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學案列
在一些中學校園里流傳著這樣三句話:中學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初中作文教學案列,歡迎閱讀~
從熟悉的生活入手――作文系列訓練之記事篇1
【訓練目標】
1、回憶自己的暑假生活
2、了解寫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的意義
3、作文要寫的具體,寫出情意。
【文題要求】
假期,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你可能外出旅游,擁抱自然;可能走走親戚,會會同學;可能看看奧運會,聽聽音樂;還可能讀了一些你喜歡的書。
也許,假期帶給你的不全是快樂,還有些許煩惱、寂寞……
請你選擇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經歷,寫一篇作文。
【作文指導】
(1)假期生活,是一個老話題,怎樣才能寫出新意?
回顧自己的假期生活經歷,什么是自己最熟悉、最動情的。要從自己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寫起。
因為有內容可寫,而且能寫得具體、生動、有感情。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是自己所親身經歷的,有真體驗,真感受,能寫得見人見物見精神,能繪聲繪色,生動描述。文學是脫離不開一個人的實際生活經歷的,即使是作家,也只有寫他們最熟悉的事物,才能寫出好作品來,我們寫文章也是如此。
(2)怎樣寫好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
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用心感受。一件細微的小事,一句動人的話語,一個細致的動作,一處獨具特色的景物,都能引起人們的某種感受,成為寫作的契機和切入點。要有再現客觀事物和表現主觀情意的能力,所謂再現客觀事物,就是把所見所聞的客觀事物,如實地再現出來,形象地描繪人物和事物的狀貌,清楚順暢地表述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發生的過程,讓讀者也有所感知。表現主觀情意,就是要寫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意旨。凡是優秀作品,都是感于物而動于情的有感而發之作。文章不是無情物,人們說,沒有情意的作品好像是泥胎、木偶、紙花,這是不無道理的。
想到了一些事后,確定自己要寫的一件或幾件事。想清楚具體情景。整體把握事情的過程,當時自己的情況,對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把要描述的地方捕捉住,就像這篇文章所寫的那樣。將客觀事物和主觀情意結合起來,寫出來的事情才有動人之處。
【素材積累】
(優美句段一)在暑假里,同學們像一只無拘無束的小鳥,沒有學習沉重的負擔,沒有母親斷續地嘮叨,在屬于自己的空間里自由地飛翔,到游泳池邊盡情地嬉戲,任由晶瑩的水珠在四處跳躍,到風景如畫的東湖,體會那湖水浸濕群衫的別樣風情,走進熱鬧的超市,品味那空調所帶來的那份清涼,坐在電腦桌前,讓電腦鍵盤在指間奏出“噼哩啪啦”的美妙樂章。
(優美句段二)炎熱的夏季往往是考驗人毅力的時候,每個人的毅力不同,但求知的大門永遠敞開。就看遠處的你我愿不愿走進。走過了炎熱,也就代表你走上了一個新的起點。
(優美句段三)游泳是我在夏日中必不可少的運動,在碧波里狠狠一個猛躥,便會讓那碧湛湛的、清涼的池水,涼便全身,浸透心田。雖說在游泳池里偶爾喝幾口水,但在池里感覺還是很棒、很爽的!在炎熱的夏,來幾個狗爬式,幾下蛙泳,有一種休閑時尚的感覺。
【優秀例文】
快樂著,痛苦著
――我的暑假生活
一、快樂章
“時光如水,生命如歌。”在白駒過隙間,我們又送走了緊張的一學期,迎來了又一個暑假。
“從今天開始放假了。”老師話音剛落,同學們便歡呼起來:“放假了!放假了。”老師還說了些什么,沒有誰聽清了。大伙像放飛的小鳥,擺脫了書本的束縛。一擁而出,奔向回家的路。
走出教室,我深呼了一口氣。我覺得自己猶如一只單色的氫氣球,上學的日子里,老師緊緊的牽著我。放假了,老師放松了手中的線,讓我飛向我夢想的地方。
放假的感覺真好。早上睡到十點多才睜開惺忪的睡眼。不緊不慢地穿著衣服,不用在擔心爸媽的催促。細細地品味那武漢的風味小吃。空調吹來的涼風令我不由得想到同學。他們一定和我一樣此時都在家享受著空調所帶來的清涼。
放假的感覺真好。抱上一本閑書故意地從爸媽面前走過。他們的臉上掛著笑,似乎原來所反對的閑書,此時再看起來已經不閑了。 放假的感覺真好!
二、痛苦章
好日子似乎永遠都是那么地短暫。對于明年即將成為畢業生的我,這樣的好日子就更加的短暫了。
為了讓我在最后一年里,成績能有突飛猛進。媽媽給我訂下了目標:抓緊假期的每一天。
母命難為。我的好日子迅速地終止了。每天的學習任務安排得居然比上學的時候還滿。幾點到幾點學英語,幾點到幾點完成作業,幾點到幾點學數學,幾點到幾點學語文。時間經過媽媽精心的安排,居然連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了。真煩!像這樣。我的暑假生活何樂之有。
居然懷念起上學的日子來。平時,在學校只不過多一些條條款款的限制,多一些上課的疲憊,多一些作業……但用心地去體會,卻可以發現同學之間的友情其實很純潔,學習生活不僅很有規律,而且那緊張的學習、生活其實很充實。如今,我聽不見悅耳的鈴聲,看不見同學們歡快的身影,只聽得見媽媽無休止的嘮叨,只看得見爸爸一臉的嚴肅。我只有滿腹的無奈和無盡的煩惱。
每個人在夏天就盼冬天,到了冬天就盼夏天,一開學我就盼放假,可一放假又想上學了。真是一個快樂而又痛苦的暑假。
幫媽媽減肥
暑假里,我看見媽媽總是心事重重的,還總是在鏡子前照來照去,我知道,媽媽是為自己逐漸變胖的身材而苦惱。暑假以來,媽媽的客戶經常請媽媽吃飯,這些東西不知道有多少卡路里呢!唉,可不是嘛,《大長今》過后,媽媽愛上了韓劇,每天晚都要看,而且天天都到10點多鐘,早上怎么能早起?媽媽下班晚,根本沒有時間去運動,怎樣才能讓媽媽變瘦呢?
我先讓媽媽做健美操,其實就是廣播操,媽媽才做了一半,就已經氣喘吁吁了,接下來,是轉呼啦圈,媽媽接過那個特大號的呼啦圈。只見媽媽踢踢腿,彎彎腰,扭扭脖子,甩甩手,很認真地做著每個動作。一會兒工夫,就見她全身大汗。我趕緊拿來毛巾和水杯,關心地說:“好了好了,今天到此為止。”媽媽擦了擦汗,一下子喝完了整杯水,這才舒了一口氣。
一個星期后,媽媽站上臺稱。她驚喜地喊道:“減了減了,1公斤呢!”“耶!減肥成功!”我歡呼道。
原來只要能堅持,減肥一定也會成功。
暑假游濱海路
暑假的一天,我和同學一起探訪了濱海路。
當我們到達星海廣場上濱海路,看見這里路很窄、很曲折、很長,路邊的景色也很美。
這兒,剛才大廣場的氣勢沒有了,人群的浮器沒有了,天上的風箏、地上的馬車沒有了,使你的心煩氣躁也沒有了。一邊是山,山上松柏常青、槐楊不絕;一邊是海,海上漣漪微泛、水天相接。一邊給你悅目的翠綠、嫩綠,一邊給你賞心的淡藍、碧藍;一邊擋住都市的喧嘩,一邊送來自然的風韻;一邊高得望不到頭,一邊深的探不見底;一邊展示著頂天立地,一邊詮釋著有容乃大;一邊靜得讓你想動,一邊動得讓你平靜……
有什么地方能給予人這么美的山水,這么新的空氣呢?有什么地方能給予人這么多的聯想,這么清的思緒呢?一個個觀景臺,帶你看海,帶你看人生、看世界;一處處景點,帶你游大連,帶你游天地、游歷史和未來。每一朵鮮花都在為“天然氧吧”怒放,每一塊巨石都在為“水滴石穿”堅毅地挺立在自己的位置。路邊一對螞蟻行過,無憂無慮,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規則,自己的一片藍天碧海、高山綠樹。
這是自然的厚賜,這才是人類最美的——家。
假期捉魚
今天,因為天氣炎熱,所以爸爸帶我到河邊去玩,還帶了瓶子裝魚。
來到河邊,爸爸坐在大樹下乘涼,我呢,就在河里玩水呀、捉魚呀。
忽然,我看見一只蝦,還以為是魚,就迫不急待地正想把它摟了起來,沒想到它卻跑了。我又去追,好不容易才用手把它圍住了,摟到瓶子里,仔細一看,呀,原來是一只蝦。這時,我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下子軟了。我想:好不容易才把它抓住,還是把它養起來吧!接著,我又捉住幾條魚放在瓶子里,和蝦做伴。
我抬著瓶子得意地往前走,不小心踩到石頭上的一塊青苔。只聽“咚”的一聲,我像一只落湯雞,渾身是水。而且瓶子里的魚和蝦也趁此機會跑了,留下一個空瓶子泡在水里。我撿起瓶子悶悶不樂地向岸上走去。真是“偷雞不成,反失把米”。結果我就這樣濕漉漉地回家了。
平時的我,總是在學校,很少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對于大自然的很多東西,我都很陌生,以后有機會我一定多接觸接觸大自然。
圍繞中心選材料――作文系列之記事篇2
【訓練目標】引導學生圍繞中心選材
【文題要求】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不屈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這是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的豐富內涵,感受抗震救災精神就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重要體現。抗震救災英雄事跡你聽說了嗎?學習英雄少年,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超越。找出你心目中崇拜的英雄。以“學英雄,見行動”為主題的作文。
【作文指導】
這里所說的中心,就是記敘文的中心思想,也有人稱為主題或主旨。寫文章時確立中心思想的過程就叫做“立意”。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過記人、敘事、寫景、狀物所表現出來的對生活的主要看法,或贊成、或反對、或歌頌、或批評。在一篇記敘文中,確立中心思想是很重要的。清朝作家姚鼎說過:“詩文美者,命意必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中心思想確立得好,寫出文章才能有神。
記敘文的中心思想必須做到鮮明和集中。鮮明,指文章的褒貶必須明確,不能含含糊糊;集中,指要將所有的材料有機地組織起來,表現一個中心思想。
蕭乾先生的《棗核》一文。這篇短文寫了一位海外的舊時同窗托付作者從家鄉帶幾顆生棗核的故事。文中寫了這位同窗住宅中的種種景物:垂柳、睡蓮、假山石、涼亭、白塔,以及他對家鄉棗樹的懷念、托帶棗核的用意。這一切都是為了表現一個中心,即海外華人的思鄉之情。文章很短,卻非常感人。
楊朔的《荔枝蜜》寫了作者對蜜蜂的思想感情上的變化:從小時候見到蜜蜂的“疙疙瘩瘩,總不怎么舒服”;到喝了荔枝蜜后“動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再到聽老梁介紹蜜蜂的習性后對蜜蜂的贊嘆;直到文末“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這一系列的描述和渲染,都是為了突出一個中心——贊美蜜蜂“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的高尚品質,并通過這一贊美,歌頌了像蜜蜂一樣默默無聞做奉獻的勞動者。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要有發光的思想。一篇感人的記敘文在思想見解上總要有過人之處,也就是“立意”要立得好。有的同學寫作文時,往往沒有認真考慮中心思想就忙于動筆,結果寫出的文章縱然有千言萬語,卻缺乏明確的中心,這是文章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篇好的記敘文的中心思想除了要鮮明、集中之外,還要做到新穎深刻。文章,特別是考生的作文,最忌千篇一律。這樣的作文,容易使閱卷的人感到乏味,甚至于厭倦,是不會得到太高的分數的。反之,如果在“一律千篇”之中突現出一篇立意新穎深刻的文章,其他方面即使是上等水平,也會得到優良的成績的。 例如有一年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對圓展開聯想。很多人寫到太陽、地球,這就不夠新穎;有的人聯想到“風雨中的小紅傘”,又由此寫出“圓圓的火紅的身軀在雨中頑強前行……”,歌頌不畏困難、頑強奮斗的精神,這就比較新穎深刻;還有人聯想到水上的石拱橋,就更加新穎了。 請你想一想,如果你是一名閱卷人的話,在其它條件都接近的情況下,你會給立意新穎深刻的作文高分還是低分呢?
【優秀例文】
廢墟下的光芒――鄧清清
當我們依偎在明亮的教室中學習時,在平整的書桌上讀書寫字時,你可否會想到在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小英雄--鄧清清呢?
2008年5月12日,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在這次地震中,他們失去了朋友、親人,失去了校園、老師和同學,更有太多的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是與我們一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他們卻遭遇了這一劫;與我們同歲的學生,卻遭受了失去親人和生命的痛苦。
當地震來臨之時,許多人都驚慌失措,可一個年僅14歲的小女孩,卻是那樣的鎮定自若。她是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一名初中學生鄧清清。當她被武警官兵救出的那一刻,手里握著一本書和一個手電筒,武警官兵叔叔問她:“你怎么看書呢?”“叔叔,當廢墟把我掩蓋時,周圍一片漆黑,我非常害怕,所以只好找了一本書來看。這樣我忘記了內心的恐懼。謝謝你們,把我救了出來。”她那堅定的話語,使在場的人們感動的流下了眼淚。他們說:“孩子,別說了,只要你活著就好,活著就有希望!”鄧清清的那一份勇敢令我佩服,她在那樣的境況下還能堅定信念去讀書,而我們呢?坐在明亮的教室之內,用著平整的書桌,寫出的字卻是繚繚草草。
鄧清清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因為她做到了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她面對黑暗,面對災難時的那份勇敢鎮定讓我油然而生敬意。
鄧清清,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不,你是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你永遠煥發著燦爛的光芒。
請你記住那廢墟下的光芒--鄧清清。
不屈不撓的“紅太陽”
今年5月12日下午2點,四川發生了8.0級強震,可以說是震撼了所有華夏兒女的心。
地震帶給人們的痛苦,更是不能用言語所能表達出來的。它無情地推毀了人們溫馨的家園,又殘酷地扼殺了人們無數的生命,它就像一個發了瘋的惡魔一樣,兇殘至極。
然而,盡管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東方卻一次又一次地升起了一顆顆不懼艱險、不屈不撓的溫暖的紅太陽,他們就是抗震救災的小英雄們。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他們感人的事跡吧!
馬健是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的學生,地震發生的當天晚上,不僅下著大雨,而且余震不斷,他一個人冒著大雨,蜷縮著身子鉆進廢墟,用雙手在廢墟里刨了4個小時,救出了自己的同學向孝廉。緊接著,他又開始尋找其他的幸存者。還有年紀最小的救人英雄——林浩。這個只有9歲半的小英雄在地震中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與勇敢,不僅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增加勇氣,而且還救出兩名同學。據小林浩描述當時的情景:我使勁爬,使勁爬,終于爬出來了。我看到一名女同學暈倒在走廊上,就轉身把她背出去交給校長……在兩次爬回廢墟救同學的過程中,林浩頭部多處被砸傷,左手臂嚴重拉傷。
在這次地震中涌現出的小英雄還有很多,這里的每一個事跡給我們的啟發都是刻骨銘心的。是他們教會我們遇到困難與挫折應該冷靜去面對,應盡自己的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也把《陽光總在風雨后》這首歌送給所有的災區人民,希望他們忘掉以前的悲與痛,鼓起勇氣和信心,全力以赴美好的未來。
黑暗中的那束光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在實施求援的過程中,武警官兵發現了這樣的一個女孩。
鄧清清,女,14歲,是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一名初中學生。當她被發現時,她正在漆黑的廢墟下,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來緩解心中的害怕。”地震發生時,人人都會害怕,鄧清清也不例外。在這一刻,生命是最寶貴的,不要放棄,不要恐懼,像鄧清清那樣,用讀書等方式來緩解心中的恐懼,讓生命之火繼續燃燒。
我不由想到了自己,我們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晚上回家后,還可以坐在書桌前,明亮的臺燈照亮我們眼前的圖書。可以說,無論是我們的學習環境,還是學習的條件都是鄧清清無法比的。我真的不能想像,如果當時遭遇災難的是我們,能不能有同學會像鄧清清一樣,舉起書與恐懼作戰。
鄧清清的事跡被廣為傳誦,每個人的心中都心生敬佩。也許你有時會想:如果我們這兒也發生了大的災難,我也會救出好多好多的人。可是這只“也許”,做一個英雄不難,但需要有毅力、有信心。
現在,我們怎么辦?需要的不是豪言壯語,而是實際行動,或許將來會有一天,我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地質學家、地震專家,完全地揭開地震的`秘密,完全地控制住地震的災害,讓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可以安全地生活在地球上。
努力吧,讓黑暗中的那束光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小事中寫出新意----作文系列之記事篇3
【訓練目標】
讓學生學會準確運用書面語表達自己要說的話,選取一個生活事件或其中的一個片斷進行記敘。
【文題要求】題目:發生在班里的一件事?
要求:1、字數在500字以上。
2、要有適當的議論、抒情。
3、敘述事件要生動、具體。
4、書寫工整。
【作文指導】
在記敘文寫作中,敘述好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基本功。練好這個基本功,以后進行復雜的敘事,也就有了基礎。德國大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都說得清楚了。”
●那么,怎樣記敘好一件簡單的事呢?
1、 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并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
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并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那么,怎樣從小事中寫出深意呢?
1、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尋找出事情所蘊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盡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還要去挖掘它的本質,弄清它的來龍去脈。這樣,就能有敏感的頭腦和銳利的好眼力,挖掘、尋找出事情中所蘊含的深意。
2、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寫。
背景就是時代環境,指的是社會變遷和政治動態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聯系起來,那就不尋常了。
3、“事”與“意”的榫頭要對得合適。
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頭對得不準,往往是主觀上(意)想“深”,客觀上(事)顯得內容單薄。因此,我們在具體寫的時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蘊含的意義時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題目叫《節日的早晨》作文,敘的內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點的情形,結尾是:
吃完早點,我開了院門一看,只見人們穿著美麗的新衣服,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的,走向熱鬧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
這段話的結尾處,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義的毛病。如果寫好吃早點的情形,體現人民生活水平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將它和“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聯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頭就對得不合適了。
總之,我們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對聽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認識它的意義,鑒別它的價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寫,就能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不少同學的作文,不是寫拾到皮夾子交公,就是寫為抱小孩的婦女讓座;不是寫幫助同學補課,就是寫送迷路的小孩回家……總之,盡是寫一些人家寫“爛”的材料。于是語文老師常常在他們的作文后面寫上類似的評語:選材陳舊,希望今后選擇新穎、獨特的材料。
【優秀例文】
《清亮亮的雨水》
我敢說,在同學們中間,誰也沒有我對雨水的感情深。“春雨貴如油”,真是這樣啊!當然雨水多了會造成災害,可是對我來說,雨水在任何時候都是有用的。
我們一家4口住在一幢30年代建造的小閣樓上,不到10米見方的小屋,是我們的臥室、書房兼客廳。房子小,沒有暖氣、煤氣倒也可以,最糟的是沒有自來水。
全樓的住戶靠樓下小胡同里一個套著膠皮管子的水龍頭用水。人們一年四季,心安理得地把水挑上樓,誰也不抱怨。
每到夏天,當你走進這條迷宮似的小胡同時,就會看見頑皮的孩子們在水龍頭下爭先恐后地洗臉、洗衣或者打水仗,惹得居民組長老奶奶一頓大罵。許多花花綠綠的時髦衣服、襯衫、短褲什么的晾在鐵絲上,衣服上的水嘀嘀嗒嗒地落進擺在地上一排用破搪瓷盆等代用的花盆里,一些連植物學家也未必能叫上名字來的小草、小花,在破搪瓷盆里開得還挺茂盛。
我們這里家家都是節約用水的能手。洗菜水用來洗手,洗手之后用來刷地板,廢水利用率達百分之百。
有一天,我放學早,想幫助媽媽洗洗衣服,可是缸里沒水了,下樓去拎又拎不動,而且正下著大雨。
我望著大雨出神,心里覺得很不是滋味。雨水順著平臺、房梁嘩啦啦地往下流。我仿佛看著媽媽頂著大雨從學校里下班回家,仿佛看見爸爸在雨中挑著水艱難地一步一滑地上樓……忽然,我看見了一只罐頭瓶在平臺上淅瀝瀝地接了半瓶子水。啊,有了!我把水桶掛在平臺的橫木上,不也可以接水嗎?
于是,不到20分鐘,就接滿了一桶清亮亮的雨水。我高興極了,接了一桶又一桶,心里就像來到果園里摘蘋果那樣甜美。這些水,除了洗衣服,還剩下許多。
晚上,爸爸、媽媽夸獎我:“毛毛真乖!”哥哥表揚我:“還是妹妹聰明!”
更有趣的是,住在樓上的叔叔阿姨們,也都開始像我這樣接雨水來用。每逢雨天,當我看到大大小小的雨水桶在叮叮咚咚地“工作”時,心里就充滿了喜悅和自豪。
不過,我并不希望別的同學也有我這種接雨水的喜悅,我祝愿大家都能住上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能用上方便的自來水。
[老師點評]
《清亮亮的雨水》作者是具有好眼力的。文章寫“我”一家4口在一幢30年代建造的小閣樓上,房子小得可憐之外,“最糟的是沒有自來水”。小小年紀的“我”,雖然想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可下樓拎水拎不動。雨中的罐頭盒觸動了“我”,使“我”想出了用水桶接雨水用的好辦法,很快,“住在樓上的叔叔阿姨們也都學著我這樣接雨水來用”。“我”心里當然“充滿了喜悅和自豪”。
如果文章寫到這里結束,意義就不會大。可貴的是,作者并沒有裹足不前,而是對這樣的小事深入思考,于是筆鋒一轉,把自己所記敘的事情所蘊含的意義點化了出來:“不過,我并不希望別的同學也有我這種接雨水的喜悅,我祝愿大家都能住上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能用上方便的自來水。”這個推己及人的結尾,真是畫龍點睛之筆,使“我”的純真、善良、美好的情感得到升華,更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一定的深度。
發生在班里的一件事
陳麗清是大隊學習委員,矮矮的個兒,梳著兩條短短的辮子,不認識她的人還以為她是個四年級學生。她爸爸媽媽都是醫生,她立志長大了要當醫生。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我們要學習做個小醫生。
隨后,我又去和幾個女同學說了,蔣蘋、邵嘉美她們都愿參加,我們的“小醫院”就正式成立了。教室后面的桌子上面掛了一本“意見簿”,抽屜里放著藥箱。下課時,同學們正要往外涌,我鼓足勇氣,走上講臺,對大家說:“同學們!注意!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通知一下,就是我們成立了一個小醫院,希望大家來看病。”說到這里我忍不住笑了,男同學也“哄”地笑開了。
每下了課,我們總是緊張地站在藥箱旁邊,等著病人,可是一連幾天,一個病人也沒有。有的男學走過,還扮一個鬼臉說:“小醫院,臭醫院,連病床也沒,還不是新造茅坑三日香。”男同學不來看病,女同學總該來啊!可是女同學也一個不來。一天下課,我和麗清攔住了所有女同學檢查,結果發現有人弄破手腳,于是給她們搽上紅藥水。可是沒過幾天,病人又沒有了,我們有些泄氣,就停了下來。
班上有個男同學名叫劉新旦,他個兒高高的,人瘦瘦的,同學們都叫他“長條絲瓜”,平時不聲響,不吵鬧,不過很會管閑事,好像什么事都和他有關似的。一天,他在操場上看籃球,嘴里叫著:“加油啊!加油啊!”雙腳奔來奔去,不知怎么絆了一腳,摔在地上,一頭碰在石塊上,頓時血涌了出來,幾個同學連忙扶他到辦公室去。我們正在跳橡皮筋,麗清對我說:“抗抗,我們去看看他。”我們兩個人急忙朝辦公室跑去,一邊喊道:“喂!快到教室里來,我們有紅藥水……”他們一聽猶豫了一下,就來了。幾個同學忙著搬凳子、拿藥箱,可熱鬧了。麗清連忙叫劉新旦坐下,我去打了一杯開水,給他洗傷口,麗清拿紅藥水給他搽上,又挑了一塊最好的紗布,把傷口包好,然后對他說:“好了好了,這幾天別去干重活兒,以后天天來換藥。”劉新旦“喔”了一聲,就飛跑出去了。幾個男同學也對他開玩笑說:“小醫院真方便,看急診不要錢。”我們兩個長長地舒了口氣,心想,總算第一次醫好一個“急診”的病人,而且是個男生。
有幾個男同學也來看病了,不是皮擦破就是肉割開。下了課,我們站在藥箱旁邊,男生走過來說:“給我點兒紅藥水。”或者說:“快!快!碘酒。”有一次勞動課,大個子俞士林的腳被鋤頭碰傷了,我們天天給他洗傷口,涂藥膏,過了一個星期就好了。很多同學看到我們這樣誠懇的服務,也都來看病了。甚至連老是要欺侮女同學的梁治榮、王國寶,也來看病了。不過,有幾個調皮鬼也要諷刺說:“瞧,叫女生看病,羞不羞?”[1]
這時候,劉新旦就出來管閑事了,“難道醫院里沒有女醫生嗎?”這一說,把他們說得閉口無言了。我們的干勁也就更大了。這以后,男同學在我們眼里好像不大兇了。以前,我們班上男女生可分得清啦,互相之間從不講一句話。上課時,要是女同學的胳臂超過了“三八線”,就會挨上一拳頭,于是,彼此就吵了起來。到了下課,女同學趴在桌子上嗚嗚地哭,男同學見了扮個鬼臉,跳跳走了。可是現在呢?變了樣啦,男女同學團結起來了,意見簿上也寫滿了表揚的話。
一天下午放學,我和麗清正走出校門,幾個男同學追上來說:“喂!慢點走,我們和你們說句話。”到底有什么事呢?只見俞士林把手擺到身后,吐了吐舌頭,從背后拿出一瓶紫藥水、一包牙簽說:“這個送給你們。”
有一天,我發覺,班上好些同學都患著濕氣,我們馬上開了一個會,決心要把同學們的濕氣醫好。買了治濕氣的藥水,出了一張布告,請同學快來醫治。放了學,好多同學都留下來,叫我們檢查有沒有濕氣。周老師也來看看我們。有幾個男同學對周老師說:“周老師,你看,她們多像小醫生。”我們聽了,心里熱呼呼的。
[老師點評]
作者始終扣住題目進行敘述,寫“我們學做小醫生”的過程中逐步得到大家的理解、歡迎的內容,最后通過幾個男同學“你看,她們多像小醫生”的話語,直接照應文章的題目。作者先在文中交代劉新旦“很會管閑事”,以及“我們”醫好了“急診”病人劉新旦的事,所以作者后來寫劉新旦面對調皮鬼的諷刺(“叫女生看病,羞不羞?”),能出來管閑事了:“難道醫院里沒有女醫生嗎?”這樣前有“伏筆”(有時也稱為交代),后有“應筆”(有時也稱為照應),文章的敘事也顯得和諧完整。
【初中作文教學案列】相關文章:
如何教初中作文10-12
教道為鄰初中作文08-03
初中尊師重教作文06-20
尊師重教初中的作文06-20
尊師重教初中作文06-20
我的外教老師初中作文04-03
有趣的外教老師的初中作文06-19
初中物理知識要點導學案07-02
九年級化學下冊魯教版學案分析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