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危房改造匯報材料
安澤縣殘聯2008年農村殘疾人危房改造匯報材料
2008年安澤縣殘聯在縣委、政府正確領導下,在盛市殘聯領導的親自督導和大力支持下,以《殘疾人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為指導,工作思路清晰,責任落實具體,有計劃、有步驟的大力發展我縣殘疾人事業,特別是在實施“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上,無論是縣領導的重視,部門的協調,還是本單位的精心組織實施,都做了大量符合殘疾人工作實際,同時又具有典型特點的細致工作,為了較好的完成我縣的危改項目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爭取縣領導重視,為殘疾人事業發展獲得更大的空間。
安澤是臨汾東部的一個山區縣,總面積1967平方公里,轄4鎮3鄉104個行政村,總人口8萬人,是省定貧困縣。現有殘疾人6992名,占全縣總人口的8.69%。85%的殘疾人分布于廣大農村。農村貧困殘疾人2623戶,殘疾人2765人,這些家庭的年人平均收入不足800元,他們的住房情況就更為嚴重,根據調查統計: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人均居住不足10㎡,無房戶216占3.1%,有房戶96.9%,結構類型方面以磚木、磚混住房占61.7%,土坯、窯洞占39.3%,總的情況來看,完好或基本完好的占35%,破損與危房占61.5%,極度危房戶占3.5%。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是為民辦的實事之一,縣政府就決定,由縣殘聯負責組織實施,縣殘聯為了更好的把殘疾人危房改造這件事辦好辦實,理事長親自找到縣主要領導和分管的領導做好解釋匯報工作,得到了縣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為了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切實加強“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的組織領導,年初縣政府以安政辦發[2008]41號文件,成立“安澤縣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領導小組”,組長由常務副縣長馬志超同志擔任,并以安財行字[2008]6號文件的形式,批復了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配套資金15萬元,按照3000元/戶的標準從縣級財政預算中落實配套資金,還撥1萬元作為危改經費。
二、全局謀劃,精心組織,確保項目效益最大化。
殘疾人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弱勢群體,那些無房、危房、倒房的殘疾人,需要政府和全社會來關注、關心、關愛,需要我們伸出溫暖的雙手來幫助他們,作為我們這些基層殘疾人工作者,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為他們服好務,辦好事。一是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項目的落實,項目確定后召開了有鄉鎮分管此項工作的副鄉鎮長和鄉鎮理事長參加的危房改造會議,領導組組長副縣長馬志超作了重要講話,殘聯理事長作了安排部署,各鄉鎮分管領導作了表態發言,并簽訂了責任書。二是廣泛宣傳、全局謀劃:年初,我們以安政辦發[2008]41號文件,對各鄉鎮人民政府下發了《2008年度安澤縣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對項目的實施范圍、對象及資金補助標準、發放程序和檢查驗收等相關事項進行了強調和細化。各鄉鎮積極配合認真摸底排查報上來的100戶危改材料,理事長張王平同志親自帶隊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深入到全縣7個鄉鎮,多個村組進行調研摸底,立足點面結合,篩選確定了最貧困、最需要、最有可能實施的51戶,7個項目鄉鎮,并和鄉鎮主要領導簽訂責任書。然后又組織這些項目鄉鎮的殘聯理事長,到縣殘聯進行為期一天的殘疾人危房改造相關細節業務培訓,以此來確保項目成功實施。三是嚴格組織,精心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求各鄉鎮殘聯理事長,協調村委會為貧困殘疾人危房戶免費辦理相關宅基地手續和無償提供宅基地。由于工作責任具體,思路清晰,51戶危房改造戶現已開工,其中新建房37戶,維修7戶,買房7戶,主體竣工7戶。
三、通過危改項目實施,帶動了我縣殘疾人事業長足發展。
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是改變貧困殘疾人居住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德政工程,通過我們對這一工作的實施開展在社會上反響很大,解決了廣大殘疾人的實際困難。通過到全縣各個鄉鎮的篩選落實,貼近了基層,了解了民生,更加清楚殘疾人的生活現狀和困難,帶動了“復明工程”、“助行行動”等一系列項目的順利實施,也促進了每個鄉鎮領導對殘疾人工作的認識和支持,提升了殘聯這個單位在社會上的形象和地位,同時作為“弱勢群體”的職能部門,在縣委、政府的日常工作中有了一席之地,為殘疾人事業發展增添了后勁,也為我們這些基層殘疾人工作者增得了榮譽和信心,充分發揮職能,詮釋我們的義務,使我們能更好的、全面的貼近殘疾人,為他們搞好服務,把我縣殘疾人事業做實、做好!
【危房改造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集體師德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2-30
監檢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2-30
學校拓展課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2-30
英語教師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2-30
紅領巾意愿者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2-30
班主任代表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2-30
教育管理崗位練兵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2-30
營業廳轉型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2-30
教師學習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2-30
村小迎檢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2-30