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鎮畜牧業工作匯報
根據中共會理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縣建設的意見》、《關于實施雙百萬只“會理黑山羊”發展規劃的意見》3、4號文件的總體要求,新發鎮黨委、政府 為全面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切實把我鎮的畜牧產業做強大,抓住機遇,趁勢而上,把我鎮畜牧產業發展的工作提上了重要議程,現就我鎮近年來畜牧業發展情況及所作工作做如下匯報:
一:全鎮畜牧業發展概況 畜牧業生產發展態勢良好。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培訓、統一飼養技術、統一疫病防疫”的要求,緊緊圍繞“牧業增產、農戶增收”的主題,堅持縣委、政府提出的“強豬、壯牛、攻羊、大力發展小家禽”的發展思路;發展生豬產業,主攻質量,大力發展黑山羊,積極發展小家禽,數質并舉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規模養殖。上半年,生豬存欄30263頭,其中:能繁母豬2916頭,大牲畜存欄3559頭(匹),羊存欄18642只,家禽存欄95388羽。半年來出欄肉豬15000余頭,肉牛400余頭,肉羊4000余只,家禽36000余只,上半年畜牧產值達4500萬元,完成了全年產值的41.4%。
二:小區建設情況 自2011年中共會理縣委、政府
出臺3、4號文件以來,我鎮全面貫徹落實文件精神,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宣傳、鼓勵農戶發展畜牧產業,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揮區位優勢,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建設一批示范村,形成畜產品集中產區,實現“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以點帶面,輻射全鎮,帶動我鎮畜牧產業的發展。
(一): 全鎮共建成大箐、樂寨、河心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3個,標準化養殖場65個,小箐羊園區1個,養殖場戶數11戶,存欄能繁母豬651頭,建筑面積18623平方米,年增加出欄量15000頭左右,年增產值2000萬左右。共建成大箐村標準化養豬場25戶 ,樂寨村20個、河心村20個,河心村“建華生豬養殖場”被評為“標準化生豬養殖示范場”。大箐村注冊申請“瑞兵養豬專業合作社”一個,同時被評為“省級生豬示范園區”。大箐村的養豬業已走在了全鄉的前列,品種改良、養殖技術、人工種草養畜都有新的提高,全面開創了我鄉畜牧業發展的新局面,蓬勃發展的大箐養豬業對全鄉畜牧業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以點帶面,為我鄉畜牧業的發展將更上一個新臺階作出巨大貢獻。
會理黑山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的建設也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得到了大力發展,現已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1個,其中羊小區1個,標準化半舍飼羊場的建成,將改變以前羊舍低矮、潮濕、黑暗和純自然放牧的傳統養殖方式,加快我鄉黑山羊養殖業的步伐。
三:動物防疫完成情況:新發鄉的動物免疫農戶數3729戶;豬存欄:30263頭,“w”病、豬瘟、豬藍耳病應防:28699頭,實防:28699頭;羊存欄:18642只,“w”病實防17930只。牛存欄:3559頭,“w”病實防3230頭。家禽存欄:95388只,實防:95388,羽,防疫密度均為100%。犬的狂犬病防疫注射897只,均達到法定密度要求。
四:人工牧草種植情況 新發鄉2012年的人工種草工作緊緊圍繞穩定草地面積,增加牧草總量,提高牧草質量而開展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種植光葉紫花苕800畝,多年生牧草800畝,多年生牧草保留1100畝,已全面完成縣政府、縣畜牧局下達的目標任務。
五:發展優勢
1:規模適中的標準化生豬規模養殖場已成為我鄉生豬養殖的發展格局,適宜大力推廣。
2:我鎮自然草原資源豐富,適宜大力發展草食動物,為會理黑山羊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3:土地資源較為豐富,適宜推廣人工優質牧草的種植,緩解草原載畜負荷,保護草原生態,有力補充畜禽青飼料的來源不足。
六:存在的問題
1:新發鄉是一個人口眾多,地理環境較為復雜、氣候多樣化的區域,群眾的思想、文化、素質參差不齊,部分群
眾對動物防疫工作認識不到位,對可追溯性標識管理意識較差,對于給牲畜戴標極其反對,造成防疫工作時有受阻現象的發生。
2:規模養殖戶在修建養殖場時資金消耗過大,造成后期周轉資金困難,在生產過程中導致發展緩慢,需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
七、今后工作打算
繼續發揚工作中實干、苦干、求真務實的優點、克服缺點,加強領導、加強宣傳;加強對畜牧獸醫人員的技術、技能培訓。使新發鄉的畜牧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新發鎮人民政府
二0一三年十月二十日
鄉鎮畜牧業工作匯報 [篇2]
大堰鎮人民政府:
為認真貫徹落實江油市農業生態環境治理文件及會議精神,我站按照鎮人民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開展了養殖業生態環境治理具體工作,現將我站養殖業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匯報如下:
《鄉鎮畜牧業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一、認真組織,落實責任。
我站結合工作實際情況,由站負責人帶頭聯系進駐村組開展相關工作,安排落實每位職工到各責任村組,齊心協力抓好養殖業治理工作。按養殖業生態環境治理工作要求,實行下村職工掛鉤包村的工作機制,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制,切實抓好養殖業生態環境治理工作。
二、調查摸底,規范操作。
根據鎮政府的統一部署,我站職工深入轄區內各村組進行摸底調查了全鎮養殖情況。目前,全鎮畜禽養殖戶2765家,其中畜禽養殖大戶167戶。全鎮生豬存欄10481頭,能繁母豬存欄1673頭, 存欄5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21戶;存欄牛羊1537頭,其中存欄肉牛羊10頭以上養殖戶19戶;存欄家禽175691只;存欄肉兔39137只。為保證工作落實到位,我站安排駐村職工及時指導養殖戶做好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工作,對新建畜禽圈舍大戶要求必須配備糞污處理陽光發酵大棚、沼氣池、沼液池,經過發酵處理后的糞污及時還田灌溉農
作物,確保養殖業環境治理有序進行。
三、以點帶面,分步實施。
按照鎮政府的安排部署,2015年,我站認真落實養殖業環境治理工作,經過對養殖戶的相關技術指導和勸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已規范建設養殖大戶畜禽圈舍和糞污處理設施127戶,新建畜禽干糞發酵大棚約2700平方米;沼氣池171座約1800立方米;沼液池4200立方米。全鎮127戶畜禽標準養殖場已基本達到養殖業生態環境污染治理要求。
四、存在問題:
1、散養戶配合意識不強。我鎮養殖戶規模普遍較小,點多面廣,資金不足,加上近幾年養殖業行情低迷,養殖戶不舍得投入,思想意識淡薄,影響農業生態環境治理進度。
2、散養戶生態治理達標有難度。農村散養戶要做到零排放,需配套建設陽光大棚、沼氣池、沼液池等設施,而散養戶在資金投入上不足,在養殖業環境污染治理上還存在一定地差距。
五、2015年養殖業生態環境污染治理工作計劃:
為更好地落實我鎮養殖業生態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特提出幾點建議:
1、建議盡早將大堰鎮制定出“養殖區、限養區、禁養區”范圍。
2、建議鎮政府盡快出臺規劃區內養殖業污染治理拆遷補償新標準,以加快養殖場拆遷力度。對規劃區外的養殖場拆遷標準可參照規劃區內執行。
3、建議上級職能部門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對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養殖場要及時立案查處。
4、建議加大執法力度,由鎮政府統一組建一支專門的農業污染治理執法隊伍,從重從快處理違法搶(擴)建養殖場行為,發現一起堅決拆遷一起,絕不手軟,毫不留情。
江油市大堰畜牧獸醫站 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日
鄉鎮畜牧業工作匯報 [篇3]
根據會議安排,現在我就瓜州縣近期農牧業重點工作做一下匯報:
一、相關重點工作落實情況
(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積極推進現代農業進程。堅持蜜瓜、中藥材、果蔬、草食畜四大特色產業的主導地位不動搖,積極引導農戶發展特色高效農業。2015年落實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2萬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10.9萬畝,經濟作物面積51.1萬畝。以蜜瓜、中藥材、果蔬為主的特色產業面積達到40萬畝;設施農業現已落實日光溫室500畝,塑料大棚2200畝;已落實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21個,暖棚圈舍3000個,對已建成的40個養殖場(小區)實行“精養改良、繁育增效”達標創建工程;落實人工種草面積5.7萬畝。
(二)草食畜牧業和設施蔬菜產業貸款有序推進。根據縣政府常務會議要求,我縣在瓜州電視臺圖文頻道、瓜州在線等網站、各鄉鎮廣泛播放、宣傳,督促各鄉(鎮)指定專人對各村、組、農戶進行政策宣傳和講解,做到了家喻戶曉,農戶貸款積極性空前高漲。我局及時與財政、信用社對接,確定了放貸程序和審核標準,嚴格按照放貸
程序和審核標準,逐級進行審核推薦,并召開了全縣草食畜牧業和設施蔬菜產業貼息貸款發放工作推進會,對各鄉鎮草食畜牧業和設施蔬菜產業貼息貸款具體經辦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督促各相關單位按時限要求落實工作,對工作進展情況定期進行通報。在資格審查環節中,我局組織相關人員對申請貸款農戶、專業合作社、大場大戶、養殖小區進行了實地查看、座談了解、征求意見等工作,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措施實、信息靈。在具體業務辦理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效促進了全縣草食畜牧業和設施蔬菜產業貸款貼息工作快速推進。至目前,通過鄉鎮推薦,縣農牧局、財政局審核,共有3852戶畜牧養殖和設施蔬菜農戶申請貸款,申請金額83606萬元,經辦銀行審核(瓜州縣農村信用聯社)發放貸款農戶2027戶,發放貸款金額25000萬元。其中:確定重點扶持合作社(養殖小區、大場大戶)5個,發放貸款590萬元。
(三)土地流轉工作進展有序。今年以來,我縣依照“農民自愿,政府引導,積極扶持,規范管理”的原則,積極創新土地流轉模式,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合理、有序流轉,不斷提高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為壯大全縣特色農業規模,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止目前,全縣通過轉包、租賃、轉讓、入股等形式,新增土地流轉面積近萬畝。通過近半個月的調查摸底,全縣8個農村鄉鎮由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參與經營,逐步建成10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
示范點15個,其中:100-500畝的土地規模經營示范點8個,500-1000畝的土地規模經營示范點4個,1000畝以上的土地規模經營示范點3個。新增土地流轉面積預計可達到9745畝,累計土地流轉面積達到7.1萬畝。
(四)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穩步推進。按照省市相關要求,我縣確定在河東鄉和廣至鄉先行開展土地確權試點工作,初步確定在河東鄉五道溝村、六道溝村和廣至鄉卓尼村、卓園村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總耕地面積24666畝。目前,申請經費的報告通過縣棠委會討論通過,預算81萬元,已經列入農業產業專項資金進行撥付。并成立領導組織機構,制定出臺《瓜州縣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方案》。現在,正在根據工作要求,開展以下三項工作:一是迅速展開宣傳。通過電視、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方式,大力宣傳確權頒證工作的重要意義,讓廣大農民支持、配合確權頒證登記工作;二是聯合縣采購辦對技術實施單位進行招標;三是根據河東、廣至兩個鄉鎮土地承包現狀和試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抓緊制定瓜州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實施細則。
(五)農業融資平臺建設工作全面啟動。農業融資平臺建設我縣按照省市要求現已全面啟動,目前已確定專人,通過調研及相關部門會商,正在編制農業擔保公司籌建方案。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靠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將緊緊圍繞我縣重點產業任務,加大與各鄉鎮的溝通協調力度,進一步增強相互配合、齊抓共管抓工作落實的力度,針對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明確落實計劃和責任分工,盡快組織機關干部和技術人員深入鄉鎮、村組進行現場培訓和指導。同時,不斷加大對各鄉鎮的督查力度,準確掌握重點工作任務的進展情況。
2.抓好園區建設,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配合督促各鄉鎮在抓好原有示范園區鞏固提升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基地規模,提升建設檔次和技術裝備水平。重點推廣一批在產業發展中引導和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能人大戶,大力營造“三農”服務創業、創新、創優的濃厚氛圍。
3.加強服務指導,推動重點產業有序發展。
結合教育實踐活動,強化為農服務意識,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沉下身子蹲點指導,包培訓、包服務、包質量、包效益,完善工作機制,豐富服務手段,提升服務成效,強化為農技術指導服務。
【鄉鎮畜牧業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鄉鎮畜牧業的工作總結07-22
鄉鎮畜牧業工作總結10-23
鄉鎮環保工作匯報03-10
鄉鎮農經工作匯報03-25
鄉鎮季度工作匯報06-14
鄉鎮工作匯報材料06-14
鄉鎮階段工作匯報06-14
鄉鎮僑情工作匯報07-18
鄉鎮半年工作匯報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