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一分鐘演講小故事
競聘演講稿又稱競聘書、競聘演講詞,它通過表達個人意愿、展示個人才華,以謀求實現個人理想與抱負的機會。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課前一分鐘演講小故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課前一分鐘演講小故事1:撿拾與抓撓
一位禪師問他的徒弟:“這個房間里你最喜歡什么?”
機靈的徒弟指指酒杯。酒杯是以黃金和大理石制成的,價值肯定不菲。
“那好,拿他走吧。”禪師說。
徒弟不等禪師吩咐第二遍,立刻用右手緊緊抓住了那個酒杯。
“你不想放開它嗎?”禪師接著問,“沒有別的你喜歡的了嗎?”徒弟承認,桌上那個脹鼓鼓的錢袋,也不惹他討厭。
“沒關系,你也拿去吧。”禪師說道。
于是徒弟又欣喜地用左手奪過錢袋。“現在呢?”他有點緊張地問禪師。
“現在你撓撓自己看。”
他當然做不到。除非他能放下自己緊抱的東西!我們緊抓住的東西,也用它的方式把我們抓住了。
我們不反對賺錢,也不反對收集好東西,但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同時也在占有著我們。
生活遠比我們預想的復雜,因為雙手不僅要用來撿拾,還要用來抓撓和撫摸。我們除了相信要“做自己想做的事”,還要“給自己一份好生活”。
課前一分鐘演講小故事2:孔子的嘆息
有一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侯,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在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到,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夢見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已先吃呢?”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侯,所可依靠的是心……。”
課前一分鐘演講小故事3:青色的殼
干燥而遼闊的大沙漠中間有一塊濕地,它也許是整個沙漠世界中最古老的地方。許多年前,這里到處都是森林,可風沙一點一點吞噬著綠色。濕地因為剛好被幾塊巨大的巖石遮擋著而保存下來,它的范圍很小,像大自然形成的一口深深的井。
蝸牛以前就和媽媽住在濕地里,如今,除了青苔他是整個世界上唯一的生命。沙漠,即使對于最敏捷的獵豹來說,都是無限遼闊的。對于行動緩慢的蝸牛來說,就等于完全不屬于它。它不可以離開,因為媽媽告誡,蝸牛只能在潮濕陰暗處生存,在烈日下滅亡。而且沙地對于蝸牛的身體更是危險,干燥的沙子會在片刻間滲入蝸牛黏滑柔軟的肉中,奪走他的生命。
“那怎樣才能使生活更好些呢?”
媽媽只說:“也許!有一天我們離開這青色的殼,會得到一雙翅膀,但永遠別去嘗試!”
現在媽媽還在那里,不過只有青色的殼。現在是那樣的透明和美麗,完全想象不到曾經住在這殼里的是那么滯緩的身體。
也許媽媽已獲得了她的翅膀,不再受到束縛,可以自由自在到任何地方去了,她現在一定很快樂。然而,媽媽!我很孤單啊!青色的殼,還是那樣的透明和美麗,然而里面找不到媽媽了!
小蝸牛伸長了脖子,盡量地躺進媽媽的殼里,它感到像是又回到了媽媽的懷抱。這使他暫時忘卻了孤獨。
“一條淺綠,兩條淡黃,一條淺褐——”小蝸牛仰頭數著殼背上的紋路。小時候,媽媽總背著它一起走,小蝸牛常這樣爬在媽媽背上數這些美麗的條紋,然而現在卻能在媽媽的身體里數了。
現在只有青色的殼。也許對于沙漠中蝸牛,孤獨就像這與生俱來的殼,但也唯有依賴這束縛而生存。時間對于緩慢者來說更加緩慢。
【課前一分鐘演講小故事】相關文章:
語文課前演講小故事大道理11-24
語文課前小演講07-30
英語課前演講小短文06-10
英文課前三分鐘演講小故事06-05
幽默的英語課前演講小短文11-24
課前三分鐘寓言小故事06-13
課前小插曲作文07-08
初二年級課前英語小故事12-05
一分鐘的簡單英語小故事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