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春生產情況匯報
小春生產情況匯報
一、小春栽播進展情況
2015年,我縣小春生產堅持以深挖潛力、增加播面,調優結構、提高品質,強推科技、提高單產,發展訂單、提高效益,重抓示范、輻射帶動的工作思路,認真落實穩定播面,夯實基礎;強推良種,調優結構;依靠科技,猛攻單產;發展訂單,壯大產業;高產創建,抓點示范;強化考核,逗硬獎懲的工作措施,將小春生產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縣迅速掀起了小春栽播熱潮。
截止10月底,全縣已栽播小春糧油作物33.85萬畝,占計劃面積的49.4%。全縣共育油菜良種2.1萬公斤,育苗面積2.3萬畝,現已移栽17.85萬畝,占計劃面積85%。全縣共栽播碗葫豆面積9.5萬畝,占計劃的67.4%。全縣已栽播小麥6.5萬畝,占計劃的30.2%。已栽種小春蔬菜5.5萬畝,占計劃的61.1%。
二、工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縣上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級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大竹縣小春生產領導小組,以切實加強對全縣小春生產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鄉鎮也建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將小春生產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基本形成了主要領導全面抓,分管領導重點抓,農業部門全力抓,部門幫扶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2、強化宣傳發動,落實目標任務
縣上下發了《大竹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切實抓好2015年小春生產的意見》。各級各地也采用多種宣傳手段,運用多種宣傳形式,層層進行廣泛深入宣傳發動。為確保小春面積這一關鍵環節和決定基礎落到實處,我縣規劃落實小春糧食面積47.5萬畝,其中規劃小麥播面21.5萬畝,規劃豌葫豆面積14.1萬畝,規劃春洋芋播面11.9萬畝,規劃落實油菜種植面積21萬畝,規劃落實小春蔬菜播面9萬畝,并將任務分解到各鄉鎮,落實到田塊。
3、強化資金投入,落實物質所需
全縣各級各地采取投資、融資等多種投入方式,加大對小春生產的投入力度。全縣各級各地及早準備,備足備好小春生產所需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膜、機具、燃油等農用生產物資,確保生產足夠需要。據統計,全縣共備小麥種160萬公斤,豌葫豆種140萬公斤,油菜種2.5萬公斤;全縣共備化肥3萬噸,農藥50噸,農膜10噸;共備各類機具8萬余臺(套),燃油25噸。
4、強化技術推廣,落實配套技術
2015年我縣小麥重點推廣優良品種、藥劑拌種、疏株密植、規范旱改、精量密播、科學施肥等配套技術;油菜重點推廣適期早播、培育壯苗、中苗早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等配套技術。縣、鄉(鎮)、村、組四級采取多種手段和形式,將各項關鍵增產增收技術送到千家萬戶,送到田間地頭,確保小春生產各項關鍵增產增收措施落到實處。縣農業局派出了100余名農業科技人員深入小春生產第一線,對農民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和零距離的技術服務,深受農民群眾的普遍歡迎和衷心擁護。據統計,全縣共開展小春技術培訓1500余場次,培訓人數達15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0萬份;縣、鄉(鎮)兩級共派出農業科技人員250余名深入小春生產第一線,進行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
5、強化高產創建,落實輻射帶動
全縣各級各地狠抓小春生產高產創建,充分發揮豐產示范片的輻射影響和示范帶動作用。縣上重點抓好小春糧油“422高產創建活動”的實施,縣上在團壩鎮和觀音鎮建立了1000畝油菜免耕栽培展示片,在白壩鄉建立了1000畝優質小麥展示片,在城西鄉建立了1000畝脫毒馬鈴薯展示片,其中核心高產攻關片均在100畝以上;其余各鄉鎮分別建立以上三個項目各100畝以上的高產創建示范片。
6、強化訂單生產,落實產業經營
各地積極與農業部門、糧食部門、糧油加工企業協作配合,引導農戶與加工企業建立訂單生產基地,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將優質原料轉化成優質產品,創造優質品牌,提高商品率,促進農民增收。據統計,全縣企業與農戶簽訂優質專用小麥訂單5萬畝,優質油菜訂單10萬畝。
【小春生產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陳小春經典語錄語句10-01
督導安全生產情況匯報01-28
安全生產自查情況匯報07-19
安全生產督導檢查情況匯報01-30
關于企業安全生產情況匯報05-29
施工生產情況匯報(通用10篇)12-08
糧食生產情況匯報(精選15篇)08-22
秋季糧食生產情況匯報材料01-25
復產復工安全生產情況匯報01-20
生產經營情況匯報(通用10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