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現代教育中,“后進生”的問題一直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有不少老師忙著對“后進生”百般照顧,卻因此忽視了與他們完全相反的學生。這群學生上課專心,自學能力強,還是老師的好幫手。所以不少老師認為這樣的學生不用“管”,他們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即使不“關心”,他們照樣是不賴的。其實,人無完人,更何況是學生。這些比較優秀的學生,若是教育和培養不足,他們在品德、心里等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
學習成績越優秀的學生,可能心理素質越脆弱。因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一直是處于比較順利的學習狀態。一旦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就痛苦、憂郁。這點,我深有體會。我家的寶寶,不能說很優秀,但她從小就有優越感。從幼兒園開始,就是老師口中經常夸獎的對象。從此,她就有了一種優越的.心理。認為,自己一定是個好學生,樣樣都要得好名次,最好得第一。這種心理,一直伴著她走過三年的幼兒園生活。進入小學的第一學期,她還以三門功課滿分而沾沾自喜。再次成為同學的崇拜者。可以說,失敗兩字長什么樣,在七八年的生活中,從沒見過。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在得知數學和英語滿分后,她迫不及待的去閱卷場詢問語文成績(這又是她有優越感的事件之一)。當考卷上赫然寫著九十九分時,她當場失態,嚎啕大哭。回家后,飯也吃不下。從這件事情以后,我就開始對她進行受挫教育。因為,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樣樣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件件事情都如你所愿。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那么作為母親也好,作為老師也好,對比較優秀的學生,對學習比較順利的學生,有意識地設置一定困難,讓他們經受挫折,老師在適時幫助。這樣能提高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鍛煉承受挫折的能力。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走得更踏實,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對優等生,除了要進行受挫教育,還應培養其優秀品德。一個優秀學生最終能否成為“大才”,根本還必須具備有良好的個性品質。我們經常出現許多優秀學生關鍵時候“失常”、“大失水準”,探究其原因,大多屬于個人心理品質不完善、個人意志品質不是很強的原因,這主要是我們平時對他們“一好全好”的一種不完整的認識。要辯證地看待優秀生,很多優秀生都能做到積極上進,學習刻苦,接受新事物快,紀律觀念強。但他們與其他同學所處的地位不同,在思想上、理想上的追求不一樣,決定了他們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因此,在培養教育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使教育具有針對性。
優秀生的優秀,往往不僅限于學習一個方面,在別的方面也可能很優秀。這就要求老師給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展示才華的舞臺,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潛能,促使他們全面發展。
盡可能挖掘并發展每個孩子的潛力,讓盡可能多的孩子在各方面都獲得理想的發展,成為教育者所期望的優生,最終成為對名族對國家有用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們教育這共同的心聲。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愛心與教育 讀書筆記06-19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精選07-04
愛心與教育的讀書筆記08-18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8-18
愛心與教育的讀書筆記范文01-12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精選40篇)08-16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15篇02-14
愛心讀書筆記06-20
愛心教育意義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