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課內句子翻譯

課內句子翻譯 | 樓主 | 2017-07-12 05:29:06 共有2個回復
  1. 1課內句子翻譯
  2. 2課內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老師是用來傳播道德教授學業解決疑惑的,不知道句子的停頓不解決疑惑,醬锪擻納罨璋盜釗嗣曰蟮牡胤餃疵揮型馕鋦膊荒芄壞醬。

課內句子翻譯2017-07-12 05:27:49 | #1樓回目錄

課內文言文句子翻譯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宮賦》

秦人來不及自己哀傷自己,而讓后人替他們哀傷。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

這不是孟德被周郎所困的地方嗎?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本來是一個代的英雄,而現在又在哪里呢?

4、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如果)從它不變的角度來考察,那么萬事萬物和我都沒有窮盡之時,因此又為什么要羨慕呢?

《寡人之于國也》

5、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畝大的宅院,把桑樹種上去,五十歲的人可穿絲織品了。

6、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重視學校的教育,把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就見不到老人背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歲的人穿絲綢、吃肉,百姓不挨餓受凍,這樣卻不能稱王的,從未有過埃

《勸學》

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憑借船的人,不是擅長游泳,卻能橫渡江河。

9、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所以,不積累小步,就沒有用來達到千里遠的方法;不積累細流,沒有用來成為江海的方法

10、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勁的筋骨,向上吃塵埃,向下喝黃泉的水,是因為用心專一。

《過秦論》

11、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諸侯感到恐懼,聚在一起結盟來謀劃使秦國實力得到削弱的方法。

12、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天下民眾像云一樣集合在一起來響應號召,擔著糧食像影子一般跟從著他。

13、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一個人發動起義而一個帝國就毀滅了,自己死在別人手上,被天下人恥笑,為什么呢?

1

《師說》

14、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老師,是用來傳播道德教授學業解決疑惑的。

15、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因此無論富貴貧賤,無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16、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因為這吧?

17、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道句子的停頓,不解決疑惑。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更賢明。

《鴻門宴》

19、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于是項伯在夜里到沛公軍中,私下與張良見面,把事情詳細告訴他。

20、沛公曰:“孰與君少長?”

沛公說:“你和他相比誰更年長?”

21、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我)派遣將領駐守邊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別的盜賊進來和(發生)意外事故。

22、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

項羽、項伯向著東邊坐,亞父向南坐。

23、因擊沛公于坐,殺之。

趁機攻擊在座位上的沛公,殺掉他。

24、若屬皆且為所虜。

你們都將要被(他)俘虜了。

25、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秦王有像虎狼一樣的心,殺人惟恐不能殺完,對別人用刑惟恐不能窮荊

26、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們是魚和肉,還告辭什么呢?

27、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從酈山下來,取道芷陽,從小山路走。

《陳情表》

28、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想要暫且遷就報養祖母的私情,卻向上報告訴說得不到允許

29、是以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

因此臣向陛下盡忠的時日長,而報答贍養祖母劉氏的時日短了。

2

《游褒禪山記》

30、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已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古代的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通常有收獲,因為他們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無處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那么游客多:(地方)險峻并且路程遠,那么到達的人就少。然而世上的奇特雄偉、珍貴怪異的不平凡的景觀,常常在險峻遙遠的地方,因而人們很少到達那里,所以沒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志向,不隨別人而中途停止,然而力量不足的人,也不能夠到達。有了志向和力量,并且不隨別人而懈怠,到達了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卻沒有外物輔助他,也不能夠到達。但是力量足夠到達(卻沒有到達),在別人看來是可被譏笑的,在自己看來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努力卻沒有到達的人,可以沒有悔恨了,難道能夠譏笑他嗎?這是我的心得體會。

3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帥氣)?

32、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不能這樣。不是那人的力量不能到達這個地步。依靠別人的力量卻損害他,不仁義。

33、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殘弱的士兵被人和馬所踐踏,陷入到泥中,死的人很多。

34、曹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曹軍剛剛連接船艦,首尾相接,可以用火燒來趕走他。

35、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我不能拿全吳國的土地,十萬的人而受制于別人,我的計劃已定!不是劉備沒有可以抵擋曹操的!

36、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把國家的危亡放在前面,把個人恩怨放在后面。

37、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我真的害怕被大王欺騙而有負于趙國,因此我派人拿著和氏璧回去,已經從小路回到趙國了。

38、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先攻破秦國而進入咸陽的人(可以)稱王。

39、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本來比不上。將要怎么辦呢?

3

課內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2017-07-12 05:27:55 | #2樓回目錄

課內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共30篇)

《為學》

1、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譯: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西部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2、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譯:多年來我想雇一條船順流而下,尚且(還)沒能做到。

3、子何恃而往?

譯:你憑什么去呢?

4、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譯:貧窮的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富有的和尚。

《橘逾淮為枳》

1、齊人固善盜乎?

譯:齊國人本來就善于偷盜嗎?

2、吏二縛一人詣王。

譯:兩個官吏捆著一個人來到楚王跟前。

3、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譯:(它們)僅僅是葉子相似,(但)它們的果實味道(卻)不一樣。

4、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譯: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樣埃

5、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譯: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老百姓變得善于偷盜吧!

6、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圣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傷仲永》

1、稍稍賓客其父。

譯:(同鄉人)漸漸地以賓客之禮接待他父親。

2、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譯:那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譯: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同鄉人,不讓(他)學習。

4、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譯: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

《周處》

1、為鄉里所患。

譯:(他)被同鄉人認為是禍害。

2、古人貴朝聞夕死。

譯:古人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的精神最為)珍貴。

3、并皆暴犯于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譯:(二者)一起侵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而(這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4、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

譯: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后)只剩下一個。

5、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譯:(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互相慶賀,才知道自己也被世情當作了一大禍害,(因此,)就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6、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

譯:而且人就怕不立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擔憂美好的名聲不能傳揚呢?

7、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

譯:(他)并且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提高修養,可是(怕)自己年紀已經太大,最終也不會有什么成就。

《小石潭記》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那小溪)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

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譯:(于是我們)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小路,順勢往下走便可看見(一個)小潭,潭水尤其清澈。

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譯: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

4、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譯:因為它的環境過于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

5、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譯:溪流的岸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也不能知道它的源頭(在什么地方)。

6、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凄涼)(使感到寒冷)(寂靜得使人感到憂傷)(深)(深)

譯:四面有竹子樹木環繞合抱著,寂靜冷落沒有旁人,(那幽深悲涼的氣氛讓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真是)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7、聞水聲,如鳴佩環。

譯:(我們就)聽到了水流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聲音(那樣清脆悅耳)。

8、蒙絡搖綴,參差披拂。(覆蓋)(纏繞)(搖動)(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譯:覆蓋纏繞,搖動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9、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忽然)(很快地)

譯: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迅速。

《賣油翁》

1、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譯:(有一次)他曾在家里(射箭的)場地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場邊,斜著眼看他(射箭)很久也不離開。

2、無他,但手熟爾

譯: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罷了。

3、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譯:于是就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油)從錢孔注入,而銅錢卻一點也沒沾濕。

4、爾安敢輕吾射!

譯:你怎么敢看清我射箭(的本領)!

《核舟記》

1、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譯: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中。

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譯:(他)曾經贈送給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

3、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

譯:(他)左手靠在一根橫木上,右手扳著右腳趾,像在大聲呼叫似的。

4、蘇、黃共閱一手卷。

譯:蘇、黃在一起共讀一橫幅的書畫。

5、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譯:這是挑選了桃核中修長的刻成的。

6、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譯:打開窗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或“雕刻著花紋的欄桿相對著”)。(關鍵詞:啟望)

7、嘻,技亦靈怪矣哉!

譯:啊,技藝真是太奇妙了!

8、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無不,都)

譯:沒有一件不是就著木頭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

9、細若蚊足,勾畫了了(清清楚楚)

譯:細得像蚊子的腳,筆畫清清楚楚。

10、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抬)(不相類似)

譯:抬頭仰望,神情跟蘇、黃不相類似(不同)。

11、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清清楚楚)

譯:左臂掛著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12、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平靜)

譯:那個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口技》

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譯:中間夾雜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2、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譯:兩條大腿哆嗦打抖,幾乎想要搶先跑掉。

3、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譯:賓客們心情稍稍放松了,身子漸漸坐正了。

4、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譯: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明確指出其中的一種聲音來。

5、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譯:全場子立刻肅靜,沒有一個敢高聲說話的。

6、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譯: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都消失。

7、一時齊發,眾妙必備。(具備)

譯:同時發出,各種聲音都摹仿得像極了。

《愛蓮說》、《陋室銘》

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好,人該是很多了。

2、蓮,花之君子者也。

譯:蓮,是花中的君子。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譯:(蓮)從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譯:(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

5、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譯:喜愛菊花,陶淵明之后很少聽說了。

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譯: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譯: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不過,)只要我的品德高尚(也能使它名聲遠揚)。

8、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譯:苔蘚爬上了臺階,使得臺階也顯露出綠意;草色映入了門簾,室內也染成了青色。

9、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孔子說:“(既有君子住在里頭,)(又)有什么簡陋呢?

10、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更加清淡)(高高挺立的樣子)(樹立)

譯:蓮花的莖內空外直,不蔓延纏繞,也不枝枝節節。香氣散播得遠就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站立在那里。

1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譯: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

12、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名,著名)

譯:山不在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

1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叮(學識淵博的人)(大)(有學問的人)(沒有學問的人)譯:往來談笑的都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沒有知識淺薄的庸人。

《公輸》

1、吾義固不殺人。

譯:我崇尚仁義從不殺人。固,本來,從來。

2、夫子何命焉為?

譯:先生有什么教導嗎?命,教導,告誡。

3、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譯:你崇尚仁義不肯幫助我殺死(欺負我的)一個人,卻甘心(為楚國攻打宋國而)殺死很多的人,不能說是明白類推的道理。

4、宋何罪之有?

譯:宋國有什么罪呢?

5、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

譯:殺害(或“損失”)不足的(民眾)而去爭奪有余的(土地),不能說是聰明。

《王顧左右而言他》

1、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譯:大王有一位大臣,把妻室兒女托付給朋友照顧自己去楚國游歷了。

2、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譯:如果管刑法的長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屬,那應該怎么辦?

3、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譯:假如一個國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應該怎么辦?

4、王顧左右而言他。

譯:齊王環顧左右,把話題扯到別處去了。

《曹劌論戰》

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諸、牛、羊等祭品)(夸大,這里指以少報多)(信實,對神說實話)

譯:祭祀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綢等,我從來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說實話。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為人所信服)(賜福,保佑)

譯: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

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案件)(即使)(明察)(實情)

譯: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照實情去判決。

4、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振作)(第二次)(衰弱)(枯竭)

譯: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耗盡了。

5、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盡力做好本分的事)(可以憑借)

譯:(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憑借這個條件去打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從您去。

6、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譯:有權位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7、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古代車子前邊的橫木)譯:走下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留下的痕跡;登上戰車,扶著車前的橫木眺望齊軍。

8、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我看見他們的車轍印混亂,望見他們的軍旗倒下,所以追擊他們。

9、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譯:衣食一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10、夫大國,難測也。

譯:大國,是難以測度的。

11、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譯: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

《鄒忌諷齊王納諫》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譯:我與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

2、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譯: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譯: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譯:眾大臣官員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過失的,受上等獎賞。

5、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譯:命令剛下達,群臣都來進諫,門前、院內像集市一樣。

6、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譯:一年以后,即使想要進諫,也受什么可說的了。

7、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譯:幾個月過后,不時有人偶爾來進諫。

8、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譯:鄒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彩美麗。

9、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譯:由此看來,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嚴重了。

10、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能夠在公共場合指責諷刺寡人,讓我聽到的,得下等獎賞。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過那樣的途徑來)(使驚動)(使堅韌)(同“增”,增加)

譯:用這些來震撼他的心靈堅韌他的性格,增長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2、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憂慮)(禍患)(安逸)(享樂)

譯:這就可以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死亡。

3、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責任)

譯:所以天要把重大責任落在這些人身上。

4、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使痛苦)(使勞累)(使餓瘦)(所行)

譯: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受到挫折。

5、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同“橫”,梗塞,指不順)(奮起,指有所作為)

譯:使內心困惑,思緒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

6、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了解)

譯:(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聲中表現出來,然后才能為人們所了解。

7、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在里面,指國內)(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同“弼”,輔弼)(在外面,指國外)(匹敵,相當)

譯: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防御外國侵略的憂患意識,這個國家往往會導致滅亡。

《孔孟論學》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只學習卻不思考(其中含義)就會迷惑不解(無所收獲),只思考卻不學習就會(不得其義,無所收獲,對學習)感到危險(而沒有信心)。

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沒有能夠生長的。

3、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

奕秋,是全國最善于下棋的人。

4、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一心認為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著拿起弓箭去射它。

《黃生借書說》(2016)

1、書非借不能讀也。

譯:書不是借來的就不會去讀。

2、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已經)(為所,被所)(它)(擱起來)譯:如果(這東西)已經為自己所有,就會(把它)捆扎好,高高地收藏起來。

3、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只是)(動詞,同別人共用)(和,跟)(吝惜)(似乎)譯:只不過我把書同別人共用跟當年張氏不肯借書似乎并不相同。

4、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祖父、父親)(兒子、孫子)(不用說)

譯:其他那些祖父,父親收藏(書籍),兒子孫子丟棄的就更不用說了。

5、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感嘆)(專一)(珍惜)

譯:這以后(我)感嘆借書讀的人用心(是多么)專一,而自己年輕時(專心讀書)的歲月(是多么)值得珍惜。

6、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給)(現出)(“之于”)

譯:我去他家借書,他不肯借給我,我回到家里在夢里都出現借書的情形。

7、故有所覽輒省記。(記)

譯:所以借到書后有看過的就記在心里。

8、曰:“姑俟異日觀”云爾。(姑且)(等待)(日后,將來)(而已)

譯:說:“姑且等到將來再看吧”如此而已。

9、為一說,使與書俱。(作,寫)(讓)(即“使之與書俱”)

譯:我寫一篇借書說,讓它與書一起交給黃生。

10、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我)(喜歡)(得到)

譯:我小時候喜歡書,家里貧窮很難得到。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1、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讀書把看了一遍便能背誦作為值得肯定的能力,(其實)是最不中用的。

2、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

看上一眼就過去了,和我(又)有什么相關呢?

3、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

自古以來過目成誦的人,有誰比得上孔子呢?

4、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從而對《周易》)精微的語言、深刻的道理越探索越明白,越鉆研越深入,越是深入進去就越是不知它的盡頭。

5、豈以一過即記,遂了其事乎!

怎么能因為看一遍就能記誦,便(丟下書本,)草草結束學習呢!

6、且過輒成誦,又有無所不誦之陋。

況且過目就能成誦,又有什么都記誦的弊端。

7、如破爛櫥柜,臭油壞醬

(這樣的人)就像是一個破爛的廚房柜子,發臭的油、腐壞的醬全都貯藏在里面,他的品位低俗也是讓人難以忍受的!

《黔之驢》

1、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一只)老虎看見它,(覺得它)是(一個)巨大的家伙,把(它)當作神物,(便)隱藏在樹林里偷偷地看它。

2、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過了一會兒)(老虎才)漸漸出來靠近它,小心翼翼的(觀察它),不知道它(是個什么東西)。

3、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

(老虎)逐漸習慣(了)驢的叫聲,又走近(了一些),出現(在它的)身前身后,(但)始終不敢進攻(它)。

4、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

(老虎又)漸漸靠近(驢),更加(隨便地)戲弄(它),碰撞、挨近、沖撞、冒犯它,驢非常憤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5、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1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老虎于是高興(起來),(心里)盤算這件事說:“(驢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1于是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方才離開。

《黠鼠賦》

1、拊床而止之,既止復作。

(蘇子)拍拍床(想)制止它,(聲音)已經停止了(不久它)又發出(聲音)。

2、嘻!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

啊!這(只)老鼠被關(在袋中)不能逃出去了。

3、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書童于是把袋子)翻過來倒出老鼠,(不料老鼠一)掉到地上就跑掉了,即使是(動作)敏捷的人,也(要)措手不及。

4、異哉!是鼠之黠也。

這(只)老鼠的狡猾,是多么令人驚異啊!

5、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

所以(它)并沒有咬東西卻裝作咬東西,用聲音來招引人(來);沒有死卻裝死,用死的樣子(來)謀求逃脫。

6、烏在其為智也?

(這里面)人的智慧(又表現)在哪里呢?

《狼》

1、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骨頭已經扔完了,然而兩只狼仍像原來那樣一起追趕(他)。

2、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他的)前面。

3、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另一只狼正在其中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他的背后。

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屠戶這才醒悟前一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騙對手。

5、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記承天寺夜游》(2016)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月色灑滿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錯雜,原來是竹子、柏樹的影子。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譯: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

3、解衣欲睡,月色人戶,欣然起行。

譯:(我)脫了衣服,打算睡覺,這時月光照進窗戶(十分優美),我高興地起來走出戶外。

4、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譯: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便一起到院子里漫步。

5、念無與為樂者。

譯:想到(考慮)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

《岳陽樓記》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譯: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

2、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譯:它銜接著遠山,吞吐著長江水,浩浩蕩蕩,廣闊無邊。早晨陽光普照,晚上又昏暗下來,景物

的變化無窮無荊

3、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譯:被降職遠調的人和不得志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4、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譯: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的心情,感到滿眼蕭條,感慨萬分而十分悲傷了。

5、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譯: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

6、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譯:有時湖上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8、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譯: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做官,就替君主擔憂。

9、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10、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譯: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

1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譯: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

12、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譯: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傾斜,船槳折斷。

13、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譯: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1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譯:這就是在岳陽樓上所見的雄偉景象

15、日星隱耀(曜),山岳潛形。

譯:太陽和星星隱藏(去)了光輝,山岳隱沒了形跡(體)。

16、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譯:浮(波)動的月光閃著金色(水面映著月光,金波閃動),靜靜的月影像沉下(水中)的玉璧。17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譯:我看那(依我看來)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這洞庭湖上。

18、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形容香氣很濃)

譯: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綠。

19、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榮耀)(屈辱)(一起)

譯:胸懷開闊,神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起都忘卻了。

《醉翁亭記》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譯: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邊的亭子。

2、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譯:像那太陽出來,樹林的霧氣就消散了;煙云聚攏,巖谷山洞便昏暗了。

3、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愛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一個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醉了。

5、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譯: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

6、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譯:雜七雜八擺放(陳列)在面前的,是太守的酒宴埃

7、環滁皆山也。

譯:環繞著滁州城的全都是山。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譯: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麗的山水之間)。

9、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酒醒后又能用文章來記述這種樂事的人,是太守。

10、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譯:不久夕陽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亂一地,是太守回去,賓客跟從埃

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譯:遠望那長滿茂盛樹木的山峰和顯得幽深秀麗的山谷,就是瑯琊山。

12、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譯: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13、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譯:樹林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埃

14、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譯:來到溪邊釣(捕)魚,溪水深而魚兒肥。

15、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譯:給它(亭子)起名(題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稱它(命名)的。

16、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譯:這或明或暗、變化不定的,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

17、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譯: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

《陳涉世家》

1、廣故數言欲亡,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譯:吳廣故意多次說想要逃跑,使將尉惱怒,讓(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們。

2、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1

譯:陳勝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么懂得鴻鵠的志向呢1

3、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譯:即使(僥幸)僅能免于斬刑,而守衛邊塞(受折磨)死掉的本來也會有十分之六七。

《出師表》

1、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拜訪)(詢問)

譯:三次到茅廬中來看望我,向我征詢當時天下大事。

2、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攮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率領)(平定)(希望)(盡)(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排除,鏟除)

譯:就應鼓勵士氣率領三軍,北上平定中原,希望竭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奸詐兇惡的敵人,振興恢復漢朝,回到原來的京都。

3、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忠誠而有志向的將士)

譯:侍衛大臣們在朝廷里毫不懈怠,忠誠的將士們在戰場上奮不顧身。

4、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做)(罰)(表明)(治)譯:如有做奸佞事情,犯科條法令,遺跡盡忠辦好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受賞,來顯示陛下公平嚴明的治理。

5、禆補闕漏,有所廣益(好處)。

譯:不久缺點和疏漏之處(使好的方面)有所擴大增加。

6、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品德惡劣的人)(興旺發達)

譯: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達的原因。

7、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謀求)(揚名)

譯:(只想)在亂世中保全自己,不謀求在諸侯那里揚名做官。

8、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委任)

譯: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關頭奉命出使。

《桃花源記》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平坦開闊)(整齊的樣子)(肥沃)(類)譯:土地平整開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數竹林之類。

2、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竟然)(不要說,更不必說)

譯:竟然不知道有個漢朝,更不要說魏朝、晉朝了。

3、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詳細)

譯: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一一告訴了他們,聽的人都感嘆起來。

4、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開通敞亮的樣子)

譯:再走幾十步,開闊明亮起來。

5、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落花)(繁多交雜的樣子)

譯:香草鮮艷美麗,落花繁多交雜。

6、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兒女)(同鄉的人)(與世隔絕的地方)

譯:帶領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7、聞之,欣然規往,未果。(計劃)(實現)

譯:聽到這事,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計劃)。

《捕蛇者說》(2016)

1、言之,貌若甚戚者(臉上)(很)(悲傷)

譯:說起這些,神色像是很悲傷。

2、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驚擾,擾亂)(即使)

譯:那種喧鬧叫嚷著驚擾鄉間的氣勢,即使雞狗也不得安寧埃

3、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繼承)(幾乎,差點兒)(屢次)

譯:現在我繼承著干這件事已經十二年了,幾乎喪命(的事)有好幾次了。

4、余將告與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更換)(差事)(恢復)(賦稅)

譯:我打算對主管政事的官吏講,更換你的差役,恢復你的賦稅,那怎么樣?

5、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這)(厲害)

譯:可我這件差事的不幸,還不如恢復我繳稅的不幸那么厲害埃

6、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盡)(出產的東西)(盡)(收入的東西)

譯:把他們土地上生產出來的都繳出去,把家里收入全拿出來了。

7(輾轉)(遷移)(勞累得跌倒在地上)(頂著)(冒著)(毒氣)(互相壓著)(墊)

譯:哭喊著輾轉遷移,又饑餓又渴跌倒在地上,(一路上)頂著風雨,冒著嚴寒酷暑,呼吸著毒氣,到處是互相壓著的尸體。

8、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吵嚷叫喊)(騷擾)

譯:到處吵嚷叫喊,到處騷擾百姓。

9、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天天有這樣的事)

譯:哪里像我的鄉鄰那樣天天有這樣的死亡威脅呢!

10、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怨恨)

譯:今我即使死在捕蛇這件事上,比起我鄉鄰的死已經在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這個差事呢?

11、苛政猛于虎

譯:苛酷的統治比老虎還要兇猛啊!

12、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誰)(有比這更厲害)

譯:唉!誰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這毒蛇更厲害的呢!

《登泰山記》

1、蒼山負雪,明燭天南(背,這里指覆蓋)(光明)(照)

譯:青山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著南面的天空。

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升起)(朱砂)(托著)

譯:太陽出來了,純紅如同朱砂,下面有紅光搖蕩地托著。

3、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回過頭看)(有的)(不,這里有不得日的意思)(大紅)(白)(雜)(曲背)

譯:回過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陽光照著,有的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的樣子。

4、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天邊)(奇異的色彩)(一會兒,片刻)(同“彩”)譯:天邊的云呈現出一條奇異的顏色,一會兒變得五彩斑斕。

回復帖子
標題:
內容:
相關話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德庆县| 新乡县| 湘乡市| 荣成市| 平南县| 潼南县| 兴城市| 巫溪县| 东丰县| 阿克苏市| 聂拉木县| 景德镇市| 霸州市| 衡东县| 宣威市| 赤峰市| 湘乡市| 沅陵县| 石首市| 竹北市| 蓬溪县| 台湾省| 漳平市| 登封市| 新安县| 和龙市| 建昌县| 彰化县| 沁源县| 孝昌县| 贵阳市| 西藏| 岢岚县| 饶平县| 万荣县| 新闻| 沐川县| 丽水市| 德令哈市|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