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幫扶共建工作總結
參與幫扶共建、履行社會責任工作總結 為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校開展了“幫扶共建”活動,盡到了履行社會責任的義務。現將一年來的幫扶共建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了組織領導,建立結對幫扶機構。
成立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馬文華
副組長:陳 爽
成 員:中層領導
幫扶對象:大洼中學、伯都中學、伯都鄉福利院 二、幫扶形式多樣化。體現“物質與精神相結合”。
1、與大洼中學、伯都中學聯誼,開展了聽課、評課、讀書匯報活動。
3、2012年我校馬校長、劉校長組織實驗中學學生開展敬老愛老幫老助老實踐活動4次,在活動中全面提升了學生的道德素質。 3月初,學校領導、部分教師和學生到伯都鄉福利院,慰問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情況和需求。
7月5日上午學校舉辦“敬老愛老幫老助老實踐活動”。近100位師生共同前往伯都鄉福利院。一進福利院學生們就忙碌起來,打掃室內外衛生,擦拭玻璃,整理床鋪,噓寒問暖,與老人攀談嘮家常,給老人們帶來“家”的溫暖和“天倫之樂”。學生們又為老人奉上了精心準備的文藝節目,歌曲《父親》《母親》,唱出了兒女對父親的愛,課本劇《白毛女》,把演出推向高-潮。此次實踐活動我校師生為老人捐款5萬余元,主要用于房間布置,運動場建設,為老人健康快樂打造良好環境。
10月18日,在實驗中學舉辦了寧江區實驗、伯都、大洼三校聯誼暨慰問演出活動,學校把伯都鄉福利院的老人們請到了實驗中學,觀看了精彩的演出,并贈送給每位老人一臺收音機。 10月23日,重陽節,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為伯都鄉福利院的老人們送去了愛心床單和被罩,關愛老人的生活,為老人送去了溫暖。
三、加強了思想教育向幫扶學校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市場經濟知識和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引導他們轉變觀念,正確認識區委、區政府發展思路,增強擺脫貧困的信心和勇氣。
四、加強了示范,注重實效。要突出幫扶工作示范點、示范戶,努力擴大幫扶工作的輻射示范帶動效應。要突出幫扶工作實效,按照幫扶工作的規劃,先易后難,整體推進,讓困難群體感受到了幫扶工作的實效。
通過交流活動,展示三所學校創新的教育形式 ,包括課本劇、軍樂隊、歌唱、器樂等,從藝術教育的角度進行交流,充分體現實驗中學生本教育的理念及三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成果,通過交流,提升三所學校的辦學理念,使三校教育教學再上新臺階。
學校幫扶共建工作總結 [篇2]
“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是促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方式之一。這項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加強學校間的聯系和交流,有利于學校之間相互取長補短,特別是對于教育教學、教研教改工作的推進,起到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幾年來,我校與黃塘中心小學、紫山中心小學、洛陽中心小學、洛陽云埭小學、紫山壩下小學等學校開展幫扶結對子活動。領導班子對于“手拉手”結對幫扶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認真制定活動計劃,責任到人,力求做到“四個結合”,即把“幫扶工作”與“學校發展”結合起來,把“幫扶工作”與“教學教研工作”結合起來,把“幫扶工作”與“教師發展”結合起來,把“幫扶工作”與“學生成長”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辦學效益,借助“手拉手”這個平臺來深化教育科研工作,提升教師隊伍水平,從而促進學校更好、更快地發展。
一、高度重視,確保落實
我校十分重視“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成立了專門的領導機構,以校長為首的校級領導班子對“手拉手”活動有著深刻的認識,一致認為: “手拉手”活動是我校加強城鄉交流,發揮示范輻射作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絕佳機會。學校樹立了“借牽手東風,促共同發展”的指導思想,以“快節奏、重實效、抓落實”的作風投入其中。每年度都召開專門會議安排部署,側重從學校管理、教學資源、教師資源、學生資源等方面傾斜,并落實責任,并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將“手拉手”作為學校重點工作予以落實,從而保證“手拉手”幫扶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送教下鄉,相互促進
幾年來,我校持續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每學年都選派優秀教師送課下鄉,目前,已有**、**、**、**、**等10多位老師參加這項活動,加強了城鄉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教學研討活動中,學校把握難得的機會,使其成為結對雙方學校交流與展示的平臺。學校還邀請了幫扶學校的年輕教師到我校學習交流,并把他們的一些教學模式和教學特色在我校進行匯報展示。活動期間,受援學校的年輕教師得到了我校骨干教師的精心指點,實現教學相長,共同促進。
《學校幫扶共建工作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我校還根據實際情況,派出**、**、**、**、**、**、等多位優秀的教師到**中心小學、**小學、**小學等學校支教。幾位老師支教期間,不但積極承擔教學任務,克服困難,堅持一線的教學工作,補充了農村小學師資力量的不足;還根據學校需要,還為結對學校教師開設公開課或講座,并承擔了對該校青年教師的指導培養,受到了結對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好評,促進了學校間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
三、校本教研,取長補短
在“城鄉手拉手”活動中,我校還邀請共建校教師加入我校的QQ群組網上教研,為雙方校教師就同一話題全員展開研討提供了可能,建立了學科專業教研組合作研討制度。雙方學校定期開展了集體備課活動,使兩校教師獲得了更多的資源與信息,達成了資源共享,為兩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共建雙方學校還開展“同課異構”活動,結對學校的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師,與我校教師就同一節課或同一單元內容進行集體備課,兩校教師就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相互交換了意見,并相互交流本學科的教學方法。活動氣氛熱烈,坦誠交流,兩校教師既相互學習,又加深了彼此的友誼。
四、開放課堂,真誠互動
我校多次以“泉州市課改基地校惠安實小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和“惠安實小創造教育研討會”為契機,邀請結對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到我校參觀交流,活動后大家進行了真誠的互動交流,共同參與聽評課及教學研討交流,充分感受新課改的氛圍,共同聽取專家的講座與點評,讓教師在參加教研的同時接受新課程改革的培訓。通過開展的說課、聽課、評課和示范課的活動,現場指導教師的課堂展示,課后認真的評課,相互的交流談論,兩校老師都受益匪淺,達到了共同成長的目的,實現優勢互補,讓優質資源得以共享。
五、定期交流,增進友誼
為了能讓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可持續發展,針對學校管理的實際問題,兩校行政人員定期召開座談會,本著“資源共享觀、效能最大觀、和諧發展觀、優質均衡觀”,以零距離互動的方式,以“大校帶小校,強校帶弱校”的管理模式,針對常規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等方面進行探討交流,建立互動交流平臺,利用名師教育資源,構建新型學習型組織,豐富校園文化建設,不斷發揮優質資源的輻射作用,努力促成資源效益的最大化。在兩校多次
召開座談會,雙方領導就支教工作,學校管理工作、教育改革工作交換了意見。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增進了校與校之間的友誼,促進共同發展。
六、下階段活動構想:
1、“手拉手”活動要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要把工作的范圍擴大、拓展,要融入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去,教師培訓、教育科研、教學研究、教學管理等等都要關注。
2、活動重在“心連心”。“手拉手”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們從課堂教學、班級管理、主題班隊會、綜合實踐活動等各項領域都得到了鍛煉、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掌握了許多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技能與方法。只有“心連心”,才能增進兩校教師間的友誼,同伴互助,由零距離接觸發展到各種方式的交流,拓寬“拉手”的范圍與視野。
3、加強教育科研交流。要進一步加強資源(優秀教案、課件、科研成果等)共享,繼續通過教育科研,促進教師成長。雙方學校要針對新課程背景下學校教育教學的熱點和難點,共同確定研究課題,開展學科課堂教學策略研究,在合作研究中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水平。
3、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生互動交流活動。讓城里孩子走進鄉村孩子的家,真正體會自己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增加城里孩子的挫折教育,學會鄉村孩子的吃苦耐勞、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并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幸福的生活是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而不是躺在父母的“溫床”上“坐享其成”。
4、要重視積累資料,要重視案例。我們開展活動的資料要積累下來,不僅要有紙質的,也要有數字化的,要積極總結我們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努力尋找規律,以達到更好地效果。
總之,在“手拉手”活動中,我們付出了精力,收獲了友誼,共享了資源,體驗了成長的歡樂。今后,我們將不斷拓寬思路,創新方法,和結對幫扶學校一如既往地交流互促,攜手前行!
【學校幫扶共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校參與幫扶共建活動總結11-25
幫扶共建活動工作總結12-13
幫扶共建的活動工作總結(精選19篇)07-20
工會幫扶共建工作總結(通用7篇)12-14
幫扶共建活動工作總結(通用17篇)04-28
學校幫扶工作總結09-17
學校幫扶工作總結優選12-06
城鄉學校幫扶工作總結11-25
學校幫扶學生工作總結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