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郊游需要注意什么事情
春暖花開,風和日麗的天氣最適合清明游玩了。可是清明郊游要注意安全,預防花粉過敏和疾病感染。那么清明郊游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清明郊游8種路邊野花不要采
1、夾竹桃
夾竹桃的花朵鮮艷,極易栽培,但其葉、皮、莖乃至花朵中均有毒。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種夾竹桃甙,誤食會中毒。觀賞這種花卉,不要接觸花、莖、葉中分泌出的白色汁液。此外,如果接觸過多還會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的癌癥。
2、虞美人
全株有毒,內含有毒生物堿,尤以果食毒性最大。誤食后會引起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中毒,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3、杜鵑花
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誤食后會引起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中毒后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
4、含羞草
它一觸即“羞”,這是由于其中含有“含羞草堿”。這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過多接觸后會使人頭發脫落或周身不適,千萬不能因為好奇而頻頻接觸。
5、郁金香
花中含有毒堿。人在這種花叢中呆上兩小時就會頭昏腦脹,出現中毒癥狀,接觸的時間越長中毒越深,嚴重者可使毛發脫落。
6、一品紅
全株有毒,其白色乳汁能刺激皮膚紅腫,引起過敏性反應,誤食莖、葉有中毒死亡的危險。
7、夜來香
夜來香的香味在夜間十分濃厚,但這香味對人體大大不利,尤其是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聞后會產生憋悶難受的感覺。
8、仙人掌
有一些仙人掌類植物的莖、葉、刺、花、果均含有對人體有強烈刺激的毒汁,人體被刺后容易引起皮膚紅腫疼痛、瘙癢等過敏性癥狀。這種毒汁沾在皮膚上就會出現皮疹、紅斑,甚至還會引起脫發。
清明時節易患九種疾病
一、注意保暖防風邪
清明時節因為天氣驟變的原因,導致了風邪增多,因此人應當注意防風保暖,防止風邪入侵人體導致身體健康遭受損害。在外出祭祖或是踏青時最好能夠隨身準備一件外套,讓外邪無法入侵身體。
此外,對于孕婦、老人、孩童等身體較為脆弱的人來說,在防范風邪的同時,最好能夠多多的休息,這樣便可以保護好身體的健康。
二、保護肝臟防肝病
肝臟疾病很容易在清明時節出現于身體上,因為此時風較為干燥容易使人肝火變的旺盛,如果沒有及時的清火,很容易就會誘發肝臟疾病,因此在清明時節,應當重視起肝臟的健康,預防肝臟疾病。
多食用平肝補腎潤肺的食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食物,如羊肉、辣椒等,多食用一些新鮮的水果能夠有效保護肝臟的健康。
三、預防過敏
春季空氣中的過敏源較多,并且清明前后是很多花開的時間,因此在外出踏青時,就一定要重視護膚的問題,有著花粉過敏的朋友,最好不要到百花齊放的地方踏青,在野外最好避免過高的草叢。
因為清明前后正是蟲類活躍的時期,此時進入草叢很容易被蟲子咬到,從而誘發過敏現象,所以在生活中對于這一點一定要重視才可以。
四、不食不明野菜預防胃病
春季是很多野菜上市的季節,但是在清明外出踏青時,即便是看到了野菜也不可隨意采摘食用哦,防止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的一些腸胃疾病。要知道,雖然很多野菜看似沒有害處,但在誤食后,很容易成為健康 。
五、祭祖注意心臟健康
清明節是一個祭祖的時節,但在祭祖時一定要注意不可傷心過度,防止心臟健康遭受損害,尤其是本就患有心臟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更是需要注意這一點。因為劇烈的`情緒波動很容易將這些疾病引發出來,從而導致心臟健康被毀滅。
六、防春瘟
春季是一個生命復蘇的季節,同時也是一個危險的季節,為何說它危險呢?因為春季雖然萬物復蘇,但是空氣中總是會包含著大量的病毒、細菌,如果沒有重視起這些病毒和細菌,很容易就會被之感染從而誘發疾病。
如流感、流腦、百日咳等病癥,都是在清明前后容易出現的,所以在生活中外出戴口罩、回家勤洗漱,做好防春瘟的工作對于保護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七、預防流行性腮腺炎
在清明前后還有一種疾病很容易出現,它就是流行性腮腺炎,并且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極強,甚至通過唾液飛沫都可以傳播,因此想要預防這種疾病在外出游玩時,最好將口罩戴上,就餐時最好選擇干凈衛生的餐廳,并且使用公筷,這樣可以有效預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出現。
八、預防眼部疾病
眼部疾病同樣容易在清明前后出現,如紅眼病、沙眼因此在清明時節想要保護健康,對于這些眼部疾病就應當預防,盡量不去人多的地方,盡量不要使用手去揉眼睛或者和他人共用一套洗簌用品,常洗手、洗臉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預防眼部疾病的出現。
九、預防呼吸道疾病
空氣中的細菌增多,變得更加活躍,此時就應當保持室內有著良好的空氣,適當的開窗通風,可以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并且將房間中的廢氣排出,可以幫助人們保護肺的健康,一石二鳥的事情,我們為何要拒絕呢?
清明養生吃的食物
1、薺菜
可以適當的吃些薺菜,也是較為合適的食物。清明前后的春天,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昏眩,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春氣者諸病在頭”。清明節之后,最適宜吃的時令蔬菜之一是薺菜。
能夠降血壓,健胃消食,效果也是不錯的。薺菜可以降血壓、健胃消食、疏通腸胃,治療胃痙攣、胃潰瘍、腸炎等問題。另外,薺菜還具有強筋健骨、明目養肝、潤肺和中的作用。薺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蛋白質、胡蘿卜素、鈣、鐵、磷以及維生素B1、B2、C等,有助于增強免疫功能,適合清明時節食用。
2、螺螄
螺螄也是美味的佳品,食用的方法多樣。清明前后,春暖花開,大地復蘇,潛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螄紛紛爬出泥土。此時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螄的最佳時令。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
一般應該特別的注意,吃一些蛋白質含量較為豐富的食物。田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市場買回的田螺要放養三天,在盆中滴上幾滴麻油或菜油,讓田螺排盡腸腔內的泥質污物,每天換水幾次,用刷子刷凈、絞去尾部,焯水后高溫加熱、炒熟、燜透。
3、蝦
日常的吃一些蝦,村級也正是較好的季節,不妨來試試。“三月黃魚四月蝦,五月三黎燜苦瓜。”關于清明蝦,曾經有詩這樣描述:“一夜東風吹雨過,滿江新水長魚蝦”。說的正是清明春雨淅瀝,河鮮生長讓人垂涎的景象。現在“清明蝦”正處于新舊交替的時候,雨水足,新蝦未“散春”,運氣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蝦肚里有蝦籽。
但是應該注意區分,河蝦也是較為不錯的選擇。怎么區分野生河蝦和養殖河蝦呢?野生河蝦因為平時運動多,身形更為修長,它在水里會不停地游動,抓起來時張牙舞爪,鉗子會比養殖蝦更為有力。入口時,野生河蝦肉質更為清甜爽脆。河蝦并不是越大越好,以小手指大小為適宜。這種清明蝦,簡單油炸后,用叁巴醬炒來吃,佐酒一流。
4、香椿
香椿是時令的蔬菜,有助于治療一些疾病。香椿芽拌面筋,嫩柳葉拌豆腐,是北京清明時令佳品。香椿一般在清明前發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頂芽,這種第一次采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
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香椿的揮發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香椿還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稱。香椿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
5、河蚌
一些常用的河蚌,肉質也是較為的鮮美的。據說和螺螄一樣,清明前后的河蚌最肥美。“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老揚州常見的做法是河蚌燒豆腐、咸肉燒河蚌,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都說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因為清明前水中的螞蟥、微生物還未頻繁活動,因而這個時候的河蚌最干凈,肉質也最肥厚,特別脆嫩可口。
推薦一些較好的吃法,保證日常的健康。蚌肉洗干凈之后,切成細條,佐以各種調味作料,或燒、或烹、或燉,如河蚌燒豆腐,河蚌咸肉煲等,都是初春時節江南人家餐桌上最常見的美味。鮮白的濃湯,碧青的蒜末,褐色的蚌肉,雪白的豆腐,熱氣騰騰地端上桌,都會叫人食欲大振,如神仙一般快活。配上春天才上市的頭刀韭菜爆炒,更是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極力推薦的吃法。
6、韭菜
韭菜也是應該吃新鮮的,一般春季最好。說到春天要吃的東西,不得不提到韭菜。在懂行人的口中,韭菜屬于“瘦物”,因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幫助瘦身并促進食欲。另外,韭菜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之說,要品嘗至鮮之味,可要抓緊呢。
【清明郊游需要注意什么事情】相關文章:
考研數學復習需要注意什么事情12-18
清明郊游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08-01
跳槽之前需要關注什么事情12-29
職場美女應該注意什么事情11-14
清明節氣養生需要注意什么07-12
清明節期間需要注意什么08-23
員工跳槽前需要準備什么事情12-18
清明節需要注意什么風水事項12-14
清明節需要注意的禁忌有什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