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德困生幫扶計劃
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往往能影響他的品質、性格,乃至影響他的一生。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不僅要教育孩子學習文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其全面發展。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我們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溫情,這些學生就會少一點失落,多一點收獲。讓我們努力從孩子身上發現亮點,毫不吝嗇地用語言、目光、體態表達出我們發自內心的欣賞,充滿愛心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找回自信的鑰匙,重燃希望的火花。針對本班情況,特擬定此德困生轉化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依據,“小學德育大綱”為準繩,以“學會做人”為核心,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面貫徹素質教質精神,結合我班實際情況,加強德育方法的創新和實踐,注重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促進學風不斷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德育工作常規管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著力培養學生“學會做人”的能力。
2、加強安全教育,確保無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三、具體措施
1、認真貫徹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確保擁有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2、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輔導。
3、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綱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指導。
4、廣泛開展面向家庭、學生的心理咨詢活動,不斷探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和規律。
5、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只有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我們的轉化工作才找到
了起點。
6、對學生多寬容,少責備。要做到“三心”:誠心、愛心、耐心。
7、想方設法培養學具有堅強的意志。
8、家庭的配合是轉化德困生的外部條件。父母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也是極為重要的。可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議、家訪等多種形式與家長相互交流,溝通信息。
總之,我們都要將德困生轉化的工作做好,建立起積極向上的學風,嚴肅活潑的學習態度。本著實踐“敏學,敏思,敏行”的目標,打造細節研究,讓每一顆金子在智慧與道德的錘煉下閃閃發光。以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為原則,進一步改善教育模式,實現人本教育,提高管理學生的效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素質。為實現“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標而努力,我們要樹立全面育人的觀念,共同關注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小學德困生幫扶計劃 [篇2]
(2012-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 )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以新的教學理論、教學觀念為教學指導思想 ,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教學宗旨,始終抱著“不放棄一個學生”的教學態度,特制定本學期學困生、德困生輔導計劃:
一、學情分析:我所任教班上的這部分“學困生、德困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和思維速度都低于一般水平學生,他們不善區分教材中的重點,概括能力差,思維獨立性差;基本學習技能,如讀、寫、算的速度,自我檢查的能力等有一定的缺陷;實際知識中存在缺陷,使后續學習發生困難,缺少應有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與一般學生相比,他們存在較多的情意障礙:如成就期望較低,學習缺乏勝任感,學習的堅持性差。他們常常把自己的失敗歸因于自己能力低下,而非努力不夠或策略不對。
二、方法措施:
1、重視過程性評價
(1)、重視“學困生、德困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對在作業或考試中取得進步的同學要大力表揚,必要時給予物質獎勵,想辦法讓他們保持堅持不懈的努力狀態。
(2)、制定“一幫一”、“生教生”計劃,定期分批確定重點幫教對象,通過樹立成功典型以點帶面,帶動全班“學困生、德困生”的學習。 (3)、每次測驗或一階段學習結束后,與他們進行談
話鼓勵,幫助樹立目標,鼓勵他們相互競爭。
2、分析“學困生、德困生”的成因與其特點,使輔導有針對性、成效性
(1)、在教學每單元前,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做好單元的計劃與實施,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有一個充分的預計,做到
心中有數,然后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重視學生錯題成因分析是提高輔導成效的一種重要途徑,通過提取數學“學困生、德困生”的作業,練習或測驗中出現的錯誤,把這些錯誤系統地加以整理,從學生學習習慣,學習心理,認知結構等方面入手進行診斷,從而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學生知識的“生長點”,通過課前預習,加強課前鋪墊輔導,有利于縮小“學困生、德困生”和其他同學學習新知識的差距,提高“學困生、德困生”學習的信心。
《小學德困生幫扶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4)課后強化輔導.在課后,根據學生對課上教學內容掌握得不那么清楚的地方,應對當天教學內容作及時輔導幫助。
2012年9月8日
小學德困生幫扶計劃 [篇3]
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往往能影響他的品質、性格,乃至影響他的一生。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不僅要教育孩子學習文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其全面發展。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我們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溫情這些學生就會少一點失落,多一點收獲。讓我們努力從孩子身上發現亮點,毫不吝嗇地用語言、目光、體態表達出我們發自內心的欣賞,充滿愛心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找回自信的鑰匙,重燃希望的火花。針對本班情況,特擬定此德困生轉化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依據,“小學德育大綱”為準繩,以“學會做人”為核心,全面貫徹素質教質精神,結合我班實際情況,加強德育方法的創新和實踐,注重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促進學風不斷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德育工作常規管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著 力培養學生“學會做人”的能力。 2、加強安全教育,確保無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三、轉化對象 XXX,男孩子,性格外向,思維遲鈍。在校非常好動,時不時的去欺負別的同學,而且屢教不改,是個典型的品行迷路者。他的行為引起了班上同學的極大反感和很多家長的強烈不滿。
四、具體措施
1、認真貫徹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確保擁有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2、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輔導。 3、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綱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指導。 4、廣泛開展面向家庭、學生的心理咨詢活動,不斷探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和規律。5、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只有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我們的轉化工作才找到了起點。 6、對學生多寬容,少責備。要做到“三心”:誠心、愛心、耐心。 7、想方設法培養學具有堅強的意志。8、家庭的配合是轉化德困生的外部條件。父母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也是極為重要的。可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議、家訪等多種形式與家長相互交流,
溝通信息。
總之,我們都要將德困生轉化的工作做好,建立起積極向上的學風,嚴肅活潑的學習態度。本著實踐“敏學,敏思,敏行”的目標,打造細節研究,讓每一顆金子在智慧與道德的錘煉下閃閃發光。以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為原則,進一步改善教育模式,實現人本教育,提高管理學生的效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素質。為實現“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標而努力,我們要樹立全面育人的觀念,共同關注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小學德困生幫扶計劃 [篇4]
本學期我的德育幫扶對象是李佳男.由于以前的原因,紀律觀念很差’他的學習基礎與學習習慣也都不好,雖然有少部分比較好,但有一大部分都很差.因此為了使他盡快趕上隊伍,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特制定此計劃。
一.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他主動要求進步。
現代教育思想告訴我們,師生關系和諧健康學生才會樂于接受教育,才會可能被培養成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老師必須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各種途徑,摸清情況,區別對待,多給他一點關愛,多一點肯定,多一點幫助,逐步建立親密、和諧的關系,他倍感親切、溫暖,讓他安心并樂意學習,努力追上其他學生。
二. 具體辦法如下:
1.學生與老師和家長共同制定學生的個性成長檔案,制定出前進中每一步的具體目標和措施,并由老師監督實施,及時調整前進步伐。
2.根據他基礎差的特點,精心制定一套相應的輔導內容,每次輔導有詳細的輔導記錄,總結優缺,盡量做到使他都能聽懂、學會盡快趕上其他學生。
3.定期對他進行考試和檢測,及時了解補習情況。
4.讓優生自愿與他結成“一幫一”對子,利用活動課或課下時間進行作業輔導。
5.經常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他的成長與變化。
6.利用年級組活動時間給老師提供交流反饋的機會,不斷調整幫扶計劃。使幫扶學困生成為每一位任課老師的責任。
德育幫扶工作是一件有著重要意義的工作,我們每位教師應該親自走下講臺、走到身邊、彎下腰來,親切地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給他們力量與自信,讓這些掉隊的學生盡快追上隊伍,在集體中一同健康快樂的成長。
2012、10、12
【小學德困生幫扶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德困生幫扶總結11-25
學困生德困生幫扶總結(通用14篇)01-26
困生幫扶工作總結11-25
學困學生幫扶計劃06-14
平困學生幫扶計劃11-25
六年級品困生幫扶計劃11-25
幫扶學困學生工作計劃11-25
中學生學困幫扶計劃06-14
教師的學困幫扶計劃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