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經濟工作匯報(精選17篇)
在各領域中,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進行匯報,匯報是將某個項目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結果向領導進行匯報,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完成匯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區經濟工作匯報,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社區經濟工作匯報 篇1
XX社區位于徐州市的西北部,北靠九里山,南依故黃河,西與泉山區接壤、東與沈苑社區相連。社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一、基本情況
我社區是一個集商貿、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經濟發展圈,黃河南路西街商貿城占地60畝,建筑面積36800平方米,已被區政府定為鼓樓區第六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社區共有居民1260戶,總人口3781人,分為兩個居民小組,其中,涉農家庭582戶,涉農人口948人。社區黨委下設5個黨支部,共計黨員134名。社區經濟建設以第三產業為主,擁有固定資產1.06億元,可出租的門面房、廠房和場地5萬余平方米,年收取租金600余萬元,年人均收入 1.2萬元。10年、11年村隊總收入分別是885.03萬元和1102.27萬元,支出分別是369.46萬元和472.12萬元,收益分別是488.57和630.15,福利費用分別是692.08萬元和462.1萬元,人均收入1.2萬元。
二、“三資”管理
1、近年,我們按照上級有關部門要求,以實現備案查詢微機化、業務操作程序化、提示警示超前化、限制制約約定化、終端監控網絡化為目標,開展社區“三資”管理工作。集體三資臺賬資料齊全,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進一步規范。構建社區 三資組織網絡。一是成立社區“三資”管理領導小組。由社區黨委書記任組長,社區主任任副組長,經管站、村民代表為領導成員。具體業務由社區經管站負責,負責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指導、監督社區“三資”管理工作。二是成立“三資”監督小組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下屬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民主理財監督小組,監督村日常“三資”管理工作。明確工作原則:一是堅持“四權”不變原則。即“三資”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審批權不變,仍歸村級所有,二是堅持民主管理原則。三是堅持簡單、實用、有效原則。四是堅持配套推進原則。五是堅持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原則。“三資”管理的著眼點是加強監管,規范村干部行為,落腳點在于提高“三資”運作效率,增加村集體經濟實力。統一“三資”范圍 ,摸清“三資”底數,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強化監管功能。
2、集體土地房產出租,嚴格按照徐鼓政辦(2011)13號文件精神《鼓樓區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出租管理暫行辦法》,嚴格按照出租程序,進行招租、出租,按照區政府統一的合同制式鑒定合同。加強合同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社區資產管理;
3、財務公開符合“三定四化”要求,一是深入開展村級財務規范化管理創建活動,在管理中促規范,在規范中增效益。建立健全村級財務收支預決算、開支審批、現金管理、票據管理制度,控制村級非生產性開支總量。同時,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會計核算水平。二是規范財務公開。按照財務公開內容、形式、程序、時間、地點“五規范”的要求,完善民主管理。凡是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和關注的財務事項,都要堅持全面公開、逐項公布,保障村民的知情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三是強化集體經濟組織民主理財、財務公開,每月按時開展民主理財,對每月財務收支狀況,進行公示,進一步規范民主理財工作。四是加強對村干部離任審計、任期審計,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從根本上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重發展、輕管理”等問題。同時,要嚴格執行“三資”臺賬等級制度,實行動態管理,對“三資”變動情況及時做好財務調整,保證賬賬相符、賬物一致。
三、活動陣地與信息網絡建設
社區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按照上級的要求,投資10幾萬元,建立了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會議室等,購買了電腦、空調等設備,對辦公條件進行了改善,現已具備“七室兩市一場”的條件,逐步完善為民服務體系,使社區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務。具有先進的信息網絡,社區達到了新三通。
四、社區居民福利
1、社區現有270余名集體退休人員,每月領取450—600元的退休金和一次性領取6000元保障金;年滿18周歲以上的涉農居民每人每月領取180元生活補助金,并享受中秋和春節的福利待遇。
2、解決涉農居民就醫和子女入學問題:全體涉農居民和獨生子女免費辦理了城鎮醫療保險,對考上重點高中、大學的給予500—1000元的獎勵。
3、社區每年拿出280余萬元,為村民辦理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村民按戶用上了液化氣。
4、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社區有
【社區經濟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社區精選工作匯報11-25
村級經濟工作匯報11-24
社區應急工作匯報11-25
社區殘聯工作匯報11-25
社區近期工作匯報11-25
社區防汛工作匯報11-25
社區穩定工作匯報11-25
社區調解工作匯報11-25
精選社區矯正工作匯報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