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脫貧工作匯報
尊敬的XXX,各位領導:
首先,我謹代表XX鎮,對各位領導蒞臨我鎮XX村檢查、指導表示熱烈歡迎!借此機會,現將我鎮XX村整村脫貧有關情況向XXX及各位領導作簡要匯報:
一、基本情況
XX村位于XX鎮東南部,下轄7個社,311戶1268人,面積22.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7739畝,耕地1552畝(田地701畝,高產穩產田300畝,人均0.3畝),土地851畝,森林覆蓋率達76%,全村常年居住人口1028人,其中建卡貧困戶166戶661人,低保戶52戶64人;201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4065元,為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5185元)的78%,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率16%,貧困人口全部解決溫飽問題。
二、2015年以來整村脫貧實施情況
根據XX村的實際情況,重點圍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農民素質提升等方面開展工作。
(一)四大脫貧產業基本成型
XX鎮XX村基本形成了以無公害蔬菜、方竹筍、肉兔、山地雞為主導的四大脫貧產業。
1、無公害蔬菜種植規模:2015年擴建蔬菜基地1000畝,種植規模達3500畝,新增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108戶,社員達到179戶(其中XX村142戶),創造產值275萬元,實現社員人均增收近萬 1
元。
2、方竹筍間伐規模:2015年間伐方竹筍5000多畝,新增間伐面積2500畝,實現人均增收500元;修建進山公路1.5公里;建設采筍管理房10余間;方竹筍基地主要覆蓋青柏、XX兩社,受益農戶50余戶,目前方竹筍基地尚有5000畝未間伐,預計全部間伐完成后,年產值可達80萬元以上。
3、肉兔養殖規模:2015年在XX村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的標準肉兔養殖場一個。目前已發展肉兔養殖戶6戶,引進種兔300只,由養殖大戶成小俊統一管理。該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在20萬元以上。
4、山地雞養殖規模:2015年發展山地雞養殖大戶20戶,目前,全村山地雞養殖戶達100余戶,山地雞出欄數預計在10000只以上,可實現年產值近20萬元。
(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XX村以公路和人行便道為主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整治和新修公路16.3公里,其中新修油茶公路1.5公里,整治維修青和公路14.5公里,硬化白羊坪學校公路0.3公里;硬化完成大田、柏樹、河水三個村民小組共3.5公里的人行便道;實施生態和扶貧移民搬遷7戶35人。
(三)加強技術培訓提升基本素質
全村共有“兩后生”20人,其中接受職業教育15人;全村共有青壯年勞動力460人,依托“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各項培訓計劃,以種養殖技術、務工技能、法律法規等培訓內容,針對青壯年勞動力開展培訓,共計8期290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5年以來,在整村脫貧工作中,XX鎮XX村投入170余萬元,創收275萬元,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市級脫貧標準比較,仍存在一些差距(附:XX村市級脫貧標準比較一覽表),針對存在的差距,XX村將繼續圍繞鞏固產業發展、改善民生兩個方面采取措施加強整村脫貧工作。
(一)繼續鞏固產業發展
1、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對無公害蔬菜基地、方竹筍基地等基地加強建設。
2、著力打造“三千型”農村專業合作社,即入社農戶上千戶,種植面積超千畝,專業合作社年產值超千萬元。
3、繼續開展產業發展、技術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工作,為產業發展提供人員保障。
4、全力抓好農戶產品的銷售服務工作,解決農戶生產的后顧之憂。
5、發展思路從基地生產原材料向產品深加工轉變,積極做好產業發展朝縱向發展的相關準備工作。
(二)著力改善民生
1、對無穩定增收來源的67戶貧困戶,結合實際,制訂相應的脫貧計劃,其中有勞力無技術的貧困戶有41戶,引導其參加技術培訓,發展產業,對無勞無技術的貧困戶有26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解決基本生活保障。
2、著力解決人畜飲水安全問題,全村常住人口1028人,近1/3的村民(350余人)存在距離水源太遠等飲水安全問題。
3、解決村民出行難的問題,硬化XX、油茶兩個村民小組人行便道7公里。
4、繼續實施生態和扶貧移民搬遷,改善貧困農民生村條件惡劣的情況。
四、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參照市級整村脫貧驗收標準,為了盡快實現XX村整村脫貧,目前,仍存在以下問題,急需區委、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幫助解決。
(一)產業培植和發展方面
1、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白羊坪蔬菜基地現已實現了公司+基地+農戶的標準化生產模式,2015年創收明顯,但仍存在公路不通,造成物資中轉成本高的問題;基地微耕機無行走便道,耗費大量的人力的問題;基地蓄水池欠缺,蔬菜生產用水不能夠保障的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初步預算新修公路2.5公里,新修田間微耕機行走便道3公里,整治蓄水池7口,改造中低產田206畝,共計需要74.6萬元。
《整村脫貧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2、鞏固支柱產業,實現貧困戶全覆蓋:為達到脫貧驗收標準中村支柱產業覆蓋所有貧困戶的要求,需要擴大支柱產業的覆蓋面,為調動社員參與到支柱產業的積極性,給予本村所有加入合作社的社員種子和肥料補助,種植面積2000畝,需補助資金11萬元;扶持山地雞養殖規模100只以上的養殖大戶50戶,需補助資金1.5萬元;扶持肉兔養殖規模50只以上的養殖大戶20戶,需補助資金0.25萬元,需補助資金共計12.75萬元。
3、蔬菜產業從原材料向深加工的發展:針對XX村種植蔬菜年產量達近5000噸,蔬菜數量龐大,為解決增產部分蔬菜的銷路,克服市場銷售方面的波動影響,將蔬菜原材料生產朝深加工生產的思路,
建設蔬菜初加工廠廠房及配套基礎設施需資金60萬元。
4、方竹筍基地建設問題:當前無采筍管理房間,采筍便道不通的情況,為鞏固方竹筍產業發展,有利方竹筍管理和森林防火,需要建需新建采筍管理房10間,新修采筍便道5公里,初步預算共計需要資金21.5萬元。
5、技術培訓方面問題:為強化技術技能,為產業發展提供人員保障,需要對村250名青壯年勞動力開展技術、技能培訓10期,需資金2萬元。
(二)改善民生方面
1、飲水安全問題:全村常住人口1028人,近1/3的村民仍然存在距離水源太遠等飲水安全問題,解決350余人的飲水安全需投入資金17.5萬元。
2、村民出行難問題:硬化XX、油茶兩個村民小組人行便道7公里,需資金28萬元。
3、全部解決住房和移民問題:全村257戶,應改造住房141戶,需資金705萬元;實施生態和扶貧移民搬遷15戶70人,需資金35萬元。
以上各項投入共需資金956.35萬元(所需資金不含在建工程已落實的資金),懇請區委、區府及相關部門給予考慮解決。
最后,再次對肖棠委、徐區長及各位領導蒞臨我鎮XX村檢查、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祝大家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附件:XX村市級脫貧標準比較一覽表
2015年4月20日
整村脫貧工作匯報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
XX是2011年我縣啟動的貧困村之一,近年來,XX村扶貧整村推進工作按照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要求,在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傾力支持下,立足實際,因地制宜,認真按照上級要求,嚴格對照整村脫貧 “七有四通三解決”的建設標準,針對項目,整合資金,切實發揮了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益。現將該村扶貧整村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村情
XX村地處板溪鎮與楠木鄉交界處,由原XX村、XX村和XX村3個村合并而成。該村共有7個組,現有總人口XX人,幅員面積XX平方公里,有耕地XXX畝,人均占有耕地XX畝。境內溝壑縱橫,地形復雜,因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基礎設施較差。多年來,該村廣大人民群眾一直依靠傳統農業養家糊口,沒有穩定的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制約,村民們在傳統農業上的投入較大,抵抗各類災害的能力弱,導致該村貧困狀況十分突出。近年來,我鎮努力改善生產條件、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走整村推進扶貧 1
開發和參與式扶貧開發相結合的路子,大力推進項目的實施。迄今累計投入資金225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40萬元,發改委資金20萬元,社會扶貧資金,65萬元(包括群眾投資、單位、企業資助)。用于村道路建設、堰渠整治、人畜飲水等方面的資金19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140萬元,單位、群眾投資投勞55萬元。2012年,XX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5038元。基本實現了“七有四通三解決”的整村脫貧建設目標。
二、主要成效
(一)“七有”目標基本實現
1、農民有穩定收入、有基本保障。是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與煙草公司合作發展烤煙產業,在XX村發展了2000畝烤煙種植基地。
2、農民有一定技能。圍繞XX村的主導產業,我鎮先后在該村成功舉辦了4次、600多人次的烤煙專業技術培訓會,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技能技術,增強了他們發展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全村青壯年勞動力300多人接受過實用技術、經營管理或非農職業技能方面的培訓,掌握了1—2項適用生產技術;每年選送20多名貧困青年參加“雨露計劃”和其他扶貧產業培訓,提高了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有勞動能力的勞動力實現了充分就業。
4、有基本知識。村委三公里地方有完小一所,所有適
齡兒童全部入學。
5、農民有穩固住房。全村農民都有穩固的住房,其中50%以上的農戶還是寬敞明亮的磚混結構樓房,并且投資3萬元解決了XX村3戶危房戶的改造問題。在市政府辦公廳的大力支持下,高速公路兩旁可視范圍內巴渝新居風貌改造已完工,涉及農戶77戶。不久的將來,XX村將是一個民族風情濃郁的巴渝新村。
《整村脫貧工作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6、有村級公共服務中心。XX村村公共服務中心建筑面積250平方米,共計投入資金33萬元。村公共服務中心有會議室、村干部辦公室、圖書室等。其中圖書室建筑面積15平方米,藏書3000多冊。同時,村上設有衛生服務站。目前,衛生站配有聽診器、血壓計等輔助治療設備,已開通刷卡購藥業務,極大地解決了群眾看病難問題。
7、配齊配強了村支兩委領導班子,并配備了一名大學生村官。村領導班子團結,號召力、戰斗力、凝聚力較強。同時,村民主管理機制健全,村規民約完善。
6、有基本保障。全村參加新農合戶數達96﹪以上,符合低保救濟條件的農戶已全部納入低保范圍。
(二)“四通”問題無一不通
一是通公路。全村基本通路,板楠公路經過2、6、7、小組,山羊通村公路經過1、3、4組,交通較為方便。
二是通電。全村X個組、542戶都用上了電。由于通了 3
電,加之實行家電下鄉優惠政策, 70%以上的農戶用上了電視機、電冰箱、電風扇等家電。
三是通電話。光纜途經扎營村,移動信號覆蓋全村。據統計,全村7個組有固定電話2座,手機722多部。
四是通電視。全村7個組、絕大多數農戶都通了電視。電視入戶率達到90%。
(三)“三解決”問題全部解決
一是穩定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2015年通過調查摸底,全村共有絕對貧困戶36戶、125人,低收入戶62戶、254人,貧困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19%。經過兩年的努力,特別是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全村基本消除了絕對貧困戶。以農業生產經營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貧困家庭,人均擁有2.5畝以上的高產穩產基本農田,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得到了穩定解決。
二是基本解決人畜飲水問題。XX村大部分村的人畜飲水已得到解決,全村建成水池9口1800個立方,管道9000米,投入44萬元,解決2000多人的飲水困難。
三、具體措施
(一)強化領導,明確職責。一是鎮上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分管副鎮長、掛村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辦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整村脫貧工作的規劃、實施、督查。分管副鎮長和掛村領導專抓該項工作,做到職責明確,任務
落實。二是村上相應成立了以總支書記為組長,村委會主任、文書、總支副書記、計生助理員、婦代會主任、調解員為副組長,各村民小組組長為成員的扎營村整村脫貧工作組,嚴格按照整村脫貧工作要求,對照“七有四通三解決”的標準,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努力完成各項任務。
(二)調整思路,強力實施。在扶貧目標上,由主要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調整為解決生存問題和提高發展能力相結合,努力構建和諧農村;在扶貧范圍上,由著重特困戶脫貧調整為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在扶貧內容上,由主要解決貧困人口吃穿問題調整為既解決吃穿又解決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問題;在扶貧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資金調整為捆-綁資金集中解決具體突出問題。同時制定了整村脫貧工作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舉全村、全鎮之力,強力實施整村脫貧工作。
(三)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整村脫貧工作的重點、難點是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為此,我們突出修路、治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這個重點,采取“三個一點”的方式(上級支持一點、政府投入一點、群眾自籌一點)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解決通組公路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千方百計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和生存環境。
(四)因地制宜,連片開發。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利用現有土地資源與企業合作,集中發展烤煙產業。充分尊
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注重示范引導,幫助農民搞好信息、技術、銷售服務,為農民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創造各種有利條件。
(五)加強培訓,轉移勞力。實踐證明,勞務收入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為此,我鎮把勞務開發與產業扶貧緊密結合起來,先后成功舉辦了4次、600多人次的烤煙專業技術培訓會,請縣有關部門的領導、專家授課。同時,積極參加“雨露計劃”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質。加大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實現轉移脫貧。
(六)結對幫扶,走訪慰問。對家庭特別困難的村民,我鎮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讓其渡過難關,擺脫困境。并且走村竄戶,慰問“窮親”,結合萬元增收,通過召開院壩會等形式幫助“窮親”制定發展規劃,理清發展思路,落實發展項目。鎮、村干部也與貧困戶結上對子,開展幫扶和定期走訪慰問活動。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著力培育助農增收的主導產業。堅持以生產為基礎、以龍頭為關鍵、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動力、以政策為保障,強力實施農戶萬元增收工程,促進農戶快速增收致富。優化扶貧資金投入,著力發揮貧困村比較優勢,大力實施林業產業、林下經濟、旅游富民、現代畜牧業、高效農業、財產性增收致富、非農經濟發展、勞務經濟、城鎮帶動、政
策惠農等“十大工程”,積極推廣林下種植、養殖模式,加快培育扶貧特色產業。大力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引導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參與貧困村產業發展。
(二)加快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推進公路硬(油)化。進一步推進鄉村公路建設向村民小組和居民點延伸,大力建設石板路、水泥路等人行便道和田間耕作便道。逐步完善鄉村道路管理和養護機制,促進農村道路持續發揮效益。抓好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大力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基本農田。大力發展沼氣,推廣秸稈氣化技術,促進清潔能源廣泛使用,帶動全村農民改廚、改廁、改圈、改水,改善貧困農村人居環境。整合易地扶貧、退耕還林、“巴渝新居”建設等方面資金,加快新集鎮建設,實施生態和扶貧移民,進一步改善貧困農村地區生態環境。
(三)切實抓好社會民生保障事業。在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扎實抓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工作,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全部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妥善解決特殊貧困人口基本生活問題;全面落實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獎勵扶助資金不計入農戶的家庭收入。
(四)全面提升貧困人口基本素質。充分利用職業教育
專項資金、困難救濟等扶助政策,資助貧困家庭未能升學的初中和高中畢業生接受職業教育,提高貧困農民受教育程度和勞動技能。依托“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項目,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全面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務工技能、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培訓,確保每個農村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轉移就業,同時提高廣大農民的生產經營能力。
(五)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選好配強村級干部隊伍。對“兩委”班子成員集中開展輪訓,提高村級班子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認真實施“以城帶鄉干部駐村”行動、“專業技術干部支農支教支醫”行動和“大學生村官”計劃,并優先覆蓋全村。完善村級班子工作制度,推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加強民主監督,維護好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XX人民政府
XX年XX月XX日
【整村脫貧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整村脫貧工作匯報免費11-24
整村脫貧工作匯報材料11-25
鄉鎮整村脫貧工作匯報11-24
村脫貧工作匯報免費11-24
村級整村推進工作匯報11-24
鄉鎮整村推進工作匯報11-24
整村房屋拆遷訴求書03-17
治村強村工作匯報11-24
鄉鎮整臟治亂工作匯報11-25
整村推進匯報材料(精選11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