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高中語文作文課
高中語文作文課“五步四字”教學法
——作文課課堂教學新范式探索
“堅持生本理念,打造高效課堂”, 在高中語文作文課課改實踐中,我們始終堅守這種信念。目前,作文教學有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主要問題是課堂教學效率不高且很多同學對作文有畏懼和抵觸情緒。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只有通過課堂教學改革。
我們必須不斷探索作文教學新范式,并不斷開發(fā)作文教學的新課型,以大面積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五步四字”教學法,就是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范式的一種有意義的探索。下面對“五步四字”教學法進行簡單介紹,先說五步:
一、 明確目標 準備充分
這是對以往作文教學的重大改進。作文教學的目標一般是很含糊的,通過這節(jié)作文課想訓練什么,有的老師是不明確的。作文教學決不能隨意,先教什么后教什么,那些必須教,那些可以有選擇的教,是要有所依據(jù)的。新范式要求作文課教學目標必須明確、具體、可操作、可檢測。課前,必須讓同學清楚本節(jié)作文課的目標。
新范式對作文教學向前進行了延伸,以往作文課上課后,學生才知道寫什么,往往突然襲擊的多,導致學生沒有充分的思索。現(xiàn)在,提前兩天,老師就要告訴學生此次作文訓練的目標及作文題目,并為學生提供相關(guān)的知識和部分素材,同時要求學習小組長監(jiān)督組員搜集相關(guān)素材和對文章的構(gòu)思。讓學生在作文課之前有備而來,精心準備,就減少了恐懼,同時課堂寫作是有嚴格時間限制的,不事先準備是完不成的。
二、激活思維 專注寫作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作為一名高中學生,他的頭腦中已經(jīng)儲存了相當數(shù)量的篇章樣式。大多數(shù)時候,這些篇章樣式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只有少量處于激活狀態(tài)。“激活思維”的過程,就是喚醒學生頭腦中相應篇章樣式的過程。這一步很關(guān)鍵,如果做得好學生就會思維活躍,文思泉涌,文采飛揚,下筆千言,一揮而就。但用時不可過多,一般不超過10分鐘。
學生寫作要專注,盡量做到“口不出聲、目不斜視、頭不晃動、筆不停止”。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應努力營造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以便讓學生專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到寫作當中去。寫作時間是40分鐘。
在學生寫作的同時,老師要瀏覽學生所寫作文,發(fā)現(xiàn)學生共性問題和典型問題,及時記錄,為下面評議作文做準備。在學生寫作25分鐘時,出示下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討論的課題,目的是讓那些學有余力、提前完成寫作任務的學生有事情做,充分尊重課堂上的每一個學生。同時老師要在黑板上板書前五名交作文的同學名單、寫作所用時間、文章字數(shù)、交卷先后順序。同時板書“字數(shù)王”(文章字數(shù)最多的學生)學生姓名。
三、小組討論 交流思想
寫作結(jié)束后,學生以組為單位,就老師出示的課題進行交流。時間一般為5分鐘。
四、作文講評 教師下水
選取1篇例文進行全班宣讀,師生共同評議。評議內(nèi)容要以本次的訓練目標為準。讀作文時,要提示學生養(yǎng)成認真聽、認真記的好習慣。這樣發(fā)言評議作文時才更有效果。采取一些激勵措施讓學生形成積極發(fā)言的習慣。
在作文講評后,教師展示自己的下水文章和學生分享創(chuàng)作的樂趣,這樣老師就不是光說不練了,也就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時就不是隔靴搔癢,空洞無物。時間大致20分鐘。
五、學生批改 朗讀修改
這一步,往往容易被忽視,其實這是關(guān)鍵的一步。把學生作文隨機發(fā)給學生,每個學生都能批改其他學生的作文。
批改要求:(1)時間約10分鐘。(2)批語100字左右。針對本次評議修改目標,(3)修改完后靜悄悄地把作文送還給作者。
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修改意識,好文章是修改修改出來的,并且是自己修改。讓學生自己大聲朗讀自己的作文,邊朗讀邊修改,一直改到自己滿意為止,其實這一個修改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過程。
再說“四字”:
“四字”即:思 、寫、 評、 改。“四字”其實是對“五步”的高度濃縮,更加便于操作。同時這也是一個完整的寫作過程。 “我們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獲取信息,形成認識,再用語言把他表述出來,這就是寫作。”
“五步四字”教學法是對高中作文課題教學范式的初步探索,今后將繼續(xù)進行新的課改實驗和探索,努力打造作文教學的“高效課堂”。
【高中語文作文課】相關(guān)文章:
【薦】有趣的作文課01-30
有趣的作文課【薦】07-12
有趣的作文課【精】01-30
【熱門】有趣的作文課01-30
有趣的作文課【熱】02-16
有趣的作文課【熱門】02-16
【熱】有趣的作文課02-16
【推薦】有趣的作文課02-16
有趣的作文課作文07-03
有趣的作文課作文(經(jīng)典)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