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個人就業援助方案

時間:2022-11-23 11:36:42 就業援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個人就業援助方案

對“4050”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特困失業人員、低保家庭以及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刑釋解教人員等實施就業援助,對自愿申請登記的援助對象分類登記,建立工作臺帳,實施“一對一”就業服務幫扶。實施再就業援助項目,應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個人就業援助方案

(一)宣傳到位。 借助社區的露天宣傳板和入戶宣傳等多形式大力宣傳就業援助政策,使轄區內每一位援助對象都及時了解就業援助服務內容和相關政策。

(二)登記到位。轄區內每一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都能夠進行登記認定,每一位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都能夠按規定進行失業登記。登記臺賬做到基本住處完整清楚,就業狀況和就業需求記錄準確。

(三)家訪到位。對轄區內確定的所有援助對象進行家訪,了解其就業需求和政策落實情況,提供針對幫扶和援助。

(四)幫扶到位。

1、多數未就業的困難人員能夠通過企業吸納、公益性崗位安置或靈活就業等方式實現就業,活動期間未能就業的,登記造冊并納入當地后續的就業援助工作中。

2、應享受扶持政策的困難人員能夠享受到以社保補貼為重點的就業扶持政策,符合條件的殘疾人能夠享受到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和養老保險補貼政策等殘疾人專項就業扶持政策。

3、每一個零就業家庭中基本實現至少一人就業,活動期間沒有落實就業崗位的,登記造冊并納入到當地后續的就業援助工作中。

4、建立4050就業困難人員臺賬,每月至少與“4050”就業困難人員聯系1次,隨時掌握“4050”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動態,幫助“4050”就業困難人員分析困難原因,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設計就業援助方案,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培訓及崗位信息提供、就業后跟蹤指導等服務,促進“4050”就業困難人員盡快實現就業。

5、開辟就業服務熱線。勞動保障站在本社區公布一條就業服務熱線電話,隨時解答“4050”就業困難人員遇到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提供政策咨詢,就業崗位,培訓項目等信息服務。

個人就業援助方案 [篇2]

XXX市 XXX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制定實施了一系列積極的政策措施,我市為認真貫徹XXX的決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促進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如下辦法。

一、認定條件和程序

(一)認定條件:

“零就業家庭”是指家庭成員具有我市城鎮戶籍,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且無一人就業的困難家庭。

(二)認定程序:

1、符合條件的家庭,持居民戶口簿、身份證、失業證等有效證明向戶籍所在社區(居委會)或提出申請,填寫《零就業家庭情況登記及認定表》(一式三份)。

2、社區(居委會)勞動保障所(站)根據申請人提供的有關資料進行初步認定,對認為符合條件的家庭予以公開。

3、鄉、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根據村、社區(居委會)報送的資料對申請家庭進行審核。

二、幫扶措施

(一)全市所有城鎮要在2017年7月31日前,對已經產生的零就業家庭,通過多種途徑,確保至少一人實現就業;對2017年8月1日以后新產生的零就業家庭,通過政府開發公益性崗位等辦法,實現24小時內托底安置就業,基本解決城鎮零就業家庭問題。

(二)準確掌握零就業家庭基本情況,建立健全零就業家庭基礎臺賬和各種檔案,做到家庭情況清、失業原因清、擇業愿望清、技能水平清、就業去向清。

(三)實行零就業家庭實名制動態管理,精心組織實施專業化和個性悔的就業援助,全面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建立“出現一戶,認定一戶,幫扶一戶,穩定一戶”的就業援助工作機制,努力使零就業家庭獲得更具有針對性性的重點幫扶以實現及時就業,確保已就業的援助對象切實享受政策扶持以實現穩定就業。

(四)對零就業家庭實施崗位援助。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等辦法,托底安置零就業家庭中符合條件的人員就業。結合我市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拓展崗位范圍,擴大崗位規模,完善公益性崗位開發和管理制度;鼓勵企業吸納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有關部門及時兌現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等相關就業扶持政策。

(五)、戶籍關系在XX城鎮且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家庭成員均處于失業狀態并登記失業的,可享受各

項現行就業扶持政策。

(六)、實行失業保險與促進就業相結合的就業援助政策,對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實現就業或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零就業家庭成員,可將剩余期限的失業保險金一次性支給。

(七)、用于社區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金向零就業家庭就業傾斜,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從事微利項目、靈活就業的,應在現有政策范圍內提高就業援助金支付標準。

《個人就業援助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八)、對符合就業條件、戶籍關系不在城鎮、但在城鎮生活5年以上且有長期暫住證、有就業愿望的零就業家庭成員,應幫助其實現就業,并按照農民工轉移就業有關規定,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九)、加大對零就業家庭中符合就業條件的殘疾人就業政策力度,提高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等就業補貼標準,盡最大努力解決零就業家庭殘疾人就業困難。

(十)、結合零就業家庭中符合就業條件人員的基本情況和崗位需求,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提出其就業能力,盡快實現就業,并落實培訓補貼政策。

(十一)、建立重點向基層平臺和基層工作人員傾斜的工作成效與獎勵掛鉤的激勵機制,制定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對消除零就業家庭工作成效突出的街道、鄉(鎮)、場特別是基層平臺和基層工作人員要予以表彰和獎勵。要不斷提高基層工作人員待遇,提高特定公益性

崗位勞動保障協理員崗位工資標準,充分發揮就業資金在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對零就業家庭實施就業服務的重點援助。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將零就業家庭作為優先服務的重點群體,優先提供崗位援助。要按照以人本服務要求,對就業援助工作的內容、時間和效果要求,實行“首問負責制”,將責任落實到具體工作機構和工作人員,使零就業家庭能夠優選得到優質的重點幫助。

四、零就業家庭管理情況。

(一)建立零就業家庭登記制度。各街道、鄉鎮、社區負責所轄零就業家庭的調查摸底、造冊登記與認定工作,對新產生的零就業家庭,應及時進行登記造冊,填寫《零就業家庭情況登記表》,建立零就業家庭檔案,并輸入微機實行信息化動態管理,做到家庭狀況、失業原因、技能特長、培訓愿望、擇業意向五清楚,并實行日報表、周小結、月總結制度。

(二)建立零就業家庭崗位援助制度。對經認定符合援助條件的零就業家庭成員核發《就業援助卡》,按要求提供公益性崗位予以托底安置,建立每年不少于3次的回訪制度,實行跟蹤服務、常年走訪。要提供精細化、長效化就業服務,實施不就業不脫鉤的“一對一”幫扶措施。要以社區平臺信息系統為載體,及時掌握零就業家庭的就業狀況,做到就業動

態信息及時更新。

(三)建立零就業家庭就業管理制度。對零就業家庭實行“實名制”、“公示制”和“銷號制”管理。零就業家庭成員只要不挑不揀,要做到24小時內確保1人實現就業;對因個人原因三次不接受就業援助服務的人員,不再作為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

五、三種情況取消“零就業家庭”資格。

據介紹,“零就業家庭”成員經街道(鄉鎮)、社區及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推薦介紹就業兩次(含兩次)以上,本人可從事但不應聘的;取得“零就業家庭”資格,家庭成員中已有1人(含1人)以上就業的;所在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連續兩個月無法與其取得聯系的,注銷其“零就業家庭”資格。

六、工作要求

(一)各街道、鄉(鎮)、場要高度重視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將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行政職能部門政策支持,工作機構和基層平臺共同實施的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格局,多渠道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提高零就業家庭就業的穩定性,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優選托底安置特別困難的零就業家庭成員。要

建立完善零就業家庭就業目標責任制,制定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方案,做到一級好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實行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專項績效考核,對工作成效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非因零就業家庭本人原因未在24小時內清零的單位和個人,要予以通報批評。

(二)各街道、鄉(鎮)、場要把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作為就業援助的重點,優先做出安排,切實抓好工作落實。要制定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精細化、長效化工作目標,切實健全登記認定和動態管理制度,全面落實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各項服務措施,完善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長效機制。要加強對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的指導,建立零就業家庭就業督辦制度,實行零就業家庭就業月通報制度,逐級上報工作進展情況。

(三)各街道、鄉(鎮)、場等要建立低保與促進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工作協調會議制度,定期通報低保與零就業家庭情況,研究制定低保與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及零就業家庭成員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期間的就業政策和工作措施,促進低保待遇家庭和零就業家庭就業。市財政部門要加大對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的資金投入,要及時撥付需要的零就業家庭就業等就業補貼資金,確保零就業家庭按規矩享受就業扶持政策。要監督并使用好就業資金,按照群眾第民生優先的原則,把就業資金真正用于民生、用在促進就業

《個人就業援助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上。

(四)要加大對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黨和政府關于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的具體政策和工作措施,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大力宣傳零就業家庭就業典型,轉變零就業家庭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理念,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措施,使實現就業零就業家庭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就業崗位,不斷提高就業的穩定性。

個人就業援助方案 [篇3]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做好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工作;進一步做好《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的宣傳落實;進一步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推進就業援助月制度化、規范化,根據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吉林省殘疾人聯合會《關于開展2011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吉人社聯字[2017])89號文件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扶余縣2011年就業援助活動月實施方案。

一、活動主題

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

二、重點援助對象

1、尚未就業的就業困難對象和“零就業家庭”人員

2、靈活就業和被企業吸納,但沒有享受社會補貼政策的人員。

3、家庭貧困的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

4、殘疾登記失業人員。

5、本地區其他需要援助的就業困難人員。

三、工作目標

1、使轄區內每一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都能夠進行登記認定。

2、采取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以及向每一位就業援助對象發放一份就業再就業政

策宣傳手冊。使轄區內每一位援助對象都能了解到國家、省及本地的就業扶持政策主要內容和本次專項活動內容。

3、為每一位援助對象制定一份援助計劃,與其簽訂服務協議,包括落實就業崗位和落實相應補貼政策的服務承諾。

4、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使轄區內未就業的援助對象都能夠得到至少一次就業援助,切實幫助一部分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就業。

5、對尚未享受補貼政策的人員,要將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到位。

四、活動時間

2011年1月5日—2011年2月25日

五、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王春雷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副組長:于得河 縣就業服務局局長

副組長:趙英華 縣就業服務局副局長

成 員: 姜淑文 就業科科長

劉翌明 人力資源市場科科長

劉淑華 小額擔保科科長

王秀蘭 培訓科科長

夏永賢 失業科科長

畢 江 東北社區勞動保障所所長

鄒玉才 西南社區勞動保障所所長

高云飛 士英社區勞動保障所所長

陳玉東 西北社區勞動保障所所長

王 滿 道西社區勞動保障所所長

各工業園區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就業局服務局

辦公室主任:趙英華 就業服務局副局長

成 員:姜淑文 就業科科長

于洪會 就業科統計員

六、活動內容

(一)摸清援助對象情況,以建立統一失業登記制度為基礎,送政策上門。

1、就業局于2011年1月15日前組織各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分片包干,全面摸清和掌握轄區內需要援助的就業困難對象與“零就業家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尚未享受補貼政策人員的實際情況和就業需求,建立臺帳。為符合條件的人員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憑證享受待遇。

2、以提供精細化、長效化就業援助為目標,送服務。為每一位確定的援助對象制定一份援助計劃,與其簽訂“就業援助服務協議”,包括落實工作崗位和落實相應補貼政策等基本服務承諾。及時調整就業困難人員的認定,進一步開展72小時就業的承諾。建立“出現一人,認定一人,扶助一人,穩定一人”的就業援助工作機制,確保已就業的援助對象切實享受政策扶持以穩定就業。

(二)以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為抓手,送崗位上門。

1、各社區要積極組織動員企業提供一批適合援助對象的就業位崗位,以各種有效形式為急需就業的困難人員提供崗位信息、并采取送崗位上門的方式,將崗位送到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和就業困難的大中專畢業生家中,切實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就業

2、就業局要與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做好對接,在活動期間,積極組織一批適合就業困難人員的崗位,通過舉辦以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為主要對象的專場招聘會,幫助一批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還應針大中專畢業生舉辦專場招聘會。

3、對星級社區實行動態管理,將援助對象實現就業并努力提高就業質量作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的必達目標。

(三)全面落實就業扶持政策,送補貼上門。

各社區要對已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享受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政策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通過援助月活動,逐一落實援助對象的社保補貼,并落實社保補貼。對在公益性崗位上新安置的就業困難對象,要全面落實社保補貼政策。

(四)積極推行人本服務,以提供個性化服務為重點,送溫暖上門。

各社區勞動保障平臺,要按照人本服務的要求,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社區,實行零距離服務。為每一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和重點援助對象制定一份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指定人負責,采取上門服務、

跟蹤服務的方式,落實具體服務措施,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要將就業援助月活動與就業服務“新三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主動服務、個性服務、貼心服務、誠信服務和高效服務。

(五)大力開展政策宣傳,送兩法上門。

1、各社區要把廣泛宣傳《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作為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重要內容,采取專題宣傳等多重方式,通過電視、網站、報刊、簡報、宣傳欄等新聞媒體積極宣傳促進就業政策、公平就業原則、體面就業形式,并充分運用傳單、咨詢服務臺等廣泛開展政策宣傳和咨詢活動。編印《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宣傳冊(單),通過社區勞動保障機構免費發放到每一位援助對象手中。

2、就業服務機構以及社區要制作就業政策宣傳欄,做好《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和各項就業扶持政策的宣傳,在宣傳內容上,重點宣傳各項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宣傳自主創業典型事跡,使每一位援助對象切實了解適合自身就業的政策內容和就業途徑。要大力挖掘并宣傳就業困難人員自強不息、自主創業的典型,幫助困難人員、大中專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鼓勵更多的困難人員在適合自身技能素質的崗位上實現就業。

七、活動時間和安排

(一)2011年1月5日至1月15日,開展調查摸底、崗位開發和其他準備工作。即依托社區勞動保障組織,對服務對象開展摸底調查,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就業崗位,收集

一批崗位信息,做好為服務對象開展就業再就業援助的各項準備工作。并將就業再就業政策、各類宣傳資料免費送到每一位援助對象手中。同時,將《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作為宣傳資料送到援助對象手中。

(二)2011年1月16至1月20日,開展全縣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一是舉辦針對援助對象的大型就業專場招聘會;二是開展宣傳《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政策咨詢活動、發放政策宣傳資料;三是組織援助對象開展職業指導活動;四是我縣將召開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用工單位計劃組織80家單位,預計10000多個崗位。

(三)2011年1月21日至2月24日召開就業援助月活動座談會。各社區組織轄區內尚未就業的“4050”“4555”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大中專技校畢業生,重點宣傳《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宣傳就業再就業優惠扶持政策;根據援助對象的不同身份、不同特點,講明講透政策內容,說明享受政策的具體方法,使每一位援助對象切實了解適合自身的政策的具體方法,使每一位援助對象切實了解適合自身的政策內容和辦理途徑。在援助月中未能實現再就業的就業困難群體,根據每個人自身特點為“一對一”確定培訓方案,并提供技能培訓服務;對具備基本條件的人員,進行創業培訓的指導服務和幫助辦理小額擔保貸款。

(四)2011年2月25日總結。將就業援助的基本情況、服務效果和典型工作經驗等情況及時上報就業服務局。

八、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各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要高度重視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要主動向主要領導匯報,將就業援助月活動納入“兩節”期間為困難群眾關溫暖活動的重要內容,作為政府做實事的具體行動。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有針對性的活動計劃,采取一幫一、“結對子”、單位定向幫扶等多種形式,將每一位援助對象的幫扶工作落實到部門上、落實到個人,并建立幫扶責任制度和服務協議制度。活動結束后,要對援助效果進行評估。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將組成調查組對各社區援助工作進行督查。

(二)發揮基層作用,依托社區,做到援助到人。各社區要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對每一位援助對象提供就業服務,并記錄服務的具體內容和服務效果。要將就業援助活動與消除零就業家庭,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幫助一批援助對象切實解決就業問題。

(三)落實資金,保證政策兌現。保證就業援助月活動涉及的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等各項補貼資金及時到位,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四)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全社會參與。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對本轄區內各部門各類企業的新政策宣傳活動,特別是要針對商貿型、服務型和加工型企業,通過電視、報紙、新聞媒體,以及深入社區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單、開設信息欄和舉辦座談會等多種型式,廣泛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的內容,上門解讀政策、發放宣傳手冊、宣傳相關就業政策

信息,動員企業和單位提供就業崗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營造全社會都來關心下崗人員就業再就業的良好氛圍。

(五)做好總結和統計,及時上報情況。各社區于2011年1月8日前上報就業援助月活動工作實施方案和摸底情況調查表,于2月25日前上報活動總結及統計表。

扶余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個人就業援助方案】相關文章:

就業援助方案01-06

就業援助月方案01-23

就業援助個人總結11-23

就業援助的工作方案11-18

就業援助的工作方案11-18

就業援助方案15篇01-06

就業援助方案(15篇)01-06

就業援助金個人申請11-23

就業援助員個人總結1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宜兰市| 邻水| 调兵山市| 多伦县| 横山县| 莱西市| 上高县| 永靖县| 禹城市| 古交市| 广丰县| 开平市| 疏附县| 惠安县| 焦作市| 新化县| 监利县| 延安市| 图木舒克市| 金乡县| 遵义市| 铅山县| 两当县| 洛扎县| 会宁县| 阿图什市| 恭城| 崇礼县| 体育| 五指山市| 延寿县| 新疆| 富顺县| 姜堰市| 乌拉特后旗| 抚州市| 板桥市| 寿宁县| 三穗县| 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