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非洲人的生活習(xí)慣有什么
非洲的生活習(xí)慣與我們存在著很大的差別,那么,好奇非洲人是怎么生活的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非洲人的生活習(xí)慣有什么,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非洲人的生活習(xí)慣有什么
1.打招呼的方式
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舉起右手、手掌向著對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沒有握石頭。”顯然,它是在表明:“沒有武器”這個習(xí)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過樣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說是友好的象征。
2.negro和black是禁句
美國黑人對Black一詞并沒有抗拒心理。可是,一聽到有人呼他Negro(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販賣到美國做奴隸的黑人及其子孫),就勃然大怒。非洲人對Negro、Black二詞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認(rèn)它的含意。強調(diào)膚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稱呼非洲人,最好照他們的國籍來稱呼。非洲人一般說來國家意識相當(dāng)強烈,直呼其國名,他們聽來就很受用。
3.African的稱呼有特定對象
稱非洲黑人為African可犯了嚴(yán)重的錯誤。在非洲,所謂的African并非泛指所有非洲人,而是指特定的一群人,那就是:南非共和國荷裔白人。因此,那些非洲土著,碰到別人稱他們?yōu)锳frican,就露骨地表示厭惡。
4.莫拍落后鏡頭
任何國家都有骯臟透頂、窮人群集的地區(qū),世界首富的美國,亦不例外。你若在那些臟亂地區(qū)興致淋漓的拍照,跟你同行的當(dāng)?shù)厝司蜁岢隹棺h,甚至不肯當(dāng)你的向?qū)А?/p>
發(fā)展中國家的人民、最不喜歡自尊心受損,這是身為觀光客務(wù)必認(rèn)清的事實。一見落后的景象就想拍照留念,這無異在找人家的渣兒,如此欠考慮的行為,還是不做為妙。
5.莫瞪眼看對方
古時候的埃塞俄比亞,侍者是背對主人(或客人)來服務(wù)的。埃塞俄比亞有個迷信,那就是:有人瞪你看時,被瞪看的人不是災(zāi)禍必至,就是死神要找上他。在這個國家,跟當(dāng)?shù)厝私徽劵蚺雒娴臅r候,可不能目不轉(zhuǎn)睛地瞪看對方,這么做,對方一定大感不悅。
6.用力握手是善意的表示
在非洲,握手時如果握得有氣無力,被稱為是“禮貌不周”。握手有氣無力,表示虛與委蛇,毫無誠心,他們會生氣的。尤其在阿爾及利亞,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他們認(rèn)為,用力的程度跟對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最好握得他們手都感到麻木叫痛。
7.女性只限于逛店購物
在阿爾及利亞,女性獨行被列為禁例,唯有逛店購物的時候,才可以私自行動。他們認(rèn)為,一個女人獨自亂走,是一種喪失“品格”的行為,身為淑女,絕不能干這種事。當(dāng)然,她們想獨自進(jìn)入餐廳、戲院也是免談。
8.從事狩獵旅行時要嚴(yán)守規(guī)定
想要進(jìn)行狩獵旅行(Safari),東非可說是最理想的地方。狩獵旅行的禁忌頗多:不能嘰嘰喳喳說話。因為,動物的聽覺敏銳異常;不能任意走出車外。你以為安全無慮,其實,旁邊就有猛獸在虎視耽耽,你卻看不出來;不能任意點火,有人曾經(jīng)點了煙之后,把火柴隨意一丟,引起一場森林大火。
9.留下一點點
在尼日利亞的西部地方,有個特別的吃飯方式:不能吃得一物不剩,客人至少要留一片東西在碟子上。更怪的是,他們把那一片東西留到第二天,才將它丟入垃圾箱。他們相箱:圣靈會來吃那一片東西。在這個國家,旅客千萬不能為了菜的美味可口,把碟子上的肉或湯,吃得一干二凈。
10.斗篷、白衣可以避險
在阿爾及利亞和幾內(nèi)亞,常常可以看到穿古時候那種白衣和斗篷的女性。這些白衣、斗篷,是貞節(jié)、純潔的象征。對這一身打扮的異性,無不敬重有加,就是說,視她們?yōu)橹档米鹁吹呐浴E杂^光客如果以這種打扮到處走動,保證暢行無阻,又不會遭到任何危險。
11.鏡頭如槍口
非洲人普遍認(rèn)為相機對準(zhǔn)某物,拍下鏡頭,某物的“精氣”就給吸收殆盡,此事自是非同小可。人、房屋、家畜一律不準(zhǔn)拍攝。觀光客如想拍攝,之前最好向?qū)Ψ较却騻招呼,獲得同意之后再行動,以免被投石、被吊或挨一頓揍。
非洲的禮儀及禁忌
非洲人民十分注重禮節(jié),無論是會面,還是飲食、禁忌,都有許多講究。
見面:
埃及:常稱對方“阿凡提”。在埃及,人們在見面打招呼時,常稱呼對方為“阿凡提”。阿凡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思是“先生”、“閣下”。最廣泛使用的問候語是“賽拉姆而來依庫姆”,意思是祝你平安。對方要回答的是“而來依庫姆賽拉姆”,意思是也祝你平安。 突尼斯:握手后把右手放胸口 突尼斯人與客人相見的基本禮節(jié)是握手禮。握手后,他們還要把右手放在胸口,以示出自于內(nèi)心與客人真誠的相見。 埃塞俄比亞:握手至問候完畢 埃塞俄比亞人與熟人相見,一般總要摘下帽子相互鞠躬問好,如身披“沙馬”裹住頭的,要摘下帽子甚至撩起“沙馬”露出肩膀,問候致意要長達(dá)一兩分鐘,甚至更長。 非洲進(jìn)餐的禮儀: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飯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飯。吃飯時,大家圍坐一圈,一個飯盒和一個菜盒放在中間。每個人用左手按住飯盒或菜盒的邊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飯和菜,送入口中。客人吃飯時應(yīng)注意的是,切勿將飯菜撒在地上,這是主人所忌諱的。飯畢,長者未離席時,晚輩要靜坐等候;子女離席時,須向父母行禮致謝;客人則應(yīng)等主人吃完后一道離開。 禁忌:
在非洲,還要特別注意他們忌諱(食指指人、左手遞東西)。例如尼日利亞忌諱用食指指向別人,也忌諱別人用食指指著自己,認(rèn)為這樣做是一種挑釁行為;若是有人伸手并張開五指指向自己,那問題就更加嚴(yán)重了,它相當(dāng)于辱罵祖宗。阿爾及利亞人忌諱左手傳遞食物和東西。他們認(rèn)為左手下賤、骯臟,所以,使用左手是極不禮貌的。因此在非洲進(jìn)行貿(mào)易或者旅游的人在和非洲友人交流的時候要特別的注意
風(fēng)情各異的繪畫、雕塑中,我們一下子就能體會到非洲人澎湃的藝術(shù)激情,非洲人無以倫比的“頭上功夫“也使我們訝異不已,神秘的土著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禁忌,都使我們對這個美麗的充滿了無限的幻想,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們可以站在非洲的大地上盡情的呼吸。
非洲各國由于國情、民族、地域的不同,因而在民族習(xí)俗和社會風(fēng)貌上也各有差異。非洲人民不僅在服飾打扮、飲食起居、情趣愛好等方面有其特色,而且在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禮儀、婚喪喜慶等方面亦都具有獨特的風(fēng)尚。但從15世紀(jì)開始,由于西方殖民主義者不斷入侵,廣袤的非洲大陸先后淪為殖民地,從而嚴(yán)重地摧殘了非洲人民的經(jīng)濟(jì)生活,破壞了非洲人民的傳統(tǒng)文明。與此同時,非洲人民在同西方殖民主義者和大自然的長期斗爭中,又形成了許多樸實無華、粗獷有趣的社交禮貌。這也從社會的另一個側(cè)面反映了非洲人民同舟共濟(jì)、團(tuán)結(jié)奮進(jìn)的高貴品質(zhì)。
非洲人民十分注重見面禮,在公共社交場合,也流行著諸如握手、擁抱等禮節(jié),但有些地方又有所不同,形成獨特的風(fēng)尚和禮貌。西非的一些部族,在見面時,用手掌拍打前胸,表示問好。中非的一些部族見面時是先鞠躬,而后鼓掌,同時互相祝福,說一些使人高興的話。在盧旺達(dá),親友相逢或鄰居相遇,總要相互問好。如在途中邂逅相遇,青年人要舉手示意問候,老年人則脫帽點頭;多日不見的老朋友,相逢之時會情不自禁地行象征性的擁抱禮,并問候“阿馬古魯幾”、“美扎”,意思是“您近來可好”、“好啊”。
非洲人初次見面總要互相問候身體健康或工作順利,然后才能談?wù)隆H绻鞘煜さ娜耍@種寒暄內(nèi)容則要更多和更廣泛,否則是一種失禮的表現(xiàn)。在蘇丹,每當(dāng)久別的故友親朋相逢,彼此要熱烈擁抱,右手摟腰,左手撫肩,同時互致問候。從本人、妻子、兒女直至其他親屬,問候時間可長達(dá)數(shù)分鐘之久。毛里塔尼亞是個畜牧業(yè)占很大比重的國家,牲畜的興旺與否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毛里塔尼亞人在互相問候的同時,還常常問候?qū)Ψ健把蛟趺礃印薄ⅰ芭:婉橊労貌缓谩钡仍挕?/p>
非洲人行握手禮也頗有講究。見面握手時,對尊敬的人,要先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然后用右手與對方相握。如果是特別親熱者,則要先握一下他的手掌,然后再握對方的拇指,最后還要緊緊握一下他的手。女子見面,一般是雙膝微屈,行屈膝禮。在農(nóng)村,婦女們相遇,一邊圍著對方轉(zhuǎn),一邊嘴里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尖叫聲,以表示對她的親熱和友好。男子對女子,不管對方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也不管她是否結(jié)婚,都要尊稱“媽媽”。
尼日利亞人握手,要先用大拇指在手上輕輕彈幾下。剛果河流域的部族,在見面時是雙方互伸兩手,然后彎身吹幾口氣。坦噶尼喀湖畔的部族見面時則先拍肚子,然后鼓掌握手。津巴布韋的紹納人見面時,其握手禮與世界各國流行的方式略有不同,男女亦有區(qū)別。握手時,一般伸出右手,但有的男子只把右手拇指一側(cè)的手掌伸給對方,同時徽屈右膝,以表示特別親熱;婦女則只微屈右膝。男子鼓掌表示歡迎時,兩掌豎立相對而拍;婦女兩掌一上一下平放著拍,并用靈巧的舌頭發(fā)出“唷唷……”的聲音。
在公共場合,接吻是一種敬意、友情和歡喜的表示,西方國家比較普遍。然而東非、中非和南非的班圖各族人民卻很少有接吻的習(xí)慣。肯尼亞的吉庫尤人對婦女有種種禁令,規(guī)定男女不得親吻。一些部族的居民喜歡吻酋長走過的地方,以此表示對酋長的尊敬和當(dāng)作自己的一種幸福。埃及的貝都因人,好友相遇的禮節(jié)有點類似新西蘭毛利族人:雙方用額頭和鼻子相碰,行額鼻相親之禮。
地理境域
非洲位于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qū)伸入西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jīng)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jīng)20°02′、南緯34°51′),西至佛得角(西經(jīng)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jīng)9°50′、北緯37°21′)。約3020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于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地形地貌
海岸線大陸海岸線全長30500千米。海岸比較平直,缺少海灣與半島。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島嶼數(shù)量最少的一個洲。除馬達(dá)加斯加島(世界第四大島)外,其余多為小島。島嶼總面積約62萬平方千米,占全洲總面積不到3%。非洲大陸北寬南窄,呈不等邊三角形狀。南北最長約8000千米,東西最寬約7500千米。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于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積60%以上。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占全洲面積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地勢大致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nèi)的剛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亞高原北部邊緣一線為界,東南半部較高,西北半部較低。東南半部被稱為高非洲,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埃塞俄比亞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稱)、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稱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羅河上游盆地、剛果盆地和乍得盆地等。非洲較高大的山脈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脈;東部有肯尼亞山和乞力馬扎羅山。乞力馬扎羅山是座死火山,海拔5895米,為非洲最高峰。非洲東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東非大裂谷,裂谷帶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jīng)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亞高原中部,經(jīng)紅海至死海北部,長約6400千米;裂谷帶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jīng)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羅河河谷,長約1700千米,寬幾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狹長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薩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為非洲陸地最低點。非洲的沙漠面積約占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積777萬平方千米;西南部還有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東非大裂谷帶內(nèi)及其附近,分布著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達(dá)5000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東非大裂谷帶也是非洲地震最頻繁、最強烈的地區(qū)。
水文
非洲的外流區(qū)域約占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yuǎn)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爾河、塞內(nèi)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于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除贊比西河外,多為短小急促的小河,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dá)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非洲的內(nèi)流水系及無流區(qū)面積為958萬平方千米,約占全洲總面積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僅有乍得湖流域。奧卡萬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干旱,多間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內(nèi)流區(qū)還包括面積不大的東非大裂谷帶湖區(qū),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qū)雨量充沛,河網(wǎng)稠密,不同于其他干旱內(nèi)流區(qū)。非洲湖泊集中分布于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nèi)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于東非大裂谷帶,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位于埃塞俄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830米。乍得湖為內(nèi)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
氣候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干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溫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占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qū)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qū)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
非洲大陸橫跨赤道,其東部在1月份輻射冷卻導(dǎo)致在撒哈拉和阿拉伯形成高氣壓;輻射增熱在卡拉哈里沙漠形成熱低壓,由此發(fā)生的南北氣壓梯度使氣流自北向南越過赤道。7月份與1月份相反,輻射冷卻的結(jié)果使卡拉哈里沙漠成為高壓區(qū),而輻射增溫的結(jié)果使撒哈拉成為低壓區(qū)。南北氣壓梯度形成越過赤道的南來氣流,最后在南印度洋與東南信風(fēng)合并,在赤道以北則與西南季風(fēng)合并;由于涌升的作用,促使它成為的偏南季風(fēng)要比1月份的偏北季風(fēng)強一些。
埃塞俄比亞東北部的達(dá)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jì)耶,1922年9月13日氣溫高達(dá)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非洲降水量從赤道向南北兩側(cè)減少,降水分布極不平衡,有的地區(qū)終年幾乎無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達(dá)10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區(qū)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南部、幾內(nèi)亞灣沿岸及山地的向風(fēng)坡降水較多。
古代文明
非洲是人類進(jìn)化史上從古猿到森林古猿、拉瑪古猿、“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智人、直到現(xiàn)代人都存在過的大陸。人類學(xué)家在非洲發(fā)現(xiàn)了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的化石。這些發(fā)現(xiàn)使包括進(jìn)化論奠基人達(dá)爾文在內(nèi)的人類學(xué)家得出了非洲是人類誕生地的猜想。
飲食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飯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飯。
吃飯時,大家圍著桌子坐一圈,一個飯盒和一個菜盒放在中間。每個人用左手按住飯盒或菜盒的邊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飯和菜,送入口中。此時,你將會無所適從,甚至抓得滿手沾飯,而非洲,抓飯時個個動作干凈利落。客人吃飯時應(yīng)注意的是,切勿將飯菜撒在地上,這是主人所忌諱的。長者未離席時,晚輩要靜坐等候;子女離席時,須向父母行禮致謝;客人則應(yīng)等主人吃完后一道離開。正式宴請比較正規(guī),先有開胃菜,再上主食,還有甜點。
總體說來,非洲飲食文化比較單一,主要是肉食和玉米、面粉之類。
【非洲人的生活習(xí)慣有什么】相關(guān)文章:
韓國人有什么生活習(xí)慣05-27
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有什么09-28
富人的生活習(xí)慣有什么11-23
日本的生活習(xí)慣有什么11-23
鯨魚有多少種類有哪些生活習(xí)慣10-13
大熊貓的生活習(xí)慣是什么11-23
韓國人的生活習(xí)慣有什么08-08
良好生活習(xí)慣的好處及培養(yǎng)方法有哪些07-21
格言有什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