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二地理期末總結
本學期,根據學科實際和學校工作安排要求,本備課組所有成員一如既往認真工作,搞好個人備課、上課、作業、檢測等一系列教學環節,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在工作過程中我們取長補短、配合默契、追求創新,使高二地理教學工作在原有基礎上推陳出新,有了更大的進步。截止學期末,各項工作都已如期完成。總結一學期所做所想,有以下心得和經驗:
一、本學期所做的工作
1.認真制定工作計劃
在開學初針對高二的學科特點,制訂詳細的授課計劃。高二本學期要完成必修3所有內容,迎接學業水平測試;同時還要完成中國地理地的復習,迎接期末全市統考,教學任務較重,所以必須要認真詳細地制定時間計劃,劃分時間段,并控制好各時間段的用時計劃。現在一個學期結束了,我們在匆忙之中圓滿完成了預定計劃。
2.集體備課、鉆研教學。
本學期,我們做到認真鉆研課標和教材,吃透課標,精心備課,備教法又備學法,落實好各項教學常規和教學計劃。堅持按時集體備課,討論授課的方法,做到目標、進度、作業、測試的統一,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寫出導學稿,講述對教材的理解,教學重點及難點,選擇恰當的教法和學法。然后大家研討、交流,最后集思廣益,確定統一的教案,再由各個老師針對班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操作環節。通過集體備課,相互取長補短,自身的教學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備課活動時,根據計劃有中心發言人主講并做好記錄。組內認真學習了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標準,一起研究《學業水平測試說明》,對比出與上一屆《說明》的差異,在復習中密切關注這些變動的地方。刻苦鉆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學專業報刊和互聯網,了解學科最新動態,提高理論水平和修養,高質量的完成了地理課的教學任務。在本備課組形成互相聽課、積極研討的好氛圍。
3.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積極參加每兩周一次的教研組活動,認真參加每周兩次的備課組集體教研活動。備課組活動時,每次都進行重點、難點分析,分析教法、學法,估計學生學習時會出現的困難以及應該采取的相應措施。認真組織好期中、期終、月考等命題、批閱、分析、講評等工作。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加強補差與提高。備課組除了參加本組活動外,也參加積極校教研活動,還參加了市教研室組織的各種學科活動,如去二中和三中聽課,向同行取長補短。
4.注重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環節中特別重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原則,盡力做到五認真。課堂上,各位教師注重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尤其是適合地理學科的“直觀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自學討論教學法”等。
二、期末復習
1.加強集體備課,認真研究、制定復習備考計劃。
2.注意以課標要求為準,不要隨意拔高(參考上一屆的期末統考卷)
3.認真研究課型、解題方法、拓展延伸、總結反思。
4.認真組織教學活動,觀察學生、解題規范示范。
5.重視學生的消化和反思。
6.重視默寫,加強督促和檢查。
7.嚴控課外作業,做好課堂限時訓練,立足課堂完成。
三、存在問題
1、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班級兩極分化現象嚴重。
2、學生答題規范性不夠、能力欠缺,自覺性有待提高。
3、學生分析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的有機結合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繼續抓好備課組建設,不滿足于現狀,改進地理課教學。
2.學習課改精神,掌握更多的信息,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做準備。
3.通過討論、教研、交流,使備課組成員的知識、理論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4.為全面提高有效教學再作不懈的努力。
以上就是我們高二地理備課組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在工作中還有一些問題,爭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地完善,力爭使地理備課組的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高二地理備課組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高二地理期末總結 [篇2]
一、本組狀況及面臨的形勢分析
本組教師結構合理,都是有著十多年豐富工作經驗的老教師,而且都進行過高中地理的循環教學,組內學習和研究的氛圍濃。組內同志都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在教學業務上既能各擅所長,又能互幫互學。本學期我組面臨的新問題是如何搞好一輪自然地理和區域地理的復習,這部分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難點,也是高考的重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初步掌握高考的解題規律是本學期我組工作的重點。
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的主要措施
⑴組織組內同志深入學習教學規范,排查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⑵鼓勵同志們對教學心得和經驗進行總結和整理,落實論文和教研課題的`相關工作;
⑶加強對教學常規和教學“五認真”的檢查和督導;
⑷積極改革,勇于創新,努力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⑸加強對課堂教學和考試的反饋的檢查和督導,及時發現問題和隱患并把它們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三、期末考試質量分析
⒈試卷分析:
本次期中命題無論是從內容上還從形式上都瞄準高考,在某些方面的要求甚至比高考還要略高一些,如江蘇省高考地理一般是三十五大題,而本次期中考試則有三十六大題,卷面分值為150分,考試時間是兩個小時。本試卷考查的內容主要是自然地理部分的“地球儀和地圖”、“宇宙環境”、“大氣環境”、“海洋環境”、“地質環境”和“世界區域地理”這幾部分的內容,同時還兼顧考查了一些基礎的區域地理知識。本試卷從章節覆蓋面講達到了100%,在考慮了覆蓋面的同時還考慮了對重點和骨干知識的考察,等值線的判讀、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理圖表的判讀、大氣的運動和物理狀態以及氣候和天氣系統等內容都進行了重點的考察。由于這部分內容對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題目的靈活性較強,本試卷一些題目的靈活性和難度較大。
⒉質量分析:
整個考試成績基本呈正態分布,反映了這份試卷具有相當的信度和效度,本次考試盡管一些題目靈活性較強,再加上閱卷評分標準比較嚴格(雙項選擇高考答對一個就給一部分分,而我們是只要不對就不給分),學生的均分都不低。此外,通過分析,本次考試還反映出基礎的,要求識記的知識點學生掌握得比較牢固,這樣的題目得分率較高。相對靈活的,要求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的題目得分率較低。
四、目前尚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⒈較為靈活的題目,要求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的題目得分率不高,這反映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是以機械記憶為主,忽視了對知識的理解,而運用知識的能力更顯得單薄。在今后的教學中,在課堂上要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習慣,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具體知識點的處理上要多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⒉學生判讀圖表的能力還不夠強,不少同學在做題時忽視圖表的存在,該在圖上填畫的內容沒有完成,有的則是不能從圖表中獲得解題的線索和鑰匙。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強化讀圖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將讀圖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之中,將所學的知識及時準確地在圖表上反映出來,此外還要注意向學生傳授各類圖表的判讀方法的技巧。
⒊一些同學知識是掌握了,但他們掌握的是一個一個孤立的知識點,沒有把知識放到完整的知識體系框架中去掌握,知識在他們的頭腦中是雜亂無章的,形成了一個知識的“垃圾堆”,各個知識點之間還可能互相干擾,使知識變形甚至產生錯誤的認識。這一問題反映在考試中就是對知識前后聯系的題目顯得茫然無措,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初步考慮在每個單元或每節的開頭部分先介紹這部分在學科體系中的位置,在教學中多前后聯系和比較。
⒋一小部分同學學習態度不端正,惰性很重,學習的目的性不明確,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對學習是能拖就拖。這部分同學在考試中分數較低,反映在試卷上,很多基礎的知識還沒有掌握,通過簡單的記憶
再認就能完成的題目也沒有做對。對這部分同學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大監督和檢查的力度,要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基礎上逐步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二地理期末總結】相關文章:
高二地理教學工作期末總結_高二地理08-10
高二地理上學期期末總結08-23
高二地理期末總結與反思(精選5篇)05-08
地理期末教學總結11-19
初中地理期末總結07-26
高二地理學生期末總結與反思(精選5篇)07-29
高二地理教學期末工作總結04-28
高二地理期末試卷分析06-20
2016高二地理期末試題及答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