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就業援助服務月總結
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殘聯關于《開展2012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要求,切實做好殘疾人就業援助工作,切實幫助貧困殘疾人盡早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全面落實殘疾人就業扶持政策,營造全社會都來關心殘疾人就業的良好氛圍。我縣在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1月15日期間開展了以“幫扶到人、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務到家”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活動。現將這次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部門密切配合,為就業援助活動提供保障
在接到市上通知后,我們立即組織職工學習,深刻領會通知精神。一是及時將通知精神向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進行了匯報,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明確提出了要將開展“2011年就業援助月”活動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關心人民群眾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及時與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系,將殘疾人納入他們的就業援助、送崗位等活動中,切實幫助他們實現就業,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就業服務,為殘疾人就業創造良好環境;二是成立了縣殘聯“2012年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由縣殘聯理事長吳顯貴同志任組長,副理事長鄭秀蓮同志任副組長,蔡明萬、徐思菊、周曉華、王淑梅同志為成員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三是制定了“2012年就業援 1
助月”活動工作實施方案下發到各鄉(鎮)殘聯,并要求結合各自的實際,開展好“2012年就業援助月”活動。
二、精心組織,確保各項就業援助措施得到落實
按照市上的部署和要求,積極配合我縣勞動就業部門,重點開展了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務、送溫暖等殘疾人就業援助活動。
(一)做好政策宣傳。本次活動依托我縣勞動就業部門,通過廣播、電視、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大力宣傳了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人就業條例,使更多殘疾人真正了解到從哪些部門得到何種幫助,如何得到幫助,可享受哪些殘疾人優惠政策。各鄉鎮對所轄區域內的殘疾人家庭進行了走訪摸底,分別掌握和了解轄區內就業困難殘疾人的基本情況。活動期間,累計走訪殘疾人家庭1240戶。在送政策活動中,我們把落實特困殘疾人免費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作為工作重點,通過援助活動,為5000名貧困殘疾人參保提供救助,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二)尋找就業崗位。及時開發崗位,安置殘疾人員,督促街道、社區,積極協調有關方面,采取多種形式,掌握了大量用工信息,并通過公告欄、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向殘疾人有針對性發布就業信息,向每一位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提供與其需求相符的就業信息。在活動期間,發布就業信息30余條,開發就業崗位30余個,安置殘疾人就業31人。
(三)加強職業培訓。我們堅持把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作為實現殘疾人就業的“催化劑”來抓,對一些有就業愿望,愿意接 2
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殘疾人,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類進行了培訓。對于有一技之長,能夠進行自主創業的殘疾人,我們還采取推薦小額貸款、做后續服務等方法,幫助他們自主創業、成功就業。
(四)送溫暖。我們根據縣委、縣政府領導指示,結合春節期間積極開展送溫暖活動,為特困殘疾人員送去慰問金、棉被、年畫等物品,走訪慰問殘疾人1700戶。通過以上活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送到了每位殘疾人的心中,確保這些困難殘疾人家庭都能過上一個祥和愉快的春節。
三、改進作風,確保“就業援助月” 活動取得實效
良好的工作作風是“2012年就業援助月” 活動取得實效的保障。結合此次活動,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員臺帳登記,努力做到了“三清”,即:對殘疾人的技能水平清、就業動態清、生活狀況清。并對生活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實行跟蹤服務。我們還切實樹立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為殘疾人多辦實事,確保了就業援助活動落到實處。
通過此次殘疾人“就業援助月”活動,我們幫助一部分就業困難的殘疾人解決了就業問題,初步形成了全社會關注和參與殘疾人就業援助行動的良好氛圍,為今后深入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行動奠定了基礎。但我們也認識到,殘疾人就業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事關社會穩定和諧的大局,是一項系統工程,僅靠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月” 活動是不能滿足廣大殘疾人的迫 3
切愿望的。今后,我們要按照中央、省、市、縣對殘疾人就業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總體部署,認真貫徹上級部門的決策,經常性地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活動,探索新路子,變“集中援助”為“常援助”,為更多殘疾人提供“零距離”服務,送人到崗,送崗到人,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疾人就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就業援助服務月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就業援助服務月總結 [篇2]
為了進一步做好就業困難群體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就業援助工作,加大援助工作力度,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就業,根據《關于開展201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201x〕292號)精神,陜西省于201x年1月10日-2月10日開展了以“就業援助進家入戶、幫您解決就業困難”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援助月活動期間,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通過開展調查家訪、提供崗位信息、落實就業扶持政策等措施,對援助對象提供了就業服務,切實幫助援助對象實現就業,取得了良好效果。援助月活動期間,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調查家訪1.4萬人(戶),幫助援助對象實現就業1.5萬人,幫助殘疾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981人,幫助“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就業916人。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部里文件收悉后,省廳高度重視,組織相關人員學習領會文件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認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及時與省殘疾人聯合會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201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陜人社函〔201x〕3號),對全省就業援助月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進一步明確了援助的對象、活動時間、內容,要求各市(區)加強領導,精心安排,認真組織,抓好落實。各市(區)按照省上的安排部署,成立了領導機構,加強對援助月活動的領導,制定了工作方案,對所屬各縣(區)的工作進行了安排,為活動的開展做好充分準備。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為了開展好援助月活動,陜西省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就業促進法》、《陜西省就業促進條例》及各項促進就業政策措施,宣傳吸納殘疾人就業相關優惠政策,營造促進困難對象就業的良好氛圍。一是印發資料進行宣傳。各市(區)將《就業促進法》、《陜西省就業促進條例》和就業援助政策措施印制成宣傳資料和圖片,發給各街道、社區張貼,發給尚未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使各項就業援助政策深入人心。援助月活動期間,漢中市發放宣傳資料1.8萬份,政策咨詢解答6000余人次。二是媒體宣傳。各地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板報、墻報等進行宣傳,宣傳援助月活動相關信息,使就業困難對象了解援助月活動的意義和具體措施,擴大援助月活動的影響,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三是深入企業宣傳。就業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深入企業開展宣傳,宣傳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的意義,鼓勵企業開發崗位,提高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積極性。四是平臺宣傳。各地利用職介機構的電子屏、信息欄等發布援助月活動的崗位信息。
1月10日,省、西安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殘疾人聯合會在西安市舉行了“201x年陜西省就業援助月活動”啟動儀式,省、市、蓮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勞動保障)部門、殘聯領導出席了啟動儀式。啟動儀式后,舉行了專場招聘會,設立了殘疾人招聘區,開展了就業政策咨詢、求職登記、職業技能鑒定、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等就業援助活動。參會用人單位123家,其中:招聘殘疾人的用人單位35家,提供崗位近1200個,有750人達成就業意向,其中包括103名殘疾人員。《陜西日報》、陜西電視臺、《西安晚報》、《華商報》等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
三、扎實摸底,增強援助活動的針對性
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積極組織人員深入基層,主動上門到援助對象家中,開展摸底調查,了解其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就業愿望,詢問其家庭狀況、思想動態、特長技能等,了解未享受就業政策的原因,建立臺賬,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根據情況,制定援助計劃,扎實開展援助工作。援助月活動期間,全省共調查家訪1.4萬人(戶)。
四、積極提供崗位信息,促進援助對象實現就業
援助月活動期間,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積極收集就業崗位信息,通過多種方式提供給援助對象,促進援助對象實現就業。渭南市在電視臺、報紙、網站等媒體發布就業援助月活動專場招聘會公告,向用人單位發出5000份邀請函,動員用人單位參加就業援助月活動,提供一批適合援助對象的就業崗位,就業援助月活動專場招聘會上,參會單位41家,提供庫管、保潔、普工等崗位800余個,其中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100余個,達成意向約300人。援助月活動期間,全省共組織召開專場招聘會241場,幫助實現就業1.5萬人。
對活動中幫扶未到位的援助對象,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按照援助對象自身特點,分析原因,指定專人負責,實施跟蹤服務,納入后續日常幫扶工作,確保其盡快實現就業。
《就業援助服務月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五、落實就業扶持政策,促進穩定就業
援助月活動期間,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檢查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落實情況,對已就業未落實就業政策的,分析原因,盡快落實相關政策,保證各項就業扶持政策落到實處,促進援助對象穩定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全省共幫助12297名就業困難人員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其中:落實社保補貼8763人,落實崗位補貼4280人。
六、開展送溫暖活動,幫助生活困難家庭過好春節
時值年關,各地積極開展送溫暖活動,幫助生活困難家庭過好春節。省委省政府現職領導帶領相關部門,深入110 戶困難企業的特困職工和退休人員家庭進行慰問,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積極協調,省級財政拿出1000萬元用于困難企業特困職工春節慰問。楊凌示范區將就業援助與“送溫暖”相結合,春節前組織開展對生活困難人員慰問活動,送去慰問金2.55萬元,使生活困難人員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度過春節。
七、開展檢查指導工作
為了促進就業援助月活動深入開展,漢中、銅川等市組織相關人員到所轄縣(區)深入社區進行檢查指導,深入援助對象家庭,了解援助工作情況,促進援助月活動扎實開展。
援助月活動期間,我們雖然開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就業援助工作長效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強化,援助措施有待于進一步細化等。我們將按照部里的統一要求,繼續認真開展就業服務系列活動,促進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實現就業,保持全省就業局勢的穩定。
就業援助服務月總結 [篇3]
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開展2017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339號)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開展2017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的通知”(鄂人社函687號)文件精神,湖北省于1月5日組織開展了以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就業為重點,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主題的2017年“就業援助月”活動。活動期間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統一運作,與殘聯等部門積極配合,通過強化就業援助政策、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開展了一系列就業援助活動,成效明顯。
一、就業援助月活動情況
“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全省走訪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27342戶,登記認定的未就業困難人員32995人,其中女性就業困難人員18552人;組織專場招聘會349次,幫助21095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其中女性就業困難人員10937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34163人;認定零就業家庭522戶,幫助501戶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幫助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597人。對于在“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仍沒有就業的困難人員,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對其進行登記造冊,并作為今后就業援助工作的重點幫扶對象。
二、主要做法
(一)以就業援助工作精細化、長效化為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湖北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進行匯報,得到當地黨委、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協調有關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共同研究制定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完善就業援助工作機制,并全面組織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機構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鄂州市成立以市委棠委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召集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成立專班,布置安排各項工作;武漢市、荊州市等地人社部門聯合市殘聯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明確活動主題、援助對象、工作目標和措施要求,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形成上下聯動、分工明確、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宜昌市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工作部署,將就業援助月活動作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重點,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
(二)以援助月活動為契機,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就業氛圍
湖北省各地為組織動員用人單位和就業困難人員積極參與“就業援助月”活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進行就業援助專題報導,并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平臺優勢,貼近群眾,廣泛宣傳就業扶持政策和就業援助活動,使援助活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宜昌市、鄂州市將招聘活動時間、活動主題、舉辦單位、用人單位提供崗位個數、主要工種、聯系方式等信息在當地主要報刊和電視臺公開發布;荊州市在當地電視臺成立專題欄目,解讀就業政策,現場答疑支招;恩施州依托建立的“三級聯動”網絡,通過各村勞動保障信息員,將收集到的崗位信息發放到廣大農戶手中;咸寧市組織各級職業介紹機構和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上門服務,進行職業指導和政策宣傳,并在街道和社區張貼招聘崗位和培訓信息;通過上述舉措,使就業援助對像及時了解和掌握就業扶持政策和用工招聘信息,幫助其選崗應聘,促進就業。
(三)以入戶調查為基礎,摸清基本情況,實行動態管理
援助月活動期間,各地緊密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通過開展入戶調查,摸清各類勞動者底數和就業動態,不斷更新基礎電子臺帳數據;并在日常建立的就業信息庫中重點對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全面調查摸底,掌握每一個就業困難人員基本情況和就業需求。武漢、宜昌、黃石、襄陽、孝感、潛江等地對基礎臺帳實行分類管理,各類數據一目了然,做到就業困難人員底數清、家庭狀況清、下崗失業原因清、技能特長清、培訓愿望向清、擇業意向清等“六清”, 并隨時掌握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失業變動情況和扶持政策落實情況,及時更新數據,實行動態管理。
(四)以“四送”活動為主題,多措并舉,大力幫扶就業困難人員
各地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活動主題,通過收集一批適合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崗位信息;向街道社區下達收集公益性崗位目標任務;依托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深入鄉鎮、街道、社區,對援助對象提供職業咨詢和創業指導;積極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對特別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失業人員提供崗位適配服務,推薦就業等方式,人本服務,使得大批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得到了有效安置,真正做到了“出現一人,認定一人,扶助一人,穩定一人”。 宜昌市、十堰市通過公益性崗位,對多次幫扶后仍未實現就業的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安置;荊州市針對援助對象不同需求和特點,進家入戶上門送崗位、送政策;黃岡市以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為手段,穩定困難人員就業。
(五)以針對性幫扶為推手,重點扶持,努力完善就業援助保障機制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設立專門就業服務窗口,公布咨詢電話號碼,指定專人,突出重點,分類幫扶,對就業援助對象有針對性的開展個性化就業服務。一是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農民等就業困難人員,免費提供或推薦簡單實用型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二是對有能力愿意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等援助對象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開業指導、小額貸款、政策扶持、跟蹤幫扶等“一條龍”服務,幫助實現創業;三是對年齡偏大,生活困難的長期失業人員和大齡失業人員推薦公益性崗位就業,緩解生活困難;四是針對援助對象類別,積極收集適合的崗位信息和組織各類用人單位提供崗位,舉辦高校畢業生、殘疾人、返鄉農民工和婦女等專場招聘會,幫助實現就業;五是積極落實公益性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幫助援助對象實現穩定就業。
三、下一步打算
就業援助月活動不僅在全省營造了關心和支持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的良好氛圍,也為幫助更多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穩定就業奠定了基礎。湖北省將已此次活動為開端,按照全國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證制度和建立全國就業信息監測制度的要求,切實完善人力資源動態摸查機制,健全援助長效機制;對就業援助對象實施跟蹤服務,定期了解其就業狀況和有關政策落實情況。對一時未實現就業的特別困難援助對象,要求各地專門建檔造冊,并分析原因,列為今年重點幫扶對象,為其量身定制就業援助計劃,確定專門人員,落實責任,確保其盡早實現就業。在健全就業援助長效機制方面,湖北省將加大各項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和檢查力度,進一步完善就業援助工作考核制度,確保各項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充分發揮就業扶持政策的社會績效。
【就業援助服務月總結】相關文章:
就業援助月總結11-23
就業援助月 總結11-23
街道就業援助月總結11-23
工會就業援助月總結11-23
殘聯就業援助月總結11-23
再就業援助月總結11-23
就業援助月情況總結11-23
社區就業援助月總結11-23
就業援助月總結的范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