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內(nèi)容
首先,作為一代霸主,他雄才大略、見識高超。這一方面在與同為奸雄的袁紹的外寬內(nèi)忌、多謀少決的對比中突出得更為鮮明。如曹操入冀州后,有須發(fā)皆白的父老數(shù)人跪于地,說袁紹“重斂于民,民皆生怨”,歌頌曹操“官渡一戰(zhàn),破袁紹百萬之眾”,使百姓“可望太平矣”。
其次,雖然曹操奸詐巧偽,但同時也具有仁德之心,爭取民心,愛惜百姓。他雖然知道劉備胸懷大志,久為必患,但是他認為“方今用英雄之時,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為也!痹陉P(guān)羽掛印封金離去時,曹操又認為“彼各為其主,勿追也!迸崴芍潛P曹操有王霸之度,休美之心。
再次,曹操禮賢下士,知人善任,唯才是舉。他領(lǐng)州牧之后,就急忙“招納賢才”,荀彧來投奔,他認為是“吾之子房”;郭嘉應(yīng)聘,曹操以為是“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荀彧與郭嘉后來果然成為曹操智囊團的核心人物。典韋、張遼、龐德等人,或是自來投奔,或是被俘的降將,曹操都十分信任,委以重任,后來均成為曹操手下沖鋒陷陣的猛將。
但另一方面,曹操信封的人生原則又是:“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當爭取民心與自己的切身利益相抵觸時,她就會視民命如草芥。如殺呂伯奢、血洗徐州。同時,對待部下,他是陰險和殘酷的,如借倉官的頭來穩(wěn)定軍心,割發(fā)代首、夢中殺人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假名借勢之舉,確實是一種明智的表現(xiàn),是他成就霸業(yè)的一個重要策略和手段。但從道德的角度來看,這又是一種“欺君罔上”的行為,因之小說一再罵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內(nèi)容】相關(guān)文章: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09-08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10-13
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09-06
李逵人物形象分析07-23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10-18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09-08
王熙鳳人物形象分析09-19
罪與罰人物形象分析10-18
貂蟬人物形象分析09-08
荊軻人物形象分析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