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備考工作總結
一、存在的問題
1、數學思維比較直接,習慣于機械記憶,習慣于老師講,自己記,復習背。而數學是最重要的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的靈活運用,著重于對知識的推理、聯想和轉換,對于簡單的記住每一個數學題的解法步驟是遠遠不夠的。
2、數學運算能力差。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大多數學生是因為數、理、化基礎較差而選讀文科,加上長期的文科意識造成對培養數學運算能力的動力不足,對于一些基礎的題目往往因為運算能力不足而得不出答案。
3、推理概括能力比較弱。由于文科學生的數學“悟性”較理科生弱,在接受和消化新知識的速度慢,反應也比較遲鈍,特別是對于一些知識零亂,條件比較多的`問題往往感到無從下手。
二、問題形成可能的原因
1、文科生普遍數學基礎薄弱,學習習慣較差。他們在高中分科的時候大多數的學生是因為成績較差而讀文科的,學習的習慣較差,好動,不能靜下心來學習,注意力相當分散。
2、文科學生女生居多,她們一般學習比較刻苦,注重過程,思維比較規范,但依賴性較強,靈活性和創新意識較差。女生性格較為內向,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對數學的學習缺乏信心和毅力。
3、長期的文科“重文”思想,總是把數學劃為理科范圍,對數學成績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更缺少爭取數學高分的動力。
三、教學策略
1、傾其師,信其道。作為教師,應對他們多關心,多鼓勵,多與她們交流,使之樂于跟老師相處,對老師產生親近感、依賴感,有利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提高她們的學習興趣。
2、找準定位。不是每個學生都需要考150分的,有人考個100分左右就已經對他本人的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了。
3、從基礎數學開始教學。以課本例題和練習題為起點,從選擇、填空、較簡單解答題的訓練人手,讓文科學生在要求相對較低、難度相對較小的題目中樹立信心。
4、鼓勵學生勤反思。勤能補拙、熟能生巧。反思每節課學到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樣的方法。對于每個題不僅要記住解題步驟,而且還要反思做了一步后為什么下一步就要這樣做。反思是最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5、注意審題的多樣性和規范解答。審題要細,通過審題可以從條件中采取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解答的規范性,在嚴謹的解題中讓學生拿到應該得到的分數。
【高考數學備考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高考數學備考方法07-11
高考數學備考指南06-22
數學高考備考技巧06-22
高考數學的備考方法06-22
高考數學備考策略06-22
數學高考備考指南06-22
數學高考備考心得06-22
高考數學備考攻略07-26
高考數學的備考策略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