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測評
高考雖然不是我們人生唯一的出路,確實我們人生中最好的出路。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測評,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測評
一、總體評價
2017高考全國Ⅰ卷理綜卷化學試題整體特點為:選材新穎,穩中有升。
與2014~2016三年全國Ⅰ卷理綜化學相比,2017年全國Ⅰ卷理綜化學延續了全國乙卷理綜化學的一貫命題思路和命題風格,以新課標和考試大綱為本,突出了主干知識,體現新課程的基礎性,突出考查了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能力。很多試題情境較新,但均考查核心考點。整套試卷有較好的區分度,能夠體現出新課標的要求。試題明顯減弱計算、強化知識點相互滲透。
二、近三年大致考點與難度對比
2017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
注:★容易題 ★★中檔題 ★★★難題
結論: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近三年選擇題考點沒有太大變化,去年的壓軸選擇題比較新穎,是一道結合周期律考察的元素推斷題,今年的壓軸選擇題回歸選修四的酸堿滴定曲線,綜合考察反應原理的相關考點。三道必做大題一般是實驗題、流程題和原理題的出題順序,今年仍然秉承了這一出題順序。2017年全國Ⅰ卷跟往年相比,考查的知識點分布穩定,整體難度比去年略有上升,個別題目情景新穎,考查靈活,具有較高的效度和區分度。
三、試卷整體分析
源于教材 回歸課本
試題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僅注重對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的考查,還注重對知識的整合,考查方式靈活多樣。選擇題側重對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識覆蓋面大,難易搭配合理。考題的內容與課本的聯系增大,如10題中實驗室制備氫氣的原理,35題基態鉀原子的能層特點與電子云輪廓圖形狀等,為課本上內容的延伸,充分體現了回歸教材的命題趨勢。
能力立意 難度適中
工業生產流程題取材于真實的、廣闊的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問題設計更加靈活,更有化學味,化學高考試題的發展趨勢必然是重視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系,但不管如何靈活多變,工業生產離不開反應原理中的方向、速率和限度問題。Ⅰ卷以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制備為載體,考查了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轉化率升高等問題,綜合性較強。第(4)問的過氧鍵數目比較新穎,但問題并不難,抓住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即可解決。
很多同學遇到反應原理問題就頭疼,這種純理論性的知識拼出一道綜合題,學生經常不知道從何處入手去解決。Ⅰ卷的原理題延續化學原理綜合應用的拼題,考查學生應用蓋斯定律、熱化學方程式、轉化率、平衡常數、化學反應速率等理論聯系實際。此題(1)(2)問難度不大,區分度在第(3)問。實際上,我們只要抓住主要矛盾,便可簡化解題思路。第(3)的問題是改變條件后轉化率的.變化情況,那我們只需要從列三段式計算考慮問題即可。
突出實驗 重視基礎
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的實驗題以蛋白質中氮含量測定出發為背景,考查方式較前幾年稍顯反常,重視基礎操作和流程,在描述實驗現象和解釋原因上對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有較高的要求。
新課標倡導的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在試題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實驗試題特別突出了化學學科的特點,考查了基本操作、常用儀器、物質的檢驗、分離提純等。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做過實驗的學生,有利于中學的探究性實驗教學,對脫離實驗的化學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引導中學教學重視實驗教學,回歸化學本質。
結語
總體上看,本套試卷為一套好題,在考查問題的靈活程度方面、考查基礎知識運用能力方面、考查學生的細心程度方面都很到位。2018年的考生朋友,復習時要注重雙基,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重視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對題干的整體把握能力。同時,建議同學們從高一、高二的學習中,就開始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基本實驗、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落實,在高三復習中挖掘教材中的試題素材,進一步提升學科能力。
高考理綜生物學科復習攻略
1、增加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量根據生物高考考綱要求和命題“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的原則,我們不難發現教材的重要性。
我們更應清楚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缺乏基礎知識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末,基礎知識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復習的效率。
生物復習過程中,一方面教師的作用不能忽視,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合,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于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另一方面學生自身主體作用更重要,學生應該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學會主動對各章節內容或相關知識進行整理和歸類,自覺發現其中有聯系的部分,再合理配以各章節練習和綜合練習,這樣有助于將死知識學活,將局部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進而歸納出一條主線,以利于系統地理解基礎知識,并形成聯系的觀點,同時也能起到訓練思維靈活性的作用。從生物復習總體要求看,無論一輪復習還是二輪復習或三輪復習不斷地“回歸”教材是必須始終堅持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2、控制練習的數量,騰出時間對練習進行必要的反思復習過程中,進行適度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多年的實踐證明,高三選擇并使用好一本生物復習用書、一份優秀生物復習輔導報紙如:考試報的高考生物版、中學生學習報的生物周刊高三版等(內含章節、單元練習、專題復習練習及綜合練習)足以應對高考,龐雜的資料也只不過是大同小異,浪費時間而已。
切忌以“題海戰術”來泯滅學生的思維和扼殺學生復習積極性、興趣。若使學生整天埋在作業和練習堆里,會使學生感覺身心疲憊,久而久之會失去復習的動力。因此,控制練習的數量和選擇有質量的練習是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注意的實際問題,因為這關系到“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的復習效率問題。有的練習必要時可以重復幾次,讓學生找找“感覺”。而有的練習可以改頭換面以新形式呈現出來,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和合理遷移。同時,對于所做的練習,學生應抽出一定量的時間進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對所復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以牢固和掌握前學知識,獲得新知識和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
3、增加對錯題的積累量進入高三后,學生所做的練習數量和次數肯定要比高二多,學生除了利用課堂時間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外,還應該自覺主動地將每份試卷上的典型錯誤摘錄下來形成自己的錯題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這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周積累三到五個題,那么經過一月、一學期、一學年的積累,再加上自己的經常反思和回顧,在腦海里就會形成較大的積累量。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應該可以厚積薄發、充分發揮、得心應手,取得高分。
4、增加對典型例題的擁有量上好例題分析課,不僅是教師的事,更應是學生自己的事。
作為學生應該隨著老師的引導和提供的信息,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學生對典型例題特別是圖表分析題、實驗設計題等應該是學會分析的方法和解題的步驟,切不可心不在焉或不加思索地死記硬背答案。因為題目是可以變化的,一個人記憶量是有限的。學生最好自己要能夠發生聯想,由此及彼,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樣不僅能夠起到鞏固作用,更能活躍自己的發散思維。
5、合理的時間利用量高三各門高考科目,或多或少都存在搶時間的現象,學生可能疲于應付,常常是自我支配時間的較少。如何解決生物學科應有的時間分配?筆者通過多年的高三生物教學對復習用時深有體會,學生每天用于生物學科復習的時間不能少于1小時,但1小時可以進行如下的分配:早晨20分鐘早讀、傍晚40分鐘的暮讀或翻閱或對復習的知識進行歸納、反思或做生物作業。因為生物知識的回顧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切不可考前“臨時抱佛腳”式的復習來應付考試。因此,對于生物學科的復習用時應該有一個合理量。上述內容只是筆者的一孔之見、一家之言。但“天道酬勤”這一古訓在復習中還是非常靈驗的,也是我們必須牢記的。
高考理綜選擇題答題技巧
1.培養“蒙感”
在高考理綜試卷不可能一面卷子上一道題也不會做,就要看蒙題的技巧了,所有考試的人都知道,理綜選擇題中選擇B、C選項的占絕大多數。所以遇到不會的題,就往B、C上靠,幾率會大一點。
在高考理綜考試時蒙感是要靠自己的第六感,要切記高考理綜試卷中物理的選擇題一定要注意,因為高考物理選擇題是多項選擇,所以寧可少選也不要多選。
2.審“關鍵字”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答案往往就隱藏在題干中,一般來說,題干信息量較大,所以審題可分3步走:了解大體輪廓、弄清已知未知、排除干擾條件,找出內在聯系。
審題時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因為題目本身往往就是“解決此題”的信息源。凡是題目中未明顯寫出的,一定是隱蔽給予的,只有細致的審題才能從題目本身獲得相應的信息,審題是高考理綜選擇題蒙題技巧的基礎。
3.信息特征法
信息特征法是根據理綜試題提供的各種信息特征(如結構特征、位置特征、性質特征、組成特征、現象特征、數值特征等),進行大跨度、粗線條的分析,推理或聯想的一種方法,可以做到去表象、抓實質,融會貫通,快速求解,這種方法被很多人應用于高考理綜考試中。
【高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測評】相關文章:
2018高考理科綜合全國卷試卷測評08-11
2018廣東高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分析08-28
2018高考理科綜合物理試卷評析08-12
2018廣東高考理科綜合生物試卷分析08-28
四川高考理科綜合物理試卷分析06-22
2018廣東高考理科綜合測試卷評析08-11
2018廣東高考理綜化學試卷綜合評測08-09
高考理科綜合化學的二輪復習方法08-05
高考理科化學備考技巧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