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三資工作匯報
根據上級關于開展村務公開及農村“三資”監管工作的要求,XX鎮委、鎮政府把落實村務公開和“三資”管理工作作為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鞏固發展穩定大局的關鍵措施來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整體工作部署,我鎮緊密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健全管理機制、理順工作程序、強化監督職能、積極創新工作思路,使我鎮村務公開及“三資”監管工作得到順利推進,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村務公開工作情況
為確保村務公開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真正取得實效,我鎮從強化領導、明確責任入手,成立了以鎮長XX為組長,鎮委委員、紀委書記XXX、鎮人大專職副主席XXX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鎮15個村委會的村務公開工作。同時各村委會也分別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有效確保了村務公開健康有效推進。
在開展村務公開工作中,我鎮著重做好以下四方面:一是形式多樣化。全鎮15個村委會全部建立了標準的公開欄,設立意見收集箱,公布了咨詢電話,方便群眾咨詢和進行監督。在利用固定公開欄進行公開的同時,各村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廣播、戶代表會議、村組會議等多種方式予以公開,做到形式靈活、注重實效。
二是內容全面化。凡涉及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重要事項,如村委會的各項收入、各項重大開支支出、干部補貼、辦公費用等,都進行分門別類地逐項公開。同時,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村民比較關注的事項,如土地補償費、宅基地審批、集體資產租賣、工程項目建設等全部向村民公開,做到應公開、盡公開。三是公開時效化。堅持實行每月公開一次,重點公開村級財務收支情況,對鎮內、村內發生的重大事項及熱點事情,做到隨時發生隨時公開,注重公開的時效性。四是管理規范化。對于村務公開內容,須經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審核后才能在公開欄中進行公開。同時為加強公開資料的規范化管理,所有公開資料均為一式兩份,鎮村兩級分別存檔,以便隨時查看,做到公布內容有據可依、群眾質詢有案可查。
二、農村“三資”監管工作情況
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鎮全面加強對各村委會的“三資”監管工作,主要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深入摸底核查。按照上級要求,鎮農經站對全鎮15個村委會、188個村小組、16個聯隊轄下共219年經濟實體(其中經聯社15個、經濟合作社204個)的資金、資產、資源進行全面清查、登記、公示,核實債權、債務和資產、資源,摸清村級集體“三資”底數,做到底子清、情況明。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的使用和管理,建立農村 “三資”管理的長效機制,保障村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促進村集體經濟快速健康和諧發展。
通過清理,全鎮共核實債權114.9萬元,債務256.8萬元,核實資產6893萬元,資源7.815萬畝。
二是嚴格監督管理。嚴格執行資金管理制度、票據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審批制度,層層嚴格把關。特別是針對過去個別村委會存在資金收益管理不規范、收支不入賬、收取資金后私自保管挪用、長期不報賬等問題,我鎮農經審計站要求村集體必須每月按時報賬,嚴禁無據收款和使用外購收據收款。對于村集體發生的財務支出,要求各村委會必須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原始憑證,注明用途并有經手人和證明人簽字,報經村集體財務負責人審批簽字后由會計人員審核入賬,避免了擅自挪用資金等現象的發生。
三是創新交易機制。鎮成立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要求各村的公共資產、資源交易必須經過中心進行,使各項交易公平、公開、公正,保障了村集體和村民的利益,杜絕“暗箱交易”進行。
通過落實村務公開和“三資”監管工作,群眾的民主意識普遍得到增強,村務工作的透明程度得到提高,村干部廉潔自律意識得到強化,農村矛盾趨于緩解,干群關系得到改善,大部分村民從不了解到了解,從了解到理解,從理解到支持,村民之間、干群之間減少了因村務不透明引發的諸多矛盾,社會逐步穩定,干群關系逐漸融洽。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鎮的村務公開和“三資”監管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但距上級要求相比、與群眾的希望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個別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仍停留于形式,對履行理財職責積極性不高,導致監督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二是村民代表會議制度落實情況有待加強,表現為有些村村民代表往往外出經商,導致代表會議參加人數無法保證,影響了會議效果和權威性。
三是個別村仍存在違規發包現象,集體利益得不到保證。如個別村干部在發包時搞暗箱操作,不進行招、投標,不開“兩委”會,少數人說了算,或即使開了會,又擅自變更集體決定,私自延長合同承包期。
《鄉鎮三資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