般上課的學生老師都會給一個復習規劃,告訴學生該階段需要做到哪些事情,并且班主任老師也會督促學生一定要做哪些題目。但是很多學生都不能按時按量完成計劃,學生的原因就是題目太多時間太短了,或者題目太難了不會做。但是同班級上課的總有些學生是能夠按時按量完成任務的,另外老師布置學習任務的時候也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時間,所以如果正常的話,大部分的學生是可以完成基本任務的,如果完不成基本任務,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平時懶散慣了,上自習的時候出現了“你只是看起來在學習而已”的事情,其實心早就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根本沒放在學習上。有些學生會說老師我基礎弱,里面有很多題都不會做,所以沒完成任務。老師發現,說這些話的學生對每科老師都這么說。還是一個學習態度的問題,不會做題可以問老師,這并不是一個沒完成任務的理由,需要擺正態度。
解決辦法:先具體看是什么原因導致完不成計劃,是復習計劃制定的太緊還是自己效率太低。學習時關掉手機和網絡,集中注意力。
【如何實現高效的復習效果】相關文章:
如何實現團隊的高效能02-28
力量訓練長高效果如何11-30
如何復習才更有效果11-24
如何實現2K轉4K效果11-24
期中考試如何高效復習08-03
物理高效的復習03-09
如何實現大國崛起02-28
如何實現硬盤對拷10-28
物理怎樣高效的復習03-08
數學高效復習法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