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東高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要想在高考語文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掌握好閱讀題的答題技巧必不可少。以下是百分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高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以供參閱。
高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1.從表達方式角度:各種表達方式是否運用自如,靈活多變;敘述人稱的選擇,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的好處;敘述順序的安排,倒插敘手法的運用及作用;描寫的特點(白描細描、細膩生動),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等的作用。
2.從選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3.從表現手法角度:是否運用了象征法、對比法、襯托法、先抑后揚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
4.從結構安排角度:是否開頭結尾,各有特色;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
5.從語言運用角度:語言是否準確、簡練、生動、形象;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等);運用了什么獨特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通感等)。
6.小說還應從人物塑造是否豐滿、典型,情節的安排是否合理、嚴密、變化、曲折等方面來考慮。
高考語文文言文復習指導
(一)語境推斷
文言文實詞含義豐富,大多都存在一詞多義現象,要想對其進行準確的界定、理解,需要我們借助上下文的語境進行推斷。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的是“南迫洛陽”一句中“迫”字的含義。審視該句語境“今河內帶河為國,戶口殷實,北通上黨,南迫洛陽”可以看出,“南迫洛陽”一句是交代“河內”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釋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據此可以推斷,該題A項的解釋是不合語境的,因為“逼迫”的對象應為“人”,而該句中“迫”的對象是“物”(洛陽)。
又如2005年重慶高考(課程)試題中考查“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質人田券至萬畝”中“質”字的含義,從這一段的上下文來看是說那些富人不擁有“田籍”卻要向百姓收稅,由此看來“質”與質問之間顯然沒有什么關系,而應理解為“抵押”。
(二)巧借字形
中國漢字中多為會意字和形聲字,因此我們可以借助漢字的形旁來忖度實詞的含義。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眾之才”中“牧”的含義。該句中的“牧”是一個左右結構的會意字,左為“牛(泛指牲畜”,右為“人手中拿著一條鞭子”,把兩者的意思聯系起來,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對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統治,治理”之意了。所以該項的解釋是正確的。
又如2004年全國高考試題甲卷要求解釋“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這其中涉及對一個“糴”字的.考查,而這個字對于大多數的考生而言都比較陌生。如果觀察這個字的字形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個由“入”字和“米”字組成的會意字,故其本意應為“買進糧食”,與“糶”相對。
此外古漢語中的通假字絕大多數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還可以幫助我們識別通假字: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娶)(《孔雀東南飛》)
屈平既絀(黜)(《屈原列傳》)
召有司案圖。(按)(《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遷移聯想
近幾年的高考文言文趨于淺近,且貼近生活,貼近課本。因此,在揣測實詞含義時可以遷移聯想,從而對這些實詞作出正確的援引解釋。
如2006年四川高考試題考查“環堵之中”的“堵”的含義,聯想到高中語文課文《促織》中有“于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的句子,這里的“堵”,就是“墻”的意思。推斷出所給選項“院子”的說法顯然有誤。
如2005年北京高考試題考查“慶封出獵,景公與陳無宇、公孫灶、公孫躉誅封”一句中“誅”字的含義,我們就可以聯想到成語“口誅筆伐”中的“誅”是“討伐、譴責”的意思,這樣就不難推斷出題干所說的“殺掉”是錯誤的。
如2001年全國高考試題要求解釋“使老弱女子乘城”中“乘”的含義,聯系高中課本第三冊中《氓》一文中“乘彼?垣,以望復關”一句,這里的“乘”字應理解為“登上”,從而排除“巡視”這一錯誤選項。
(四)語法求解
所謂語法求解,即運用現代漢語的語法常識,通過判斷其詞性的方法對所給選項進行推斷排除。
如2006年安徽高考試題中“資生之業,靡不畢書”一句中,考查“資”的含義,由語法結構可以看出“資生”一詞應為動賓結構,“生”應為“資”的賓語,故這里解釋為“資財”顯然有誤,應理解為“憑借、獲取,本文指用來謀生的方法。”。
又如:2005年浙江高考試題“庭除甚蕪。除:廢棄”。從句子結構形式看“庭除”是句子的主語,從而推斷“除”是名詞,解釋為“廢棄”顯然有誤。聯系《蘇武傳》可知“除”是“臺階”的意思。
又如2004年湖北高考試題中考查“昌期少年,不閑吏事”一句中“閑”字的含義,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該句主語是“昌期”,后邊有賓語是“吏事”,根據語法可以推斷“閑”應該是一個動詞,由此初步推斷“空閑”這種解釋有誤,這里應理解為通假字,通“嫻”,是熟悉的意思。
高考語文作文復習資料
一、注意事項:
1.一定要明白任務:顯性任務與隱性任務。
尤其是隱形任務要自我構建寫作的內容方面的任務。構建的方法有兩種:
A“是否”“正誤”正反對立選擇性提問。
B、“啟發”式提問。這個可以根據材料的性質(正向或負向)設置為“經驗”與“教訓”。
2.情景作文,將自己進入情景(如書信體的稱謂、落款、語言的語氣等等)。
3.充分評論,借鑒時評的方法。
4、就事論事,完成規定動作;就事論理,做好自選動作。
二、寫作要求:
(一)審題立意
目標:綜合立意,直指最佳。
1.審題: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讀懂材料,弄清并概括內容,抓出關鍵的要素或者是對象。
[1]內容:
(1)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成為文章就事論事的中心,必須圍繞它評析。
(2)信息切分(不同對象的觀點及原因作概括):
[2]含意:從內容去挖掘其本質
[3]對信息點進行辨析和聯想想象及推理。
2.立意
根據審題所得,找準角度進行思考,找到立意點,再進行立意。
[1]立意點:根據審題結果找到立意點
[2]立意:根據立意點綜合立意。
三、文章結構
目前研究出來的很多,六段式、“引議聯結”式。枯葉蝶研究出并推崇“任務驅動型作文八股作文法”。
標題:字數不宜多,語言簡潔優美,要直接點明文章的觀點。
1.綱:引+評議+提 (由材料切入,簡要評析,提綱挈領。)
2.退:提+引+議+結 (退:樹靶。文明交流,“以退為進”)
3.進1:提+引+評+結 (進1:擊靶。對準“退”進行駁斥。)
4.進2:評+引+析+挖+結 (進2:緊承進1,是“立”,正面評議。)
5.轉:過渡。 (上承2-4為評事,下啟6-7為論理。)
6.聯:聯+引+析 (聯:聯系現實,由“個”到“類”。)
7.建:提+建 (建:給“類”問題的解決提出建議或者啟發。)
8.結:總結+提 (結:收束全文,卒章顯志,擲地有聲。)
作為基本結構模式,主要是規范作文結構,讓作文入格,達成后就是出格——在此基礎上的自由變化。
四、論證方法
就事論事禁用例,就事論理多類比。
嚴明邏輯做論證,細化闡釋顯充實。
重視邏輯,語言嚴謹,文化豐厚,思想辯證。
【廣東高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08-10
高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08-25
高考語文的閱讀答題技巧01-19
語文高考閱讀答題技巧06-23
2018廣東高考語文作文答題技巧08-14
2017廣東高考語文高分答題技巧10-09
2017廣東高考語文重要答題技巧10-09
2017廣東高考英語閱讀題答題技巧09-15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答題技巧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