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介紹
茶文化是一種文化元素,是產生于人們種植茶葉、飲茶過程中的一種文化形式,隨著全球融合速度不斷加快,如今茶文化已經在中西方各自形成了內容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介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介紹
通過對茶文化進行深層次剖析,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所包含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更是一種從內到外的精神引領,通過開展茶文化教育,能夠對人們產生影響。我國是茶葉產地,也是茶文化最早形成體系的國家。
而西方茶文化則是在全世界融合之后形成的,盡管其產生歷史不同,但都各自形成了與茶相關的文化體系。當前我們在開展大學英語文化教學時,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只是文化傳播的工具和途徑,想要真正意義上做好文化教學,就必須深層次分析中西方茶文化之間存在的差別。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表現在兩者產生時代背景不同,融入了不同時期的文化內容,形成了各種文化元素。根據相關著作記載,我們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飲茶的習慣和歷史。
而隨著茶文化逐漸從貴族生活走向大眾,在唐朝時期,飲茶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在這一過程中,茶文化逐漸形成。
我國茶文化形成于封建時期,主要推崇的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主,以佛教文化和道家文化輔助結合的文化機制,而整個茶文化中也能明顯地看到這一系列內容。
而西方茶文化則與其完全不同,我國茶葉傳入西方,是在新航路開辟之后,隨著全球貿易開展實現傳播的,西方的茶文化基本與資本主義發展相同步,因此無論是早上茶,還是下午茶,都能看到西方茶文化的特色。
中西茶文化形成于不同時期,而且各種茶文化內都與其所處時代之間有著極大關聯。正是時代不同,造就了不同特點和內涵的茶文化。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還表現在兩者飲茶、品茶習慣上的差異,中國人喝茶時,對沖泡水、茶具、茶道等,都有著一定要求,同時也可以很隨意。
中國人飲茶,更多在于品。這其中反映了一種態度、理念。因此中國茶文化中,往往有著一種休閑、養生的認知含義。而西方人在飲茶時,則添加了牛奶等各種元素,整個飲茶過程更加豐富。
中國人在喝茶時,往往比較隨意,而西方人在喝茶時,通常時間較為固定,且其中生活元素更濃厚。由此可見,正是中西方截然不同的飲茶方式和理念,使得中國茶文化融入了情感,而西方茶文化更多傾向于實用。但總的來說,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受其產生環境所決定的,因此其實際上就是兩者文化體系的根本上差異。
中西茶文化有何不同?
中國茶文化的根基和西方的茶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中國茶文化的根基可以簡要概括為三個字:“觀、聞、品”。
“觀”就是用眼睛去觀看茶樹生長的環境、樹的大小,茶葉的外形、葉底、湯色的變化; “聞”就是當拿到一款茶葉的'時候,首先會用鼻子聞香氣,在開湯之后,聞杯底和茶湯的香氣;“品”就是當把茶葉沖泡出來以后,用口舌去品茶湯的滑潤度和厚重度。
香氣馥郁
而西方的茶文化不像中國茶文化那么厚重,它追求的標準首先是茶葉有沒有對健康有害的物質,主要以檢測農殘之類的一些指標是否符合要求。比如立頓紅茶,它的原料很多是以紅碎茶CTC為主。世界上主要產茶國除中國外,還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越南等,這些國家的勞動成本遠低于中國。另外,這些國家的茶葉是以做紅碎茶為主,紅碎茶在采摘的過程中不需要看葉底和形狀,在采摘茶葉時就可以使用半機器化操作。中國的茶葉按照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等標準,以人工進行采摘為主,單純用人工采摘茶葉一個人一天采5一20公斤,而用半機械化采摘,三個人一天可以采摘1噸左右,也就是一個人一天采收300多公斤,遠遠低于中國的生產成本。條索黑亮粗壯 因為工藝和標準的不同,機械化采摘難免摻雜一些茶梗和老葉片,用來做綠茶、普洱茶、白茶是不行的,這些在分類的標準中都屬于次等茶,而用于做紅碎茶,發酵并打碎做成小包茶葉,老葉片和茶梗通過發酵進入產品中,不用單獨剔除出來。在中國茶體系中屬于劣勢,在西方卻變成優勢。湯色金黃明亮 從相關數據看:目前中國茶葉的生產成本從30—100元/公斤,因不同品種、工藝、茶類、采摘標準不同成本差異巨大。國際茶葉出口均價為3美元/公斤左右,中國茶葉出口平均價為4.5美元/公斤左右。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17年我國茶葉出口總量達35.5萬噸,同比增8.1%;出口額達16.1億美元,同比增8.7%;出口均價4.54美元/公斤,與上年相比略微下降。從出口量來看,最大的5個主產省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總量的近90%,其中浙江出口量最多,占全國出口量的近50%,其次是安徽,占17.9%,湖南占比9.1%,往后依次是福建、湖北、江西和云南。從出口額來看,浙江出口額占比31.72%,安徽、福建分別占比15.8%與14.8%,其次是湖北、廣東、湖南,分別占比8.23%、6%、5.58%。 2017年茶葉出口至128個國家和地區,超過萬噸的有12個,占全年出口總量的64.8%。分別是:摩洛哥、烏茲別克斯坦、加納、毛里塔尼亞、美國、俄羅斯、塞內加爾、阿爾及利亞、中國香港、日本和德國。
一回生·初見陌生 從茶類結構來看,綠茶仍舊是主要出口茶種,出口量占總量的83%;紅茶、烏龍茶、花茶和普洱茶分別占比10%、4%、2%、1%。其中,紅茶、綠茶和花茶出口量均有6%以上的較大幅度提升。 中國出口茶葉,仍以散裝,原材料供給為主,產品附加值較低。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介紹】相關文章:
中西方酒文化的差異05-26
中西方禮儀差異英文閱讀03-26
日本茶道與中國茶文化的差異07-28
茶文化與偽茶文化的介紹01-22
中英茶文化差異及教學探究論文07-08
茶文化的介紹02-17
對茶文化的介紹01-25
深圳茶文化介紹07-21
中華茶文化介紹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