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柳公權神策軍紀圣德碑國學
《柳公權神策軍碑》帖復制版,是作家出版社2011年底推出的重點鑒賞、收藏、禮品書。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柳公權神策軍紀圣德碑國學,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柳公權神策軍紀圣德碑》內容簡介
《柳公權神策軍碑》原名為《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圣德碑》,是唐武宗紀念維吾爾族的祖先“降唐”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而頒旨柳公權正書全文,然后在 843 年刻于碑上,立于皇宮。該碑由于立在皇宮禁地中,拓本甚少,該拓本是 1965 年被周恩來用國庫資金收回的海內外的絕世孤本(神策軍碑在北宋后就已消失),北宋拓本現存國家圖書館,并列為鎮館之寶。
唐朝最偉大的書法家之一柳公權出生于晚唐,他吸取了前人楷書大家之精華,然后自成一家,體勢蒼勁,骨力道健,世稱“柳體”。柳公權一身經歷七個皇帝, 24 歲就中進士,一生人正字正,當時的皇宮大臣就以自己家廟中有他的碑字而為“大孝”,歷代世人也把收藏他的碑文書法為鎮宅之寶。《神策軍碑》是柳公權 66 歲時候奉旨而作,全碑字體沉著穩健,氣勢磅礴,被歷代書法大家公認是柳公權“生平第一妙跡”。
《柳公權神策軍碑》珍拓里存有一千多年的官方私方收藏印章,可讓藝術愛好者、書法愛好者、古玩收藏者“大飽眼福”。
本書已由作家出版社影印出版,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專門為《柳公權神策軍碑》作序。
《柳公權神策軍紀圣德碑》神策軍碑宋拓
宋拓孤本《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圣德碑》,崔鉉撰文,柳公權正書,刻立于唐會昌三年(843年),是國家圖書館的鎮庫之寶。
神策軍是唐晚期的主要禁軍,自德宗之后,由宦官掌管,專權局面逐漸形成,皇帝的廢立生殺甚至也操縱在宦官手中。會昌三年,武宗李炎即位不久,面臨修復與宦官關系的新問題,為向宦官示好,才有巡行左神策軍之舉,宦官仇士良也從而請求建立頌圣德碑以回應,這就是《神策軍碑》立碑的.由來。碑文記錄了武宗即位后祭祀天地、祖先和宗廟之舉,還記錄了回鶻汗國滅亡及安撫降于唐朝的回鶻首領嗢沒斯等史實,是研究唐代軍事制度的皇家檔案,也是研究唐代邊疆關系的重要史料。
《神策軍碑》書人是著名書家柳公權,柳體楷書本就體勢勁健、筆畫遒勁,此碑為誠懸(柳公權字——編者注)晚年所書,人書俱老,法度謹嚴,最能體現柳書骨骼開張、平穩勻稱的特點,加之刻工精良,拓本與真跡無異,故后世奉為柳書代表作。
《神策軍碑》立于皇宮禁地,難以棰拓,傳世拓本極少。國家圖書館藏本為宋拓宋裝,僅存上冊,計27開,高34.3厘米,寬23厘米,簽題“柳公權神策軍紀圣德碑”,字略殘,是南宋權臣賈似道舊藏本。賈氏家產查抄入官,此拓成為南宋皇室藏品,現拓本為宋代內庫裝裱,大約重裝于此時。元滅宋,歸翰林國史院,明代洪武六年收入明內庫,不久朱元璋將其賜予兒子晉王朱棡,明末從晉府流出,歸孫承澤,又經梁清標、安岐、張蓉舫、陳介琪等遞藏,民國時經陳仁濤入著名藏家陳清華手中。1949年,此本被陳清華夫婦攜至香港,1965年,在周恩來的親自過問下,《神策軍碑》等7種碑帖和其他古籍一起被購回,入藏國家圖書館,終于由皇宮內的寶物和藏家手中玩物回歸為百姓可以欣賞學習的名帖了。
《柳公權神策軍紀圣德碑》出版介紹
作者:柳公權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
定價:¥698.00元
【柳公權神策軍紀圣德碑國學】相關文章:
元和圣德詩賞析09-12
關于《元和圣德詩》詩詞07-05
元和圣德詩的背景和賞析原文07-03
《讀中興碑 / 讀中興頌碑》原文及賞析08-26
讀中興碑 / 讀中興頌碑原文及賞析10-18
《韓碑》賞析06-20
關于碑作文02-22
碑_900字02-22
柳公權的書法作品欣賞圖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