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場監督檢查制度
為保證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工作順利進行,制定此制度。
一. 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綜合管理手冊、程序文件的有關規定,加強現場監督檢查。
二. 檢查內容及頻次
1. 辦公室、施工區衛生應設專人打掃清理污物,固體廢棄物分類存放及時處理做好節水節電工作,保護水、電資源,辦公室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2. 每月30日發放勞保用品。
3. 施工現場全體人員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要求,自覺遵守施工現場勞動紀律和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
4. 每月月底檢查電氣焊勞保發放情況及電氣焊過程中產生的廢焊條頭、焊渣的處理情況。
5. 對施工現場的安全設施配置情況及安全帽、安全帶、安全背心的配帶情況月底檢查一次。
6. 加工車間的電閘電線是否漏電、機械設備是否按操作規程操作有無機械傷害及機械作業時的噪聲排放情況月底檢查一次。
7. 油品、化學品庫房是否有遺灑現象,每月底檢查一次。
8. 每月底檢查消防器材是否配備齊全,有無火災隱患。
9. 暑期施工時現場施工人員不得在超過42℃的溫度下工作,不得在高溫下連續作業,暑期時每天進行檢查,如有問題立即整改。
現場監督檢查制度 [篇2]
一、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實行崗位質量責任制,明確質量管理責任,建立考核、獎懲管理辦法。
二、貫徹國家和上級有關質量目標及標準。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實現教育經;,計量標準化,檢查制度化。
三、開展質量教育工作,樹立“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思想,做到全員參與質量管理。提高質量意識、工作責任心和自我約束能力,不斷優
化施工方案。
四、加強施工現場的機械、測試設備的管理工作,保證施工機具和設備持續有效的正常運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各種機具設備,防止因管理和操作不當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
五、加強對施工過程原材料的檢測和監控,嚴把進貨檢驗關,不合格的材料不準進入施工現場。原材料應分類存放,標識清楚,施工現場井然有序。
六、嚴格執行工程質量檢查制度
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質量檢查工作,建立各項檢查制度:
1、隱蔽工程檢查制
⑴ 隱蔽工程應由項目專(兼)職質量檢查工程師自檢合格后,邀請監理工程師復查,簽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⑵ 監理工程師缺席,檢查處理辦法按業主制定的辦法執行。
⑶ 施工中發現地質與設計不符,應及時上報設計單位解決,必要時邀請建設單位共同研究處理。
2、 作業隊質量 “三檢”制
⑴ 自檢。分操作人員自檢和班組自檢。操作人員自己檢查自己干的活是否符合質量要求。工班長在每日收工前對班組完成的工程量進行一次檢查,做好記錄,工后講評。
⑵ 互檢。指同一工種或多工種之間,由作業隊組織不定期相互檢查,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⑶ 交接檢。指同一工程多班制,上下班之間或多工種上下工序之間的交接檢查。
由隊組織交接,各工班應做到不合格的活不出手,不出班組,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3、定期質量檢查制度
⑴ 項目部每月25日組織一次工程質量檢查,由總工程師主持,安質
部牽頭,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
⑵ 定期工程質量檢查,著重對實物工程質量,按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進行驗評。同時檢查現場管理、內業資料、質量記錄、文明施工等情況,當場講評,形成檢查紀要,并行文通報。
⑶ 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做好記錄,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和處理意見并限期整改,問題嚴重者責令停工整頓,并對當事人進行教育和處罰,
并填寫《工程質量檢查記錄表》。
4、不定期質量檢查制度
質量檢查人員要經常深入施工現場,特別是對關鍵工序,進行認真檢查,并形成檢查紀要,責令有關責任人依據紀要進行整改和完善。
七、質量驗收 安質部協同工程部進行不定期抽查質量驗收的正確性,對不符合《驗標》要求的要堅決予以糾正。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辦理驗工簽證:
1、工程質量不合格須返工或待處理者;
2、砼、砂漿未按規定進行試驗,或試驗報告不能判定其質量狀態者;
3、返工工程未按規定填報質量事故報告者;
4、由施工錯誤或處理質量事故報告者;
5、缺少應具備的隱蔽工程檢查證或經檢查未簽證者;
6、成品、半成品、原材料未進行進貨檢驗或試驗者。
【現場監督檢查制度】相關文章:
師德師風監督檢查制度11-01
公共機構節能監督檢查制度12-15
工作監督檢查制度(通用10篇)07-25
工會群眾安全監督檢查制度(精選10篇)08-09
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范本(精選7篇)05-28
現場監督邀請函08-03
醫療廢物監督檢查小結11-21
首次質量監督檢查匯報材料08-03
金融辦現場檢查匯報材料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