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類讀書筆記
昨0周1共1) | 編輯No.1討論:走近周國平-----讀周國平人文講演錄讀書筆記系列(一) 文精神的缺失與知識分子的使命 - -中國社會科學院周國平研究員訪談錄
本刊特約記者 楊 洋
●沒有對人的尊重,就沒有誠信可言
●在法治社會,政府應該是服從于法律的。
●中國文化的實用性影響了中國人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
夏日來臨,這是一年之中生命最活躍的季節,也是人們最易對生命發出感悟和懷想的季節。生命的活躍體現了人們擁抱生活的激情,而對于生命的思考則將這種激情凝固為一種情結。近日來滬演講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周國平研究員面對滬上的人文氣象和時下的商業氛圍,抒發了對于人文精神的思考,并對知識分子應該具有的責任提出了自己的解釋。在周國平研究員的題為《人文精神的哲學思考》的演講結束后,記者就學界關心的人文精神缺失和知識分子使命的問題對其進行了采訪。
中國缺少人文精神的傳統
記者:一段時間以來,在有些學者的演講或所著文章中,經常可見關于人文精神失落的提法,您是如何看待中國人文精神的傳統和目前現狀的呢?
周國平:人文精神是源于古希臘的歐洲文化傳統,它主要包括兩種內涵,其一是對人的幸福的追求,其二是尊重精神存在的'價值。前者從肉體方面著眼,追求尊重人本身的價值,后者則從人的精神層面著眼,認為人的精神性是人的尊嚴之所在。前者強調人性解放,特別是在歐洲文藝復興反對神學對人性的束縛的時候,薄迦丘的《十日談》就是這方面的代表。而人的尊嚴是要高于其肉體幸福的,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布魯諾就是為了追求宇宙真理,為了實現人類尊嚴而獻身的典范。就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而言,它體現為三方面的內容: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人性指的就是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這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理性則強調對真理的追求,這是廣義的科學精神;超越性則涵蓋對生活意義的追求,這是廣義的宗教精神。簡單來說,人文精神就是關心人,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就人性而言,包含五個方面:人的價值、人的塵世幸福、人的尊嚴、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而理性則包含“神圣的好奇心”、頭腦的認真和從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圖畫的渴望。超越性更是人特有的本質,它包含了對自己人生的責任心、對靈魂的認真和終極關切。
中國的文化傳統里歷來就缺乏西方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強調要尊重人的價值,人的價值高于物的價值,也就是說,為了搶救物品而犧牲生命是違反人道主義的,因為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人文精神認為人的價值高于神,文藝復興是反對神道尊嚴的一場戰役,這也是中國缺乏的歷史經歷。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世俗、塵世幸福,認為追求快樂是人的權利,不能像基-督教那樣把人的幸福寄托到天國和未來,也不應為了子孫后代而犧牲自己的權利,人文精神肯定感官快樂,反對禁欲主義。而在中國的儒家文化里存在強烈的克制自己的傳統。西方啟蒙以來討論人性的最重要的代表是康德,他把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現象界,指的是身體,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不自由,但要追求快樂和幸福;另一部分則是本體界,指的是人的精神,這是自由的,因為人能夠為自己建立道德法則,體現了人的尊嚴。要尊重作為精神性存在的人,人本身是目的,不能把人當作手段,把別人當作手段,就是在侮辱別人的人格,對于自己也是一樣,人不應為了實際利益而貶低自己和別人的人格。但中國人則缺少這些基本原則。
【人文類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天文類的托福詞匯06-21
天文類托福高頻詞匯06-27
中考備考作文類型有哪些05-07
歷年考研英語作文類型的集錦06-20
初中想像作文類型詳細研究06-20
銷售人員表揚信范文類01-25
大學專業解讀:中文類專業03-24
中文類專業就業前景解讀10-28
雅思寫作大作文類型介紹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