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中考家長會學生發言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三家長會學生演講稿
初三家長會學生代表發言稿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各位敬愛的家長大家好!
隨著時光的飛逝,眨眼間半個學期已經過去了。期中考試后的這場家長會,我很榮幸能在此演講!
我們能在這里讀書,我感到無比榮幸與開心,不僅因為學校貫徹的高質量的教學理念,更因為我們有一群關心我們的優秀老師。老師的淳淳教誨,悉心點拔,以及老師對我們的辛勤培育,我們都十分感激。
同樣,我們也不會忘記我們的父母,你們對我們的默默付出。我們雖然身在學校,可仍然體會到你們對我們的關切。點點滴滴都化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讓我們更加努力。
這次期中考試,幾家歡喜幾家優。有勝利者,也有失敗者。我們要正確的面對考試成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子曰: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應勝不驕,敗不餒?荚囀Ю参幢厥羌䦃氖,失敗是一支清醒劑。他會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更加努力的學習。失敗后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這樣才會使自己更加進步。
同學們,夢想的實現需勤奮和努力。天才在于勤奮,[蓮山 課件 ]要想取得好成績,不刻苦,不努力,是不行的。然而勤奮并不只是簡單的忙碌,更需要反思和思考。有的同學終日的勞累,卻沒有明顯的進步。只是他們不知道他們的不足之處 ,課前不預習,抓不住課堂上關鍵的45分鐘,只想下課后用自己更多的時間去彌補。重作業而輕復習,忽視學習規律方法的總結和學習方法的琢磨。這也許是導致他們高消耗低分的重要因素吧。
期中考試已經悄然離我們遠去。一次考試并不是句號,更不是全部的人生。我們需要從短暫的喜悅中走出來,從暫時的沮喪中走出來。勝不驕,敗不餒。榮辱不驚,臥薪嘗膽,即使調整自己,為下次考試做準備,努力拼搏。
最后祝各位老師工作順利,祝各位家長事事如意,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
2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我很榮幸能作為學生代表在這里發言,同時也很感激大家的支持和厚愛。
時間過得很快,依稀之間我們已踏上了初三的征程,曾經的嬉戲玩笑,曾經的青春激蕩,曾經的少不識愁,曾經的年少輕狂,都已在學習的緊張與充實中被壓抑和收斂,一種沉著和穩重的感受時常籠罩著我們,似乎在一個孕育著收獲的秋天,我們成熟了許多。
在這里,為了能使每位同學都在緊張、高效、和諧、有序和充滿信心的狀態下,卻迎接中考,戰勝中考,取得好成績,我就我的切身體驗向大家介紹一些學習方法和心得。
把握中考,首先要擁有良好的心態。在中考起航前,我們要把心態調整好,要摒棄雜念,集中精力,專注于學習,專注于高考。這時,集中精力理是一種明智,因為在一定時期內,一個人的資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你無法同時做好數件同樣重要、難度又都很大的事情。而瑣事也同樣會占據你的時間,消磨你的意志。這時,對于我們來說,學習是主流,不要被生活中一些小事,同學間一些摩擦所拖累。
把握中考,其次要擁有健康的體魄,社會需要的不是那種弱不禁風,身體孱弱的白面書生,而是擁有科學知識和健康體格的接-班人。所以,平時的體育鍛煉,不僅能鍛煉我們的體質,充實我們的革命本錢,更能鍛煉我們的毅力,為我們的高考加油!
把握中考,再則就是要勤奮努力,科學備考。成功伴著汗水。喜悅伴著艱辛;ń涳L雨終成果,我們吃得了十年寒窗之苦,方能分享金榜題名的快樂。目前,我們正處于第一輪復習階段,“萬丈高樓平地起”,此時,打好基礎是至關重要的。平時復習中我們不僅要重新溫習課本、弄懂,體會課本提供的知識和方法,還要弄清數學定理,公式的推導過程及例題的求解過程,研究習題與例題之間的關系,達到“通-項、會-片、高-步”的目的。復習,就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一個知識全面化,系統化的過程。我們要充分利用第一輪復習的時間把課本的知識掌握牢固,做到成竹在胸。再則,就是要處理好平時與參試的關系。平時復習,一定要有周密的學習計劃,六門功課時間安排合理,注意六門齊頭并進,平衡發展。周密計劃能夠充分利用空余時間學習,合理安排時間休息,做到勞逸結合,既使人感到充實又能不覺得疲憊,既有規律又有效率。最后,對于學習方法的具體細節,我這里便不再多說,因為大家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如果把中考比作一場戰斗,那么我們就是打仗的士兵,老師是指揮我們的將軍,我們不但要聽從老師的教導,還要多與老師交流,做到將士一氣,同心同德,共赴戰斗。
最后,祝愿我們能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考上理想的高中,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汗水的,都能得到珍珠。愿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家長能夠為我們的成功而驕傲,自豪!
謝謝!
【初三家長會學生演講稿】相關文章:
初三家長會學生發言08-03
初三寒假家長會方案11-28
初三學生家長會演講稿09-28
初三家長會學生演講稿02-27
初三家長會學生演講稿05-09
初三家長會心得11-05
初三家長會發言08-06
初三家長會學生演講稿15篇03-05
初三家長會學生演講稿(15篇)03-05
初三學生家長會發言稿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