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基層治理工作匯報
我是**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自2015年11月成立社區和小組議事會至今,嚴格執行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相關政策。同時我也擔任社區議事會的召集和主持工作。并認真遵守召集人的工作職責,認真履行召集人的義務。
社區始終把構建新型村級治理機制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城鄉統籌的重要保障,堅持黨組織領導、依法辦事、直接民主有機結合,探索建立社區黨組織堅強領導、基層群眾依法自治充分發揮作用的多元化新型村級治理機制。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 農村新型村級治理機制建立、運行概況
為了更好地加強基層治理,推進民主管理,在新型村級基層治理過程中,認真抓好村民議事會的組建和運行,較好地解決了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了村級民主化管理。
在2015年底社區就通過選舉成立了小組議事會、村議事會和監事會。在2015年時,認真按照上級下發的文件,嚴格按照選舉辦法,重新選舉小組議事會成員、村議事會成員和居務監督小組成員。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村組議事會成員工作職責》、《民主居務監督小組工作職責》、《村議事會民主監事會管理制度》和《民主議事規則》等。同時為了加強內部管
理,讓議事會成員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職責特制定了社區議事會成員聯系卡。議事會成員的職責是:主動問事、聽民說事、積極議事、協助辦事、定期評事、監督查事。
平時我都要求我們小組議事會成員:遇事要與群眾商量、請群眾參與、決議向群眾宣傳、決議向群眾宣傳、工作讓群眾監督、功過由群眾評價。
小組議事會有67人,村議事會25人、居務監督小組3人。 其中黨員占40%。村組干部30%。議事會會議每季度原則上不少于一次,每季度例會明確時間、地點,提前告知村民,每次例會都邀請5名黨員同志和5名群眾旁聽,并接受鎮干部抽查監督。同時建立健全了居民代表、議事會成員包戶聯系居民制度。各小組議事會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健全制度,強化了內部管理,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社區通過采取入戶征求意見“一戶一表”、召開村民大會、開壩壩會、張貼年畫、發宣傳資料、村務公開欄、黑板報、聯系卡等方式開展宣傳。
二、 議事會、監事會主要模式
(一)村民議事會選舉的主要方式。
召開全體社員大會,采用“一戶一票”的方式,從村民中,通過海選,直接選出小組議事會成員。
小組議事會成員選舉完畢后,再從小組議事會成員選舉出村議事會成員和監事會成員。
(二)人員構成
村兩委成員不直接作為議事會成員,而是與其他村民或村民代表一樣,通過直接選舉的方式進入村民議事會。黨員占議事會成員的比例為40%。黨員在議事會中達到了一定比例,說明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三)議事方式
我們社區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議事方式。先逐戶征求群眾意見并發放“一戶一表”,由各小組收集歸納整理后梳理匯總,然后向村議事會正式提交討論,通過后再交由居民代表票決審定。另外種方式是: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項,由村議事會(村民代表)根據授權范圍由小組議事會討論決定,同時議題也可由居民-聯名提出,再交由黨組織負責審核議題,并向村民公示,由居民代表票決審定,通過后交村委員會執行。
(四)議定事項的決定方式
村議事會采取是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即議事會應到人數超過五分之四后應到人數90%以上通過,形成決定。
決定后提交居民代表審定。采取票決的方式。
三、新型基層治理工作發展方向的轉變
同時我個人認為社區議事會是在黨組織領導下新型的基層治理機制,不僅鞏固了黨在農村的領導核心地位,而且改變了以管理為主的工作模式,對群眾切合實際或合理的需求,組織和發動群眾討論、科學決策,充分實現了群眾的事情自己決
策、自己討論、自己作主,真正實現了由“代民作主”向“讓民 作主”的轉變。
**社區兩委始終把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市化建設、服務于群眾、服務好群眾為工作重心,群眾需要辦的事和群眾急需辦的事為重點。這也是我們社區連續6年成為東升街道“優秀社區”的重要原因。在今后的日子讓老百姓共享改革成果,深深感受到黨和各級政府的溫暖。讓他們自覺投入到建設空港田園大城市的洪流中來,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社區基層治理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基層治理培訓總結11-23
基層社會治理培訓總結11-26
基層治理工作方案11-25
社區治理的工作方案12-02
社區隱患排查治理制度08-07
社區婦聯工作匯報08-05
社區調解工作匯報11-25
精選社區矯正工作匯報11-25
學校綜合治理工作匯報08-03
社區治理工作方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