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東湖學校教學質量監控制度
學校發展生存的關鍵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了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樹立全面、科學、發展的質量觀,增強教學質量意識,根據區教研室質量監控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東湖學校質量監控制度。
一、建立學校、教研組、教師三級監控網絡。
學校監控職責:校長負責制,組織學校監控領導小組,定期全面檢查本校教育教學質量。學科教研組監控職責:組長負責制。對本教研組教學質量負責,制定相應計劃、措施,監控學科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的監控職責:制定相應計劃、措施,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科教學質量。
二、具體內容與措施。
一級監控:學校監控
(1)加強課程管理。細化教學常規,加強學科課程、活動課程、校本課程的過程管理。每學期中層領導聽隨堂課不少于30節,每學期表彰一次改革課堂教學的先進教師。
(2)學校領導每天巡視校園,檢查各班的教學常規執行情況。
(3)每學期至少召開5次教研組、年級組長會議。了解教研組活動情況,研究、討論、分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每學年評比表彰優秀教研組。
(4)隨機抽查教師的備課情況。要求超備量不超過兩課,課后反思
記載因各學科要求達到標準,對后進生的輔導要做到經常性。
(5)定期開展學校大教研組活動,指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意見。
(6)每學期分年級召開1-2次學生座談會,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及作業布置量、批改情況。
(7)建立教學管理檔案。
二級監控:年級組、教研組監控
(1)教研組長負責校本教研,每學期活動不少于12次,做到計劃、時間、內容、主要發言人四落實。活動針對教學中的共性問題進行專項探討,并做到有書面記錄。
(2)年級組長牽頭,匯總各班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名單,制定輔導方案,對本年級后進生進行質量追蹤分析。
(3)年級組長每月一次檢查負責學科的任教教師批改作業和學生訂正作業的情況,作好記錄并及時反饋。
三級監控:教師自我監控
(1)全校教師必須嚴格執行市、區、學校制訂的教學常規要求。
(2)每人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除認真作好記錄外,應對所聽的課進行較為科學的評價,提出教學建議。
(3)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各類培訓,出勤率、貢獻率應達到100%。
(4)對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重點實行跟蹤調查,建立學習跟蹤記錄。
(5)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撰寫一篇有質量的教學論文。
東湖學校教學質量監控制度 [篇2]
為了使學生“人人達標”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形成備課、上課、作業批閱、學生輔導、教學監控的良好教學氛圍,穩步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學校教育品牌,制定三級教學質量監控運行機制。
一、一級監控:學校監控(主要由教務處負責)
(一)嚴格執行市教委頒發的課程計劃。
(二)健全教學工作管理制度,包括對教學工作各個環節的規定、檢查。
1、備課
教師在學期初熟悉整冊教材,制定教學計劃,對本學期教學內容心中有數。并由教研組長負責指導,將整冊教材的知識點進行排隊疏理,有的放矢地完成三項作業,即備課修改、課后練習、出單元練習卷和單項小練習。每學期備課檢查不少于兩次。
2、上課
實行課堂教學研課制,以教研課組為單位,期初定出一至二節課,進行反復研究,使先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得到體現,形成“備課、上課、聽課、評課、改課,再上課”的新的教學常規,在反復研磨中提高整個教研組的整體教學水平。
3、聽課
分管領導每學期聽課30節,其中3節為拓展課,每周二、三、四為隨堂聽課日,與檢查教案相結合,學校行政會議經常交流聽
課反饋;骨干、組長聽課15節,在組內活動中帶頭評課,并能給其中的5節以上的課提出合理的建議;教師聽課10節以上,有詳細的聽課記錄。提倡在校園網上撰文進行課堂教學的討論。
4、作業
由教研組根據學科和年級特點規范作業本類型、格式以及批改的要求;作業布置要盡量做到相同年級學科一致,提倡分層作業;教師批改必須及時,原則上當天交上來的作業當天批改完畢并訂正,特殊作業(如中高年級作文等)一周內完成批改,跟蹤學生的作業必須面批。每學期作業批改檢查不少于兩次。
5、檢測
(1)練習
分管領導做好練習卷的把關工作,原則上每個單元一張綜合卷,每個單元一張基礎小練習卷;教研組長根據教學情況做好練習卷的修改和調整工作;任課教師做好練習卷的反饋和補習工作。
(2)監控
教務處安排教研組每月一查,抽查作業或教學效果檢查;教導處期中、期末兩次測試,對部分學生進行跟蹤反饋,力圖及時通報抽查情況(各班成績匯總表);隨時做好準備,接受市、區一級的質量調研,對在市區調研中超平均分的教師予以一定量的獎勵,名列前茅者另行嘉獎。
(3)質量分析
教師在每次質量調研后做好質量分析工作,認真反思教學效果,逐類分析得失分的緣由,提出有效性措施。教研組長、分管
人員做好匯總和協助輔導工作,對相對薄弱的班級作面對面的交流,共同商討下階段教學整改措施。
6、教研
分管學科領導每周有計劃參加各年級備課組教研活動,每月組織一次大組活動,指導和開展教法研究,會同教研組長組織好教學研究公開課備課、試教、評課。做好每月教研組工作情況書面鑒定,進行優秀教研組評優活動,評優結果在校園內公布。
(三)每月召開教學例會,研究、討論、分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每學期分年級召開一次學生座談會,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及作業量、批改情況。
二、二級監控:教研組監控
(一)負責本學科的教研活動,做到計劃、時間、內容、小結四落實。
(二)教研組長牽頭制定好任教年級學科知識點的重點訓練項目,作為教研組第一次活動內容。
(三)教研組長負責檢查學科任教教師備課、作業檢查,有記錄并及時反饋。
(四)年級組長牽頭組織任教本年級學科的教師教學交流活動兩次,探討教學中的共性問題和學困生的輔導。
三、三級監控:教師自控
(一)教學人員嚴格執行學校教學常規要求。
(二)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認真作好記錄,學期結束前
一周交分管學科領導檢查。
(三)積極參加區、校組織的教研活動,出勤率力爭100%。
2017年9月
【東湖學校教學質量監控制度】相關文章:
教學質量監控制度(精選13篇)01-02
小學教學質量監控方案11-23
線上教學質量監控方案02-26
小學線上教學質量監控方案01-25
線上教學質量監控方案12篇02-26
線上教學質量監控方案(12篇)02-26
小學教學質量監控方案5篇12-20
小學教學質量監控方案(5篇)12-20
小學教學質量監控方案6篇05-07
小學教學質量監控方案集錦5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