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數年中國經濟展望
未來10年,對于中國現代化進程至關重要。面對艱巨任務的中國新一代領導人,要克服國際、國內的種種困難,才能使中國經濟再創本世紀最初10年的輝煌
新一代領導人可以通過進一步改革,理順政府和經濟的關系,建立基本的社會福利制度,推進司法、公共財政、金融系統改革,并通過積極運作破除西方國家的夾擊。一系列努力之下,中國經濟可望在未來10年創出前低后高的發展格局。
未來10年,對于中國現代化進程至關重要。面對艱巨任務的中國新一代領導人,要克服國際、國內的種種困難,才能使中國經濟再創本世紀最初10年的輝煌。
考驗極其復雜嚴峻
各種各樣的信號表明,未來3到5年,中國經濟將面臨重大的考驗。這可以從國際和國內兩個方面來分析。
從國際形勢來看,歐債危機的影響遠沒有消除,其徹底解決還有賴相當的時間和努力,中間也必然會出現一些波折。比較樂觀的估計是,在未來兩年之內,歐洲能找出一個基本解決框架,逐步化解危機。
比歐債危機更加嚴重且尚未完全爆發的危機,是美國經濟、金融的進一步動蕩。美國的財政問題遠比歐洲嚴重,其基本財政赤字占gdp的7%以上,包括醫療保險、退休養老等聯邦政府債務占gdp的100%,人均負債水平達到10萬美元之多。這一系列困難不可能簡單通過貨幣政策的量化寬松來應付過去,根本性地削減福利性開支、增加財政稅收的改革措施是不可能避免的。雖然改革是讓美國經濟走出泥潭的必由之路,但問題是,美國的危機遠遠沒有全面爆發,避免危機的改革迄今還完全沒有啟動。可以預見,在美國新總統上臺之后,這種改革的壓力會與日俱增。在美國國內的政局不斷拖累改革進程,而歐洲逐步走出歐債危機陰影、步入改革道路之時,全球金融界的焦點將重聚美國。最讓人擔心的是,經不起推敲的美國公共財政數據,會令資本市場產生新一輪的動蕩,美債危機、美元危機將會沖擊整個世界。
除了來自經濟方面的沖擊之外,影響中國未來3到5年發展的另一個重大國際因素,就是國際社會對中國越來越持懷疑態度。這種懷疑態度主要體現為對中國的.發展不看好,出現了各種各樣唱衰中國的聲音。其另一個表現,就是美國的國際戰略越來越傾向于通過各種渠道限制中國的發展。所謂美國的戰略重心轉向亞洲,說穿了就是壓迫中國的國際運作空間。這種國際環境將使今年比之于10年前領導人換屆之時更為明顯惡化。惡化的國際環境,會極大地干擾中國戰略決策者的注意力,也會為中國的對外投資、國際貿易等發展制造出種種羈絆。對于新一代領導人來講,這種惡化的國際環境毫無疑問是一個重大挑戰。
國際之外,中國未來3到5年的困難,更多體現在國內經濟運行方面。當前,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因素正在退出舞臺,其中包括房地產。未來若干年,房地產投資的完成額不可能回到過去10年那樣高的增長速度,中國的高地價和高房價必然會出現一個相對較長的調整過程。在這個調整過程中,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力度不可能持續高位。與此同時,出口這個中國加入wto之后的重要增長引擎,也會因為國際經濟的增速放緩而日益減弱,貿易順差在中國gdp中所占的比重會持續下降。
中國經濟舊有增長機制的退出,不可能迅速由增長的新亮點進行彌補。這些新的增長亮點首先是逐步上升的居民消費。經過我們的計算,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從2017年開始每年上升1%左右,這一趨勢將會持續,但需要3-5年才能達到45%以上。城市化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將繼續體現,但在未來的3到5年中,由于公共財政改革不到位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壓力尚待化解,其也不可能直接轉化為增長的巨大新動力。至于生產能力的改造和從東部向西部的轉移,也會在未來3到5年之內出現一定困難,這種增長動力不可能完全到位。所以,從國內來看,新增長點不可能迅速上升而取代舊增長點。
長期增長潛力仍然巨大
盡管中國經濟未來3到5 年面臨種種挑戰,但增長的潛力還是巨大的。
首先,盡管中國經歷了30多年的快速發展,但仍然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人均gdp水平僅僅達到美國的18%。就算中國經濟未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也仍有從18%到35%即拉丁美洲國家相對于美國人均gdp水平的發展空間。如果中國能夠推進一系列的改革,那么,中國經濟完全有望達到日本、韓國等資源約束型國家的發展水平,那就是人均gdp水平相當于美國的75% 。不管是35%還是75%,從18%起步的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仍是非常大的。
再者,中國經濟仍然是一個大國經濟。中國有巨大的腹地,中西部仍有大量待發展的區域。這些區域的百姓仍然十分貧窮,當地經濟發展的動力十足,人們努力工作的熱情仍在。因此,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是巨大的。大國經濟,不同于日本、韓國等相對的小國經濟,從長期來看,中國完全可以走上不依賴外需的發展道路。
其三,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原始動力仍然存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從百姓到精英階層,對于經濟制度的現狀仍然是不滿意的,改革的呼聲仍然是巨大的。這種原始的改革動力完全可以被新一代領導人所凝聚,形成一股新的推動改革的力量。這一點與1985年的日本完全不同。1985年的日本,在經濟制度的變革方面已經出現了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跡象,經濟發展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根據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最近的研究,歷史經驗表明,在人均gdp僅僅達到美國18%的基礎上,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未來仍然有10-20年的經濟較快增長前景,中國經濟的潛力是不容懷疑的。
【未來數年中國經濟展望】相關文章:
對未來的展望02-28
展望展望未來演講02-28
對未來展望的句子07-18
展望未來05-23
對未來展望的詞語02-28
對未來的展望內容02-28
it行業未來展望02-28
對部門的未來展望02-28
對孩子未來的展望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