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臺演講注意
形體動作
我們常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可見態勢語言對于傳遞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演講者一定要調動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表達情感。我們看舞蹈,雖然演員一句話也不說,也沒有解說,但觀眾卻能從演員的動作上,領會其思想情感,雖然沒有語言,同樣也能表達出他想傾訴的含義。由此可見,內心的情感是可以通過“形于外”的態勢語言表現出來的。
4.1 目光接觸
4.1.1 善用目光接觸
很多學員上臺來后就一直低著頭講,要不就一直背對著觀眾講,盯住投影不放。這些都沒有正確運用目光去與聽眾進行交流和接觸。在演講前準備工作都做完開始開口前,應該先與聽眾做目光交流,環視全場,讓自己情緒穩定下來。 在演講過程中要與全場聽眾有目光接觸,特別是坐在后面和坐在前排兩側的聽眾。運用目光接觸可以獲得并掌握聽眾的注意力,建立相互的信任;另一方面又可以透過目光接觸來回應聽眾,閱讀聽眾的表情。目光接觸也有個速度的問題,比如有的人在演講時為了達到和全聲聽眾的目光接觸,目光便一直左右逡巡,飄忽不定。這樣做會讓聽眾覺得很不舒服。目光接觸的速度要適中,要慢慢地環視,而非是掃視。目光接觸時強調要進行全場接觸,但我們不要忽略重要聽眾,對他們要多花點時間去和他們交流。因此事先花點時間研究聽眾是很必要的。 但對重要聽眾也不要緊抓不放,讓人感覺如坐針氈。對一個人的目光關注不要超過兩分鐘。
4.1.2 目光接觸的方法:
# 前視法。演講者視線平直向前而弧形流轉,以此聽眾席的中心線弧形照顧兩邊,直到視線落到最后的聽眾頭頂。
# 環視法
# 側視法
# 點視法
# 虛視法。即“眼中無聽眾,心中有聽眾”。初上場的演講者可用來克服緊張。
4.2 表情
我們都知道演講時間一長,聽眾的眼睛就會匯聚到演講者的臉部。這不是因為演講者的臉部漂亮,而是臉部是感情的晴雨表,聽眾可以從上面讀懂演講者的情感世界。美國總統羅斯福演講時,全身好象一架表現感情的機器,滿臉都是動人的感情。光眉毛就可以表達幾十種表情。有眉飛色舞、眉開眼笑、雙眉緊鎖、橫眉怒目、低眉順眼、擠眉弄眼、揚眉吐氣等。臉部表情一定要做到適時、適事、適情、適度。
4.3 肢體
我們常說站如松,坐如鐘,就是對肢體的要求。演講中肢體語言能表達出各種含義,光手勢就有30種。因此在演講中我們注意到肢體語言,有恰當的站姿、站相和手勢。
* 首先站的位置就很有講究。要站在每位聽眾都可看到你的位置上,又能便于自己參考自己的筆記,還要便于自己控制教學媒體。如果有麥克風,還要便于麥克風的使用。我們也不要一直躲在講臺后不出來,偶爾也要走出來讓聽眾看到你的全身,這樣還可拉近彼此的距離。
* 第二要站直,挺胸收腹。很多人一上來,人就站得歪歪斜斜的,感覺不精神。站直后,就不要左右或前后搖晃。也有些人一緊張就左右不停地換腳,或頻繁地來回踱步。有些人還喜歡抖腳。這些不良的站姿在今后演講中我們都應注意要有意識地克服。站姿一般有前進式、稍息式、丁字式、立正式、自然式等。不論何種站姿都要做到穩健瀟灑。
* 在演講中,手放哪里很讓我們頭疼。如果你在講臺后面,你可以雙手自然放在講臺兩側。如果沒有的話,雙手自然垂在身體兩側,也可以用手來操作教學媒體、握住提示卡、筆、教鞭或是做手勢等,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該把雙手置于褲子口袋內,或是不自然地手臂交叉。如果我們手里拿著教鞭,就應該正確使用。但有些學員拿著教鞭就天馬行空一般亂劃,要不就讓教鞭朝下;有的人甚至拿教鞭去指人或點投影儀上的膠片。教鞭是起指示的作用,用于引導學員注意力。因此不能張牙舞爪。
* 手勢的運用。請某人起來發言時,要手指并攏手心朝上做抬起狀請起,相反請坐時要手指并攏手心朝下做下壓狀。千萬不可用手指或教鞭等教具指點。
* 注意我們不要對著媒體說話。很多學員喜歡對著屏幕講,這是不良動作。我們可以看投影儀上的膠片,但不能對著屏幕講,把后背留給觀眾,這是非常不禮貌的。同時也給觀眾一種信息:我不自信,準備不充分。
4.4 著裝打扮
人要衣裝,演講更要注意衣著。我們知道演講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的演講作為演講者一定要穿得正規,男士西裝領帶;女士則穿職業套裝。非正式演講對服裝的`要求不是很高,但一要做到整潔、干凈、得體。另外衣著也要適當,不易過冷過熱,否則容易給自己制造緊張情緒。女孩子的化妝要自然,不要濃妝艷抹,一方面體現對聽眾的尊敬,另一方面又讓聽眾感到愉悅。上臺演講時最好不要穿全新的衣物,因為會給我們自己制造緊張感,最好穿8成新的衣物,會讓自己感到更舒適。鞋則最好穿讓自己很舒服的那雙,鞋底不要過硬或過軟。最后就是要輕裝上陣,女士戴手表或首飾要精簡,建議摘下那些叮叮當當的手鐲之類的東西,影響聽眾視線。男士的手表一般戴得比較寬松,演講中由于手勢的運用,可能會上下移動。假如不幸你的手表在你激動發揮時,突然松了,那么你自己會很尷尬,下面的聽眾比你更緊張,無心聽你講些什么,而一直在擔心你的手表會不會脫手而出,什么時候脫手而出。手表也可能會碰到我們演講中的教學設備,發出一些刺耳的聲音,影響演講效果。
4.5 空間的把握
在演講中我們和聽眾的距離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空間的把握要根據演講內容、地點、人員等適時調整。比如我們在一個很小的教室,里面坐了很從的聽眾,講臺離聽眾很近,就會給演講者造成一種壓力感;如果我們在一個有高高講臺的類似舞臺的場所,我們就與聽眾的距離很遠,不利于交流。
【上臺演講注意】相關文章:
上臺演講緊張12-15
上臺演講緊張12-15
上臺演講 緊張06-20
上臺演講稿11-19
上臺演講怎么說06-24
上臺演講緊張的解決方法07-30
上臺演講有哪些作用和好處07-13
第一次上臺演講07-11
輕松上臺演講稿優秀范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