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施工用電安全預控措施和應急預案
1、用電管理
⑴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及5臺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的項目,應編制項目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
⑵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以下和設備總容量在50kw以下的項目,應制定項目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
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必須由項目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編制,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經工程所在地主管部門批準后方能實施。
⑷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布置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完成,并經工程所在地主管部門驗收后方可使用。
⑸變更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必須履行第⑶條審批手續,并補充有關圖紙資料。
2、對人員的要求
⑴對現場電工的要求
① 現場電工必須經過培訓,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② 現場電工的等級應同工程的難易程度和技術復雜性相適應。
③ 安裝、維修和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現場電工完成。
⑵對各類用電人員的要求
① 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
② 使用設備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和設備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檢查安全裝置 和防護設施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
③停用的設備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開關箱。
④負責保護所用的開關箱、負載線和保護零線,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解決。 ⑤搬遷或移動電器設備必須經電工切斷電源,并做妥善處理后進行。
3、防止觸電傷害的十項安全操作要求
根據安全用電“裝得安全、拆得徹底、用得正確、修得及時”的基本要求,為防止觸電傷害的操作要求有:
⑴非電工嚴禁拆接電氣線路、插頭、電氣設備、電燈等。
⑵使用電氣設備前必須要檢查線路、插頭、插座、漏電保護裝置是否完好。 ⑶電氣線路或機具發生故障時,應找電工處理,非電工不得自行修理或排除故障。
⑷使用振搗器等手持電動機械和其他電動機械從事濕作業時,要由電工接好電源,安裝上漏電保護器,操作者必須穿戴絕緣鞋、絕緣手套后再進行作業。
⑸搬遷或移動電氣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
⑹搬運鋼筋、鋼管及其他金屬物時,嚴禁觸碰到電線。
⑺禁止在電線上掛曬物料。
⑻禁止使用照明器烘烤、取暖,禁止擅自使用電爐和其他電加熱器。
⑼在架空輸電線路附近工作時,應停止輸電,不能停電時,應有隔離措施,要保持安全距離,防止觸碰。
⑽電線必須架空,不得在地面、施工樓面隨意亂拖,若必須通過地面、樓面時應有過路保護,物料、人不準壓踏碾磨電線。
4、外電防護
⑴在建項目不得在高、低壓線路下方施工,高、低壓線路下方不得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物品。
⑵在建工程、施工設施、機械設備等與電線線路的距離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中關于最小安全操作距離的要求。當操作距離達不到規范要求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
⑶防護措施:
①增設屏障、遮欄或保護網,并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
②防護設施必須使用非導電材料,并考慮到防護棚本身的安全(防風、防大雨、防雪等)。
③特殊情況下無法采用防護設施,則應與關部門協商,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路或改變工程位置等措施。
5、接地、接零與防雷
⑴一般規定
①在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線路中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TN-S系統)。
②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專用保護零線連接。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線、配電室的零線或第一級漏電保護器電源側的零線引出。
③當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共用同一供電系統時,電氣設備應根據當地的要求作保護接零,或作保護接地。不得一部分設備作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作保護接地。
④施工現場的電力系統嚴禁利用大地作相線或零線。
⑤保護零線不得裝設開關或熔斷器。
⑥保護零線應單獨敷設,不作它用。重復接地線應與保護零線相連接 ⑦保護零線的統一標志為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不準使用綠/黃雙色線作負荷線。
⑵保護接零
①下列電氣設備不帶電的外露導電部分,應做保護接零:
a 電機、變壓器、電器、照明器具、手持電動工具的金屬外殼。
b電氣設備傳動裝置的金屬部件。
c配電屏與控制屏的金屬框架。
d室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框架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圍欄和金屬門。 e電力線路的金屬保護管、敷設的鋼索、起重機軌道、滑升模板金屬操作平臺等。
f安裝在電力線路桿上的開關、電容器等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及支架。 ②正常情況下,下列電氣設備不帶電的外露導電部分,可不作保護接零: a在木質、瀝青等不良導電地坪的干燥房間,交流電壓380V及其以下的電氣設備金屬外殼(當維修人員可能同時觸及電氣設備金屬外殼和接地金屬物件時除外)。
《施工用電安全預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b安裝在配電屏、控制屏金屬框架上的電氣測量儀表、電流互感器、繼電器和其它電器外殼。
⑶接地與接地電阻
①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作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線路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
②每一接地裝置的接地線應采用二根以上導體,在不同點與接地裝置做電氣連接。
③不得用鋁導體做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垂直接地體宜采用角鋼、鋼管或圓鋼,不宜采用螺紋鋼材。
④手持式用電設備的保護零線,應在絕緣良好的多股銅線橡皮電纜內。
⑤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保護接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⑥電力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4Ω。其它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10Ω。
⑷防雷
①施工現場所有防雷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30Ω。
②施工現場內的起重機、井字架及龍門架等機械設備應安裝防雷設備。 ③若施工范圍內的最高建設或機械設備上的避雷針,其保護范圍按60°計算能夠保護其他設備,至最后退場,則在此避雷針保護范圍內的其他設備可不設防雷裝置。
④機械設備上的避雷針針長度應為1~2m。
6、配電線路
⑴架空線路的敷設
①架空線必須設在專用電桿上,宜采用混凝土桿或木桿。
②電桿埋深為桿長的1/10加0.6m。
③架空線路的檔距不得大于35m,線間距不得小于0.3m。
④橫擔間的最小垂直距離、絕緣子、拉線、撐桿等均應符合規范要求。 ⑤架空線路應設置短路保護和過負保護。
⑵埋地線路的敷設
①埋地線路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設的深度不應小于0.6m,并應在埋地線路上下均鋪設不少于60mm厚的細砂,然后覆蓋磚等硬質保護層。
②埋地線路穿越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及引出地面2m高度至地下0.2m處,必須加設內徑大于電埋地線路外徑1.5倍的保護套管。
③施工現場埋設埋地線路時,應盡量避免碰到經常積水、有埋設物、時常挖掘、預定建設建筑物、散發腐蝕性氣體、制造和貯存易燃易爆品的地方。
④埋地敷設的埋地線路接頭應設在地面上的接線盒內,接線盒應能防水、防塵、防機械損傷,應遠離易燃易爆易腐蝕場所。
④ 埋地線路與其附近熱力管道的平行間距不得少于2m,交叉間距不得小 于1m。
7、配電箱與開關箱
⑴施工用電系統必須采用“三級配電、兩級保護”配電系統。
⑵配電系統中必須滿足“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要求。
⑶配電箱及開關箱裝設的電氣技術要求
材質要求:
① 配電箱、開關箱應采用鐵板或優質絕緣材料制作。②配電箱內的電器應 安裝在金屬或非木質的絕緣電器安裝板上。③金屬板與配電箱箱體應電氣連接。
制作要求:
① 配電箱、開關箱必須防雨、防塵,箱體應嚴密、端正,箱門開、關松緊 適當,便于開關。②必須有門鎖。③端子板一般放在箱內配電板下部或箱體內底側邊,并應分別標明“N”、“PE”。
設置位置的要求:
① 總配電箱應設在靠近電源的地區,分配電箱應裝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 對集中的地區。②動力配電箱和照明配電箱宜分別設置,若設置在同一配電箱內,動力和照明線路應分路設置。③應設置在干燥、通風及常溫場所。④電箱周圍應有足夠兩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和通道,不得堆物。
使用和維修的要求:
①所有配電箱均應標明名稱、用途,并作出分路標記,有專人管理。②所有配電箱、開關箱應每月檢查和維修一次。檢查維修時必須斷電,并懸掛停電標志牌。③施工現場停止作業1小時以上時,應將動力開關箱斷電上鎖。④配電箱、開關箱內不得搭接其他臨時用電設備。
8、現場照明
⑴室外照明
①施工現場的一般場所宜選用額定電壓為220V的照明燈。為便于作業和活動,在一個工作場所內,不得裝設局部照明。
②停電時,應有自備電源的應急照明。
③正常濕度環境下,選用開啟式照明燈具;在潮濕的場所,選用密閉型防水防塵照明器或有防水燈頭的開啟式照明器;對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必須按危險等級選擇相應的燈具。
④隧道工程,有高溫、導電灰塵和燈具離地面高度低于2.4m等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應不大于36V;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壓不得大于24V;在特別潮濕的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工作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12V。
⑤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作保護接零。
⑥現場燈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金屬鹵化物燈具距地面5m以上。
⑵室內照明
①室內燈具裝設不得低于2.4m。
②室內照明必須安設開關,不得將相線直接引入燈具。
③在用易燃易爆材料作頂棚的工棚或防護棚內安裝照明燈具時,燈具應有阻燃底座,并保證燈具與可燃頂棚保持一定距離,防止引起火災。
《施工用電安全預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④油庫、油漆倉庫內燈具必須為防爆型,拉線開關應安裝于室門外。
⑤嚴禁職工宿舍內私拉、亂接電線或或違章用電。
施工用電安全預控措施和應急預案 [篇2]
1、常見觸電事故:
1.1碰上了帶電的導體。這種觸電往往是由于用電人員缺乏用電知識或在工作中不注意,不按有關規章和安全工作距離辦事等,直接地觸碰上了裸露外面導電體,這種觸電是最危險的。
1.2由于某些原因,電氣設備絕緣受到了破壞漏了電,而沒有及時發現或疏忽大意,觸碰了漏電的設備。
1.3由于外力的破壞等原因,如雷擊、彈打等,使送電的導線斷落地上,導線周圍將有大量的擴散電流向大地流入,將出現高電壓,人行走時跨入了有危險電壓的范圍,造成跨步電壓觸電。
1.4高壓送電線路處于大自然環境中,由于風力作用導致電線摩擦或因與其他帶電導線并架等原因,受到感應,在導線帶靜電工作時不注意或未采取相應措施,上桿作業時碰上帶有靜電的導線而觸電。
2.預防措施及注意事項
2.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編制臨時用電專項組織設計,配備專業電工,繪制現場送(斷)電示意圖及詳細說明;
2.2制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管理制度,并認真監督執行;
2.3臨時用電架設完工后,未組織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得使用;
2.4現場臨時用電必須嚴格做到三級配電、二級保護。各種用電設施、設備必須經檢驗合格,嚴格做到一機、一閘、一箱、一漏、一保險;
2.5對現場人員及各種用電設備、機具人員嚴格進行安全用電知識和救助知識教育;
2.6嚴禁亂拉亂接電線,定期檢查維護,使臨時用電設施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2.7對接觸電的施工人員和可能接觸電的施工人員進行用電安全注意事項及安全技術交底;
2.8定期對臨時用電設施、漏電保護進行檢測,使之處于良好狀態。
2.9有人觸電時,及時、正確救治,減少和降低電危害的傷害后果; 2.10堅持電氣專業人員持證上崗,非電氣專業人員不準進行任何電氣部件的更換或維修。
2.11建立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的各種線路和設施進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
2.12檢查和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膠鞋、絕緣手套;必須使用電工專用絕緣工具。
2.13臨時配電線路必須按規范架設,架空線必須從采用絕緣導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不得沿地面明敷。
2.1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和使用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的規定。
2.15施工機具、車輛及人員,應與線路保持安全距離。達不到規定的最小距離時,必須采用可靠的防護措施。
2.16配電系統必須實行分級配電。現場內所有電閘箱的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箱內電器必須可靠、完好,其選型、定值要符合有關規定,開關電器應標明用途,按規定設置圍欄和防護棚。
2.17應保持配電線路及配電箱和開關箱內電纜、導線對地絕緣良好,不得有破損、硬傷、帶電體裸露、電線受擠壓、腐蝕、漏電等隱患,以防突發事件。
2.18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械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
2.19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護方式的同時,必須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漏電保護裝置的選擇應符合規定。
2.20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有專人負責。
2.21電焊機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接線應壓接牢固,并安裝可靠防護罩。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做回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電焊機設置點應防潮、防雨、防砸。
2.22廊道內施工時因為潮氣比較重,所以必須采用36V供電電源。
2.23各種高大設施必須按規定裝設避雷裝置。
2.24高壓電纜敷設要符合規范要求,且絕緣層完好。
2.25高壓供電設備與圍欄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2.26高壓供電設備和線路進行檢修、維護時一定要先將上線斷開,然后進行對地放電,最后再施工。
3、規律性觸電
3.1高溫多雨季節觸電多。這時電氣設備受潮的機會比較多,使絕緣不好的設備發生漏電現象。而人體出汗多造成人體電阻下降,觸電時產生嚴重的傷害,所以在高溫多雨季節要加強安全用電檢查。
3.2低壓電網觸電多。表面上看,高壓電網危險性更大,但由于對高壓電網的畏懼心理,以及防范措施得力,故高壓電網觸電事故發生率遠低于低壓電網。還應該指出建筑業的高壓電網觸電事故發生率相對其他行業來講是很高的。因為臨時搭建的腳手架與高壓線路可能相距太近。
3.3非專職電工觸電多。專職電工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嚴格的操作規程,不易發生觸電事故;而非專職電工既無保護措施,又無操作規程制約,一旦與電打交道,危險性相當大,成為觸電事故的高發人群。
3.4與工作環境有關。地下作業、隧道作業、金屬容器作業,由于潮濕、導電體多,觸電后又不易脫離電源,是最危險的觸電環境;建筑工地次之,因臨時性設施多,工人安全意識偏低,也是觸電事故的高發環境。
4、觸電的種類
觸電主要有兩類:電擊和電傷。
4.1電擊——電流通過人體造成內部器官損壞,產生呼吸困難,嚴重時造成心臟停止跳動而死亡,而體表沒有痕跡,這種情況叫做電擊。
4.2電傷——由于電流的熱效應、機械效應以及在電流作用下,使熔化和蒸發的金屬微粒侵襲人體皮膚而遭受灼傷、烙傷和皮膚金屬化的傷害叫做電傷,嚴重時也能致命。
5、觸電的形式
5.1單相觸電
人體接觸一根電源相線,為單相觸電,如果在低壓接地電網中,人體將承受220V的電壓,有生命危險。如果在低壓不接地電網中,一般沒有危險,但電網對地漏電時,會有更大的危險。
5.2雙線觸電
人體同時接觸兩根電源線稱雙線觸電。如果接觸兩根相線,人體承受的電壓是380V;如果接觸一根相線和一根零線,人體承受的電壓是220V,都是致命的。
5.3跨步電壓觸電
當有電流流入防雷接地點或高壓電網相線斷落而接地的接地點時,電流在接地點周圍土壤中產生電壓降,接地點的電位往往很高,距接地點越遠,則電位逐漸下降。通過把地面上距離為0.8m兩處的電位差叫跨步電壓。當人走近接地點附近時,兩腳踩在不同的電位上
就會使人承受跨步電壓(即兩腳之間的電位差)。步距越大,跨步電壓越大。
6.應急預案
6.1 建立組織機構
成立專門的應急領導組織結構,做到觸電應急突發事件有專人負責。
組長: 徐樹
副組長 :任賀忠、李玉山
組員:李建、陳志學 楊志平 任子全、劉運江
7.發生事故時應急救援程序
.1發生觸電事故或設備電器事故后,應首先盡快切斷電源,緊急情況下用木棍等非導電物將傷員脫離電源,轉移到安全地帶進行搶救,搶救的方式和方法應符合要求,防止事故擴大和蔓延,同時立即通知應急組組長或副組長。 7.2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若傷者昏迷,則將其身體放置成臥式。
7.3若傷者曾經昏迷、身體遭燒傷,或感到不適,必須打電話叫救護車,或立即送傷者到醫院急救。
7.4高空出現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截斷電源,把傷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對傷人進行急救。
7.5組長接到報告后,迅速通知各相關人員參加現場救援,以盡可能縮小事故影響及損失。
7.6組長根據事故性質及趨勢,決定是否向有關部門匯報。
7.7應急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首先查明現場有沒有傷亡人員,并以最快速度將其救離現場,交由急救中心的醫務人員或急送醫院救治。
7.10積極配合事故調查工作,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和善后工作。成立事故調查組,查清事故原因,并對事故有關人員進行必要的處罰。
7.11事故處理結束后,組長應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搶修,及早恢復生產施工,減少損失。
【施工用電安全預控措施和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施工安全預案及應急措施03-16
用電應急預案和反事故措施11-23
安全保證措施和應急預案11-23
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11-23
施工事故的預防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11-23
防凍措施和的應急預案12-06
安全用電應急措施通用11-09
安全施工應急措施11-23
安全用電應急預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