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應用能力標準研修日志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感受最深的是對“教育技術”的全新理解。培訓前的自我理解:教育技術就是把音頻、視頻等通過計算機這一媒體用在課堂教學中,解決傳統教學難以解決的教學難點。培訓后初步理解到:這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是教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結果,是信息時代賦予教育的新的內涵。既包含教學技術的應用又包含教學設計,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教育技術是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教育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
通過培訓,我感受到:(1)由于教育技術的運用,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2)教育技術使課堂教學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把講授式教學與探究式教學很好地融合起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3)教育技術更多地關注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選擇性學習,有利于因材施教。(4)教育技術改變了傳統的評價方式,使評價手段和方式多元化了。(5)教育技術是教育發展的趨勢,做為教師我們應該把它作為必修的課程。
分享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應用能力標準研修日志 [篇2]
我參加了20xx年10月至20xx年1月的xx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我深深地體會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走到了我們身邊,認識到課堂上要把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之中,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性能,利用網絡資源,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另外我體會到教育對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進入21世紀,知識總量呈幾何數增長,俗稱“知識暴炸”,專業知識更新之快,使得一些專家昨天還是專業知識的權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說我體會到作為一名年齡偏大的老教師,如果不努力實現在專業方面發展,將跟不上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教育專業發展不僅要幫助教師更深刻、靈活地理解學科知識,還要幫助教師理解學習者的言行,掌握關于學習的知識,了解可用的課程資源和最新教育教學技能技術,并培養教師對實踐進行分析和反思的習慣和技能,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無精打采的教學氣氛。它使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遞者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教學的組織者,教師和多媒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學習整體,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了無生趣。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
最后,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通過現代教育媒體,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積極的,合作的教學模式,由于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自主學習、沖學習和高效學習。在現行教學中恰當、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對優化數學教學起著顯著的作用。
傳統的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單調,黑板加粉筆。由于有些學科自身的特點,沒有那么形象、生動、具體。學生起來有點枯燥無味,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隨著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后,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信息,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信息傳達給學生,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并把這次所學的內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快樂成長。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應用能力標準研修日志】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研修總結03-20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個人研修計劃10-11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個人研修計劃范本01-27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個人研修計劃10-17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計劃12-01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研組研修計劃08-26
個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研修計劃03-24
信息技術能力研修計劃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