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駐村幫扶隊工作匯報
杜蒙縣江灣鄉江灣村成立于1999年,是鄉政府駐地,由9個自然屯合并而成,現轄永豐、拉海、中心三個自然屯。該鄉有1個黨總支,下轄2個黨支部。有1541戶、5629人。其中,勞動力2910人,蒙古族1285人,滿族等137人。該村西臨嫩江,占地28萬畝、有耕地7.5萬畝、林地5.3萬畝、草原3萬畝、水面1.2萬畝。地貌分上崗和下崗兩部分,崗上部分土質貧瘠;崗下土質肥沃,以種植水稻為主。農民人均純收入2萬余元,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財收入極少。
一、深入學習方案,提高思想認識
第65駐村工作隊成立后,隊員迅速組織碰頭會,認真學習《關于開展駐村聯戶、結對幫扶工作的實施方案》,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通過學習充分認識到,開展駐村聯戶、結對幫扶工作是轉變干部作風、服務基層群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具體實踐,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干部職工開展扶貧工作的責任感、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后,隊員分向各自單位領導匯報,明確了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為拓寬幫扶領域,深化幫扶內容,提高幫扶效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和后勤保障。
二、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扶貧對象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要做好開展駐村聯戶、結對幫扶工作,就要深入一線,摸清村情民意。駐村工作隊成立伊始,迅速行動深入江灣鄉江灣村,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聽取當地村黨總支書記的介紹,認真了解村情、社情及產業發展情況,做到邊調查研究,邊宣傳黨的支農惠農政策,邊思考探索幫扶方案和措施,并根據走訪情況認真《調查手冊》,記好《工作日志》,并建立詳實臺賬。會上確定了4戶困難戶作為結對幫扶對象,了解到貧困戶貧困原因均為因病、因孩子上學花光錢財,并且缺少勞動力,缺乏致富能力,沒有門路和資金。
三、明確發展思路,制訂幫扶方案
在深入調研摸底、掌握村情民意、分析資源優勢的基礎上,駐村工作隊認真幫助貧困戶出主意,想辦法,一是幫助貧困村民增加收入,引導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和轉移農村勞動力,扶持家庭生活特別困難增加人均收入。二是開展有關現代思想觀念的宣傳教育,使貧困村民在接受新知識的同時不斷接受新的思想觀念。三是幫助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以制度規范村級組織管理,增強工作透明度,使村級組織各項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年前工作隊還將為貧困戶送去了生產發展資金共計6000元,以解燃眉之急。
下一步,駐村工作隊還要繼續深入農戶家中、田間地頭,真正把工作做好、做實,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駐村幫扶隊工作匯報 [篇2]
XX村位于XXX。全村分XX、XXX、XX等三個自然角落,土地總面積X畝,其中耕地面積X畝,林地X畝。全村現有X個村民小組,XX戶,XX人。現有村兩委成員X人,黨員X人。2015年,XX村被確定為市重點幫扶村。一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發展特色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心工作,立足該村實際,理清發展思路,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積極有效地推進整頓幫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一年來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幫扶工作計劃
駐村后,我們迅速深入X村的各個村落、群眾家中和田間地頭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召開村兩委會議、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座談會,拜訪村里的老干部、老黨員、老同志及部分在外工作的鄉賢,詳細了解了村情民意,既闡明駐村任職的目的任務,又爭取群眾支持。駐村以來,入戶走訪群眾X多人次,召開黨員群眾座談會X多人次。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認為X村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主要有利條件有:一區位優勢明顯。X村位于X,具備發展鄉村休閑游的基礎條件。二氣候條件獨特。該村地勢較高,平均海拔X米,夏季涼爽,雨量充沛且濕度大,具備發展高山特色農業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三傳統工藝聞名。該村有X的傳統工藝技術,所生產的上X米粉,適合糖尿病人食用,遠近聞名。四人文資源豐富。歷年來考
上大專院校以上X多人,其中博士后X人。同時,我們認為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農業產業結構較單一,農民整體素質不高,增收難度較大。二村財薄弱,財源少,收入不穩定,2015年村財收入僅2000元,主要來自生態公益林管護費。三新農村建設滯后,群眾生產生活環境較差。四村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不強,村兩委結構不盡合理,帶領群眾致富能力不強。
通過認真分析有利條件及主要問題,我們對原來初步制定的幫扶計劃,進行了認真的分析梳理和可行性論證,制定了《X村幫扶開發工作計劃(2015-2011年)》,分8大類共18個幫扶項目。
《駐村幫扶隊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認真履行職責,幫扶工作有序推進
《幫扶計劃》制定后,村兩委首先進行任務分工,并針對具體項目擬定實施方案。同時,按先易后難原則,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問題入手,狠抓工作落實,有序推進幫扶工作。
1、開展科技幫扶,發展特色農業。我們通過發揮掛鉤單位人才和科技優勢,立足當地自然氣候條件,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引導發展特色種養業,壯大了集體經濟,促進了農民增收。一是蔬菜基地建設。市科技局將我村列入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市農科所派出2名專業技術人員作為科技特派員,3年內定期進行高山反季節蔬菜栽培技術指導及技術研究。2015年秋季中稻收割后,發動村民冬閑田種植芥菜、甘藍等蔬菜品種100多畝。申報的市重點科技項目“X高山蔬菜優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項目,市科技局已批準立項并資助X萬元經費,縣科技局配套支持X萬元。現引進X個小西紅柿品種、X個甘藍品種、X個菜用甘薯品種進行試種試驗。X月上旬,市農科所還將在我村開展馬鈴薯夏繁示范。二是油茶林和名貴花卉苗木基地。村集體原有200畝油茶林(2015年
種植),2011年又新植150畝,我們邀請專家到村實地指導栽培管理,并將油茶林發包給群眾經營管理增加村財收入。引導村民擴大花卉苗木種植規模,主要種植茶花、桂花、羅漢松等特色花卉。三是淡水養殖基地。現有村民經營魚塘6畝養魚2萬尾,利用冬春修水利之機,投入7000元,幫助進行塘壩整修防滲,確保魚塘安全。四是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為培育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我村以發展傳統米粉(水粉)加工業作為幫扶工作突破口,引導群眾自籌資金50萬元,村集體以土地換算資金入股,建設X村米粉加工廠。現已完成廠房建設、場地硬化、設備購臵、包裝設計等,2015年底投入試產。此項目可安排本村富余勞力10多人(主要是駐村中老年人),既增加村民收入又增加村集體收入。
2、開展村容整治,建設宜居新村。針對村民居住條件較差,結合村容村貌整治,著手進行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一是新村建設。完成外洋長垅新村住宅小區規劃、施工圖紙平面圖設計,第一期建設6幢4200平方米,土地報批手續已按規定呈報上級有關部門調整、審批。現已完成征地工作、地面平整和施工道路建設,有兩戶已開工動建。二是舊村改造。原計劃在206線公路旁外洋村落進行村容整治、舊村改造,共需拆遷舊房7座。已完成小區規劃、圖紙設計、部分耕地調整。由于村民經濟狀況差,拆舊建新費用大,部分拆后無力重建,暫時無法統一實施,經征求村民意見,村委會研究決定此項工作在3至5年內分期逐步實施。三是開展環境綠化美化。做好產溪水源頭整治保護,開展家園清潔行動,建設垃圾坑5個,發放垃圾桶95個。發動群眾投勞360多工日,開展省道206線公路兩側房前屋后環境整治,并統一對其門前空地進行水泥硬化,面積2400多平方米,總投資近10萬元。開展衛生文明家庭評比活動,
鼓勵村民樹立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習慣,切實改善村民生活環境。
3、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一是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蓄水池2個,鋪設引水管3公里至各個村落,總投資12萬元。為加強管理,自來水承包給村民經營,水價每噸僅0.39元,目前全村90%接用自來水,大大改善群眾飲用水條件。二是修建水利設施。X防洪堤石砌護岸工程,于2015年7月開工,11月底竣工驗收,全長600米,總工程量近40萬元。發動村民投勞300多工日,對馬坑水圳進行清淤,已修復加固水源頭水壩、澆筑水泥渡槽3公里,投入資金近15萬元,解決了3個村民小組200多畝農田的灌溉,現全村所有耕地實現自流水灌溉。三是村部整修。投入7萬多元,進行屋面防水、地面鋪磚、水電改造、墻面粉刷、增設衛生間等,改善辦公條件;更新黨員活動室黨建牌匾,修繕衛生服務室和老人活動室,更新村務黨務公開欄、宣傳欄等。四是道路設施建設。X村有X宗教點,周圍有釣魚基地、油茶林基地、名貴花卉基地等項目,村委會計劃將這些項目整合發展鄉村游,增加村民收入。為此,投資15萬元,開通了X至X2公里鄉村游道路,路面鋪片石,為今后發展鄉村游創造了有利條件。X寺已出資12萬元,鋪設登山人行道5公里,建設森林人家、山頂休閑亭閣等。
4、發展社會事業,關心弱勢群體。一是建設村級文體中心。投入10萬元,在村部建設籃球場1個,并增設階梯看臺、球場燈光設備,安裝健身器材5套;更新充實農家書屋、棋牌室、閱覽室等,建設集文化、健身、娛樂、休閑等文體活動中心。投資3萬元,初步建成村公園。市農科所團支部贈送電腦 1臺,農業科技書籍X冊。二是關心弱勢群體。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對20XX年考上本科的6名學生,共發放獎勵金X元,對2名家庭困難學生給予了一定經濟
《駐村幫扶隊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資助。春節期間走訪慰問老黨員、老干部、五保戶、貧困戶26戶,并發放慰問金。在老年節,召開X歲以上老人座談會,發放紀念品,送去節日溫暖。
在抓緊推進幫扶項目的同時,我們積極與上級有關部門溝通聯系,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目前爭取各種資金X多萬元,其中到位捆-綁資金X萬元、水利建設(小農水項目)資金X多萬元、其它資金X萬元,另發動群眾集資50萬元。
三、夯實組織基礎,切實加強黨的建設
基層組織建設是駐村工作的首要任務。駐村伊始,正值全黨上下深入開展學習創先爭優活動及X縣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契機,大力開展創建“五個好”黨支部,切實加強村黨組織建設,黨員干部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和“雙帶”能力得到提高,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一是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認真制定創先爭優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確定以“五好五帶頭,X添新翼”為活動主題,落實公開承諾事項和領導點評,著力增強黨組織及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維護社會和諧的本領,扎實抓好幫扶項目建設。認真組織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轉變思想觀念。組織村兩委到X村、X鎮、X縣X村及X等地參觀學習新農村建設經驗,幫助他們開闊眼界、拓寬視野,增強責任感,形成“想創業、敢創業、創大業”的工作氛圍。二是加強村班子建設。認真學習推廣“168”農村黨建模式,認真開展村級班子“回頭看”活動,制定落實村級工作議事決策、直評村干部、民主監督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民主化軌道,為幫扶工作強化了組織保證。每月定期召開村兩委聯席會議,堅持實行民主集中制,堅持重大事宜班子成員共同商討制,為強村富民
作出貢獻。三是抓好后備干部選撥培養和黨員隊伍建設。一年來新培養村級后備干部X名,發展黨員X名,入黨積極分子X名。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及黨費收繳工作,建立流動黨員基礎臺帳,確定專人定期聯系,確保外出黨員離家不離黨。為X名流動黨員發放活動證,確保他們參與當地正常黨組織活動。四是開展黨建聯建聯創活動。駐村以后,經牽線搭橋,村黨支部與市農業局機關黨委、市農科所黨支部、X縣農業局黨總支、X鎮黨委組成黨建聯建聯創對子,定期與村兩委會座談交流,共同探討村黨組織建設和經濟發展規劃,開展科技咨詢和技術服務,上門探望慰問老黨員、生活困難群眾,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市農業局、市農科所已先后派出X多位二十多人次黨員專家到村現場調研,指導科學確定幫扶項目及發展生產。
四、加強學習鍛煉,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駐村是一次鍛煉,也是一種考驗,駐村后我堅持做到建設自我、完善自我。經過一年來的工作和實踐,基本掌握了農村的工作方法和方式,組織協調能力有一定提高。在學習方面,能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市、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自覺向省下派駐村優秀代表李彬同志學習,向鎮村領導學習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和藝術,向基層干部學習,向農民群眾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才干,提升自身的理論素質和領導能力。在廉潔自律方面,能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財務制度,將資金的使用情況及時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帶頭做到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帶頭嚴于律已,潔身自好,清白做事。在提高領導水平方面,堅持集體領導,凡事能做到群策群力、集體研究、集體決策,不獨攬大權,不駕凌于其他人上,遇事多溝
通,發揮其他人員的作用;遇有重大事情或突發事件,能第一時間向鎮黨、政領導和包片領導報告。
回顧一年來的駐村幫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增長了見識、提升了自我,但離各級領導的要求、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充分運用掛職鍛煉學到的知識和經驗與本職工作相結合,不斷加強學習,立足崗位,為“三農“工作多做貢獻;也會永遠記住曾經是X村的一員,繼續關心、關注X村的發展。
駐村幫扶隊工作匯報 [篇3]
本人自進入 村以來,就受到鄉黨委領導及村委會干部的關心,各級領導先后為本人解決了語言、生活不便等影響工作的諸多問題,為本人更快地適應駐地環境提供了極大地便利。近三個月的時間里,本人通過走訪村民、與村干部交流、參與村委會活動等方式,深入體驗了基層干部的生活,從中受益匪淺。駐村期間,本人以不忘關注村級事務,提升自身服務基層、處理事務的能力為宗旨,積極配合村干部工作,現將駐村期間各項工作匯報如下:
一、駐地基本情況:
村是一個偏遠的邊境村,有村民 戶,黨員 人。村民以發展種植業、畜牧業為主,自然條件優越,社會環境穩定,村主任有較強的號召力,在村民中的威信較高,村級兩委班子能多方籌措資金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行路難問題,并能在危急時刻恰當處理各類突發事件:洪水沖毀公路,能及時修補,減少了老百姓的財產損失,得到村民的廣泛認可。
二、開展工作情況:
1、詢問村務進展情況。對村“兩委”會議、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安排的各項工作,做到常詢常問,心中有數,并督促執行。
2、了解民情民意。把走訪群眾作為傾聽取意見、發現問題的好機會,時常主動與農戶進行交流,在田間地頭、村民農閑聚會點與大家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村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并有效地提升了自身與基層群眾溝通交流的能力。
3、巡查突發事件。每天進行維穩排查,與村干部加強信息溝通,發現苗頭,果斷處理。協助村干部做好應急處理工作。
4、認真填寫“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手冊。
5、用心記錄駐村民情日記,將每天工作的所見所思所感記錄下來,為日后工作積累寶貴的素材。
一是做好方針政策的“宣傳員”,動員工作單位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向基層黨員、村民群眾宣傳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自治區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以及張春賢書記來伊調研講話精神,讓基層群眾了解當前新疆發展的形勢及各族群眾能夠享受到的政策優勢,并以此作為村民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良好機遇。
二是做好農村經濟發展的“策劃員”,促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三是做好群眾生活的“服務員”,辦實事好事,全力解決難點熱點問題。著力解決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點熱點問題,尤其是重點解決目前“行路難”、“用水難”、“就學難”等問題。
四是做好基層組織建設的“督導員”,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和農村黨員隊伍建設,夯實戰斗基礎。緊緊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增強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和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幫助村委會完善村務公開、黨務公開、民主理財等各項制度。
三、幾點思考:
1、要加大對農村居民點的住房建設、道路改造和環境整治力度,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村黨支部應當在農閑時節,帶領村民改善居住區內的道路,凈化村容村貌,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2、村級兩委應當不斷加強村級文化陣地建設。發揮閱覽室、村級衛星接收裝置的作用,以先進的文化引領村民的精神世界,用健康向上的娛樂方式滿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關部門應當出資,幫助村民到村級經濟發展較成熟的地方取經。對村民進行養殖、種植技術的培訓,以提高村民的生產能力。
3、加強村務公開的力度,廣泛集中村民意見建議,提升村級管理民主、科學的廣泛性。
4、充分利用當地現有光熱、土壤、水等資源,保護當地特有的環境和物種,擴大產業發展途徑:開展綠色農家游;提升綠色經濟質量:在林果業的發展上下功夫,為村民增收服務,這方面大有可為。
【駐村幫扶隊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駐村幫扶工作匯報07-19
個人駐村幫扶工作匯報11-24
鄉鎮駐村幫扶工作匯報11-24
駐村 幫扶感謝信08-03
市駐村幫扶活動總結11-25
駐村幫扶感謝信11-24
駐村幫扶工作方案11-04
2016駐村工作匯報11-24
駐村主要工作匯報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