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近代和現(xiàn)代的茶文化知識
中國是茶文化的發(fā)源地,有著悠久的飲茶史。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近代和現(xiàn)代的茶文化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明、清時期的茶文化
此時已出現(xiàn)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tài)。晚明時期,文士們對品飲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講究“至精至美“之境。
張大復則此基礎上更進一層,他說:“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愛山水而不會其情,讀書而不得其意,學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訴我們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諦,即通過飲茶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一種清心悅神、超凡脫俗的心境,以此達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仙境,一種天、地、人融通一體的境界。這可以說是明人對中國茶道精神的發(fā)展與超越。到清朝時,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規(guī)行業(yè),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shù)。
現(xiàn)代的茶文化知識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fā)展到1998年的60余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弘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lián)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xiāng)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qū)紛紛參加。
關于茶文化的名言名句
美酒千杯難成知己,清茶一盞可成益友。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杯茶來。
人稱百花好,我謂茶獨王。
一杯清肺腑,入夢也留香。
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圓。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杯清茗酬知音。
山水知音參佛法,茗茶品味悟人生。
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領悟到生活的本質和哲理。
不喝隔夜茶,不喝過量酒。
文人的靈感都是飯后茶余發(fā)生的。
寧可三日無鹽,不可一日無茶。
高山茶葉,低山茶子。
好茶不怕細品,好事不怕細論。
茶吃后來釅 。
茶好客自來。
淺茶滿酒。
人固不可一日無茶。
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
茶桌禮儀的基本常識
1、衣著
喝茶時候的衣著,最好不要太浮夸、太潮流,衣著低調一些,才更符合喝茶時候的情境,否則會給人嘩眾取寵的感覺,很不和諧。女人著旗袍、棉麻素服,會是茶桌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交談
茶桌上可以談話,但需注意聲音不可過大,可以談論茶,也可以談論別的,但是話題要跟其他喝茶的人合得上。妝容女士喝茶時最好施淡妝,不可噴香水,以免影響到其他茶客喝茶的感受。口紅如果沾染到杯子上,也會不夠雅觀,有失禮節(jié)。
3、離場
喝茶的時候手機關閉聲音,開啟震動即可。離場若無特殊情況,喝茶中途勿輕易離場。如需離場,輕聲跟茶主人示意,小心離開便可。
請客喝茶的這些禮儀
1、詢問
出于對客人的尊重,請客喝茶需要多準備幾種不同的茶葉,事前詢問客人喜歡喝什么茶,有什么茶忌口或不太喜歡喝的。
2、泡茶
泡茶時候需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比如茶嘴不要對著人;茶具尖銳的部分也不能與人相對;出湯時候最好使用茶濾,以免讓客人喝到茶渣;泡茶的過程動作不能太大,不要發(fā)出過大的碰撞聲;另外,女生泡茶的時候,要把長發(fā)挽起,以免頭發(fā)掉落茶湯中。
3、奉茶
奉茶也是有講究的,俗話說酒滿茶半,茶以八分滿為宜。有兩位茶客以上,端出的湯色要均勻。
奉茶的順序為:先客后主;先女后男;先長后幼。等其他人都已接受茶杯后,自己方可取杯。
4、續(xù)茶
主人和客人在邊飲邊談的過程中,主人應該注意續(xù)茶這個環(huán)節(jié),空杯時要及時續(xù)茶,如果杯中還留有半杯,則表示“還不需要給我倒茶”的意思。
5、換茶
茶湯泡了幾泡以后,明顯淡了下來,這個時候需要及時更換茶葉,并詢問客人想再喝什么茶,否則客人會認為你在下逐客令
中國的喝茶禮儀
1、茶三酒四禿桃二
在茶盤上放三個杯,是由俗語“茶三酒四禿桃二”而來,總認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須四人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風景游玩就以二人為宜,二人便于統(tǒng)一意見,滿足游興。
2、頭沖腳惜(音同),二沖茶葉
主人沖茶時,頭沖必須沖后倒掉不可喝。因為里面有雜質不宜喝飲,本地有“頭沖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3、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4、先客后主,司爐最末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部就班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后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后,這個司爐的,俗稱“柜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5、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主: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客: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
喝茶是長輩的,用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
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6、喝茶皺眉,表示嫌棄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fā)現(xiàn)客人皺眉,就會認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7、強賓壓主,響杯檫盤
客人喝茶提杯時不能任意把杯子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杯要輕手,不能讓杯發(fā)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8、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為“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后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9、無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shù)沖之后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為“無茶色”。“無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沖,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于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真,效果不顯著,欲有“某人無茶色”。
10、暗下逐客令
主人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系飲茶時間長會耽誤工作或是與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近代和現(xiàn)代的茶文化知識】相關文章:
茶文化的禮儀知識04-13
中國茶文化的知識06-14
茶文化知識的內涵06-07
浙江茶文化知識06-07
茶文化對現(xiàn)代社會的作用簡介11-23
關于茶文化對現(xiàn)代社會的作用03-01
茶文化知識之飲茶的禮儀知識10-13
茶文化的知識及表現(xiàn)形式11-03
茶文化和地方文藝特色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