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田徑運動會裁判規則集錦
田徑運動會是學校體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對于提升學校體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體育競技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效的裁判工作方法是學校田徑運動會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田徑運動會裁判規則有哪些呢?下面是的田徑運動會裁判規則資料,歡迎閱讀。
運動員守則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自覺抵制資產階級自由化 思想侵蝕,同不良行為作斗爭,熱愛體育事業,刻苦學習,全面發展,為鍛煉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二、賽出水平,賽出風格,勝不驕,敗不餒,尊重裁判,尊重對方,尊重觀眾。
三、刻苦訓練,鉆研業務,尊重老師,認真完成任務。
四、講政治,講學習,講正氣。
五、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道德,守秩序,守紀律。
六、團結友愛,關心集體,勇于批評和自我批評。
七、尊重領導,服從組織,遵守法令規章,反對無政府主義。
八、勤儉節約,愛護公物,敢于同不良傾向作斗爭。
裁判員守則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體育事業,熱心裁判工作。
二、努力鉆研業務,精通規則和裁判法,積極實踐,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三、嚴格履行裁判員的職責,做到嚴肅,認真,公正,準確。
四、作風正派,不徇私情,堅持原則,敢于同不良傾向作斗爭。
五、裁判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團結一致。
六、服從領導遵守紀律,執行任務時精神飽滿,服裝整潔,儀表大方。
田徑運動會裁判規則篇2
徑賽項目
在田徑運動會中,所有賽跑項目(包括跨欄及接力跑),都屬于徑賽項目。參賽者的名次,乃決定于其身體軀干(有別于頭、頸、臂、腿、手或足)抵達終點內側之垂直線為止時的順序。徑賽成績相同而影響進入下一賽次時,若情況許可,均予以取錄,否則應予重賽。在決賽中成績同是第一,總裁判有權決定是否重賽,若認為毋須重賽,則維持賽果;至于其他名次,就算成績相同,亦毋須重賽。
短跑及中、長跑
在國際賽事中,所有400米或以下的徑賽項目,必須采用蹲踞式起跑及使用起跑器。在「各就位」及「預備」口令之后,參賽者應馬上完成有關動作,任何參賽者不能在合理時間內完成有關動作,則屬起跑犯規。除此以外,在「各就位」后,以聲音或動作擾亂他人,得判以起跑犯規。在槍聲響起前有任何起跑動作,亦屬起跑犯規。對起跑犯規的參賽者,發令員應予以警告,再犯則取消其參賽資格(此例不適用于男子十項全能及女子七項全能比賽)。
400米以上的競賽項目,口令只有「各就位」,當所有參賽者均準備妥當及靜止后,便可 槍開始比賽。
在劃分線道進行的徑賽項目或其部分中,參賽者不得越出其指定之賽道,否則會被取消資格。在任何徑賽項目中,若沖撞、突然切入或阻礙其他參賽者,亦會被取消資格。反過來說,若任何參賽者被推或迫離指定之賽道,只要未獲得實№利益,不必取消其參賽資格。同樣情況,任何參賽者在直道中越出其跑道或在彎道中越出其跑道之外側,只要沒有得益及未有阻礙他人,亦不算犯規。
跨欄
各參賽者必須在自己的線道內完成比賽,而且當參賽者跨越欄架時,若其腿或足從低于欄架項的水平線跨越,或跨越并非自己賽道上的欄架,均應被取消資格。若裁判員認為參賽者故意以手或足撞倒任何欄架,亦應取消其參賽資格。
接力跑
4x100米接力跑是分道進行,接棒者可以在接棒區前10米內起跑。在4x400米接力跑中,第一棒全程及第二棒的第一彎道是分道跑,第二棒運動員要跑至搶道線后方可自由搶道。第一棒的傳接必須在參賽者指定的線道內進行,其馀各棒的傳接,裁判員會根據第二及第三棒運動員通過200米起點處之先后,按次序讓其第三及第四棒的隊友在接棒范圍內,由內至外排列等候接棒。所有接棒者均不可以在接棒區外起跑。接力棒必須拿在手上,直到比賽結束為止。任何人掉了棒,必須由其本人拾回,而且要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方可越出自己的跑道以拾回接力棒。所有接力賽事,必須在接棒區內完成交接棒。「接棒區內」的判定是根據接力棒的位置,而不是根據參賽者的身體或四肢的位置。任何參賽者在傳接棒完畢后故意越出跑道以妨礙其他參賽隊伍,其隊伍可以被取消資格。
田賽項目
所有賽跑項目以外的賽事,均屬田賽項目;田賽項目又可分為擲類及跳類。除跳高外,若參賽人數超過8名,每人應有3次試擲(跳)機會,試擲(跳)成績最好的8名參賽者可獲得另外3次試擲(跳)的機會。若超過一名參賽者同時獲得相同于第八名的成績,則每位成績相同于第八名的參賽者,均可再獲3次試擲(跳)的機會。若參賽的總人數是8人或以下,則每位參賽者應給予6次試擲(跳)的機會。
若參賽者同時參加了田賽和徑賽項目,或一項以上的田賽項目,而在比賽時間上有所沖突時,田賽項目裁判可讓參賽者在每一輪中更改賽前預定的試擲(跳)次序,但每一位參賽者在任何一輪的比賽中,不得有多于一次試擲(跳)的機會(跳高除外)。
用距離決定勝負之田賽項目,以參賽者全部試擲(跳)中之最佳成績計算名次。遇上最佳成績相同時,應以次佳成績定勝負,如此類推。若仍無法定出勝負而又涉及競逐第一名時,則成績相同者須依原來順序進行比賽,直至分出勝負為止。
用高度決定勝負之田賽項目,遇上最佳成績相同時,以最少試跳次數成功越過最后高度之參賽者應獲排較前的`位置。如仍未分勝負,則全場比賽中試跳失敗次數最少(包括最后跳過之高度)之參賽者應獲排較前的位置。若仍無法分別勝負而
i.
涉及競逐第一名,雖然有關之參賽者有可能曾經在不同高度作試跳而相繼失敗,裁判應以其中最低之高度上,再給予一次試跳機會。如仍無法分別高下,則每次升高或降低2厘米讓有關參賽者加跳一次,直至能定出勝負為止,而且在此情況下,有關參賽者必須試跳,以便判定名次。
ii. 不涉及競逐第一名,則由成績相同之有關參賽者并列同等名次。
若田賽參賽者無理延誤試擲或試跳,便算一次失敗,如再次延誤比賽,會被取消繼續比賽下去的資格,但之前所創之成績則仍被承認。在正常情形下,每次試擲或試跳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分半鐘,當跳高比賽只剩下二或三人時,此時限應增至三分鐘。若只剩下一人時,此時限應增至五分鐘。
鉛球
參賽者必須在推擲圈內,由靜止狀態開始,把鉛球以單手由肩上推出。在整個推鉛球的過程中,鉛球應接觸或接近參賽者的下顎,并且不得低于此位置,也不得移至肩線之后。推擲時,參賽者可以觸碰推擲圈及抵趾板的內緣,但身體之任何部位若觸到推擲圈或抵趾板上緣,或推擲圈外面的地面,均視作試推失敗。鉛球未著地前,參賽者不得離開推擲圈。離開推擲圈時,亦必須從其后半圓離開。
在推擲的過程中,參賽者可以中途停頓,甚至把鉛球放下,以及離開推擲圈(但仍要乎合上述規定),然后重新由靜止位置開始推擲。
鉛球必須完全落在扇形著地區角度線范圍以內方為有效。丈量時應從鉛球著地痕跡之最近端拉向推擲圈之圓心,以推擲圈內緣至鉛球著地痕跡近緣之距離為成績。距離之計算須以0.01米為最小單位,不足0.01米者應以較低的讀數計算成績。
鐵餅
除了投擲方式上的不同外,所有推鉛球的規則通用于擲鐵 項目,唯丈量時應以0.02米為最小單位,不足0.02米者應以較低的讀數計算成績。
標槍
參賽者應握著標槍之握把處,自肩上或投擲手臂上方把槍擲出,投擲時不得把槍拋出或甩出。自開始投擲至標槍離手期間,參賽者不得轉身完全背向投擲弧。標槍著地前,參賽者不得離開助跑道,離開時亦要在助跑道兩邊平行線的直角方向及投擲弧的兩端延長線后面走出。在投擲過程中,只要未觸犯上述規定,參賽者可中途停頓,甚至把標槍放下,并且離開助跑道,然后重新回到助跑道投擲。
標槍著地時,槍尖必須比其他部分先著地,并且完全落在扇形著地區的角度線之內,該擲方算有效。丈量時應由槍尖著地之最近點,通過投擲弧線之圓心,量度至投擲弧線的內緣作為該擲之成績。距離之計算須以0.02米為最小單位,不足0.02米者應以較低的讀數計算成績。
跳高
比賽開始前,裁判員必須向參賽者宣布起跳的高度,及每次晉升的高度,直至只剩下一位參賽者為止。除非只馀下冠軍參賽者,否則橫桿的升幅不得少于2厘米,而且橫桿的升幅不得增加。在只剩下冠軍參賽者的情況下,橫桿的升幅可按其意愿而作出決定。
參賽者必須單腳起跳。若起跳后,橫桿不停留在支架上;或在尚未越過橫桿前,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兩支架間或兩支架外的地面(包括其著地區),則以試跳失敗論。如果參賽者在試跳時,其腳部觸及著地區,而裁判員認為并未因此而獲得利益,則該跳仍算有效。
參賽者可以在任何一個高度開始起跳,往后亦可以自由選擇高度試跳,但不管高度為何,連續三次試跳失敗,便會喪失繼續比賽的資格。若參賽者曾放棄某一高度的第一次試跳,其后便不得在同一高度上再次要求試跳機會(成績相同時之額外試跳除外)。
跳遠
若參賽者觸犯下列任何情況,均作試跳失敗論:
a. 不論起跳與否,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起跳線前方的地面。
b. 不論是否超過起跳線,在起跳板兩端以外起跳。
c. 著地時,身體的任何部分觸及著地區以外的地面,而該點較其落在著地區之位置為近。
d. 完成試跳后,在著地區向后行。
e. 使用任何翻騰動作試跳。
除上述(b)行為外,參賽者未到達起跳板即開始起跳,不得判作失敗。丈量試跳成績時,應以身體任何部份在著地區表面留下的痕跡,與起跳線或其延長線間的最短距離為準。距離之計算須以0.01米為最小單位,不足0.01米者應以較低的讀數計算成績。
三級跳遠
三級跳遠必須順序由單足跳、跨步跳及跳躍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步起跳后,須以同足著地,進行第二次起跳;第二步起跳后,則要以另一足著地,然后再作第三次(最后一次)起跳。除場地外,跳遠之所有規則,均適用于三級跳遠項目上。
用具及場地
標準徑賽跑道長400米,由兩個半圓的彎道及兩條平衡的直道組成,普遍采用「合成聚合物」 設。田徑場通常有8條跑道,每條跑道的寬為1.22米至1.25米,雖然各徑賽項目的起點未必一樣,但終點都是設在直道的最終處,并且和跑道成直角。大部分田賽項目的設施(例:鐵 、標槍、鉛球、跳高及跳遠等),都是建于跑道范圍以內的地方。
欄架欄架須用金屬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制成,上面之橫木可用木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制造,并須漆成黑白或相同對比顏色相間的條紋。欄架的高度及欄間距則應不同的項目而調整,不過無論比賽的距離為何,每條線道上都會放置十個欄架。
比賽項目 欄高(米) 起點至第一欄(米) 欄間距(米) 最后一欄至終點(米)
男110米欄 1.067 13.72 9.14 14.02
男400米欄 0.914 45 35 40
女100米欄 0.840 13 8.5 10.5
女400米欄 0.762 45 35 40
接力棒
接力棒為中空之圓形短棒,外表要平滑,用木、金屬或其他堅硬的物質制成。
鉛球
推擲圈內緣之直徑為2.135米,角度線應于推擲圈中心向外伸展,成40度的夾角。鉛球必須用實心的鐵、黃 或適當的材料制造,表面必須光滑,球亦要呈圓型。在國№賽事中,男、女子所采用的重量分別為7.26千克及4千克。
鐵餅
投擲圈內緣直徑為2.5米,并有護籠包圍投擲圈,護籠的安裝應成U字形,開口在前面。角度線的設置及夾角與鉛球相同。鐵 本體為木或其他合適的材料所制,外緣箍以圓形的金屬圈。在國№賽事中,男、女子所采用的重量分別為2千克及1千克。
標槍
投擲區包括一條30米至36.5米長,4米闊的助跑道,其扇形落地區的夾角為29度。槍桿必須用金屬制成,橫切面要呈正圓形。在國№賽事中,男、女子所采用的重量分別為800克及600克。
跳高
助跑道最短應有15米,跳高架之間的距離在4米至4.04米之間。橫竿可以用木、金屬或其他適合的材料制造,但橫切面必須為圓形。落地區的范圍應不少于5米乘3米。
跳遠
助跑道不應短于40米,其闊度與徑賽跑道相同。起跳板與著地區近端的距離,應在1米至3米之間,其長度為1.22米,闊為20厘米,板的前端應放置一塊粘土顯示板。起跳板與著地區的距離最少應有10米,著地區的闊度應在2.75米至3米之間,并采用有適當濕度及較松的沙粒 成。
三級跳遠
起跳板的大小與跳遠相同,起跳板與著地區遠端的距離不得少于21米。男子國際賽事中,起跳板至著地區近端的距離通常不少于13米,其他比賽中,此距離可略為縮短。
田徑運動會裁判規則篇3
全能項目的規則
女子七項全能賽程兩天,比賽項目依次是:第一天100米欄,跳高,鉛球;第二天200米賽跑,跳遠,標槍和800米賽跑。男子十項全能賽程也是兩天:第一天100米賽跑,跳遠,鉛球,跳高和400米賽跑;第二天110米欄,鐵餅,撐竿跳,標槍和1500米賽跑。
競賽得分
十項全能選手和七項全能選手的得分基于他們在每一項比賽中的表現,最后總成績最高的人獲勝。因此運動員只有每項比賽都有上佳表現而不是偏重一項才能最終獲得冠軍。實際上,人們設計了復雜的計分系統以保證在一項比賽中占盡優勢的運動員的得分不會高于在幾項比賽中成績都較好的運動員。每一項比賽的得分都取決于該項目的評分標準,奧運會根據世界紀錄制定出一個得分對應表格,由選手的成績在表格中換算成分數,然后相加得出總分。例如: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金牌得主美國的丹-奧布里恩100米賽跑10.57秒得959分,跳遠7.99米得1058分,鉛球815分等等。它的總分是8817分,只比他1992年創下的世界紀錄8891分差了一點。
根據同樣的想法,奧運會有了獨立的女子比賽比分換算表。美國的喬安娜-科斯仍舊保持著她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創下的總分7291分的世界紀錄。
項目簡介
在徑賽項目中除了1500米和800米以外,選手們依他們的個人最好成績排定比賽順序。而作為十項全能和七項全能的最后一項比賽1500米和800米,排序方法則是由前9項或前6項的總成績依先后順序列定。而在田賽項目中,運動員則根據他們該項目的個人最好成績分成兩組。
規則
十項全能和七項全能中各項比賽規則與單項比賽基本相同,但有一些小差別: 運動員在單項賽跑項目中若搶跑兩次則被罰退出比賽,但全能比賽三次搶跑才處罰。新的世界紀錄或奧運會紀錄要求比賽時風速不能超過2米/秒,全能比賽則是4米/秒。具體規則可以參照各個單項比賽規則。
跳高和撐竿跳
項目簡介
跳高要求運動員單足起跳,要跳過橫桿且不能將其碰下支撐桿。撐竿跳也一樣。每次比賽由主裁判設定起始高度,跳高橫桿每輪至少升高2厘米,撐竿跳則是5厘米,直到剩下最后一個人。跳高運動員和撐竿跳運動員可以自己選擇何時起跳或過桿。他們如果三次試跳同一高度失敗就會被淘汰。他們成功越過的最高高度就是他們的最終成績。
平局
在跳過某些高度時要注意策略。如果兩個人成績并列,打破平局的辦法一般有兩種:首先看誰通過同一高度使用的次數少;其次是看哪個人在全部比賽過程中失誤的少。如果還是平局,比賽就產生并列冠軍,除非沒那么多金牌。
決勝局
決勝局比賽按以下規則舉行。每個平局中的競爭者只許跳一次,從最低高度開始淘汰。如果運動員全過則上升高度,如果所有運動員都沒過則下降高度,直到只剩一名運動員在淘汰中生存下來。
初賽
跳高和撐竿跳比賽分兩輪進行。初賽一般分兩組,其目的是決出參加決賽的12名運動員。比賽之前有一個自動的資格測試,任何運動員只要達到這個標準將自動進入決賽。如果少于12人通過資格測試,未達標者中成績最好的則進入決賽以填補人數的空缺。
測量尺度
在跳高和撐竿跳比賽中,所有的尺度都以厘米為單位,從地面量起到橫桿最低部分的最高點處。
跳遠和三級跳
項目簡介
跳遠和三級跳都是由兩部分組成即一段長距離的助跑和盡可能遠得向著陸區域的跳躍。在三級跳中運動員從起跳線起要三步入坑,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意味著他們必須首先踏下最終將起跳的腳,而后大跨步換腳,最后躍入坑內。在兩項運動中,只有運動員最好的那次成績被記錄下來。三輪過后,前8名進入最中三輪的角逐。接著他們按前三輪排名的相反順序出場比賽。
平局
任何平局都由比較次好成績決出勝負。如果還不能解決問題,就比較第三好的成績,以此類推。如果還是平局,就是并列冠軍,除非金牌不夠發。如果不能并列,那么運動員就繼續比賽直到分出勝負。
測量尺度
跳遠距離的測量是從起跳線遠端量起到跳遠運動員在沙坑中留下的最近痕跡為止。如果出現非整數的情況,則長度數值應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厘米數。
犯規
如果運動員踏過了跑道盡頭的起跳線,或者碰到了沙坑最近標記后面的坑外場地就構成了犯規。后一種情況常常發生在運動員想伸出手支撐身體以維持平衡的時候。
風速助力
跳遠或者三級跳的成績在順風風速超過7.2公里/秒的時候不能承認為新的世界紀錄。
其他的規則
如果運動員在跳躍時遇到障礙,裁判員可以判妨礙并給與第二次試跳機會。運動員在比賽期間可以離開賽區,但必須經過裁判的批準并由裁判陪同離開。比賽進行過程中運動員不能接受幫助。除非是經過指定的醫務人員進行身體檢查或者與不在比賽區里的個人進行交談或其他通訊聯絡。裁判可以因運動員超過比賽時間限制而不按規定跳躍判罰試跳無效。如果在時間用盡前已經起跑則成績算數。
競賽場地
跳高
在跳高比賽中,跳高運動員從起跑點到橫桿下有20米長。橫桿有4米長,不超過4公斤重,由兩根豎桿支撐。跳高運動員會落到一個很大很柔軟的泡沫墊子上。
撐竿跳
在撐竿跳比賽中,撐竿跳運動員助跑距離有40米長,起跳時將他們的撐竿伸出,插向跑道盡頭一米長的凹陷槽。凹陷槽的槽面向跑道盡頭加深,最深處達20厘米。凹陷槽呈錐形,以便在跑道盡頭卡住撐竿。撐竿很平滑,并且按運動員需要的長度和粗細來制作。撐竿跳的橫桿與跳高橫桿基本相同,但為了安全它更輕一些。撐竿跳運動員也會落到一個軟泡沫墊子上。
跳遠和三級跳
跳遠和三級跳的助跑至少40米長。犯規線是20厘米寬的起跳板的遠端線,跳遠運動員落到長方形的柔軟、潮濕的沙坑里。在跳遠比賽中,沙坑離起跳板有1到3米遠;在三級跳比賽中,男子比賽的沙坑離起跳板13米遠,女子比賽則是11米遠。起跳板遠端有一道粘土制作的犯規線以辨別運動員是否在起跳時犯規。
分輪和分組
比賽被分成兩輪、三輪或者四輪進行,主要依據參賽者數目而定。每組比賽的前兩名賽跑運動員可以進入下一輪比賽,在很多比賽項目中小組第三也可以出線。預備賽采用交叉排序法排定分組的結果,這種方法規定按成績排名將排名靠前的運動員平均分配到不同的小組中去。成績排名是根據運動員在上賽季的.最好成績排出的。在其后的各輪比賽中,分組依據運動員在前一輪的比賽成績。如果可能,相同國家運動員應該分到不同的組中去。
跑道規則
運動員在所有短跑比賽、110米跨欄和4乘100米接力賽中自始至終都必須留在自己的跑道里。800米和4乘400米接力賽起跑是在自己的跑道里,直到運動員通過標志可以串道的分離線才能離開自己的跑道。在小組第一輪比賽中,運動員被排在哪一個跑道上是由計算機自由排列出來的。其后的各輪比賽,跑道的選擇依據運動員在上一輪的比賽成績而定。這個規則的目標是讓更優秀的運動員可以排在靠中間的跑道上,好的跑道是第3、4、5、6號跑道,它們應由排名前4位的運動員分別占據。第1、2、7、8、道則由后4名占據。
起跑
發令員的槍一響,賽跑就開始了。發令員首先要保證運動員的起跑姿勢正確,然后喊一聲“各就各位”和“預備”,最后發令槍響。如果由運動員搶跑發令員就會宣布起跑犯規。如果犯規的運動員再次搶跑就會被取消參賽資格。不過十項全能和七項全能規定三次犯規才取消資格。參加短跑比賽的運動員(從100米到400米)和接力賽的第一棒運動員都必須使用起跑器。800米以上的賽跑項目是站立式起跑,發令員只喊“各就各位”,然后就發槍。
獲勝
勝者是第一個身體觸到終點線的運動員。如果兩個運動員競爭進入下一輪的權利,在比賽中兩人撞線時間相差少于千分之一秒則兩人可以同時進入下一輪。如果時間差的測量實現不了,就由抽簽決定誰進入下一輪。如果決賽中出現這樣的情況,裁判可以安排兩名運動員單獨重新比賽一次,如果這樣不可行就產生并列冠軍。
接力賽
在所有的接力賽中運動員必須在20米的交接棒區域里完成交接棒。完成交接棒后,運動員必須留在本隊的跑道中直到各隊交接棒全部完成,否則會被取消比賽資格。如果運動員在接力比賽中掉棒,只有他本人能將棒重新撿起。運動員可以離開自己的跑道撿棒但不能妨礙其他運動員的比賽。
風速助力
在短跑或跨欄比賽中如果順風風速超過2米/秒(7.2公里/秒)那么比賽創造的成績就不能成為新的世界紀錄。
環形跑道
環形跑道是橢圓形的,有400米長,內部劃著跑道線。環形跑道內沿有5厘米高的邊線,跑道線之間間距1.22米到1.25米。賽跑按逆時針方向進行,環形跑道從內向外依次是第1至8號跑道。
公路賽
悉尼奧運會的公路賽準備做一個改動。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將女子20公里競走比賽削減到10公里,而本屆奧運會準備恢復到20公里。這一比賽項目被列入了比賽日程,日程中還有男子20公里競走、50公里競走以及男子、女子馬拉松比賽。馬拉松和競走項目與跑道項目不同,運動員只要在裁判的監督下可以離開賽跑路線,如果不在監督下離開就會失掉比賽資格。
起跑
每個公路項目都是個人參賽并且不需要選拔賽。當發令員召集運動員到出發線以后,運動員可以在出發線上自由選擇出發位置。發令院槍響以后比賽開始,任何人兩次搶跑都會被罰失去比賽資格。
取勝
誰的身體第一個觸到終點線,誰就是比賽的第一名。
飲料站
任何公路賽的參賽者都可以得到場外幫助,但對此有嚴格的規定。在比賽的起點和終點都提供水和其他飲料,飲料站在比賽路線上每隔5公里設置一個。飲料放在運動員經過時很容易拿到的地方。運動員可以準備他們自己的用水,并且可以提議在他們要求的地方設置飲料站。飲用水和濕海綿提供站設置在兩個飲料站之間。在那里長跑運動員和競走運動員經過時可以取到飲用水,還可以從海綿中擠水沖洗頭部,起到冷卻作用。除了已經設置的站點之外,運動員不能從比賽線路上其他地方獲得飲料。
競走比賽的規則
競走比賽有兩個核心規則。競走運動員使用與眾不同的步法,看起來很特別,但這種步法是規則規定的。首先,一個競走運動員必須始終保持有一直腳落再地面上。第二,從前進腳落地的一刻起直到腿部達到垂直的姿勢,腿部必須保持直線,膝蓋不能彎曲。有9名裁判分布在比賽線路上監督任何運動員的犯規動作。他們不使用電子設備幫助判斷,因為規則規定參賽者要由裸眼監督。當裁判看到競走運動員將要犯規時就提醒他一次。提醒一般是通過在道路兩邊向犯規者出示白色標志來表示的,此后裁判員會通知主裁判。如果三個裁判都警告了同一運動員,他(她)就會被罰出局。
其他規則
比賽中裁判可以將推撞或者阻礙他人的運動員罰出。跑道徑賽中運動員自愿離開跑道的不可以繼續比賽。跑道徑賽過程中除了5000米以上長度的比賽以外,運動員不能接受幫助或者建議。5000米以上的比賽如果天氣情況允許可以提供飲料和海綿。
投擲項目的規則
女子鏈球項目將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首次列為正式項目,這樣一來在投擲項目上就真正實現了男女平等。可是在鉛球、鐵餅和標槍等項目上還存在著一些細節上的差別。因為無論在投擲物的重量還是在尺寸上,男、女項目都是不同的。
項目簡介
奧運會投擲項目由六輪組成。在古代奧林匹亞運動會上標槍是比賽精確度的,比賽距離是現代奧運會規定的。標槍是四大類投擲項目中唯一允許助跑的。每一個比賽項目都只紀錄運動員在比賽中最好的一個成績。三輪過后,每個項目的前8名進入決賽的三輪比賽,比賽順序由前三輪的比賽名次反序排列而成。
平局
如果出現平局,就比較運動員們第二好的成績;如果還是一樣,就比較第三好的成績,以此類推。如果平局還存在,兩名運動員就是并列第一。如果必須決出勝負,那么運動員就繼續比賽直到分出勝負。在所有的投擲項目上,如果出現分數就將這一距離四舍五入到離測量距離最小的厘米數。
時間限制
參判可以判運動員在投擲時的“無理”拖延,處罰是減少投擲一次。但是如果運動員在時間用盡前將物體投出,那么成績予以保留。投擲比賽的時間限制一般是一分鐘。
其他規則
參賽者可以在動作中途放棄并從新開始,前提是運動員沒有將投擲物投出或者把腳踏出投擲圈、跑道以外。如果運動員在投擲過程中受阻,裁判應當判阻礙并給與第二次投擲機會。參賽者可以在比賽期間離開比賽區域,但必須由裁判許可并由裁判陪伴。比賽進行過程中,運動員不能接受協助,除非是經過裁判允許的醫療檢查,也不能與賽場外的人交談或者通訊。標槍運動員不能在投擲后轉身完全背對他投出的標槍。完成投擲后,鏈球、鐵餅和鉛球運動員必須從投擲圈后面退出。
器材
標槍
標槍有三部分,槍身、槍頭和握柄。槍身是光滑的金屬桿,兩端逐漸變細。槍透是固定在槍身前端的鋒利的金屬尖。握柄包住了整個槍身的重心。男子標槍大約2.6-2.7米長,至少800克重;女子標槍大約2.2-2.3米長,至少600克重。
鏈球
鏈球也由三部分構成-球體、金屬鏈和把手。球體在男子比賽中是一個直徑110毫米到130毫米的圓球,女子是95到110毫米。金屬鏈的直徑是3毫米,它的兩端由彎曲的把手相連接。男子鏈球整體重約7.26公斤,長約117.5-121.5厘米。女子鏈球至少4公斤重,約116-119.5厘米長。
鉛球
鉛球很重很圓,是一個表面光滑的金屬球。在男子比賽中,鉛球直徑必須在110-130毫米之間,女子則在95-110毫米之間。
鐵餅
鐵餅是一個木質圓盤加上金屬包邊,它的上下兩面都一樣光滑,中心是平的。男子鐵餅重約2.005-2.025公斤,直徑21.8-22.1厘米。女子鐵餅重約1.005-1.025公斤,直徑18-18.2厘米。
投擲區
鐵餅、鉛球、鏈球
在鐵餅、鉛球、鏈球比賽中運動員都是在投擲圈中站立開始投擲。投擲圈外圍是鐵鑲的邊,有6毫米厚,頂端涂白。在投擲時,運動員不能接觸鐵邊的頂端或者投擲圈以外的地面。鉛球和鏈球的投擲圈直徑2,135米,鐵餅的投擲圈稍大一點,直徑2.5米。圈內地面由水泥或者有相似的硬度又能防滑的物質構成,它的高度略低于地面高度。鉛球投擲圈的正前方放著一個木質的擋板1.21-1.23米長,它是用來防止運動員滑出圈外的。運動員可以碰擋板的內側,但不能碰擋板的頂部。
標槍
標槍的投擲是完全不同的。參賽者要在投槍前跑30-36.5米長的一段距離。在助跑的跑道兩邊有兩條邊界線,邊界線的頂端是一個金屬或者木質的弧形,投擲者必須在弧形后面將標槍投出。
著陸區
在所有四種比賽中,著陸區都是由煤渣、草坪或者其他能留下印記的物質構成的平坦區域。每一個扇區由5厘米寬的白線分開。在鉛球、鏈球和鐵餅比賽中,著陸區的扇面角度是40度,而標槍比賽是29度。
田徑運動會裁判規則篇4
學秋季田徑運動會裁判員
學習田徑規則及注意事項
各位裁判員、工作人員及班主任大家好:
我受大會組委會和總裁判長的委托,在這里和全體裁判員、工作人員、班主任,體育委員,一起學習一下田徑競賽規則及有關學校秋季田徑運動會中注意的事項。這次田徑運動會開的成功與否,關健是我們在坐的全體裁判員、工作人員工作的質量及班主任和全體運動員的配合。
一、我要講的第一個事情:運動會中的安全問題,這次我校田徑運動會參加人數多,有的運動員和非運動員(不是運動員的)對田徑運動會的規則理解的不深刻和一些規則認識不夠。有事沒事到場內進行亂走亂跑,這樣會造成傷害事故的發生,因為田徑場內有標槍、鐵餅、鉛球等項目,一但發生事故后果不可想象。在投擲部外場裁判員給旗后,一定要撤出投擲區,看器械往側朵開,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不能給完旗后,看別的,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鐵餅投擲時,運動員不能用旋轉動作,要側向投擲。鐵餅、鉛球、標槍投擲時,每投完一次后,內場裁判員必須站在投擲區內,禁止下一名隊員投擲,等外場裁判員撤出后,才叫下一名隊員投擲。所以,我們每一名裁判員和工作人員一定要負起責任來。要絕對杜絕事故的發生,班主任、體育委員回去和運動員、非運動員(不是運動員的)一定講一講,任何人不得在場內橫竄亂走。運動員必須聽從指揮,檢錄后列隊入場,試投、試跳以后到指定地方站好準備下一次試投、試跳。在就是穿釘子鞋的運動員一定注意別扎住腳(他人的和自己的.)。號碼布每名運動員必須佩戴胸前,用線把四角訂上。沒有號碼布的,或戴上看不清楚的,取消比賽資格。
二、我把場地分布講一講:檢錄處設在田徑場地北面綜合教學樓門前、總計錄設在綜合教學樓一樓方廳西第一個屋內。每個地方都有標志名稱,外面設有總分計錄表比賽項目完成后,馬上登寫上。
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鐵餅在田徑場內南側半圓內,標槍、鉛球在田徑場內北半圓內。
三、檢錄:檢錄處點名2次不到的按棄權論處。
四、徑賽項目、100、200、400、4×300米接力采用2個賽次比賽、預賽和決賽,預賽取前6名進入決賽。如果出現預賽成績并列的,分兩種情況:前面并列的,依次取6人決賽即可。如果后面出現并列,采用抽簽決定進入決賽人選。徑賽其它項目一個賽次完成,一組跑完的以名次取前6名,分兩組完成的以計時成績取前6名。400米及400米以下的項目(含4*300接力第一棒)起跑采用蹲距式起跑,三個口令發令,(各就位、預備、嗚槍)。800米以上的項目(含800米)起跑采用站立式起跑,兩個口令發令,(各就位、嗚槍)再就是4×300米接力,第一棒在自己的跑道上,跑出兩個彎道后,跑出彎道后有兩面標志旗后可切入里道,兩面標志旗(里、外各一面紅旗)插在跑道的內突沿和跑道的外突沿處,就是跑道的里外側(50厘米)處,直曲分道(分界)處。再就是,今年又增加了一項1500米競走,競走是運動員與地面保持按觸、連續向前邁進的過程沒有騰空。前腿從觸地瞬間至垂直部位應該伸直(即漆關節不得彎曲)另外要注意:一,鐵餅只能側向投擲,不能旋轉擲因為我校投擲圈沒有護欄。二是標槍和鐵餅以1厘米為起點仗量成績,三、是單項起跑(包括接力第一棒)由原來的每人兩次搶跑犯規,才能罰下,改為現在全組第二次無論誰犯規,犯規者都要被罰下的決定。
五、我把田賽、跳高升高計劃講一講:
男、從1.25米起跳――1.40米每次升高5厘米,以后每3厘米一升。
女、從0.90米起跳――1.05米每次升高5厘米,以后每3厘米一升。
六、破記錄的加5分,接力破記錄的也加5分,無論預賽還是決賽,破記錄的只能加一次5分。
七、再就是比賽中,在場內有伴跑的取消該項比賽成績。有弄虛作假的,超項的取消該項成績,班級總分扣10分。借外地運動員的,取消該項成績,班級總分得0分。每班參加比賽的隊員,必須是報名單上的隊員。
八、比賽規則方面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徑賽找王建軍、姜軍委、馬向陽老師。
田賽找許孟光、許勝璞、陳雙印老師。
九、開幕式教師裁判員的服裝入場時要統一穿白襯衣、代領帶、黑褲子、黑皮鞋,胸前佩戴標簽。(因為載判員教師是代表我們全體十一中教師的行象和教師的精神面貌)。
十、各班級秩序冊有錯誤的,項目編排有錯的,請徑賽找、王建軍、姜軍委、馬向陽老師,田賽找許孟光、許勝璞,陳雙印老師。請以上負責的老師和檢錄處說一說把檢錄處秩序冊有錯的地方改正過來。裁判員同學請注意,明天早晨起床后請到樓前廣場,各組組長老師請辛苦點,到此安排學生搬拿所需器械。同時相互認識一下。
十一、所有裁判員在每個比賽單元開始時間(以秩序冊為準)前10分鐘到位。
最后,望我們每名裁判員、工作人員,班主任教師,各負其責,各盡其職。把本次大會開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田徑運動會裁判規則篇5
沈純德等的《田徑競賽規則與裁判法問答》根據規則的順序按項目的性質將其分為分11章:第一章“總則”、第二章“官員”、第三章“比賽通則”、第四章“徑賽項目”、第五章“田賽”、第六章“全能比賽”、第七章“室內比賽”、第八章“競走”、第九章“公路賽跑”、第十章“越野賽跑”、第十一章“世界紀錄”,并附有2000年以后的一些國家級裁判考試和培訓試題及參考答案。 本書是在最新出版田徑競賽規則的'基礎上,結合執裁田徑運動會的具體情況編寫的,既可作為各級田徑運動會的工作用書,也可為各級裁判員晉級考試的參考用書,同時也可作為教材或教學參考資料使用。附錄部分所整理國家級考試試題和培訓試題以及參考答案,可為各級裁判員晉級考試練習使用。
百分網內容簡介
《田徑競賽規劃與裁判法問答》,本書根據規則的順序按項目的性質將其分為分11章:第一章“總則”、第二章“官員”、第三章“比賽通則”、第四章“徑賽項目”、第五章“田賽”、第六章“全能比賽”、第七章“室內比賽”、第八章“競走”、第九章“公路賽跑”、第十章“越野賽跑”、第十一章“世界紀錄”,并附有2000年以后的一些國家級裁判考試和培訓試題及參考答案。
百分網作者簡介
沈純德: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 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 國際田聯技術委員會委員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家體育場運行團隊常務副主任 2008年北京奧運會田徑項目競賽主任 2015年大邱世界田徑錦標賽技術代表陳波:副教授,博士,田徑國家級裁判員 2001年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田徑裁判員 2006年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裁判員 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和第15屆殘奧會的田徑裁判員
百分網圖書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官員
第三章 比賽通則
第四章 徑賽項目
第五章 田賽
第六章 全能比賽
第七章 室內比賽
第八章 競走
第九章 公路賽跑
第十章 越野賽跑
第十一章 世界紀錄
參考文獻
附件1
2003年晉升國家級裁判員考試試卷
2003年晉升國家級裁判員考試試卷參考答案
附件2
2006年田徑NTO培訓班試卷
2006年田徑NTO培訓班試卷參考答案
附件3
2007年田徑NTO培訓班A試卷
2007年田徑NTO培訓班A試卷參考答案
附件4
2007年田徑NTO培訓班B試卷
2007年田徑NTO培訓班B試卷參考答案
附件5
2009年田徑NTO培訓班試卷
2009年田徑NTO培訓班試卷參考答案
附件6
2005年全國報考田徑國家級裁判員試卷。
【田徑運動會裁判規則】相關文章:
圍棋裁判規則09-19
田徑運動會比賽 規則08-06
田徑運動會競賽規則08-08
關于網球的裁判規則04-14
網球裁判規則介紹11-28
田徑運動會比賽規則08-05
跆拳道裁判規則04-06
羽毛球的裁判規則12-09
田徑運動會裁判員宣誓詞(精選5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