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幫扶村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加強農村薄弱學校建設,充分利用和發揮城市學校的人才優勢、管理優勢、資源優勢、信息優勢,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同步發展,根據教體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與九彩一貫制初中部教育的現狀與實情,特擬訂本計劃。
二、主要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幫扶,增強兩校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2、通過師徒結對幫扶,促進兩校教師教育理論和教學水平的提高,爭創科研型教師。
3、通過育人活動幫扶,提高兩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真正使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
4、通過常規管理幫扶,實現兩校在教育教學、安全文明、校園環境、發展規劃等方面的經驗互助交流。
三、組織機構
成立學校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楊成
副組長:張學剛 王海明 楊志東
成員:全校教師
四、幫扶內容
(一)德育工作
1、我校與受幫扶學校政教處進行經驗交流,將我校的先進管理經驗與他們共同分享,如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管理、素質教育活動開展與檔案建設等。
2、以活動為載體,開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手拉手”幫扶、校內外主題實踐活動等途徑,加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力度,培養全體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3、根據兩校大事日程安排互派教師觀摩、座談、交流,在活動中學習、總結經驗。
(二)教育教學工作
1、對受幫扶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和建章立制等進行指導幫
助,促使學校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2、加強我校與受幫扶學校教學常規經驗交流,組織優秀教師、骨干教師扎實開展好送課下鄉、幫教帶教、聽課評課、教學經驗交流等研究活動。
3、認真開展與受幫扶學校薄弱學科教師的互動聽課、觀摩學習活動。每學期聯合舉辦兩次學科教研教改活動,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4、針對新課改的實際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定期進行專題講座、教師論壇、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其他方面
1、學校每學年召開一次結隊互助見面會,組織人員實地考察調研,了解彼此學校的發展現狀。通過兩校的交流、探討,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目標。
2、互派1名中層以上干部駐校參與學校管理工作,促進受幫扶學校提高-干部素質,規范學校管理。
3、指導和幫扶結對學校扎實開展素質教育活動力求取得實效。
五、措施要求
1、全體教師要充分認識結對交流幫扶的重大意義,把此項活動作為提高自身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積極參與、友好合作。
2、加強管理與考核,教務政教兩處要密切配合,周密安排,認真實施。把此項活動納入教研組、教師及班主任的全方位考核之中。
3、學校領導小組要定期了解幫扶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確保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
4、以活動為載體,搞活幫扶合作工作。主要舉行集中教研活動,科研知識專題講座、師徒結對、業務交流等活動,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
附:2016年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工作安排
海原縣第四中學 海原縣九彩中學
2016年3月10日
附件:
2016年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工作安排
2016年城鄉學校結對
幫扶工作計劃
海原縣第四中學 海原縣九彩中學
2016年3月10日
學校幫扶村的工作計劃 [篇2]
一、 指導思想
根據稷教字【2011】3號文件精神,為促進教育公平,積極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本著“優勢互補、合作交流、攜手共進、資源共享”的原則,充分發揮我校的示范作用、輻射作用,從學校管理、師資培訓、教學資源上為管村中心校和翟店聯區開展有效的指導與幫扶,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二、工作機構
為加強對結對幫扶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 長:賈俊平
成 員:賈煥平 劉紅蓮 衛志平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校長室,負責策劃安排,聯系組織結對幫扶的相關事宜。
西街學校
2012.9
學校幫扶村的工作計劃 [篇3]
煎茶中學駐煎茶鎮石板塘村第二批幫扶工作組自 2015年3月1日進駐以來,按“強班子、找路子、辦實事、幫民富、做示范、帶周邊”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黨建統領,區域統籌,興業富民,和諧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總體目標,以創建村美、民富、風正的“小康文明村”作為總抓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積極工作,迅速進入角色.在煎茶鎮黨委和煎茶鎮人民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充分了解了村情、民情的基礎上,廣泛征求村民、村支兩委意見,結合石板塘村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促進石板塘村經濟發展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幫扶工作計劃。 石板塘村基本情況
《學校幫扶村的工作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石板塘村位于煎茶鎮的南部,距鎮政府13公里,杭瑞高速和326國道穿村而過。全村總面積4.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96畝,7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族、土家族、苗族、仡佬等民族,共356戶1519人,黨員28名,全村未脫貧低保戶有93人,退伍軍人16人,現服役軍人5人。全村養殖面積120畝(其中村集體用地養殖面積47畝)。轄區內有市級工業區——煎茶單元石板塘煙葉工場,煙葉工場占地面積22593平方米;萬頭生豬養殖場:是2012年通過招商引資、福建老板張仕云投資二千二百萬元(2200元)在石板塘村、紅巖子 1
組新建的養殖場,占地面積三萬一千三百五十九平方米(31359㎡)。該養殖場設備齊全:有辦公室、消毒通道、廠區大院、大中小豬床、產房A.B.C.D.E,限位欄,大小保育欄,水池,沼氣沉淀池,沼氣發電機房,上下豬臺,飼料加工車間、觀察室全程監控。石板塘村萬豬場可以說是德江黨建工作的一大品牌。全村主要經濟來源于養殖業、以烤煙為主的種植業。
村兩委班子由5人組成,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忠書,年齡55歲,高中文化水平;村委會副主任陳久波,年齡38歲,高中文化水平;支部委員項吉橋,31歲、高中文化;村委委員代旁軍,32歲,高中文化;村委委員洪德維,48歲,性別女,初中文化.
近年來,村兩委領導班子齊心協力,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推進,村里的整體情況有了很大改善,該村治安情況較好,群眾的經濟收入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二、幫扶計劃及措施
(一)加強農村基層組織、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員隊伍的帶頭作用,在加強村兩位領導班子建設及黨員隊伍建設上主要依托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和利農網,采用定期學習的方式,組織他們學政策、學科技、學法律,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進一步增強發展意識。提高全心全意為 2
人民群眾服務的思想信念,提高他們組織管理能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形成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干部隊伍,選拔一批思想素質高、作風硬、能夠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年輕同志充實到黨組織中來,為實現石板塘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保證農村社會的穩定和農村經濟和諧有序地發展,為近期創建國家級“小康文明村”的目標打好堅實的領導基礎。建立健全全民議事制度,凡是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及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都應當召開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大會議定,通過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保證村務的公開透明,使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黨群關系更加和諧。保證村內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社會治安良好。
(二)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創建活動,以清理“三堆”(柴草堆、垃圾堆、糞堆)作為具體操作路徑,改變村容村貌。重點治理垃圾亂倒、臟水亂潑、柴草亂堆、糞土亂放、禽畜亂跑等不文明現象,遏制封建迷信活動,引導農民移風易俗。廣泛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走訪特困戶,老黨員,等活動。積極倡導扶貧濟困、見義勇為、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的道德風尚,以貧困弱勢群體作為幫扶的重點,廣泛開展扶貧獻愛心活動。加強村內文化建設,充分利用文化大院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向農民群眾傳授各種致富知識。積極發展農村合作醫療,逐步建立農村的基本醫
療保障制度,減輕農民群眾的醫療負擔。加強計劃生育建設,建立“村兩委負總責”、“協會當骨干”、“村民做主人”的農村計劃生育工作。
(三)辦好幾件實事。在以上幫扶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夯實石板塘村發展的基礎,通過對鄉情、村情、民情調查摸底,與村兩委、村民代表座談,走家串戶訪問,在上一批工作組工作的基礎上,計劃著力為石板塘村辦好以下幾件實事。
1、完善辦公設施,計劃投資3.5萬元,增添辦公微機10臺,為村“兩委”提供一個現代辦公環境。
2、計劃幫助協調資金,爭取立項,建立全縣最大的空心李水果生產基地。
3、救助貧困家庭、困難學生及部分老人,建立長效幫扶機制,在解決實際困難的基礎上,著重增加他們的致富能力,幫助村里尋找致富項目,增強造血功能,
4、利用行業優勢,幫助石板塘村貧困兒童上學.
5、積極完成工作隊安排的一切活動及交辦的工作。
總之,我們逐步解決石板塘村的難點、熱點問題,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尋找致富門路,增強農民發家致富的能力,爭取在幫扶的這兩年里讓石板塘村在各個方面都取得明顯的進步。
【學校幫扶村的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駐村蹲點幫扶工作計劃11-25
村工作組幫扶工作計劃11-25
駐村幫扶工作計劃1200字08-02
幫扶村感謝信11-25
幫扶村的感謝信11-25
貧困村幫扶方案03-19
村幫扶資金使用方案12-11
幫扶學校工作計劃11-25
學校三幫扶工作計劃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