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西逸《殿前歡》原文與賞析
在元代,老莊思想成為一代士子的共同心理。不是入世,而是遁世,成為有元一代散曲的普遍情調。下面就是小編介紹昊西逸《殿前歡》原文與賞析,歡迎大家借鑒!
昊西逸《殿前歡》原文與賞析1
【原文】
懶云巢,碧天無際雁行高。玉簫鶴背青松道,樂笑逍遙。溪翁解冷淡嘲,山鬼放揶揄笑,村婦唱糊涂調。風濤險我,我險風濤。
懶云凹,按行松菊訊桑麻。聲名不在淵明下,冷淡生涯。味偏長鳳髓茶,夢已隨胡蝶化,身不入麒麟畫。鶯花厭我,我厭鶯花。 【譯文】
懶云巢,無邊無際的藍天一行行大雁高,在鶴背上橫吹玉簫飛行在青松道,歡樂開懷自在逍遙。漁翁懂得幽寂淡泊的歌詠,山鬼發出戲弄嘲諷的笑,村婦唱出糊涂調。我遠離風浪,遠離風浪的是我。
懶云巢,巡行松菊中問訊桑麻,聲名不在陶淵明之下,冷淡寂寞生涯。味道偏長是鳳髓茶,夢已隨著胡蝶化,身不上那麒麟功臣畫。鶯啼花開討厭我,我討厭鶯啼鮮花。
【賞析一】
此曲乃和阿里西瑛《殿前歡。懶云窩自敘》之作,共六首,所選二首為第三、第六首、懶云窩是阿里西瑛的寓所。詳見阿里西瑛《殿前歡。懶云窩自敘》。
【賞析二】
吳西逸,生痤年不詳,與貫云石同時。《太平樂府》、《樂府群珠》、《北詞廣正譜》都收錄了他的作品。存世散曲有小令四十七首。《太和正音譜》稱其作品“如空谷流泉”。
【賞析三】
山鬼放揶揄笑:本《世說新語。任誕》。晉代羅友為桓溫幕僚,桓溫雖器重其才學,卻認為他放蕩不羈,不宜做官。一次桓溫為一人升官設宴送行,羅友遲到了,桓溫問他原因,他說:“我早就出來了,在路上碰見一個鬼,他嘲笑我說:‘我只看見你送別人去做官,卻為何不見有人送你上任做官?’我自感慚愧,對他作了一番解釋,就遲到了。”此化用其意。揶揄,嘲笑。
昊西逸《殿前歡》原文與賞析2
暢幽哉,春風無處不樓臺。一時懷抱俱無奈,總對天開。
就淵明歸去來,怕鶴怨山禽怪,問甚功名在?酸齋是我,我是酸齋。
創作背景
元仁宗時,貫云石官拜任命為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早先,他積極進諫,直陳政事。當時元朝的科舉制度尚未恢復,他擬定了一系列恢復科舉的條令,然而未能引起仁宗的興趣,他遞交的萬言書也石沉大海,反而激起了一些權貴的怨恨。貫云石一下子清醒過來,毅然出世歸隱之后便寫下了這首曲子。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心情非常舒暢安閑,樓臺無處不刮著春風。自己的抱負卻無法施展,真是無奈,總是對著天慨嘆。
跟著陶淵明歸隱吧,若歸隱田園再眷戀著世俗名利,恐怕會招致野鶴山禽的埋怨,管他什么功名利祿?我就是酸齋,酸齋就是我。
注釋
暢:極甚之詞。真、好之意。幽:安閑。
春風無處不樓臺:句式倒裝,即樓臺無處不春風。
懷抱:喻指抱負、志向。無奈:無可奈何。
總:總然、終然。
對天開:向蒼天表白。開,陳述表白。
就:趨就,遵循。歸去來:晉陶淵明所作的辭賦名。
酸齋:貫云石的別號。
賞析
“暢幽哉,春風無處不樓臺”寫作者在春天登高遠望,春風拂面,滿目蒼翠的春景讓人賞心悅目。“暢幽哉”短短三字將作者發自肺腑的暢快和愉悅表達出來。“暢幽哉”三字語氣壯闊悠長,仿佛大聲吟誦出來,這種酣暢淋漓的痛快不僅是因為春季的和暖讓人暢爽,更有一種鳥別樊籠,魚歸故淵的歡呼雀躍。
“一時懷抱俱無奈”表明作者也曾因無法施展才智而心生疲憊,“無奈”二字凝結了空有凌云之志卻乏回天之力的復雜情感,讓人意志低沉。而“總對天開”四字則一洗無可奈何之態,代之以心無城府的豁達。四時運行,季節輪轉,周而復始,不隨人意而轉移,不如處之泰然,放寬心脈。
“就淵明歸去來”意即跟從陶淵明隱居的步伐而來,但因早有歸隱之心卻遲至今日才下定決心而“怕鶴怨山禽怪”。可見作者早就有心遁入山林與鶴為友,與山禽為伍,因自己淹留宦海若干年未能早日隱居而心生慚愧和遺憾。“問甚功名在?”表層意思是說半紙功名何需問,里層則是說不如歸去林泉游。
“酸齋是我,我是酸齋”這兩句輕松的自述讓一個自由自在游歷于江湖的貫云石躍然紙上,他大聲放言道:那個辭官不做、退隱江南的酸齋就是我,這個我就是那個辭官不做、退隱江南的酸齋!這種回環往復的自我表白既表明了貫云石的灑脫不羈,也體現出他退隱之后的心足意滿。
這首小令由歡暢轉為沉抑繼而又變得愉悅和輕松,短短九句中就現情感波瀾,但整體基調高昂,適合登高遠眺,迎風把酒時吟詠,抒情意味濃厚。
昊西逸《殿前歡》原文與賞析3
《殿前歡·登江山第一樓》小令以描寫為主,比起唐、宋詩詞通俗生動,確有一番獨特風格與精神。歡迎大家一起來欣賞喬吉《殿前歡·登江山第一樓》這首曲!
【原文】
柏闌干。霧花吹鬢海風寒,浩歌驚得浮云散。細數青山,指蓬萊一望間。紗巾岸,鶴背騎來慣。舉頭長嘯,直上天壇。
【譯文】
拍著欄桿,強勁而濕潤的海風帶著如霧的'水氣迎面撲來,吹得鬢發飄展。放聲歌唱,歌聲沖天,驚得浮云四散。細細查數重重青山,蓬萊仙境在一指相望間。帶著紗巾像古人王喬那般遨游云空,抬頭仰天長嘯,直上那高高天壇。
【賞析一】
喬吉有不是登臨之作。其中《殿前歡·江山第一樓》堪稱佳篇。江山第一樓,指江蘇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內的多景樓,宋代書法家米芾游多景樓時贊為“天下江山第一樓”。
此曲不著意于“多景”的描繪,而是借登臨之舉一展作者自己的內心世界。其觀照的焦點不在外部事物,而在詩人的內在心靈。全曲以“意”為脈,以“情”為絡,層層起伏開闔,氣勢豪宕酣暢。
【賞析二】
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種,原是民間的小調,元時宋詞漸漸凋零,伶人多向民間小調尋求突破。
文人的小令多半較典雅,民間的小令語言俚俗。一般以58字以內為小令,但近世學者多舍棄以字數的分類,《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九十九引《類編草堂詩余提要》說:“詞家小令、中調、長調之分自此書始。后來詞譜依其字數以為定式,未免稍拘,故為萬樹《詞律》所譏。”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為獨立單位,但可以重復,各首用韻可以不同。
【賞析三】
元人小令產生于民間但創造性的繼承、借鑒了唐宋文藝鼎盛時期詩詞創作的某些精華,尤其值得贊嘆的還是元人小令最大限度的突破了唐宋格律近乎死板的約束、禁錮,在詩歌創作中,達到了文為我用,文為情發,平仄混用,不拘一格。
元人小令最使人為之感慨一點還在于它的率真,將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天然契合力。
【昊西逸《殿前歡》原文與賞析】相關文章:
殿前歡·酒杯濃原文及賞析07-17
殿前歡·大都西山原文及賞析08-24
《殿前歡·大都西山》原文及賞析10-18
《殿前歡·拍欄桿》原文及賞析10-15
殿前歡·對菊自嘆原文及賞析08-21
《殿前歡·對菊自嘆》原文及賞析10-15
殿前歡詞賞析05-15
殿前歡·次酸齋韻原文及賞析08-23
殿前歡·大都西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