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孤兒學生幫扶工作總結
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加強對貧困學生的幫扶工作,實現“不讓一個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失學,不讓一個思想上有困難的學生落伍,不讓一個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掉隊”的教育目標,為貧困生提供物質上、精神上援助,使他們不因家庭困難而失去求學機會。大力開展 “困難學生”的幫扶工作。動員全體教師和學生的力量,通過貧困生自己的努力,促進學困生健康成長,從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本次活動主要針對經濟困難、單親、留守并迫切需要資助的學生。由全體學校黨員干部與學困生結對幫扶,具體活動由學校組織進行,學校黨員干部自愿扶助,扶助名單由學校統一安排計劃。
本次活動首先通過大走訪貧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長年患病,無經濟來源;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兒。他們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關愛,因而資助方要從情感上貼近他們,學習上關心他們,生活上幫助他們,經常與他們交流,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有的放矢地化解他們心中的困惑,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動力,使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其次貧困生平時的生活費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滿足他們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各位黨員要適當的資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使他們安心地投入學習。
孤兒學生幫扶工作總結 [篇2]
我支教所在的紅巖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地處偏遠的山區,交通不便,這里不僅教育基礎設施薄弱,而且人們的教育觀念也非常落后。由于學校實行的是九年一貫制教學,學校又是村點學校,因此大多數學生都是走讀生,上學很不方便,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學習、生活普遍存在問題,這些使我深深的感受到這些孩子迫切地需要教育,需要關愛。
對我這樣一個剛剛接觸教學工作的人來說,對接幫扶無疑是一種考驗,但更是一種鍛煉。所以,我要用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努力奮斗,一方面我自己去學習更多的知識,以便適應教學的需要;另一方面加強與學生進行溝通,不但要教會學生學習知識,更要教會他們怎樣生活。所以我平時多與其他老師溝通,共同探討、刻苦鉆研教材、悉心教研。在學校領導和同事們的關懷幫助下,我對班上大多數學生進行了一幫一、一對多的輔導,特別是對留守兒童和學困生傾注了更多的精力,使所任學科成績有了很大提高。為了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現對幫扶工作做一些總結。
一、摸底造冊,建立留守兒童檔案。
我所帶的班,有一半以上是學困生和留守兒童。這些學生都是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撫養,一是老人過于
溺愛孩子,造成一些孩子任性,學習、生活不能獨立,各方面能力差;二是一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缺少關愛,性格孤僻,封閉。我努力配合任課教師對本班“留守兒童”情況深入了解,登記造冊,統計匯總。隨時關注留守兒童的動態。給他們以心靈上和生活上的幫助。
二、采取各種方式,優先關注幫扶對象。
(1) 思想上及時溝通。平時注重積極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凸顯課堂內外師生是平等的朋友關系,堅持做到無話不談,發現潛在的問題,及時消除隱患。主動、真誠地關心、幫助他們,為他們解決生活與學習上的困難,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
(2) 學習上優先輔導。對于班上的留守兒童和學困生,在幫扶過程中,我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每個留守兒童和學困生由老師帶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開展“手拉手、交朋友”活動,讓留守兒童與班級同學成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學習,一起游戲,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來自小伙伴的關懷與溫暖。對學生建立進步檔案或成長記錄袋。
(3) 生活上優先照顧。提倡教師對留守兒童和學困生要
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
3、適時家訪,掌握學生心理發展狀況,及時給予指導。
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適時與家長聯系,隨時掌握留
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例如:我班的胡孟
林同學,母親早死,父親外出打工,再加上兄妹眾多,造成其在學習上失去了信心,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獨、憂慮、失望;生活無規律,生活習慣相對較差;缺乏學習自覺性和刻苦鉆研精神,厭學情緒嚴重;任性、自私、無組織、無紀律,自控能力差等。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常常抽出很多時間去找他談心、幫助她補習功課,特別是拼音教學和筆畫教學,多給他鼓勵和表揚,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重新面對生活。
我班還有另外一個學生,張登霞同學也是我們一年級一個很特別的女孩,性格孤僻,平時總是喜歡獨來獨往,幾乎沒有知心朋友,在集體生活中極不合群,她生活簡樸,衣服只有僅夠換洗的兩套,同學都嫌棄她,不愿與她交朋友。我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我決定找張登霞談一次心,開導開導她,讓她能快樂地融于集體生活中,但她不善言談,膽小怕事,一談到這一話題,便不停的流淚。經過我多次了解情況,原來班上的幾個調皮男生經常欺負她,笑話她是沒有爸媽的孤兒,并給她取了一個綽號叫“多余人”,我感到很震驚,張登霞在注冊本上不是分明寫著父母的名字嗎,怎么會是孤兒呢?帶著疑問,我調查了解了張登霞的家庭情況。
《孤兒學生幫扶工作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原來張登霞生活在一個很偏僻小村溝里面,一家四口人,由于這里的土地貧瘠,這里的村民生活水平相當低,人均年收入只有幾百元,張登霞的父母不甘于生活的貧困,早
在四年前就丟下了三歲的張登霞雙雙外出打工掙錢,張登霞與年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耳背,與張登霞的交流甚少,張登霞每年只有到春節才能與父母團聚,春節過后便是漫長的思念與等待,由于村子的閉塞,沒有通訊工具,父母到外地打工后,張登霞便與父母失去了聯系。張登霞長期得不到母愛與父愛,得不到親情的溫暖。據張登霞的奶奶所說,小時候的張登霞是一個很聽話很可愛的孩子,自從她父母不在家后,村子里的小孩有意取樂她,排斥她,導致她的性格越變越內向,慢慢地她是封閉自己的心靈,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性格變得特別郁悶,不善與人交流,總感覺自己低人一等。張登霞幼小的心靈承載著如此之多的心靈創傷,作為班主任,我有職責讓張登霞走出心靈的陰影,走出孤獨,讓他象所有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為了讓張登霞能融于班集體生活中,我召集班干,讓他們了解張登霞的家庭背景,了解張登霞內心的自卑,讓他們先行動起來,主動接近張登霞,做張登霞的知心朋友,班里有名的“小甜嘴”張焱在這一行動中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能說會道的她有講不完的笑話,一條條的腦筋急轉彎逗的張登霞開了心。愛心行動已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為了鞏固成果,把愛心行動擴大到每一個人,我和班委籌劃了一個名為“團結友愛,關心他人”的主題班會,全體同學在班干的帶領下,都向張登霞的心靈靠攏了,不在鄙視她,就連班上幾個調皮男生也不好意思叫她
的綽號張登霞,同學的幫助下,漸漸找回了自信。作為班主任,我想方設法給張登霞更多的母愛,平時對她生活予以特別的關心與幫助,包括心理和生理方面成長方面,在課余時間里,我經常邀請班上幾個同學陪同她到我宿舍里玩耍、烤火,讓她感受家庭的溫暖,在接觸中我發現,張登霞其實是個很懂事的女孩,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張登霞學會了做許多家務勞動,張登霞的動手能力非常強,而且特別勤快,她會搶著做他力所能及的活,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好,這些生活技能是其他同學遠遠未能及的,我把張登霞這些優點及時在班上進行了表揚,號召全班同學以她為榜樣,多學習掌握各種生活技能。不管是何時何地,我對張登霞的關心總是特別多,課余時間,我常常找她聊天,有什么好看的故事書都拿出來和她一起看,一開始,她不會多說話,心里有什么煩惱也不敢說,但是經過我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過了一段時間,她漸漸膽子大了,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難,都會向我提起,我會馬上給她解決,比如,買些學習用品等,平時多噓寒問暖。久而久之,她就把我當成她最信賴的朋友。她不善與人交往,我就要求班里別的同學主動找她玩,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學習上,各任課老師對她也特別關心,我經常給她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她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使她建立自信,不再自卑,孤僻。通過這些活動,張登霞的自信心倍增,融于了快樂的集體生活之中。那天他哭著說,我比她媽媽還好,
當時,我有說不出的感動和喜悅,她才一年級,多么可愛的孩子啊!在農村,像這樣的留守兒童很多,他們是一群弱勢群體,缺少父母的關愛,缺少親情的溫暖,孤僻、偏執,情感冷漠是他們的通病。格發展不健全。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緒消極,孤獨,言語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憤世嫉俗的心理。他們都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作為老師的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關心他們,對自己的學生要一視同仁,甚至要付出更多更多,只要我們不放棄,肯定會有收獲。作為班主任,更應該經常給他們創造不同的成功機會,只要他在學習上獲得點滴進步,我就會對他表揚和獎勵。能轉化一個問題學生,看到他健康茁壯地成長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的確,留守孩兒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幫助,捕捉兒童興趣和行為的閃光點。有些留守孩兒雖然孤僻、不善言談,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愛畫畫,有的愛寫字,有的愛參加體育活動等。如果我們老師能及時地發現他們的愛好,為他們的興趣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幫助他們發展自己的特長。平時多注意他們的行為表現,發現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并在班里為他們作宣傳,那么,這些多愁、怯懦的留守孩兒慢慢地也會變得自信、開朗起來。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特殊對待這一類學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
做他們的老師,又要像他們的父母,要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引導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工作打算。
經過努力,我成功地幫助一些學困生和留守兒童找到學習的快樂和生活的信心,這是我很欣慰。但我也清醒地意識到還有許多工作要努力,經過將近一個學期的幫扶,雖然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學校基礎硬件設施差,條件簡陋,組織活動不夠理想;二有些學生家較遠,道路不方便,進行家訪調查困難。三是學困生和留守兒童多,沒有做到面面俱到,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溝通。
今后的想法是:與學校領導、同事協調,共同組織活動,不僅做好本班的學困生和留守兒童的工作,而且要積極地參與到全校學困生和留守兒童的幫扶中,為留守兒童做更多的事情。
孤兒學生幫扶工作總結 [篇3]
為了深入開展群眾路線,依安縣第二中學按照學期初工作計劃扎實的開展了貧困生、學困生幫扶計劃,現將依安縣第二中學開展貧困生、學困生幫扶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精心籌劃、認真實施
1、制定活動計劃
本學期初,我校按照深入開展群眾路線的活動安排,學校教務處擬定了開展貧困生、學困生幫扶計劃,并且征求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經學校領導修改確定后掛校園網公告宣傳。 2、確定學困生和貧困生,及時家訪
我校建立健全了貧困生、學困生幫扶檔案(校中層以上領導干部至少幫扶一名貧困生,資助其完成在本校的學業;每名黨員教師至少幫扶一名學困生,對學困生的輔導每周不少于一次,幫助其學習進步)。根據學校擬定的家訪活動計劃表,按計劃實施家訪。
二、加強組織領導小組,監督落實
我校在校長領導下,由政教處負責資助貧困生工作,監督落實各班貧困生資助及教育工作。學校領導帶領黨員教師開展幫扶貧困生學困生的活動為貧困生資助學習費用。
三、通過多種途徑,教育貧困生和學困生
1、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讓貧困、學困生生走出家庭貧困的陰影
貧困生和學困生的家庭都有特殊情況,有的是父母長年患病,無經濟來源;有的是單親家庭,勞力欠缺,有的甚至是孤兒。他們往往會缺少家庭的關愛,生活中,學習上偶爾會有自卑心理。因此我校老師們從情感上真正地貼近他們,經常與他們交流,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有的放矢地化解他們心中的困惑,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動力,使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不斷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自立自強;讓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貧困是暫時的,是可以改變的,進而激發他們的進取心,使得這些學生能在學校健康成長。
2、生活上給予幫助,解決貧困生的后顧之憂
貧困生平時的生活費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滿足他們最低的生活需要,學校黨員教師為這些孩子們捐物、買課外書籍、買作業本、筆等學習用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讓他們不因為缺少學習用品而落下成績,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3、在學習上進行幫扶,幫助學困生提高成績
黨員教師利用休息時間為學困生補講課堂中學生們沒
掌握的知識,不斷溫習學過的知識,讓他們不落下學習上的任何環節。并培養他們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
教育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使他們學會學習。
在今后的工作中依安縣第二中學仍要將幫扶貧困生、學困生工作一直堅持下去,將群眾路線開展的扎實有效。
【孤兒學生幫扶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校孤兒幫扶總結11-25
學生幫扶工作總結07-09
學生幫扶工作總結10-14
幫扶學生工作總結02-23
學校幫扶學生工作總結11-25
【精】學生幫扶工作總結05-25
【熱】學生幫扶工作總結04-26
學生幫扶工作總結【精】04-18
幫扶學生工作總結范文09-08
幫扶單位幫扶工作總結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