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講座的心得體會
2015年3月1日,開學的第一天。遜克第一中學禮堂全縣教師在此云集。大家認真聆聽了河南教育專家夏書芳的精彩講座。正逢天氣降溫外面還飄著雪花,但是禮堂內的我們心里卻暖意融融。聽了整整一天的講座,一點也不覺得累,反而覺著是一種精神享受。夏書芳老師的講座激情四溢、收放自如、風趣幽默。他深邃的教育眼光和淵博的知識以及廣博的見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夏老師的講座非常貼合我們廣大教師的教學實際且語言風趣幽默博得現場陣陣掌聲,對于我們來說真是一道豐富的精神大餐。
一、 此次講座內容重在一個“實”字。講的都是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
中經常能遇到的困惑和案例。比如說廣大教師認為課改難:觀念——明白容易轉變難、目標——確定容易分層難、學案——編寫容易價值難。說出了我們的困惑和感想。更指出如果課堂是一部戲的話,要只看演出不看劇本。真真切切地指出課改要具有時效性。
二、 此次講座指導性非常強。對我們課改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現場“支招”。
如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分組的問題。可同質分組、魔方小組、人多的情況下還可以大組以下設小組、網絡小組等等方案。還有教師怎樣為探究性學習提供幫助。指導性非常強,可操作性也非常強。
三、 為我們廣大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指明了道路。如歸納“師”有六品。我
們要先入格再出格最后再形成自己獨立的教育風格。教會我們如何克服職業倦怠做一個幸福的有價值的教師。記得有位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眼界決定境界,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實力決定
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愿開闊眼界,提高境界,轉變-態度,實現高度。
四、 要保持一顆快樂的童心不斷地積累學習。夏老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去追求、探索。我們當以專家為榜樣,加強學習,勇與實踐,敢于創新,善于反思,做一個有心的讀書人,做一個真正能與孩子分享成長快樂的好老師。不管如何的忙碌,我們都應該在浮躁的現實中尋求一份屬于自己的寧靜心境,并置身其中朝著理想的目標默默地努力,靜靜地成長。
五、 多讀書,讀好書。夏老師建議我們要多讀一些教育名著。事實證明,
那些教育名家、名師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愛讀書,多讀書,善于積累和總結。我們應該閱讀各方面的書籍,來擴大我們的知識面,還應該閱讀專業方面的書籍來提高我們的專業水平,更應該閱讀學生這一本本無字的書,來讓我們攀登上教學藝術的巓峰。我們要靠讀書來學習知識、靠課堂來實踐教學、靠反思來積累經驗,在學習、實踐和積累中不斷的提升自己,一步步地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此次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我收貨頗豐。夏老師的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夏老師是智慧的。他的智慧就在于他善于自我更新知識、勇于挑戰、勇于打破陳舊的教育教學理念。并在其中享受著教育的幸福。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去學習。這讓我體會到,即使再平凡,只要有執著的信念和追求,每天多做那么一點,就一定會走出自己的特色。我相信這一步步走來,步步都會有風景、有收獲、有喜悅、有發展。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感受良多、受益匪淺。大有“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
書”之感。我忽然覺得眼前的路越來越清晰明了了。作為一名教師,我要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成為學校課改的踐行者。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鉆研、真抓實干爭取早日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教育教學之路。正像夏老師說的那樣,我們要努力把自己打磨成一顆耀眼的“珍珠”。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來。為我的教育教學也為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學習講座的心得體會 [篇2]
多年來,經歷的培訓也不少,可唯獨這次培訓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15年3月25日至28日在滕州市教師進修學校報告大廳里,我有幸近距離的聆聽了幾位來自全國的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真可謂受益非淺。幾位專家的講座深深吸引著我,四天的講座,聽起來一點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通過學習,不僅增強了教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讓我更深的領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培訓雖短,但讓我在教育教學理論與教育實踐方面又增加了許多有益的知識,理論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下將我的學習體會做一下總結:
幾位教授的精彩講座讓我領略了一種責任,讓我品味了智慧。特別是李進成和游永昌教授的講座,可以說是激情四溢,收放自如,風趣幽默。他們深邃的教育眼光和淵博的知識及廣博的見聞,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教育者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聽了他的講座,讓我覺得在這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們除了加強學習,更新理念,不斷提高真的沒有別的選擇。那么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一樣與學校的發展和興衰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懷揣著對教育美好愿景的一份責任和使命,那么我們的學校就會打造成真正的精品學校,我們的教育就會成為真正的精品教育。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那么我的責任是什么?毫無疑問就是,學習、更新、實踐,用現代的教育理念指導和開展自己的教育教學、教研科研工作,以提高自己整體素質,以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為已任,以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為宗旨,爭做新形勢下的新型教師。
聽了梁捷教授的講座,深受啟發,她的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一個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一個善于更新知識的學習者。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是羈絆,這點我深有感觸,因為我們太多教師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而排斥對新知識的接受,雖然能一時地掩蓋新知識的不足,但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而大多數教育者不敢打破已有舊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方式、方法,去重建一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我慚愧的覺得我們的教育一線領導和教師,現在最急
需的應該是觀念的真正轉變!梁捷老師的智慧就在于她善于自我更新知識,敢于挑戰、勇于打破如堅冰一樣的舊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在其中享受著教育的幸福。這種執著追求與快樂實踐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使我體會到,即使再平凡,也能憑著信念和追求抵達自己的教育彼岸,我相信一步一步來,步步都會有風景、步步都會是享受、步步都會有發展。
新課標上的“使他們(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并不是什么一紙空話,而是時代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回過頭來,我們必須去思考一個最初和最基本的問題,即語文教學的目的是什么?或許有些教師還認識不清。讀書學習當然不僅僅是為了考試上大學,假使那樣,將是我們整個民族教育的悲哀。聆聽這次講座,讓我明白:語文教育的真正目的乃是為了培養大寫的“人”,培養一個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的生命個體。
作為教師,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有師生的共同參與,課堂有時時動態資源的生成,學生的思維也在時時變化,十個學生十個樣,就是同一個知識點,你到不同的班上講授,也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就為我們教師做研究提供了一個大舞臺,聆聽這次講座,.同時也啟示我必須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具體工作在于“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教師要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懂得、各種事理。這就要求教師應具有“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來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并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淺夠默化的影響和熏陶。這樣,才能培養出祖國需要的,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競爭形勢的有用之才。
培訓時間雖短,但收獲頗豐。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成為新課改教師的引領者、學校課程改革的踐行者、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努力成為教育的智者。 記得有位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眼界決定境界,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實力決定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愿開闊眼界,提高境界,轉變-態度,實現高度。為我們的教育教學也為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做的是不要再找任何借口,應該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成為新課改教師的引領者、學校課程改革的踐行者、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理念、新思想來從事教學工作,努力成為教育教學的智者。
總之,經過這幾天的學習,我知道了自己掌握的知識還是太少,應該學的還有很多很多。正如我們古人說的:活到老,學到老! 而通過此次教育學習,我進一步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雖然僅僅四天,但我依然覺得很充實。因為我在這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了解到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教學理念。我是一名初中教師,為了使自己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也為了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一直摸索著不斷創新,不斷學習來充實自己。在這四天的學習中,給我的感觸還有很多很多,很難用文字一一表述,我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也感謝專家老師們給我的幫助,在今后學習中,我一定加倍努力,把學習到的知識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好的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學習講座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講座心得體會01-13
學習講座心得體會15篇03-21
法制講座學習心得體會03-30
講座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9篇)04-27
學習魏書生講座心得體會01-30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11-14
講座學習心得03-07
心理健康講座學習心得體會04-12
高中學習講座心得10-13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1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